资源描述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1 目 录 1 前言 .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 3 1.3 主要环境问题 . 4 1.4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 4 2 总则 . 5 2.1 编制依据 . 5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 11 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 16 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 20 2.5 相关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 . 23 2.6 依托基础设施情况 . 31 3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 36 3.1 建设项目概况 . 36 3.2 污染源强及排放情况分析 . 70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88 4.1 自然环境概况 . 88 4.2 社会经济概况 . 102 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4 4.4 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115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20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20 5.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24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27 5.4 固废影响预测与评价 . 131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33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2 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134 5.7 河势、防洪影响分析 . 134 5.8 航道影响分析 . 138 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139 6.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减缓对策 . 139 6.2 水环境影响分析和减缓对策 . 140 6.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减缓措施 . 144 6.4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分析 . 146 6.5 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147 6.6 小结 . 153 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154 7.1 社会环境影响因子筛选 . 154 7.2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155 7.3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 . 156 7.4 评价结论 . 158 8 环境风险评价 . 160 8.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 160 8.2 风险识别和评价等级判定 . 161 8.3 船舶溢油事故 . 164 8.4 船舶溢油事故风险防范、减缓、应急措施 . 177 8.5 船舶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 179 8.6 与水源地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的衔接 . 185 8.7 环境风险投资 . 187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188 9.1 废气治理措施 . 188 9.2 废水治理措施 . 189 9.3 噪声治理措施 . 196 9.4 固废防治措施 . 198 9.5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 199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3 9.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201 9.7 环境保护措施 . 201 10 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 203 10.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 203 10.2 清洁生产分析 . 204 10.3 循环经济分析 . 210 10.4 结论 . 210 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211 11.1 总量控制原则 . 211 11.2 总量控制因子 . 211 11.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 211 11.4 控制途径 . 212 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214 12.1 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214 12.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215 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217 13.1 环境管理 . 217 13.2 环境监理计划 . 220 13.3 环境监测计划 . 222 13.4 “三同时 ”一览表及验收监测计划 . 224 14 公众意见调查 . 226 14.1 调查目的和作用 . 226 14.2 公众参与的形式和调查内容 . 226 14.3 公众参与的方式及公众参与对象基本情况 . 228 14.4 调查内容与结果 . 229 14.5 公众意见分析 . 229 14.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 230 15 选址可行性分析与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 231 15.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31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4 15.2 选址可行性分析 . 233 15.3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 237 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240 16.1 各专题评价结论 . 240 16.2 评价总结论 . 246 16.3 建议 . 246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1 1前言 1.1项目由来 苏州港太仓港区位于沿海和沿江“ T”字型交汇点,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干线港,拥有长江岸线 38.8km,长江口 12.5m 深水航道已上延至太仓荡茜河口,港口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国家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 2011】 2 号)的出台和实施,长江水运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太仓港区作为衔接江海的重要枢纽,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苏州港总体规划, 太仓港区新泾作业区位于新泾塘口至荡茜河口之间,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部分杂货运输功能和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太仓润禾码头有限公司 在位于新泾作业区规划的杂货泊位区 投资建设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泾作业区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 近期以件杂货运输为主,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为了充分发挥太仓港区港口的作用,更好地为腹地经济发展服务,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太仓市进一步加快实施“以工兴港,以港兴市”,充分利用太仓港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厚的经济腹地和良好的建港条件,科学完善太仓港区的产业布局,特别是策应太仓港区临港工业体系大型设备产业园的建设,带动苏州地区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仓润禾码头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5 月,由润邦 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太仓港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太仓润禾码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泾作业区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位于新泾作业区规划的杂货泊位区 , 整个工程 拟 建 5 万吨级 通用泊位 1 个以及 2000 吨级杂货泊位 1 个(内档) ,设计吞吐能力达 131.8万吨 ,码头性质为 是为社会服务的公用件杂货泊位 。 项目总投资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2 30988.5 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253 号令)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 太仓润禾码头有限公司 委托 我单位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我单位 在接受委托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及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环保法规、评价技术导则和标准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3 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 图 1.2-1 所示。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委 托1 研 究 国 家 和 地 方 有 关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律 法 规 、 政 策 、 标 准 及 相 关 规 划 等2 依 据 相 关 规 定 确 定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件 类 型1 研 究 相 关 技 术 文 件 和 其 他 有 关 文 件2 进 行 初 步 工 程 分 析3 开 展 初 步 的 环 境 状 况 调 查环 境 影 响 因 素 识 别 与 评 价 因 子 筛 选1 明 确 评 价 重 点 和 环 境 保 护 目 标2 确 定 工 作 等 级 、 评 价 范 围 和 评 价 标 准制 定 工 作 方 案评 价 范 围 内 的 环 境 状况 调 查 、 监 测 与 评 价建 设 项 目工 程 分 析各 环 境 要 素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与 评 价各 专 题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与 评 价1 .提 出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 进 行 技 术 经 济 论 证2 .给 出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可 行 性 的 评 价 结 论编 制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件公众参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 1.2-1 评价工作程序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4 1.3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 项目施工期 过程中存在对周围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2、项目 运行 过程中 存在对周围 水 生态环境的影响。 1.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泾作业区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符合产业政策和各类环保规划要求; 厂址与区域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相符性较好;拟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水、气污染物、噪声均可实现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可在 区域 内得到平衡; 区域环境质量良好;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属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不明显,环境风险事故概率较低,风险值处于可接受范围内;环保投资可基本满足污染控制需要。被调查公众对项目的支持率较高。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5 2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实施;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 实施;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8 日 修订;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2 年 9 月 11 日 修订;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9 日 修订, 2005 年 4 月 1 日 实施;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修订;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02 年 6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 2012年 2月 29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修正) ;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 年 8 月 29 日第十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2002 年 6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2004 年 1 月 1 日 实施;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988 年 6 月 10 日 实施; (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 实施;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6 年 6 月 1 日 实施; ( 14)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3 年第 5 号令; ( 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年 3 月 18 日 实施; ( 16)关于 进一步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 77 号文 , 2012 年 7 月 3 日 ; ( 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2009 年12 月 1 日 起实施; ( 1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 200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 1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 年 1 月 8 日 ; ( 2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2013 年 修正 ) , 2013年 2 月 26 日 ; ( 21)印发 的通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0.10.25; ( 22)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环控 19970232; ( 23)加强长江船舶垃圾和沿岸固体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安监发 1997738 号文, 1997 年 11 月 17 日 ; (24)关于进一步加强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办 201038 号, 2010 年 3 月 ; ( 2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2 号,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26) 73/78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7 ( 27)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04 号令, 2011 年 11 月 1日 。 2.1.2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 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1997 年 8 月 16 日公布实施; ( 2)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2 年 1 月 12 日 修正 ; ( 3)江苏省 太湖水污 染防治条例, 2012 年 1 月 12 日 修正; ; ( 4)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2012 年 1 月 12 日修正; ( 5)江苏省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省 十一届 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 , 2009 年 9 月 23 日 ; ( 6)江苏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5.1.1 实施; ( 7) 江苏省沿江发展总体规划,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1 年 9月 ; ( 8)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 , 苏政发 2006 152 号; ( 9)关于印发 “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的通知,苏环控 97122 号; ( 10)江苏省危险固废管理暂行办 法(省政府 1994第 49号令); ( 11)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苏环办( 2003) 15 号; ( 12)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 2003 年 3 月; ( 13)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1998 年 6 月 ; ( 14)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苏 政 发 【 2013】 113 号 )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8 2013 年 9 月 22 日 ; ( 15)关于转发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的通知,通政环( 2002) 91 号; ( 16)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 200692 号; ( 17)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苏环管20055 号; ( 1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紧急通知苏环管 200621 号; ( 19)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 号; ( 20)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 200763 号, 2007 年 6 月 7 日; ( 21)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 法的通知 (苏环办 201171 号 ); ( 22) 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 号; ( 23) 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 号; ( 24) 关于加强江苏省长江港口建设规划管理的通知,苏政发199882 号; ( 25) 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199889 号; ( 26)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2008 年 1 月 19 日 公布、 2008 年 3 月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9 22 日 实施; ( 27) 江苏省港口 条例 ,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 28) 江苏省工业 和信息产业 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 )(2013 年 修正 )(苏政办发 20139 号, 2013 年 1 月 29 日); ( 29) 江苏省港口规划、计划和统计工作管理规定,江苏省交通厅,苏交港 200621 号, 2006 年 4 月 。 ( 30) 苏州沿江产业指导目录; ( 31)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 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苏府 2006 52 号 ), 2006 年 5 月 9 日 ; ( 32) 苏州市发展产业导向目录(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府2007129 号文); ( 33) 苏州市当前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目录,苏州市政府第 32次常务会议; ( 34)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意见的通知 ,苏府 2006125 号, 2006 年 10 月 17日; ( 35) 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2003 年 9 月 1 日 ; ( 36) 苏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57 号 , 2004 年 7 月 1 日; ( 37) 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功能区划分,苏州市环境保护局,1999 年 6 月; ( 38)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年), 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院 , 2004 年 6 月。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10 2.1.3评价技术依据 ( 1)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05 月 5 月;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国家环保 部 ;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环境保护部;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国家环保总局;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环境保护部;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610-2011),环境保护部; (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环境保护部; (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国家环保总局; ( 9)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3840-91; ( 10)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S149-1-2007) 。 2.1.4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 资料 ( 1) 委托书及技术咨询合同书; ( 2) 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 3) 苏州港总体规划(报批稿)(苏州市人民政府); ( 4) 太仓港“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太仓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苏州港太仓港区新 泾作业区 润禾码头工程项目 11 计院, 2011 年 7 月); ( 5) 太仓港区沿江产业相关规划; ( 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11 年 12 月); ( 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港太仓港区润禾件杂货(重件)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2012 年 8 月) ; ( 8) 武汉汇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苏州港太仓港区润禾件杂货(重件)码头工程航道影响报告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