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核技术应用项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 3212 号 2013 年 9 月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核技术应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单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法人代表:王永林 联系人:姜胜超 电话: 18985088022 通信地址:都匀市文峰路 9 号 邮政编码: 558000 目 录 表 1 项目概况 .1 表 2 总论 .2 表 3 射线装置 .9 表 4 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11 表 5 污染源分析 .14 表 6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 .15 表 7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17 表 8 污染防治措施、辐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23 表 9 结论和建议 .28 附表 1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附图 :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项目外围环境关系图 3 医院平面图及监测布点 4 2 号楼 3 层布置图及监测布点 5 2 号楼 13 层手术室布置图及监测布点 6 1 号楼 2 层口腔科布置图及监测布点 7 口防所 2 层口腔科布置图及监测布点 附件 : 1 辐射安全许可证及审批文件 2 监测报告 3 项目委托书 审批 : - - 1 表 1 项目概况 单位名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地址 都匀市文峰路 9 号 法人代表 王永林 电话 0854-8222263 邮编 558000联系人 姜胜超 联系电话 18985088022 项目名称 DSA 等医用射线装置 建设项目(改建、扩建)项目地点 黔南州人民医院院内 项目用途 医学诊疗 项目依据 国务院 449 号令 总投资 (万元) 3600 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 3000 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 (万元) 600(见附表 1)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密封源 射线装置 其它 应用类型 在运行 :类:DSA 1 台; 类:CT 2台、拍片机2台、移动拍片机 2 台、胃肠机 1台、口腔全景 X 光机 2 台、乳腺机 1 台、碎石机 1 台、骨科 C 臂 X 光机 1 台。 拟运行:类:医用直线加速器 1 台; 类:模拟定位机 1 台 1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现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 系统)、数字胃肠 X 光机、DR 拍片 X 光机、螺旋 CT 等辐射诊疗设备,共 13 台,以上射线装置使用的目的均为医学诊疗,提高了医疗质量,为病人就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DSA 用于全身血管检查,可消除其余影像,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精细解剖结构;数字胃肠机用于医生做消化道 X 线透视检查过程中,适时拍摄,记录有诊断价值的被检部位或病变影像;其它各类 X 光机用于患者局部区域的拍片、透视及定位。 - - 2 表 2 总论 2.1 项目由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黔南州医院” )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为满足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该医院现运行的射线装置 有 1 台 DSA 设备、 1 台数字胃肠 X 光机和 11 台普通 X 光机,其中有包括 DSA 在内的 10 台射线装置为新增装置,详细变动情况见表 3。 医院于 2010 年 12 月完成对原有 8 台射线装置、125I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125I粒子介入治疗等项目的环评,并根据国家有关 辐射环境管理规定,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2011 年 7 月,医院对拟增加的 Precise/Xio 型医用直线加速器和模拟定位机进行了增项环评,但由于各种原因,项目至今仍处于筹备阶段。2013 年 9月现场勘查时得知,医院原有已做环评的 5 台射线装置(XSS250(FZ)型 X射线深部治疗机、EX QUTA O 型 X 射线拍片机、FINESCOP E 型 X 射线拍片机、RD2000型数字胃肠机和 PANOURA 10C 型口腔全景 X 光机 ) 、125I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125I粒子介入治疗项目已停止使用。因此,本次评价不考虑停用的 5 台射线装置、125I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125I 粒子介入治疗项目的相关内容, 针对已做过环评的加速器和模拟定位机,仅在综合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时引 用原环评相关内容,不另做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医院数字胃肠机、 CT 一室 CT 机和 1 号楼口腔科口腔全景 X 光机等新增射线装置安装于已通过环评的机房或治疗室, 而 DSA、 CT 二室 CT 机、骨科 C 臂 X光机、乳腺机和口防所口腔全景 X 光机所安装的机房未做环评,因此该项目为改扩建项目,环评时新增装置处于厂家调试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 449 号令)的相关规定,射线装置的应用必须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黔南州医院于 201 3年9月1日委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对该医院现使用的 13 台射线装置及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监测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 响报告表。 - - 3 2.2 评价目的 ( 1)在正常工况下,对现有辐射诊疗设备机房周围进行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以掌握该项目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 ( 2)对该医院现有的射线装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以掌握该核技术应用项目对环境、职业人员及公众造成的辐射影响。 ( 3)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 ( 4)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该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评价范围 根据 2011 年 7 月该医院增项环保报告表可知,拟用加速器机房的评价范围为:机房周围 100 米区域,拟用模拟定位机房评价范围为:机房周围 50 米的区域。按照 HJ/T10.1-1995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的规定,并结合该项目均为能量流污染的特征,根据 X 射线能量流的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确定本项目在用的 13 台射线装置评价范围为:各机房周围 50 米的区域,主要对该区域内的敏感点进行监测及评价。 各射线装置安装位置见附图 3。 2.4 编制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9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2003 年 10 月; (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 4)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449 号, 2005年 12 月; ( 5)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 号, 2006 年 3 月 1 日。 2.5 引用导则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 , HJ/T 10.1 1995 国家环境保护局。 - - 4 2.6 项目有关文件 ( 1)委托书,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2013 年 9 月(附件 3) ; 2.7 评价标准 ( 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18871-2002)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B1 剂量限值(标准的附录 B) B1.1 职业照射 B1.1.1 剂量限值 B1.1.1.1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 5mSv 作为剂量管理约束值。 B1.2 公众照射 B1.2.1 剂量限值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 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 1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 0.25mSv 作为剂量管理约束值。( 2)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 GBZ130-2002)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 X 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第 6.2 款,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 X 射线装置机房,单管头 200 mA X 射线装置机房应不小于 24 m2,双管头的宜不小于 36 m2。 第 6.3 款,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 2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应有 1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天棚、地板应视为相应侧墙壁考虑,充分注意上下邻室的防护与安全。 2.8 环境保护目标 放射性环境保护的重要目的是使环境不受放射性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但是,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射线装置的使用或多或少 会给环境、职业人员及公众造成一定的放射性影响。因此,辐射环境保护的主要 任务就是对放射性环境影响进行合- - 5 理的控制,使放射性环境影响可合理达到尽可 能低的水平。周围重点保护目标见下表 2.1 及表 2.2。 表 2.1 介入治疗机房周围重点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名称 保护人员类型 位置说明 剂量管理约束值(mSv/a)手术医生 职业人员3 人 距球管最近 1m 5.00 介入治疗机房 护士 职业人员3 人 距球管最近 3m 5.00 操作室内 操作人员 职业人员2人 介入治疗机房西侧 (距球管最近 2m) 5.00 病员准备室 工作人员 公众 3 人 介入治疗机房东侧 (距球管最近 2m) 0.25 人员通道 工作人员 公众10 人 以上 介入治疗机房南侧 (距球管最近 2m) 0.25 妇产科门诊 工作人员、病人 公众10 人 以上 介入治疗机房楼下 (距球管最近 3m) 0.25 高龄科门诊 工作人员、病人 公众10 人 以上 介入治疗机房楼下 (距球管最近 3m) 0.25 病房 病人、工作人员 公众10 人 以上 介入治疗机房楼上 (距球管最近 2m) 0.25 *职业工作人员为原有人员,均已经过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 表 2.2 其它 X 光机机房周围重点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名称 保护人员类型 (按单台射线装置计算) 位置说明 剂量管理 约束值(mSv/a) 操作室内 操作人员 职业人员2人 操作室内 (距球管最近 2m) 5.00 人员通道 工作人员 公众10 人以上各射线装置机房旁 (距球管最近 2m) 0.25 候诊区 工作人员、病人 公众10 人以上各射线装置机房旁 (距球管最近 2m) 0.25 - - 6 机房楼下 功能间 病人、工作人员 公众10 人以上各射线装置机房楼上(距球管最近 2m) 0.25 *职业工作人员为原有人员,均已经过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 2.9 医院概况 贵州省黔南州医院始建于 1950 年,是黔南州医疗、救急、康复、科研、教学的中心。 2002 被贵州省卫生厅确认为三级合格医院。黔南州紧急救援中心( 120)设在院内。 黔南州人民医院院区占地面积 2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76294 平方米。试剂开放床位 800 张。现有在岗职工 1052 人,其中正高职称 26 人,副高职称 87 人,中级职称 266 人。全院开放 24 个临床科室, 12 个医技科室, 19 个护理单元, 12个临床教研科室, 5 个研究所。 黔南州人民医院服务人口除黔南州区域人口 397.36 万人外,尚有邻近黔东南麻江、丹寨再加上流动人口约 450 万人以上。 2008 年,医院门诊量 212005 人次,出院 15022 人次;开展大中型手术 3706 次;紧急救援中心出诊 3062 人次,接诊病人 3201 人次。承担黔南医专的临床医学课程 5000 多学时,接受省内高等医药院校学生实习和周内县、乡医务人员进修培训 500 多人次。医院总收入(含财政拨款) 11481 万元。 黔南州人民医院目前能开展三级医院的大部分诊疗项目。骨科、脑外科、普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肝病研究所、介入治疗中心等专科在贵州省内具有一定优势。全院固定资产 7816 万元,医疗设备近 4000 万元。近年来,黔南州医院获省、州科技进步奖 32 项;开展新技术 244 项,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大多数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项目再说横内乃至国内处于领先。在各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442 篇。 医院相继获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铜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贵州省卫生厅“文明医院” ,优质服务竞赛优胜医院、全省有些科研单位、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 - - 7 2.10 区域环境描述 2.10.1 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贵州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重要前沿城市。全市总面积2274km2,总人口 48 万。项目所在地位置图见附图 1。 都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云、贵、川、渝通往两广、两湖和 华东地区 的黄金通道,为东西产业转移、市场转移的中间驿站。都匀交通便利,黔桂铁路、贵新高等级公路、 320 和 321 国道及 207 省道等纵贯南北, 离贵阳国际机场仅 120 公里,汽车行程至广西防城港,当天即可抵达出海。 2.10.2 自然环境 都匀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最冷的 1 月日平均气温 5.6。夏无酷暑,最热的 7 月日平均气温 24.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431.1 毫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 16.1,无霜期 300 天左右。都匀四季较为分明,三伏不热,冬行夏令,秋高气爽,气候湿润,四季如春,是十分适宜居住、避暑、休闲、旅游的气候。 2.10.3 社会环境 2008 年,我市年末总人口为 48.25 万人。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8 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1979 元,比上年增加 78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70 元,比上年增长 482 元。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08 年职工总数 3.53 万人,年平均工资 25655 元 /人,较上年增加 4576 元,增长 21.71 %。 都匀市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等 31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68.5%。都匀山水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01 年 10 月,都匀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12 年 6 月,都匀荣获全球绿色城市称号,是贵州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2.11 机房周围环境描述 医院现使用的 13 台射线装置安装于医院 1 号楼、 2 号楼和口防所, 1 号楼共- - 8 10 层, 2 号楼共 15 层,口防所共 3 层。各射线装置安装位置见表 3。射线装置周围环境见附图 4附图 7。 介入治疗机房位于医院 2 号楼 3 层北侧,介入治疗机房西侧为机房操作室,东侧为病员准备室,南侧为人员通道,通道南侧为螺旋 CT 检查室。介入治疗机房楼下为妇产科门诊和高龄科门诊,楼上为住院病房。移动 X 光机使用时均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在墙体外操作,其它 X 光机机房均设操作间通过墙体与机房隔开,机房进出门均设置铅结构屏蔽门。 2.12 核技术利用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医院使用的 15 台射线装置(含拟建的加速器和模拟定位机),分散于加速器楼 (拟建 )、 1 号楼、 2 号楼和口防所独立的专用机房内,设计上单个机房内只安装1 台射线装置,较好的避免了剂量叠加问题,在事故状态下也可限制警戒区在机房及机房附近的小范围内。射线装置布局见附图 3附图 7。 事故状态下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加速器( 类射线装置)拟建于医院东侧独立的加速器楼内,离培训楼和应急中心大于 40m,离 1 号楼和 2 号楼大于 50m,离文峰路和民族路大于 150m。由于加速器有机房和机房外围墙体阻挡,影响范围可限制在加速器楼内,事故状态下不会影响到加速器楼外的环境和人群。 因此从总体来说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 2.13 项目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 DSA、射线装置及机房等建设内容是利用射线作医学诊疗,系辐射和核技术在医疗领域内的运用,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规定的鼓励类第十三项“医药”中第 6 条“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和“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项目。因此,本项目是目前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技术应用项目,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由表 7 中 7.2.2.3 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可知,本项目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经屏蔽防护以及距离衰减后,其所致周围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年剂量符合本次评价确定的剂量管理约束值要求。 本项目不新建土建工程,已建成的各机房均位于黔南州医院内,用地属于医卫慈善用地。因此,项目用地符合都匀市的用地规划要求。 - - 9 表 3 射线装置(在用或拟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管电压 (Kv)输出电流 (mA) 类别应用 情况 工作 场所 用途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DSA) AIIura Xper FD20 1 125 1250 II 新增、在用 2#楼 3 层介入治疗机房 诊疗2 口腔全景 X 光机 KODAK 9000C 3D 1 90 10 新增、 在用、替代原有已做环评的PANOURA 10 型牙科机 1#楼 2 层口腔科 诊断3 口腔全景 X 光机 KODAK 9000C 3D 1 90 10 新增、在用 口防所 2层拍片室诊断4 数字胃肠 X 光机 FLEXAVISION 150 630 新增、 在用、替代原有已做环评的RD2000 型胃肠机 2#楼 3 层胃肠检查室 诊断5 螺旋 CT 欢悦 (双 ) 增强 130 280 原有、已做环评、在用 2#楼 3 层CT 一室 诊断6 螺旋 CT DEFINITION AS40 140 650 新增、在用 2#楼 3 层CT 二室 诊断7 医用 X射线摄影装置 (DR) AXIOM Aristos VX Pius 150 500 新增、 在用、替代原有已做环评的FINESCOPE 型拍片机 2#楼 3 层拍片一室诊断8 医用 X射线摄影装置 (DR) DR-F 150 500 新增、 在用、替代原有已做环评的EX QUTAO型拍片机 2#楼 3 层拍片二室诊断9 数字移动 X光机 (DR) SM-50HF-B-D 150 500 新增、 在用、 病房或手术室 诊断10 移动式 X光机 MU-125 125 125 原有、已做环评、在用 病房或手术室 诊断- - 10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管电压 (Kv)输出电流 (mA) 类别应用 情况 工作 场所 用途 11 骨科 C臂 X光机 MULTIMOBIL 5C 100 63 新增、在用 2#楼 13 层手术室 诊疗12 乳腺机 MAMMOMAT 3000Nova 35 150 新增、在用 2#楼 3 层乳腺检查室 诊断13 体外冲击波 碎石机 JDPN-VB 120 100 原有、已做环评、在用 2#楼 3 层碎石机房诊疗14 直线加速器 Precise/Xio 1 II 已做环评,未购入 加速器机房 治疗15 模拟定位机 1 已做环评,未购入 模拟定位机房 诊疗续表 3 射线装置(停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管电压 (Kv)输出电流 (mA) 类别应用 情况 工作 场所 用途 16 X 射线深部治疗机 X S S 250( FZ) 1 200 20 已做环评,停用报废 原安装于X 射线深部治疗机治疗17 医用 X射线摄影装置 EX QUTAO 1 150 500 已做环评,停用报废 原安装于2#楼 3 层拍片二室诊断18 多功能型数字胃肠机 RD2000 1 150 1000 已做环评,停用报废 原安装于2#楼 3 层胃肠检查室 诊断19 医用 X射线摄影装置 FINESCOPE 1 150 800 已做环评,停用报废 原安装于2#楼 3 层拍片一室诊断20 口腔全景 X 光机 PANOURA 10C 型 1 90 10 已做环评,停用报废 原安装于1#楼 2 层口腔科 诊断- - 11 表 4 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4.1 工作原理 CT、 X 光机、胃肠机及 DSA 等设备均为采用 X 射线进行摄影的技术设备。上述设备中产生 X 射线的装置主要由 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 X 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详见图 4.1。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 “蒸发 ”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 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 X 射线。 图 4.1 X 射线管的结构图 DSA 数字血管造影( 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 DSA 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 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 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 数字胃肠 X 光机 由于胃肠消化道器官均由软组织组成,缺乏自然对比度,因而用普通造影方法取得的 X 线照片很难将其区分出来,为此,临床上利用造影剂检查,其方法有钡餐常规造影。钡餐常规造影是把钡类造影剂由病人自行饮入后,根据造影剂在消化道内运行情况,在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当发现有价值而需要记录的病灶时,利用胃肠 X 线机将病灶拍摄下来,为医疗诊断提供依据。 - - 12 CT CT 是计算机断层 X 射线摄影术( 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它使用了精确准直的 X 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平面,利用探测器记录透射光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 普通 X 光机 普通 X 光机是利用 X 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 寻找病灶部位、形状及体积大小并予以定位、摄影,它用 X 线胶片代替荧光屏,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种设备,这种方法比透视能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4.2 设备组成 虽然上述诊断用的 X 线机因诊断目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产生 X 线的 X 线管、供给 X 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器、控制 X 线的“量 ”和 “质 ”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组成。 4.3 操作流程 DSA 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 X 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 X 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 数字胃肠 X 光机 患者饮用钡类造影剂后,进入诊断室,X 射线管产生的 X 线通过病人经影像增强器及透镜产生“图像”,该图像经过电荷耦合感应器(CCD)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当发现有价值而需要记录的病灶时,将病灶拍摄下来。 CT 确定患者体层摄影的体位,扫描定位,投照摆位,屏气曝光。扫描过程中, X线球管连续地发射 X 线,扫描床持续同步前移,实现无间断容积数据采集。 普通 X 光机 依据 X 线检查单,核对摄影部位,确定投照条件,患者摆位,有时需屏气,曝光。 - - 13 4.4 诊疗工况及工作流程 表 4.1 射线装置诊疗工况一览表 所在场所 装置名称 型号 曝光次数(日)曝光时间(S) 年总开机时间(h) 机房占地面积( m2) 定员(人)介入中心 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系统(DSA) AIIura Xper FD20 150 0.1 251.04 43.2 4 口腔科 口腔全景 X 机 KODAK 9000C 3D 20 10 13.89 25.0 5 口防所 口腔全景 X 机 KODAK 9000C 3D 15 10 10.42 27.0 5 放射科 数字胃肠 X 光机 FLEXAVISION 100 0.25 1.74 49.14 4 CT 一室 螺旋 CT 欢悦(双) 增强 50 14 48.61 52.8 4 CT 二室 螺旋 CT DEFINITION AS40 60 9 37.50 48.2 4 拍片一室 医用 X 射线摄影装置(DR) AXIOM Aristos VX Pius 130 0.5 4.51 42.9 4 拍片二室 医用 X 射线摄影装置(DR) DR-F 130 0.5 4.51 45.6 4 放射科 数字移动 X 光机(DR) SM-50HF-B-D 15 0.12 0.13 3 放射科 移动式 X 光机 MU-125 2 1 0.14 3 手术室 骨科 C 臂 X 光机 MULTIMOBIL 5C 30 1 2.08 28.9 4 乳腺检查室 乳腺机 MAMMOMAT 3000Nova 12 3 2.50 24.7 3 泌尿外科碎石机房 体外冲击波 碎石机 JDPN-VB 10 120 83.3 26.3 4 射线装置工作流程如下: 准备工作 开电源 曝光 关电 X 射线束流产生 - - 14 表 5 污染源分析 5.1 污染因子 X射线 由 X 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 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本项目使用的 X 射线装置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曝光状态)才会发出 X 射线。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 X 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 臭氧和氮氧化物 该医院 X 射线装置工作最大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 150kV 和 1250mA,依据0.6kV 以上的 X 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会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本项目的射线装置每天开机时间很短,因此射线装置在运行 时室内仅产生极微量的臭氧和氮氧化物,无其它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 由于本项目仅产生微量的臭氧和氮氧化物 ,对环境的影响甚小,机房门的正常开启也将大大降低空气中的臭氧和氮氧化物 含量,因此,本报告评价过程将不考虑该项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影响 5.2 污染途径 (1)正常工况 在正常工况下 X 射线装置运行时产生贯穿能力较强的 X 线, 穿过机房屏蔽体泄入环境的 X 射线将对人体产生辐射照射,从而影响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事故工况 事故工况一般为下列两种情况: 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 关闭后尚未撤离机房或治疗室, X 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 安全装置发生故障状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 X 射线装置机房或治疗室。 - - 15 表 6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 6.1 监测目的 掌握该医院新增项目工作场所周围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为评价射线装置的使用对环境和医务人员及公众人员产 生的不良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为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6.2 监测内容 根据污染因子分析,对拟开展项目工作场所及周围进行 X-射线剂量率现状水平监测。 6.3 监测仪器 表 6.1 FH40G- FHZ672E-10 X- 剂量率仪参数 仪器型号 FH40G- FHZ672E-10 生产公司 德国 Thermo 能量响应 36keV3.0MeV 量 程 X- : 110-91Sv/h 检定证书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证书编号:校准字第 20 1309003426 号) 检定有效期: 2014 年 9 月 10 日 (注:仪器通过测量空气吸收剂量率,并在仪器内部转换为当量剂量率,由于物理权重因子取 1,因此在数值上当量剂量率等同于空气吸收剂量率) 。 表 6.1 451P 型 加压电离室巡测仪参数 仪器型号 451P 生产公司 FLUCK 能量响应 20keV3.0MeV 量 程 X- : 110-8510-5Sv/h 检定证书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证书编号:校准字第 20 1309003430 号) 检定有效期: 2014 年 9 月 10 日 (注:仪器通过测量空气吸收剂量率,并在仪器内部转换为当量剂量率,由于物理权重因子取 1,因此在数值上当量剂量率等同于空气吸收剂量率) 。 - - 16 6.4 监测方法 根据环境地表 剂量率测定规范 ( GB/T14583-93)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T161-2001)要求的方法进行监测。6.5 质量保证措施 ( 1)监测方法严格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均通过国家的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 2)使用的仪器经中国计量院检定,并保证在检定有效期内。 ( 3)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4)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 ( 5)监测数据经审核后,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存档待查。 ( 6)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6.6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附件 2(监测报告) ,监测布点见附图 3附图 7。 6.7 辐射环境现状评价 由监测报告,可列出下表,由表 6.3 可知,射线装置机房周围环境的陆地 辐射剂量率测值范围与黔南州陆地 辐射剂量率范围接近,可见,该项目建设地址辐射剂量率背景水平未见异常。 表 6.3 射线装置机房周围环境的陆地 辐射剂量率测值范围 单位: ( 10-8Gy/h) 建筑物内 原野 道路 黔南州医院 5.210.2 8.2 9.4 5.89.8 黔南州 3.67 16.2411.3110.5611.4011.001*黔南州陆地 辐射剂量率背景值水平取自 贵州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成果报告( 1985 年) 。 - - 17 表 7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7.1 实践的正当性评价 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这种先进而复杂的科技正不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黔南州医院利用射线装置进行医学诊疗和治疗,对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射线装置进行医学诊疗和治疗中,可能会带来一些放射性环境问题。但黔南州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在保证确实采取了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对机房及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管理射线装置,该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给职业人员、公众及社会带来的效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该项目的开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符合“实践的正当性”的要求。该核技术应用的实践具有正当性。 7.2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时,黔南州医院新增的射线装置处于厂家 调试状态,调试过程各项参数已达到正常工况下相关参数,因此,本次评价过程采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7.2.1 建设或安装期的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此类射线仪器只有在医学诊疗过程中才会产生辐射, 其产生的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即使以后增设此类设备,在建设期这些射线装置设备对环境无辐射影响,亦无放射性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产生。在设备调试阶段,虽会产生射线,但调试时间很短,而且,此时机房屏蔽设施已建好,因此不会对调试人员及周围公众产生明显的辐射影响。 7.2.2 运行期辐射环境影响 7.2.2.1 辐射环境影响预测公式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18871-2002) , X- 辐射对人员产生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H=D W R T( 1) 式中: H-年有效剂量 (Sv/a) D-空气比释动能率 (Sv/h) T-年受照时间 (h/a) W-物理权重因子,对 X、 取 1 R-组织权重因子,评价全身均匀照射, R 取 1 - - 18 7.2.2.2 工作场所的分区管理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18871-2002) ,辐射工作场所应分区进行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在本次评价中 ,将辐射工作场所分为两区管理(即控制区和监督区) 。各射线装置机房划为控制区,射线装置工作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机房的控制室及辅助机房划为监督区,除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外,其它人不允许进入,除此以外的区域为公众区域。定期对监督区进行剂量率监测,防止有关人员受到超剂量负担。各射线装置机房结构及布置见附图 4附图 7。 本报告表主要针对控制区、监督区的相关人员及医院周围敏感点的公众进行评价。7.2.2.3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1)监测结果评价 a、射线装置诊疗工况 环评监测时,对射线装置在正常工况或极端使用情况进行现场监测,见下表 7.1。监测结果见监测报告(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