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解决 “三农 “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了解我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县政协自今年2 月以来,组织七个专门委员会,就解决我县 “三农 “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分五个专题,共组织 50多名委员参与,涉及 22 个部门、 13 个街道、镇乡、 35 个村社、 4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调研中,突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并就有关问题赴邻近区县 (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调研,结合我县 “三农 “实际,在认真分析情况、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的基础上,形成了 5 份专题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调查报告。 一、我县 “三农 “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我县有农业人口 47.3 万人(按户籍划分),占全县总人口 77.6%,其中,农村劳动力 27.7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 45.4%。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019 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 入 2875 元,比 1994 年增长 1799元,增长 63.6%;比 2019 年增长 168 元,增长6.2%。在 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 852元,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占 29.6%;养殖业收入 464元,占 21.1%;工资性纯收入为 1040 元,占 36.2%;其他收入 519 元,占 18.1%。截止 2019 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14.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 52.1%,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 2019 元。近两年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 10.8 个百分点,衣着、居住、家用设 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少农民在场镇购房和自建砖混楼房, 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电视机在农村已基本普及,闭路网络不断延伸,农民正向小康迈进。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9 年全县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 42 万亩,农业总产值 6.87亿元,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 1997 年的 79: 21 调整为 57: 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 1997 年的 40: 60 调整为 28: 72。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 产业,其产值达到 38308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5.8%。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2家,固定资产总额 18619万元,产值 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49948万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16767 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 7540 余万元。全县有种养殖专业大户 1700 多户,专业市场 4 个。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去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 80856亩,流转率为 19.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道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县道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154 公里、乡镇道 169 公里、村道 763 公里、社道 1200 公里,实现了乡乡 镇镇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率 100%,社社通公路率 94.1%。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 3170 处,总蓄水引水能力 10597 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 7616 万立方米,近年来建成盐井河水库 1座,整治病险水库 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 15 公里,改扩建水厂 12 座,改造电灌站 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 2800 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13.9 平方公里。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建成 35KV 变电站 6 座、110KV 变电站 2 座、 220KV 变电站 1座,主变总容量为 35.9万 KVA,形成了以 220KV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全县用电量达 4.99 亿 KWH,同比增长 39.3%。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农村固定电话达 60000 多部(除璧城、青杠外),农村移动电话不断增加。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全县初步建立了县、街道(镇乡)、村、社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目前,有县农技中心和13个街道、镇乡农技站,有县畜牧中心、畜牧兽医联站和原 26 个镇乡畜牧兽医站,还有镇乡农机站、县水产站,共有服务人员 743 人。成立了专业技术协会 36 个,建立了城北蔬菜、丁家花卉繁育等 13 个示 范基地,发展综合服务社 33 个,兴办正兴薯业、大路蜜柚和璧城养殖等专业合作社 5 个,创办乡镇联佳超市 16 个,农资超市 10个。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崛起, “公司农户 “和 “协会农户 “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成立了一批如健龙藕协、狮子泰山果协、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广东温氏集团、三业茶叶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共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12 个,会员 1818人,带动 5176 家农户发展种养业,经营总收入达 2639 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 314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