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 本) 建设单位: XX 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评价单位: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一 四 年 四 月 I 目 录 一 总论 .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评价目的 . 2 1.3 编制依据 . 2 1.4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5 1.5 评价标准 . 8 1.6 评价时段 . 9 1.7 评价方法 . 10 1.8 评价重点 . 10 1.9 环境保护目标 . 10 1.10 评价程序 . 11 二 工程概况 . 13 2.1 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 . 13 2.2 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13 2.3 预测交通量 . 15 2.4 建设规模及项目组成 . 15 2.5 主要工程数量及工期安排 . 18 2.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25 三 工程分析 . 27 3.1 项目建设概况 . 27 3.2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7 3.3 营 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0 四 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 33 4.1 自然环境简况 . 33 4.2 社会环境简况 . 35 五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39 5.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39 5.2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 39 5.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 40 5.4 大气环境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 43 六 环境影响评价 . 47 6.1 社会环境影响 . 47 6.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48 6.3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49 6.4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50 6.5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 60 6.6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 61 七 水土保持方案 . 63 7.1 水土流失现状 . 63 II 7.2 水土流失预测 . 63 7.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 65 7.4 水土保持监测 . 69 7.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 70 7.6 水土保持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 70 八 公众参与 . 73 8.1 方法和原则 . 73 建设规模如下: . 74 8.2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7 8.3 公众参与公示调查结果 . 79 8.4 公众参与意见反馈 . 79 九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81 9.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 81 9.2 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83 9.3 营运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86 9.4 环保措施汇总 . 87 十 环境风险分析 . 89 10.1 环境风险因子识别 . 89 10.2 环境风险分析 . 89 10.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91 10.4 环境风险应急方案 . 92 10.5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92 十一 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测 . 95 11.1 环境保护管理 . 95 11.2 环境监测计划 . 97 11.3 环境监理计划 . 98 十二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03 12.1 项目工程经济分析 . 103 12.2 项目工程产生的效益分析 . 103 12.3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 . 103 12.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05 十三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07 13.1 工程概况 . 107 13.2 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107 13.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108 1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09 13.5 公众参与 . 111 13.6 环境保护措施和费用估算 . 111 13.7 结论 . 111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1 一 总论 1.1 项目 由来 XX县位于 XXXX 族 XX族 自治州 西北部之川、甘、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 32 18 33 37、东经 101 18 102 35之间。东邻 若尔盖县 、 红原县 ;南与 马尔康 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 甘肃省 玛曲县 、青海省 久治县 、 班玛县 和 XX省 壤塘县 为界。 距成都 509公里,距马尔康 246公里。 XX县城位于 XX 县城中部,阿曲河两岸 XX镇镜内,东南距成都 509公里,西南距州府马尔康 246 公里,西北距青 海久治县 74公里。省道 302从县城北部穿城而过,连接红原县、青海久治县。沟通县域西南部的县道阿柯路和阿茸路也在县城交汇。现状 XX县建成区主要位于阿曲河以北, 2011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 2.44平方公里(不包括特殊用地、宗教用地)。 项目位于 XX县城南岸新区 核心区 金鼓广场,其中 A线为环形道路,其余道路为 A线与四周道路的连接道路 。 区域网络内道路属于城区南岸开发区,与现状城区一河之隔,地势平坦,南北进深 800米,与现状城区通过河支大桥联系。 南岸新区目前已经动工的市政一、二期道路,阿曲河大桥,德阿大桥,河堤景观 工程,滨河道路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主动脉的作用, 南岸新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金鼓广场及其周边道路是南岸新区的核心,在此核心区是南岸的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这一核心区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 XX县的经济发展,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为推进南岸新区的建设,金鼓广场及其周边道路作为这一核心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其建设实施已迫在眉睫 。 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A 线为金鼓广场的环形道路,道路长 443.21 米; B 线为从北侧进入广场的道路,道路长 91.05 米; C 线为从西侧进入广场的道路,道路长131.38 米; D 线为从南侧进入广场的道路,道路长 61.07 米; E 线为从东侧进入广场的道路,道路长 104.69 米;各条道路路幅宽度均为 22 米 ,均为规划道路。 新建道路全长 831.4m,配套建设给水管网 236.07m,雨水管网 388.189m,电力通信管线232.4m。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2 “建设项目总投资”合计 2120.5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692.47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8.83万元,基本预备费 169.25万元。征地、拆迁费用未计入本次估算,由业主自行协调解决。 根据 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 理 XX县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的委托 , XX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 作。在接受委托后,我 单位 成立了项目组,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在 项目业主方的 大力协助下,项目组工作人员对沿线主要居民区 、学校 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和环境调查,并听取了地方环保、规划、农业、水利、国土、交通、林业等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经广泛收集资料和认 真分析,项目 组完成 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评价目的 XX 县南岸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的实施,会对区内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拟建工程沿线现状进行调查、监测,评价沿线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治污染、减少破坏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及对策,使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并对工程设计拟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进行论证,评价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从环境角度论述改建公路选线及建设的可行性。 1.3 编制依据 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 例; (1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8)交通部 2003 年 5 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国务院( 1998)第 257 号令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1)国务院国发( 2000) 38 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2)国务院( 2000)第 284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14 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394 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25)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27)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资发( 2005) 196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 (28)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土资发 2000186 号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公路铁路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4 (29)国发 200539 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12.3); (3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 (31)交通部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指导意见; (3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7184 号文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33)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34) XX 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35) XX 省生态功能区划; (36)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 (37) XX 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 200356 号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 (38)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发 200815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1.3.2 评价技术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 纲 ( HJ/T2.1-2011); ( 2)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 2004); (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 HJ 19-2011); ( 8)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交通部 JTG B03-2006; ( 10)国务院国发 200131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 2008);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5 (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6453-1996; (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3434 2008) ( 1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15)环发( 2003) 94 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1.3.3 项目有关文件 1、 XX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 县南岸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 XX 县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阿州发改行审 2013 44 号; 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XX 县 城乡规划 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 阿县 建住 2013选字第 50 号; 4、关于 XX 县南岸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用地的预审意见 XXXX 族 XX 族自治州国土资源局,阿州国土资函 2013 249 号; 4、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阿州环建函 201453 号 ; 1.4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4.1 评价等级 1、生态环 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工程属于线性工程,沿线所经地区主要为山区地貌,工程影响范围按道路中心线两侧 300m 计算,则影响面积为 0.12km2(GB5768-2009)执行 。 6、交通标线 本工程交通标线 应 设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导向车道线、停止线等。标线颜色、形状、尺寸、间距等按 (GB5768-2009);路面标线采用热熔型涂料;涂料的原料成分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 . 7、防护设施 沿河侧应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主要包括人行护栏。 8、交通监控 交通监控设施包括路口信号控制机、人行道灯、车行道灯、电子监控设备及配套 的电源及管线设施。 本项目相交的路口均设置红绿灯 , 各路口信号控制机根据路口间距单机运行或联网运行。 (五) 土石方工程 挖方总量 2342m,填方总量为 1488m,余方为 854m (六) 取土场、弃渣场规划 项目 不设弃渣场 ,弃方作为新城区建设绿化用土和新城区河堤建设填方使用 。 (七) 施工便道及施工营地 ( 1) 施工便道 项目无施工便道,利用新区已建一期、二期道路。 ( 2) 施工营地 项目设置施工营地一处 。 2.5.3 工程占地 本项目建设占用土地 为 XX 县城市道路用地,占地面积为 32.4 亩。 XX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X 县南岸 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 23 2.5.4 道路景观设 计方案 道路景观是指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通行时视野中的道路及环境四维空间形象,同时,它也包含路外人视觉中对道路及其环境配合的宏观印象。因此在两项目的道路设计中,特别考虑了这一方面的因素,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计时考虑道路空间线形,平、纵线形的良好的配合,使线形平顺流畅,利于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设计时路线做到了良好的视线诱导,对路线的变化有可预知性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2.5.5 桥涵工程 本项目无桥涵 工程。 2.5.6 排水工程 配套建设给水管网 236.07m,污水管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