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送审 本 ) 项目名称: XXXX 国际学校 住宿 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XX 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4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XX 省环境保护 厅 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项目边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 国际学校 住宿 区 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胜 联系人 岑林 通讯地址 XX 市 XX 新区旗山路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香林路以东 联系电话 18728560966 传真 / 邮政编码 6290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新区旗山路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香林路以东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 XX 新区经济发展局 批准文号 XX 区经发 201249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初等 教育 P84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5280.9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818.88 总投资 (万元) 18873.8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115.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61%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9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XX 市 XX 新区 是 XX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位于涪江东岸,与老城隔江相望,桥水相连。为加快 XX 城市化进程,改善老城拥挤的现状,提升 XX 城市形象,拉动 XX 经济发展, 2002 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开发建设 XX,作为扩展 XX 城市规模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 同年 9 月, XX 新区成立,辖永兴、仁里两个乡镇,幅员面积 158 平方公里,辖区人口 10.4 万人,城市规划建设面积 30 余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 2 10 平方公里。 2004 年 3 月, XX 市进行区划调整, XX 新区原托管的永兴镇及及仁里镇大部分村社不在纳入管辖范围 , 由船山区管理,其管辖范围为首期城市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辖灵泉、慈音两个街道办事处, 9 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 2.8 万人。 为了 完善 XX 市 XX 新区的 教育 配套 、 提 升 XX 新区的 教育发展, XX 市 XX 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拟 投资 3 亿元在 XX 市 XX 新区 旗山路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香林路以东建设 XXXX 国际学校 ,该校分为 2 个部分 建设 ,一部分为 教学区工程,一部分为 住宿区工程,本次环评仅评价 住宿 区工程 , 教学 区工程另作环评 。 为对建设项目投入营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据此,建设单位特委托 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 科研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我 单位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审查。 二 、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 XXXX 国际学校 住宿 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XX 市 XX 新区旗山路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香林路以东 建设性质:新建 2、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投资为 18873.8 万元 ,全部为企业自筹 。 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新区旗山路 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香林路以东 , 新建 2 栋学生公寓、 2 栋国际公寓 (位于学生公寓楼上) 、艺体中心、 地下 车库、垃圾用房 、锅炉房 (根据 XX 区经投 201447 号可知,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锅炉房,由于建设单位后期设备选型时选用空气能热水器代替锅炉向 公寓 供热水,所以将锅炉房作为空气能 热水器的设备房) 等 。 建设规模 : 本项目 总建筑面积为 43277.13m2, 学生公寓(含国际公寓) 27619.11m2、 艺体中心 4690.13m2、垃圾房 30.8m2、 锅炉房 138.04m2、地下建筑(车库、食堂和设备房)面 3 积 10798.85m2、绿化面积 3818.88m2。 本项目容积率为 2.83,建筑密度为 37.2%,绿地面积为 3818.88m2,绿地率为 25.0%。 项目 综合 经济技术指标见 下 表 。 表 1 技术经济技术指标 1 规划 净 用地面积 15280.97m2 2 规划总建筑面积 43277.13m2 3 地面计容面积 32478.08m2 其中 公寓 27619.11m2 其中 学生公寓 1(含国际公寓 1) 13740.64m2 学生公寓 2(含国际公寓 2) 13878.47m2 艺体中心 4690.13m2 垃圾房 30.8m2 锅炉房(设备房) 138.04m2 4 地下建筑面积 10798.85m2 其中 车库和设备用房 5302.9m2 食堂 5495.95m2 5 容积率 2.83 6 建筑基底面积 5682.57m2 7 建筑密度 37.2% 8 绿地面积 3818.88m2 9 绿地率 25.0% 项目组成 见 下表。 4 表 2 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运营期 主体工程 学生公寓 1(含国际公寓 1) 建筑面积为 13740.64m2,总层高 11 层( 16F 为学生公寓, 711F 为国际公寓),高度为 46.35m,主要建有学生宿舍、教师宿舍等 生活污水、扬尘、噪声、建筑垃圾、弃土 生活污水、噪声、生活垃圾 学生公寓 2(含国际公寓 2) 建筑面积为 13878.47m2,总层高 11 层( 16F 为学生公寓, 711F 为国际公寓),高度为 46.35m,主要建有学生宿舍、教师宿舍等 生活污水、噪声、生活垃圾 艺体中心 面积为 4690.13m2,总层高 3 层( 含 2 层夹层 ),高度为 38.4m,主要建有 篮球场、办公室、舞蹈教室、 附属用房、洗手间和多功能用房 等 噪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地下室 建筑面积为 10798.85m2, 包含食堂 、车库 、设备用房 , 层高为 5.55m 汽车尾气、油烟 、餐饮废水 、噪声、餐厨垃圾 辅助工程 锅炉房 (设备房) 建筑面积为 138.04m2,总层高 1 层,高度为 5.3m,放置空气能热水器 噪声 公 用工程 给排水工程 包括给水管网、排水管网,消防水管道和消火栓组成的 消防水系统 / 电气工程 包括供电、供气网等 / 绿化工程 绿化率为 25.0%,总绿地面积 3818.88m2 / 道路 场地内道路工程 扬尘、噪声 电梯 电梯工程,每栋楼设置 1 部电梯,共设置 2 部电梯 噪声 空调系统 本项目 使用中央空调 , 共设置 12 台 冷却塔 ,外机型号为 LSQWRF130M/B, 分别置于 2 栋学生公寓北侧 的空地上 (各 6 台) 噪声 环保工程 垃圾收集房 建筑面积为 30.8m2,总层高 1 层,高度为 3.15m 恶臭 隔油池 食堂设置隔油池 1 坐, 拟置于厨房 东侧的空地地下 , 要求隔油池的容积不小于 14m3 废油 餐厨垃圾临时存放场地 置于 厨房 北侧的专用房间 内 , 面积约为 23m2 / 厨房油烟净 化排放系统 厨房集气罩水平投影面积 12m*1.5m+12m*1.5m, 排烟风机 3 台, 油烟净化器 3 台, 均 吊装于厨房天花板上 , 厨房的 油烟废气由集气罩 收集经 油烟净化器处理后 经 外置烟道 引致 学生公寓 2 栋 屋顶 排放 , 排放口朝 上 侧 ,离地高度约 46.3m 油烟废气 生活污水预处理池 拟设置 4座预处理池, 其中 2 座 设计规模 均 为 140m3,另外 2 座设计规模均为 66m3, 拟 分别 置于 2 栋公寓的东侧、西侧和北侧 预处理池污泥 办公及生 教师办公室 位于 艺体中心内 噪声、生活垃圾 5 活设施 厕所 公寓内每间宿舍内均设置有 1 间卫 生间, 艺体中心内设置有 6 间卫生间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臭气 4、劳动定员 学校总人数 4000 人, 其中在校学生 3500 人 (住宿学生 2000 人) ,教师 300 人 、 后勤人员 200 人 。 5、 主要设备 项目主要设备情况详见表。 表 3 施工期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安装位置 1 挖土机 3 施工场地 2 冲击机 5 3 空压机 2 4 卷扬机 2 5 各种打桩机等 5 6 混凝土输送泵 5 7 振捣器 若干 8 电锯 若干 9 电钻、手工钻等 若干 10 电 锤 若干 11 无齿锯 若干 6 表 4 营运期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安装位置 1 中央空调 ( LSQWRF130M/B) 12 台 2 栋学生公寓北侧的空地上(各 6 台) 2 办公桌、办公椅 若干 教师 办公室 3 床、凳子 若干 学生公寓内 4 餐桌、餐椅 若干 食堂就餐区 5 空气能热水器( LSQWRF130M/B) 5 台 锅炉房内 6 电梯 2 部 学生公寓内 7 运动器材 若干 艺体中心内 8 多媒体设备 1 套 艺体中心内 9 单头大锅灶 10 台 食堂厨房 10 双头双尾小炒灶 2 台 11 双门燃气蒸饭柜 6 台 12 三门万能蒸柜 1 台 13 六头煲仔炉 1 台 14 双头平头炉 1 台 15 单头平头炉 1 台 16 单门发酵箱 1 台 17 冰柜 5 台 18 绞切肉机 2 台 19 紫外线灭菌灯 1 台 20 双层电烤箱 2 台 21 送风风机( 4kw) 1 台 22 排 烟 风机( 22kw) 3 台 23 油烟净化器( 处理风量不低于46000m3/h, 去除效率不低于85%) 3 台 24 集气罩( 12m*1.5m*0.6m) 2 套 25 冻库( 8kw) 2 台 6、原辅材料 、燃料、动力及来源 项目 施工期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 7 表 5 施工期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项目 名称 消耗量(单 位)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主(辅)料 砖 (施工期) 100000 匹 外购 / 水泥(施工期) 1000 吨 外购 砂石(施工期) 20000m3 外购 钢材(施工期) 900 吨 外购 商品砼 (施工期) 20000m3 外购 能源 煤 / / 电 12kw 城市电 网 天然 气 / / / 水量 地表水 1500t 自来水厂 / 地下水 / / 项目 营运期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 表 6 营运期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项目 名称 消耗量(单 位)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主(辅)料 酒类 若干 外购 / 茶叶 外购 甜品 外购 饮料 外购 肉类 外购 鱼类 外购 蔬菜 外购 食用油 外购 粮食 外购 香料、调料 外购 能源 煤 / / 电 6000kw /a 城市电网 天然 气 10000m3/a 市政供气 / 水量 地表水 182075.8t/a 自来水厂 / 地下水 / / 8、公辅工程 ( 1) 、供水: 本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提供,每天最大用水量约为 694.61t/d, 即年最大用水量约为 182075.8t/a。 ( 2) 、排水: 8 项目拟自建 4 座预处理池, 拟 分别 置于 2 栋公寓的东侧、西侧和北侧 , 其中 2 个 预处理池的设计 尺寸为 5m*10.5m*2.65m,设计有效容积为 140m3, 另外 2 个预处理池的设计尺寸为 5m*5m*2.65m,设计有效容积为 66m3, 项 目拟建的预处理池能够满足本项目的使用要求 。 营运期的 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到 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 XX 新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后排入 联盟河 。 雨水经大楼雨水口收集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达到雨污分流。 ( 3) 、供电:采用市政电网供电 6000kw/a, 本项目不设置备用电源 。 ( 4) 、 中央 空调: 本项目使用中央 空调, 外机采用冷却塔,型号为 LSQWRF130M/B, 空调 外机分别 置于 2 栋学生公寓 北侧的空地上(各 6 台) , 由 建设 单位建设维护。 ( 5)、暖通:本项目 使用空气能热水器向公寓提供热水 ,共设置 5 台空气能热水器 ,型号为 LSQWRF130M/B,置于锅炉房内 。 ( 6) 、 食堂厨房 排烟系统: 厨房集气罩水平投影面积 12m*1.5m+12m*1.5m, 排烟风机 3台,油烟净化器 3 台, 均吊装于厨房天花板上,厨房的 油烟废气由集气罩 收集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外置烟道引致 学生公寓 2 栋 屋顶排放,排放口朝上侧,离地高度约 46.3m, 远离周 围居民住宅 20m 以上, 由建设方自行建设安装、管理维护。 ( 7) 、 厨房 新风系统 : 本项目 厨房 采用 强制进风 ,强制排风的方式 , 厨房设置 1 台新风风机 , 吊装与厨房天花板上 ,进风口位于厨房东侧的风井处, 由建设方自行购置、建设安装、管理维护 。 ( 8) 、生活垃圾收集暂存设施 本项目 在东北侧设置垃圾暂存房 1 间 ,面积约为 30 m2, 本项目在 公寓 内以及人行道上设置若干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定期将生活垃圾运至垃圾收集房 ,再由环卫部门收运 至 XX 市垃圾处理厂 ,要求建设单位做到日产日清 。 9、 产业政策 的符合性 本项目为学校建设项目,已经由 XX 区经发 201249 号 和 XX 区经 投 201346 号 文批准了项目建设,属于国家发 改委令第 9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三十六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10、规划符合性分析 9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新区旗山 路以南,晨钟路以北,芳洲路以西 ,香林路以东 ,XXXX 国际学校已于 2012 年 9 月 19 日取得 XX 市国土资源局十分局 下发 的用地预审意见 ;XXXX 国际学校已取得 XX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下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2013012号)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选字第 2013004 号) 。 根据 XX 新区一期土地利用 规划图可知, XX 国际学校所在地块 规划为 中小学 校 用地 ,本项目的建设 符合 XX 新区 的整体规划要求。 综合上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XX 市 的整体规划要求。 11、 项目选址合理性 项目东侧 紧邻 芳洲路 、 约 88m 处 南侧 为 人间天上 (会所) 、约 31m 处为联盟河市政公园 、约 200m 为联盟河 ; 南侧 XX 市 XX 国际学校教学区(与本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并同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 约 185m 处为 空地 (待征地) ; 西南侧约 286m 处为 XX 市群工局 、约 275m 处为安置小区; 西侧 紧邻香林路、 约 30m 处为 香林北路 129 号小区 ( 7F, 1F 为沿街商铺和慈音街道办事处 , 27F 为住宅 ) ;西北侧 约 35m 处为 在建中的联福小区 1 期 ;北侧紧邻 旗山路、约37m 处为空地 (规划中的联福小区三期) ( 具体详见附图 3 外环境关系图) 。 从环保角度出发,本项目在施工期间的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废气(设备燃油废气、装修废气、扬尘)、噪声(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固废(施工弃土、弃渣、生活垃圾)等。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但 施工期 的 环境影响为局部的、暂时的、可逆的, 只要建设单位严格 采取 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 ,做 到“清洁施工、文明施工” ,确保各污染物达标 排 放, 可有效减缓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 将施工影响降至可承受的程度 , 施工 间 对地表水、空气及声学环境影响较小。随着施工 期结束 ,影响也将随之消失,因此对当地的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项目建成后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和 餐饮废水 , 餐饮废水先经过自建的隔油池处理后与 生活污水 一同 经新建的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 XX 新区污水处理厂理达到一级 B 标准后排入联盟河;雨水 经雨水管道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市雨水 管网,不直接进入地表水环境,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产生明显影响 ; 项目营运期间 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 以及汽车尾气 , 本项目 食堂 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 全部 经排烟管道引致 学生公寓 2 栋屋顶 达标排放,排放口朝向 上 , 远离周 围居民住宅 20m 以上, 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中 “经净化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围环境敏感目标距离不应小于 20m”的要求 (见附图 3 外环境关系 图) ,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直接引致地面绿化带内排放 , 10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 项目营运后主要为 人员活动噪声和设备噪声 , 在采取相应的隔声、建筑降噪措施和经距离衰减后 可做到噪声达标外排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弃物做到了妥善有效处理,不会对 周围 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本项目周边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属于商业和居住混合区,周围环境质量良好,无重大环境污染企业,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与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综上所述,项目 施工期和 运营 期间 产生的废水、噪声、固废等 各项污染物 通过采取相应治理 措施后 均 可达标排放,通过项目的合理布局、严格管理、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及其它具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 和对策 的采取,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项目 建设和 营运过程对 周围的影响 。 因此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容,选址合理。 12、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结合拟建场地的用地条件,综合考虑环 保、消防、绿化、劳动卫生等要求,对校区各建筑物布置进行了统筹安排,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2。 本项目的 平面布置按 住宿 区、就餐区 和运动区 三 大区域布置。 (一) 住宿区 : 学生公寓 (含国际公寓) 共设置 2 栋, 布置于场地的 西侧和东 侧,远离教学区,有效的避免了噪声对其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休息。北面为公共绿化带 以及学校次入口 ,环境优美,方便学生出入,南侧为运动场,方便学生体育锻炼 。 (二)就餐区: 食堂位于学生 公寓 的 负一楼 ,方便师生就餐。 ( 三 ) 运动区: 运动区主要设置在艺体中心的 1 楼, 艺体中心位于 2 栋学生公寓之间, 方便师生 进行室内体育锻炼。 ( 四 ) 出入口 : XX 国际学校共设置 4 个出入口,东南西北各设置 1 个 。 本项目设置 2个出入口 ( 北侧 主要为车行出入口 ,东侧主要为人形出入口 ) , 将车流和人流分开设置, 结合地形沿道路设置绿化,满足消防需要的同时尽量优化 校园环境。 学生公寓 外围设置主环路,形成畅通的 消防通道 ,高效快捷联系各区,同时避免机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学校采取限制车速、禁止鸣笛一些措施来减少车辆产生的噪声影响。 ( 五 )绿化:按花园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通过绿化带的建设,可有效的减少周围 11 环 境噪声、大气扬尘对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 ( 六 )环保系统: 项目拟自建 4 座预处理池, 拟 分别 置于 2 栋公寓的东侧、西侧和北侧,选址地点位于绿化区域,污水管 网 主要沿校区道路铺设,整个管线布置合理、清晰;分别在各建筑物附近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桶),并集中收集在垃圾收集站。 综上, 本项目 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考虑各个建筑单体的具体形态。同时把外部空间和校园自身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统一协调形成整体上的连续性,形成整体环境意象的重要因素。该布置一定程度上有机地协调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评价认为本项目总图布置合理可行。 与本 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因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处在城市 开发的 区域,属居民集中及商业混合区 , 地块为净地 。 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期,在 前期施工过程中 ,仅采取了设置围墙拦挡及洒水等 防护措施,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进一步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详见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的内容 。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XX 市位于 XX 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 介于东经 105 03 26 106 59 49 , 北纬 30 10 50 31 10 50 之间。东西宽 90.3km,南北长 108.9km,总面积 5300km2。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承东连接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庆城市经济圈,启西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圈,左右传承川南、川东北经济区,起着左传右递,传承成渝辐射的作用,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新区 , 具体 地理位置见附图 1。 二、地形、地貌 、 地质 XX 市 地形呈三个较明显的特征:一是丘陵为主,平坝狭小,层状地形较明显;二是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呈坡状缓倾;三是沟谷河流纵横。市境西北部为低山,海拔 500 600m;低山以南是深丘,海拔 400 500m;中部、南部中浅丘镶嵌其中,谷坡陡峻。山形呈长垣状鱼背形;中丘为垄岗连状的台阶形;浅丘坡度平缓,丘包呈串珠状,零星冲积平坝散布在丘陵之间。涪江沿岸的河谷、平坝开阔,土地肥沃,工农商业发达,集镇众多,是 XX 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 XX 市地质构造比较单一,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 XX 沉降带内的川中褶皱带,地表构造均始于印支期以后至喜山期以前产物,晚近时期表现为大面积歇上升。按地质分类,其构造形迹的展布为近东西向或近南北向和北东向特点,多呈弧形状。境内没有大的断裂,褶皱宽阔平缓,且多表现为彼此排列有序的背斜和向斜特点,只是在射洪县北 15km 处,有叠加于东西构造带之上的一个次级构造 天仙寺涡轮状构造,有多处向中心收敛,由向四周撒开的小型褶皱形成。全市出露的绝大部分地层属侏罗系( J),有少量白垩系( K)和第四系( Q)。 三、水系及河流分布 XX 市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气候较湿润,降水较充沛,水源补给状况较好,集水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琼江;集水面积在 5001000 平方公里的有 妻江、白安河、明月河三条;集水面积在 100500 平方公里的有梓江、青岗河、太乙河、任隆河、蟠龙河、拦江河、会龙河、杨家河、磨溪河、联盟河十条。 流经 XX 最大的河流是涪江,它属于嘉陵江的主要支流,全长 670 公里,集雨面积为 13 3.64 万平方公里,在该市境内流长 176 公里,集雨面积 3953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149.24 亿立方米。涪江的多年平均径流息量为 180.4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 490 立方米 /秒。径流量年内分配差异大, 6 8 月的三个月总量一般占年径流总量的 50%以上。洪、枯流量变幅也大,涪江在下游合川最大流量 曾达 30000 立方米 /秒,最小仅 53 立方米 /秒。 XX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215 毫米,是全省径流低值区,境内虽然沟谷纵横,河网密度大( 0.699 公里 /平方公里),但季节变化大,有半年干涸半年泛的特点,年蓄水总量为 6.1229亿立方米,利用率较低。地下水储量有 2.2 亿立方米,年可采量为 1.33 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54.24 万千瓦,而可开发量仅 15.758 万千瓦。 四、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XX 市 气候属 XX 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 总体上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 1306.9 1471.8 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 90.673 千卡 /cm2,年平均气温 17.2 。年降雨量 908 993mm,年平均蒸发量为 985.7 1265.1mm。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上蒸发量比较大,所以干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 17.2 极端最高 39.4 (1959.7.14) 极端最低 -4.8 (1975.12.15) 月平均最高 27.1 月平均最低 6.2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夏季 83.8% 冬季 74.0% 多年平均气压 975 毫巴 年最低 974.7 毫巴 年最高 976.2 毫巴 多年均降水量 860.4 mm 最大年均 1389.2 mm 最小年均 602.2 mm 日最大 200 250mm 多年平均风速 1.1m/s 最大风速 17m/s(1973.5.8) 14 多年均雷曝日 18.4 天 多年无霜期 285 天 多年均雾日 44.5 天 多年日照时数 3000 小时 多年平均蒸发量 1623.4mm 主导风向: NW 多年静风频率 39% 五、 动植物、生物多样性 XX 市 境内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面积 32%,是全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市。林木品种约 437 种,其中有不少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树木。如有 “ 活化石 ” 之称的水杉、银杏,名贵的苏铁、红豆树、马桂木和独具特色的古柏、榕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油桐 、油橄榄、乌柏、核桃、蓖麻、棕榈等树种。境内盛产柑桔、橙、柚、梨、桃、李、苹果,其中以沙田柚、青苹、红桔、 “ 贡橙 ” 等品种质量最为优良,享誉省内外。动物资源门类繁多,主要脊椎动物约 237 种。鱼类资源达 89 种,珍稀动物如鱼类的中华鲟、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鱼等,两栖动物中的大鲵,哺乳动物中的水獭,均属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 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上述珍惜动植物保护范围。 六、土地、矿产资源 据查阅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 794.98 万亩,人均 2.29 亩,土地资源不丰。按地貌类型划分,河谷阶地 2039 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 25.6%;低丘 120 万亩,占 22.64%;中丘 239.6万亩,占 30.02%;高丘 133.4 万亩,占 16.7%;低山 39.1 万亩,占 4.92%。 按土壤类型划分,有水稻土、紫色土、新积土、黄壤四个土类 ,其中水稻土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31.51%,紫色土占 62.279%,新积土占 4.63%,黄壤占 1.59%。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一级分为 8 个类,二级分为 46 个类。其中:耕地 416.4 万亩,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 52.709%;园地 12.43 万亩,占 1.56%;林地 154.46 万亩, 占 19.46%;市内无天然和改良草场;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 34.8 万亩,占 4.38%; 交通用地 13.09 万亩,占 1.65%;水域 41.09 万亩,占 5.17%;难利用地 45.59 万亩,占 5.749%。 XX 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石油及天然气具有广阔的开采前景,现已开发利用的磨溪气田 , 已探明气田面积 120km2,天然气储量为 250 亿 m3,已成为 XX 第三大气田。盐卤、蕴藏尤为丰富,岩盐层主要分布在 XX 城区附近至蓬莱镇油田一带,在中下三迭系地层中有厚度 15 30-120m 左右的岩盐层向东南方向到磨溪乡消失;仅蓬菜镇盐卤储量 就达 42.4 亿 t,可供开采的有 8.48 亿 t,含盐达 7000 万 t 以上,为盐及盐化工提供了原料。 另外,紫色页岩、陶瓷用粘土与砂石储量极为丰富,可作新型的装饰材料饰砖、瓷面砖及建材工业原料。 16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 行政区划及人口 XX 市东西宽 90.3km,南北长 108.9km,总面积 5300km2,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全市有 105 个乡镇、 13 个街道办事处, 2072 个村委会、 207 个居委会,总人口 384 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 39.04km2,人口 46.38 万,人口密度为每 706 人 /km2,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共有劳动力 270.5 万人,占总人口的 70.4%,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 全市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羌族、维吾尔族、高山族等 44 个少数民族,人口近 1.9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0.5%,这些民族只是散居于汉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区。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XX 市将在未来五年内 “ 加快发展中心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规模,形成东城区行政文化、西城区商贸物流、南城区工业园和广德灵泉观音湖旅游休闲度 假 4 个城市功能区。 ” 二、经济结构 2012 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682.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150.37 亿元,增长 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4%,拉动经济增长 0.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359.20 亿元,增长 1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2.9%,拉动经济增长 10.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172.84 亿元,增长 1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0.7%,拉动经济增长 2.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3.36:51.28:25.35 调整为22.03:52.64:25.33。 三、农业 2012 年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3.37 亿元,增长 4.6%。其中:农业总产值 99.49 亿元,增长 1.7%;林业总产值 7.62 亿元,增长 11.8%;牧业总产值 134.43 亿元,增长 5.7%;渔业总产值 7.87 亿元,增长 8.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3.98 亿元,增长 17.7%。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 39.3:2.8:53.6:2.9:1.3 调整为 39.3:3.0:53.1:3.1:1.6。 四、 工业和建筑业 2012 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41 家,比上年净增 22 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014.05 亿元,增长 17.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1014.80 亿元,增长 15.7%;产销率为 100.1%,提高 1.0 个百分点。 17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 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1.3%,拉动经济增长 8.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8.0%,其中,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 17.4;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 16.1%;轻、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16.4%和 19.6%;电子产业增加值增速 27.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 24.1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59.14 亿元,增长 15.9%;实现利润 83.76亿元,增长 17.2%。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 348.63 点,比上年提高 12.2 点。 五、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 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 不含技工校 ) 745 所,在校学生 49.92 万人,教职工3.2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2.9 万人。年末全市小学 218 所,招生 3.01 万人,在校小学生 18.2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 99.74%;普通中学 167 所,招生 6.00 万人,在校学生 18.22万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2.13 万人,普 通高中在校生 6.05 万人。年末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16 所(不含技工学校),市内中职学校招生 2.19 万人,在校学生 4.94 万人,其中学历教育 4.10 万人。年末全市有地方企业办幼儿园 1 所,各类民办教育学校 343 所,在校学生 8.01 万人,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 16.1%。 全年取得市级科研成果 49 项,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9 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全年共申请专利 807 件、专利授权 470 件,实施专利 857 件,实施专利技术新增产值 53.34 亿元。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 转化项目 26 项,获经费支持 950 万元,并设立了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级市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将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创建为 “ XX 国家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化基地 ” 。年末实有民营科技企业 79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9 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93 家。 六、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 6 个,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