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XX 世纪城二期住宅小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XXXX 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 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 目 名 称: XX 世纪城二期住宅小区项目 环 评 文 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类 别:新建 委 托 单 位: 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 制 单 位: XXXX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评 价 证 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 1719号 所长、法人代表:孙宝魁 环 评 专职机构: XXXX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项 目 负 责 人:孙宝魁 项目负责人: 姓 名 职 称 登记证编号 签 名 孙宝魁 高级工程师 B17190031200 编写人员: 姓 名 负责的主要章节 岗位证书编号 签 名 曹翠翠 项目基本情况、自然和社会简况、环境质量现状、适用标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 B17190019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6 环境质量状况 . 10 评价适用标准 . 1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 1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3 结论与建议 . 24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世纪城 二期住宅小区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崔玉伟 联 系 人 崔玉伟 通讯地址 XX 区新华街新华小区 10#楼 1层 6号 联系电话 13603687636 传真 - 邮政编码 1505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治安胡同西侧、便道北侧、东府路南侧 立项审 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类别:房屋工程建筑 代码: 47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5001.5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6242.30 总 投 资 (万 元 ) 9500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67.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71% 评价经费 (万 元 ) 投产日期 2014 年 07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设的 XX世纪城二期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区治安胡同西侧、便道北侧、东府路南侧。项目厂界北侧邻住宅楼(最近距离约为 13 米),南侧邻道路,西侧邻亿兴小区(最近距离约为 20 米),东侧邻 治安胡同为 XX 世纪城一期住宅楼(最近距离约为 18 米)。项目位置图见附图 1。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XX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设的 XX 世纪城二期住宅小区项目为多层住宅小区。项目占地面积 25001.5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7138.19 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面积 30707.57平方米,公建面积 7062.12平方米,车库面积 5127.44,地下停车场面积 4241.06平方米。 本项目拟建设 4栋( 17#楼、 18#楼、 19#楼、 20#楼),主体 6层带阁楼,周边为公建裙房( 2层和 3层)。 项目建有配套工程: 3 个变电箱和 2 个垃圾收集点,其中 3 个变电箱分别建于拟建 17#楼、 19#楼、 20#楼的绿地上;垃圾收集点拟建于 18#楼和 20#楼东侧空地上。 项目配套工程水泵房和换热站均使用本项目 XX 世纪城一期小区现有水泵房和换热站,一期小区建设时,已为二期预留,本次不新建水泵房和换热站。工程组成一览表见表 1。 表 1 工程内容一览表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及内容 主体 工程 住宅楼 本项目建设 4栋楼房,主体 6层带阁楼,周边为公建裙房,总建筑面积为 47138.19,总户数为 650 户。 辅助 工程 道路交通 项目在东侧设置一个主入口。 公用 工程 供水 水源 由市政管网提供。 排水 管网 生活废 水排入市政管网处,经管网排入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 XX 河,最终汇入松花江。 供暖 电 本项目采暖依托 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现有锅炉房进行集中供热,换热站依托一期现有工程,本次不新建。 供电 电网 由当地电网供给,新建 3个变电箱。 环保 工程 废气处理 地下车库废气通过集中抽风收集后,引至绿地 2.5 米处排放,排气口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废水治理 生活废水排入市政管网处,经管网排 入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 XX 河,最终汇入松花江。 噪声治理 选择低噪声的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声声源值;所有设备的安装要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可采用隔声罩;水泵房和换热站使用一期现有,本次不新建;箱变电应做好减振、隔声措施;小区出入口要设机动车辆进出指示标志、禁鸣标志,以减少车辆噪声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固体废物收集系统 设有 3处垃圾收集点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 本项目小区院内拟建有地上停车库、地面停车泊位和地下停车场,共计停车泊位 480 个。该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项目 平面详细规划布置图见附图 2。周围环境情况见附图 3。 表 2 建设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指标 单位 1 总用地面积 25001.57 m2 2 用地性质 二类居住用地( R2) - 3 总建筑面积 47138.19 m2 其 中 规划居住面积 30707.57 m2 规划公建面积 7062.12 m2 规划车库 5127.44 m2 合计 42897.13 m2 4 总户数 650 户 5 容积率 1.72 6 建筑密度( %) 31.62 7 绿地率 %) 24.97% 8 绿化面积 6242.30 m2 9 建筑限高 20.0 m 10 地下停车场 4241.06 m2 本项目建成后小区共入住居民 650户,居住人数共约 1950 人。 3.项目投资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为 9500 万元,全部资金由企业自筹。 4.公用工程 给水:项目给水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预计有 1950 人居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 120 升 /人 天计算,居民用水 8.5410 万 吨 /年 ;绿化用水按 2L/m2d计,则用水量为 2247 吨 /年。该项目总用水总量 8.7657万吨 /年。 排水:污水主要是来自居民生活废水, 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 80%计,排放量为 6.8328 万吨 /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项目区生活污水排水干线,再汇入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网, 经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XX 河,最终汇入松花江。 供热:本项目供热采用集中供热,供热 热源 为采暖 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采用二次换热的方式连续供热。 供电:本项目供电由 XX 农电局供给。 消防:本项目设有消防设施。 5.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见表 3。 表 3 环保投资一览表 治理项目 防治措施 投资(万元) 水、气、噪声、固废 施工期防护措施 15.0 噪声 减振、 隔声等措施 10.0 绿化 绿化费用 22.5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分类、运输 20.0 合计 - 67.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原址为 空地 ,故无环境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 区。 XX 区地处 XX 省南部,松花江北岸, XX 河下游,距 XX25 公里,是 XX 的卫星城 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区。 二、水文、气象 XX 境内江河纵横、湖泡沟渠密布,水域面积 391885.5亩(包括滩涂、苇地)占全区面积的 10%。流经境内的江河有松花江、 XX 河、泥河、漂河、少陵河等。 XX 区的两条排涝沟:自然沟和四排干由西向东穿过全区,在区外汇合后,于 XX 区下 10km处提升入 XX 河。 XX 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气候严寒、干燥、漫长;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湿润,日照时间长,适宜万物生长。年平均降水量 2400毫米,日照2600 小时,无霜期 160天,最高月( 7月)平均气温摄氏 23.2度,最低月( 1月)平均气温摄氏 -15.8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三、地质、地貌、地震 XX 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部隆起区的边缘。该区域地层基底主要是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地层,表层沉积第四纪松散地层。该区地貌轮廓受基岩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纪以后,以沉降为主,形成一个被第四纪堆积物充填的继承性沉降盆地,境内整个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类型以冲积的河谷平原和漫滩。平均海拔在 116.16117.73米之间。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区划及人口 XX2004 年撤县建区,现为 XX 市八区之一。区划调整后,辖 3 乡 8镇、 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 60.9万。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 620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60555人。男性人口 3153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4.54 。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总量 2012 年实现生产总值 267 亿元,增长 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 20.04亿元,同比增长 27.3%;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6.13亿元,同比增长 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56 亿元,增长 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7亿元,增长 1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416元,增长 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883元,增长 12.1%。 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粮食总产量逐年攀升。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及马铃薯、亚麻、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基本实现 “主辅换位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在 57%以上,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工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59.3 亿元,增长 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20 亿元,增长 1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 17.5亿元,增长 14.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 2.5亿元,增长 48.2%,地方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 18.3 亿元,增长 19.6%。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食品、医药、电力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非国有工业经济增势 强劲,占工业经济总量的 86.1%以上,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环境优势与周到的服务,赢得国内外众多投资,成为 XX 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卫生事业 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含农村卫生室 )205个,其中医院 9个,卫生院15 个,门诊部(所) 1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所,妇幼保健机构 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 2220 张,其中医院 974张,卫生院床位数 292 张。卫生技术人员 3256人,其中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 1113人,注册护士 627人。 社会保障事业 全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 35200人,比上年增加 2450 人。参加失业保险 22798 人,比上年增加 1210 人。全区共有 7.17 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加 7115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 292418人。 三、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实施新老城区开发建设项目 81 个,建筑面积 169 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 470 基;新增绿化面积 195.5万平方米 ;铺设更新人行步道板 7.25万平方米;对利民大道、南京路进行提档升级;新建续建沈阳大街、台中路等主辅道路 13 条;铺设给排水管线 8.5公里;打通南二道街等 4条断头路;拓宽改造西环路北段、三道街、迎宾路等道路 7 条;建成原野木材大市场和建设南路综合大市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5 万平方米;安装交通信号指示灯 4组;施划道路交通标线 6329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 3.67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 3 个。增建新城区 5 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农村新上公路 391公里、自来水工程 25 处、沼气池 514 个;改造泥 草房 21 万平方米;完成造林 3万亩,绿化村屯 181 个,建成生态园林村 20 个。 四、旅游资源 XX 区现有主要文化遗址 20 处,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和规划历史街区 2处。还有以萧红故居、天主教堂、文武庙、石公祠、钓鱼台、三光庵、清真寺为主要景点的一批重要人文景观,其中萧红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 2A 级旅游景区。生态自然景观旅游以游览西岗公园和参观亚洲之最的仙人掌为主。同时还开发出了以参观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和农家绿色小院为主,集中品味 “体农情、干农活、吃农饭 ”的特殊情调的 “农家乐 ”旅游项目。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区。 XX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版的 2012XX 市环境质量概要中该区域监测结果见下表 4,所采用的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表 4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 单位: mg/m3 时段 污染物名称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 年均值 0.032 0.049 0.092 新二级标准 0.06 0.04 0.07 由上表可以看出,该区域 SO2 的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但 NO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地表水:地表水体为松花江。根据 2012年 XX 市环境质量概要,松花江 XX 段水质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 XX 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河口上 6个断面水质均符合 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 XX 河口下、大顶子山 3 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功能规划目标。松花江 XX 段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100.0%。主要检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 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 5.32毫克 /升、 0.791毫克 /升、 2.80毫克 /升、 17.9毫克 /升,均符合地表水 类标准。 2012 年汇入松花江的支流断面看,拉林河、蜚克图河、木兰达河、白杨木河、蚂蚁河、牡丹江、巴兰河 7 条支流口内断面水质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占一级支流总数的 58.3%。运粮河、 XX 河、阿什河、少陵河、巴兰河 5条支流口断面水质未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占 41.7%。其中,阿什河口内、少陵河口内断面水质为劣 类。 声环境: 2012 年 XX 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为好(一级),各行政区道路交通 噪声范围为 62.4-74.3dB(A),平均等效声级为 67.8dB(A),达到国家标准。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各行政区区域环境等效声及范围为 45.9-64.1dB(A),平均等效声级为 55.9dB(A)。项目所在区域 XX 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 69.1dB(A)较好(二级),区域环境噪声为 50.5 dB(A)较好(二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 固体废物:经调查,该区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后,由市政部门运至垃 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率可达 10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 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区治安胡同西侧、便道北侧、东府路南侧侧。项目厂界北侧邻住宅楼(最近距离约为 13 米),南侧邻道路,西侧邻亿兴小区(最近距离约为 20 米),东侧邻 治安胡同为 XX世纪城一期住宅楼(最近距离约为 18 米)。工程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疗养院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和水源地。根据本工程环境特点,本评价将北侧住宅楼、西侧亿兴小区、东侧 XX 世纪城一期住宅楼作为保护 目标,控制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及扬尘对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运营期设备噪声、汽车尾气及居民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影响;控制所排放污水对松花江江段水体功能的影响。 表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方位 厂界距离 环境敏感目标 人群分布 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空气 环境噪声 N 13m 住宅楼 50 人 GB3096-2008 2类 GB3095-2012 二级 E 18m XX 世纪城一期住宅楼 2000人 W 20m 亿兴小区住宅楼 1000人 水环境 - 松花江 GB3838-2002 IV类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体)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标准) 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 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1994)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项目供热由 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给,烟 尘、 SO2、 NOx排放分担量分别为 3.43t/a、 2.89t/a和 5.54t/a。 生活污水排 放量为 6.8328万 t/a,其污染物 COD、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 23.91t/a、 1.71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1、施工期: 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 及产污环节图 2、营运期: 图 2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场地平整 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 装修 扬尘 噪声 扬尘 噪声 扬尘 噪声 粉尘 水土流失 XX世纪城二期住宅小区 环境空气 施工期 营运期 扬尘、噪声 锅炉烟气分担量、汽车尾气 水环境 施工期 营运期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声环境 施工期 营运期 施工机械噪声 换热站、泵房、变电箱 固体废物 施工期 营运期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主要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水 本项目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 2.废气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出入小区汽车所排放的尾气。 3.噪声 各种机泵产生的噪声及进出小区车辆噪声。 4.固体废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浓度 排放量 浓度 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 烟尘分胆量 - - 200mg/m3 3.43t/a SO2分胆量 - - 900mg/m3 2.89t/a NOX分胆量 - - 400mg/m3 5.54t/a 水 污 染 物 住宅楼 COD 350mg/L 23.91t/a 350mg/L 23.91t/a 氨氮 25mg/L 1.71t/a 25mg/L 1.71t/a SS 200mg/L 13.67t/a 200mg/L 13.67t/a 固 体 废 物 居民 生活垃圾 498.23t/a 市政部门统一处置 噪 声 水泵 风机 变电箱 设备噪声 65-85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该工程占地面积为 25001.57 平方米,本项目的 18#、 19#和 20#三栋楼房已经建成, 17#正在建设。本项目地处 XX 区,尽管在文明、安全施工前提下,也会给环境造成影响。 一、 空气影响分析 该项目施工期间产生扬尘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在大风时,施工扬尘将更严重。为了减少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要严格按 XX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暂行办法执行,粉性建筑材料 (如砂石等 )应当采取封闭、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建筑材料运输车要用苫布盖好;禁止高处抛撒建筑垃圾;在施工期应对运输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浇水;加强施工管理,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同时必须采用封闭车辆运输,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在选择装 饰装修材料时,应选择获得国家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有合格认证的装饰、装修材料。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畅通排水,防止大面积水。工程施工的污水、泥浆应经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积水池统一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以外的路面,施工现场应设水冲式厕所,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澄清后纳入市政排水管。因此,该项目施工期所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需动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它们的噪声强度较大, 且声源 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搅拌机、振动棒等)及运输车辆,在 5米范围内一般为 7090dB(A)。施工会对该区域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确保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减小的最小的程度,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A.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电锯等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屋内设吸声材料,降低噪声,使其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地建筑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的施工 中采用人工打桩、气打桩、搅拌混凝土、联络性鸣笛等施工方式。 C.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不得在夜间进行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确需夜间施工作业的,必须提前 3日向所在地的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并由建设单位公告当地居民。 D.向周围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得,确因技术条件所限,不能通过治理消除环境噪声污染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噪声污染降至最低,并在施工现场所在地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与受其噪声污染的居民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后,方可施工。 E.施工现场 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可能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 F.现场施工人员要严加管理,拆卸模板时要防止模板互相撞击噪声扰民,要文明施工。 本项目建设地点周围有居民楼,施工会给区域造成影响,要积极防治施工噪声污染,要求施工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如:隔声墙、隔音板等,使昼间排放噪声达标,对固定的机械要设置封闭的机房,并且夜间不得施工。 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区域声环境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 四、固体废物 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物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随产随清至指定地点,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由于该项目距居民楼较近,但施工期间经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将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是暂时的,因而整个施工期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会很明显。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停车场的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其主要污染物为总烃、 CO、 NO2 和 NOx。 本项目在小区广场周围拟建有地面停车泊位、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库,共计停车泊位约 480 个。 根据单车排放因 子计算地下停车场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 6。 表 6 敞开式停车场和地面停车泊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项 目 总烃 CO NO2 单车排放( g/h) 1.6 3.8 0.077 总排放量 (t/a) 2.80 6.66 0.13 由上可以看出,该项目汽车尾气产生量小,停车场采用自然通风,进出小区停车场的车辆主要防治措施为加强管理,设置禁鸣、限速等设施和标志,合理规划车辆进出路线,调节好进出车辆,减少车辆怠速时间;由于进出停车场的汽车,随进随出,不是同时进出,汽车所产生的尾气不是同时集中排放,汽车尾气经空气稀 释后,对周围环境影空气响较小。因此以上废气在不 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达标排放。 地面停车位露天停放并较分散在各楼之间,均为无组织排放,加之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开阔,易于扩散,汽车尾气经空气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影空气响较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中的规定: “3.2.11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 2.5m,并应作消声处理。 ”本项目地下车库废气通过集中抽风收集后,引至绿地 2.5米处排放,排放口处污染 物排放浓度可近似取地下车库污染物排放浓度。 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放口位于小区内绿化草坪处,远离住宅楼,靠近道路处,通风良好。综上所述,项目地下车库在满负荷工况下,车库废气经 4 个高 2.5 米排气筒排放,排气口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另外,在设置地下车库排气口、进气口位置时,应使汽车尾气排放口远离进气口,并且设置在本项目主导风向下风向,尽量分散设置避开人群经常活动的地方,以免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带来 不良影响。 本项目冬季采暖采用集中供热 , 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供热方式为连续。 本项目建筑面积 47138.19m2,燃煤分担量为 1886t/a,烟尘、 SO2及 NOX分担量分别为 3.43t/a、 2.89t/a、 5.54t/a。 计算过程如下: 烟尘排放量 Q=BAydah(1-) Q烟尘排放量, T; B耗煤量, T; Ay煤中灰分, 23%; dfh灰分中烟尘, %;( 20%) 除尘系统除尘效率, %;( 98%) SO2排放量 Q SO2=1.7BS( 1-) Q SO2SO2排放量, T; B 耗煤量, T; S 燃煤全硫分含量, %。( 0.3%) 脱硫效率, %;( 70%) NOX排放量 Q NOX=2.94B10-3 Q NOXNOX排放量, T B 耗煤量, T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年用水量约为 8.7657万吨 /年,排水量为 6.8328万 吨 /年。本项目所 排生活废水满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排废水,在经化粪池后排 入市政排水管网, 经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 XX 河,最终受纳水体松花江为 类水体。排水管道、化粪池等设施采取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水泵房、风机房及变电所等设备及进出小区车辆。 根据查阅资料得其噪声级为 65-85dB(A)。 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首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声声源值。 (2)所有设备的安装要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可采用隔声罩。 (3)水泵房和换热站使用一期现有,本次不新建。 (4)箱变电应做好减振、隔 声措施。 (5)小区出入口要设机动车辆进出指示标志、禁鸣标志,以减少车辆噪声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通过上述治理措施,该项目设备用房的厂界噪声符合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区域噪声低于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故该项目噪声对周围人群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为居民日常活动所致。生活垃圾产生 量 498.23t/a,处置方式为暂存 入垃圾收集点 ,然后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置,处置率 100%。垃圾收集点采取防漏、防 渗等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5.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拟建项目占地面 积 25001.57m2,绿化面积约 6242.30m2,要求项目采取合理布局,种植多种树木及花草,使其建成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适于居民休闲的好场所。 综上所述,在采用本评价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后,废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所选地点建设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 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停车位 汽车尾气 地上停车位自然通风、露天空旷条下很容易扩散;地下车库设置排气口、进气口位置时,应使汽车尾气排放口远离进气口,并且设置在本项目主导风向下风向,尽量分散设置避开人群经常活动的地方。 对环境影响较小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氨氮 SS 排入 XX 区污水处理厂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固 体 废 物 居民 生活垃圾 市政环卫处置 处置率 100% 噪 声 水泵 风机 变电箱等 机械噪声 低噪声设备、减震 隔声措 施等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现状评价结论 该评价区的最终纳污水体为松花江,松花江 XX 河口下段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水质标准。 该评价区的大气污染物 SO2、 NO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要求, NO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未达到新二级标准要求。 该评价区的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2类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废气: 本项目冬季采暖采用集中供热 , 小区内不设锅炉房, 热源由XX 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集中提供 。 本项目 地面停车位和地上车库均为无组织排放,由于汽车启动时间较短,因此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小,加之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开阔,易于扩散,因此汽车废气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地下车库在满负荷工况下,车库废气经 4个高 2.5米排气筒排放,排气口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2.废水:该项目所 排生活废水满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 废水在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经 XX 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 XX 河,最终排入松花江。 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治理措施,其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 348-2008)的 2类标准,区域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的 2类标准。 4.固体废物: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该项目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处置率为 100%。 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土地类 为二类居住 用地,周围无工业企业,本项目不在工业开发区及工业企业影响范围内,其选址满足 XX 市城市规划要求。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合理,污染治理设施完善。对评价区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小,并在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措施和建议的条件下,项目选址从环保角度分析基本可行。 产业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