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迁 500kV 龙湖 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全本公示版 ) 江 苏 省 电 力 公 司 2014 年 4 月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1 前言 1.1 工程建设 必要性 ( 1)满足宿迁电网负荷增长需求 近年来,宿迁地区负荷增长迅速,从宿迁电网电力平衡来看 ,急需新增 500kV 主变容量 , 宿迁市区是宿迁的负荷中心,其负荷占宿迁负荷总量的 50%以上,因此,在宿迁市区周边 新增 500kV 龙湖 变电站有利于网架结构的加强和优化。 ( 2)缓解现有 500kV 双泗变电站供电压力,增强供电可靠性 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宿迁地区若不新 增 500kV 变电容量 ,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用电需求。500kV 龙湖变电站的建设,可有效缓解 500kV 双泗变电站的供电压力,提高宿迁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能力。 ( 3)加强和优化宿迁市区 220kV 电网结构,形成以龙湖变、双泗变为中心的宿迁城区双环网结构 考虑到宿迁市区作为宿迁负荷的主要增长点, 220kV 供电网络略显薄弱。 500kV 龙湖变电站的投运,可 加强和优化市区 220kV 电网结构,同时也使潮流更趋合理,网损可降低约 25%,最终形成宿迁城区双环网结构。 ( 4)优化苏北 500kV 电网结构,远景作为电源的重要送出通道 500kV 龙湖变电站作为北电南送通道上的重要变电站,将进一步优化苏北 500kV 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 。 综上所述,为满足宿迁地区电网负荷增长需要,减轻双泗变供电压力,加强优化苏北500kV 电网结构、宿迁市区 220kV 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宿迁 500kV 龙湖变电站的建设具有必要性。 1.2 项目 概况 宿迁 500kV 龙湖 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 2013 年 12 月 由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编制完成 , 2014 年 1 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 。 本工程包括 3 个子工程 ,分别为 500kV 龙湖 变电站工程 、 500kV 岱山 至 双泗 双回 线 路( 500kV 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和 500kV 岱山 至 双泗 单回 线 路( 500kV 山双 5660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 ( 1) 500kV 龙湖 变电站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2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本期 新建 2 组 主变, 采用三相分体布置。 本期每组主变配置 1 组 低压电容器和 1 组 低压电抗器 。 ( 2) 500kV 岱山 至 双泗 双回 线 路( 500kV 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 总长 约 23.30km, 同塔双回架设, 其中岱山侧约 21.70km,双泗侧约21.60km; 导线采 用 4JL/G1A-630/45 钢芯铝绞线。 ( 3) 500kV 岱山 至 双泗 单回 线 路( 500kV 山双 5660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 总长 约 11.40km, 单回架设, 其中岱山侧约 10.80km,双泗侧约 10.60km。导线采用 4JL/G1A-630/45 钢芯铝绞线。 1.3 环评工作 过程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本 项目在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 江苏 省电力 公司 于 2014 年 2 月 委托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 国环评证 乙 字第 1916 号 ) 进行该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接受委托 后, 我中心 于 七个工作日内( 2014 年 2 月 20 日 ) 在江苏环保公众网进行了第一次公示( jshb.gov:8080/pub/jshbgzw/hpgs/201402/t20140220_256978.html),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建设单位和评价机构联系方式、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 之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对 项目地区 进行了实地踏勘, 对工程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查 , 并委托 江苏省苏核辐射监测有限责任公司 对项目周围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和运行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了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了 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在取得本工程环评初步结论后, 于 2014 年 3 月 10 日在 江苏环保公众网进行了第 二 次公示 ( jshbgz/hpgs/201403/t20140310_258148.html) ,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途径、环评报告书简本。与此同时, 通过 现场走访、 发放调查表的形式 征求公众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 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3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 1) 本工程为 500kV 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年本)(修正)中的“第一类鼓励类”中的“ 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技术”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2)本工程变电站站址及输电线路拟建址无特殊及重要敏感目标,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江苏电网“十二五”主网架规划和宿迁电网“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 站址及线路选址已取得宿迁市规划局的书面同意。 ( 3)本工程 500kV 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周围的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标准。 ( 4)根据 500kV 木渎变电站的类比监测结果分析, 可以预测,龙湖变 2 组主变建成投运后,变电站围墙外及附近民房处的工频电场强度 、 工频磁感应强度 及无线电干扰 均能满足 相应 标准要求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及 500kV 茅斗 5265 线 /茅武 5648 线、 500kV 山双5660 线 类比监测 结果分析, 本工程 500kV 架空线路建成投运后,线路周围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均能满足环保要求。 ( 5)本工程 在“ 江苏环保公众网( jshbgz) ” 网站上进行了 第一次公示、第二次公示及报告书简本公示, 在公示期间未接到当地居民和团体有关本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电话、信件、传真及电子邮件。同时向工程所在地区群众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公众参与调查表明:支持本工程建设 共 85 人 ,无所谓的 2 人 , 有条件支持的占 16 人 ,无反对本工程建设的 。 本工程在实施了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2 总论 2.1 编制 依据 2.1.1 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12 月 26 日 起 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9 月 1 日 起 施行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务院 253 号令 , 1998 年 11 月 18 日施行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008 年 10 月 1 日 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 年 6 月 1 日 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 年 3 月 1 日 起 施行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 年 4 月 1 日 起 施行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修订版), 2011 年 3 月 1 日 起 施行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 年 8 月 28 日 第二次修正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 1996 年 4 月 1 日 起 施行 (12)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 1998 年 1 月 7 日 起 施行 (13)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1999 年 3 月 18 日 起 施行 (1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2006 年 2 月 14 日起施行 (15) 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 2012 年 12 月 1 日 (16)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 2011 年本 ) (修正) , 201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17)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298 号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12 年 7 月 3 日起施 行 (19) 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2012 年 10 月 2.1.2 地方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7 年 7 月修订 (2) 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 201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3)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4)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苏环管 200535 号, 2005 年 2月 11 日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5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5)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苏环管 200246 号文, 2002 年 5 月 27 日 (6)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 2013113 号, 2013 年 8 月 30 日 2.1.3 评价技术导则 、规范及标准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7)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 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8)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 (9)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10)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988-2005) (11)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 HJ681-2013) (12)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 GB/T7349-2002) (13)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 GB15707-1995) (14)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607-2011) (15) 220kV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5218-2005) (16)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 (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1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2.1.4 电网规划 (1) 江苏电网“十二五”主网架发展规划 ,江苏省电力公司 (2) 宿迁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电力公司宿迁供电公司 2.1.5 工程 设计 资料 龙湖 500kV 输变电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 院 , 2013 年 12 月 2.1.6 项目环评委托函、有关批复 (1) 关于委托开展 宿迁 500 千伏龙湖输变电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函 , 江苏省电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6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力公司 (2) 关于宿迁龙湖 50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请示回复,宿迁市环保局 (3) 关于 500 千伏阚山电厂 双泗送电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4) 关于 500 千伏徐塘电厂至双泗变送电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5) 关于江苏 500 千伏徐州岱山升压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2.2 评价指导 思想 根据输变电工程特点,通过工程分析和 环境影响识别 ,分析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 运行期 对周围环境 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设计阶段所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提出必要的补充环保措施建议,最大限度减少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 筛选 2.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 拟建项目 的 特点以及区域环境状况,分析工程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 影响 因子 主要 有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施工噪声以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行 期产生的影响因子主要有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水污染物(生活污水)、 噪声 。 2.3.2 评价因子筛选 在识别 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项目周边环境特征,筛选出评价因子,包括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表详见表 2-1。 表 2-1 评价因子表 评价阶段 评价项目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施工期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连续 A声级, LAeq 昼间、夜间等效连续 A声级, LAeq 水环境 / 施工废水 大气环境 / 粉尘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土地占用、植被恢复 运行 期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无线电干扰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连续 A声级, LAeq 昼间、夜间等效连续 A声级, LAeq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7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2.4 评价标准 2.4.1 电磁环境标准 ( 1)工频电场 根据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的推荐值,以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 。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 2007881 号),输电线路经过农田时,适当增加导线对地距离, 以保证农田等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10kV/m。 ( 2)工频磁场 根据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的推荐值, 采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 3)无线电干扰 根据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 GB15707-1995) ,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 距离处、测试频率为 0.5MHz 的好天气条件下的无线电干扰 场强 不大于 55dB(V/m);变电站参照该标准执行 , 即距变电站围墙 20m 处 ( 非出线方向 ) 频率 为 0.5MHz 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在好天气条件下不大于 55dB(V/m)。 2.4.2 声环境标准 根据 宿迁市环保局关于宿迁龙湖 50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请示的回复,本工程变电站站址所在地执行声环境功能区 2 类区标准,输电线路拟建址 沿线区域 执行声环境功能区 1 类区标准。 变电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2 类标准,变电站周围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 类标准; 输电线路 经过 的 农村地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 标准 ; 施工期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8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表 2-2 本工程评价 标准 一览表 污染物 名称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及级别 标准值 工频电场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推荐 居民区 4kV/m 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办函 2007881 号 农田区域小于 10kV/m 工频磁场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推 荐 0.1mT 无线电干扰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值 GB15707-1995 0.5MHz 频率的限值: 55dB( V/m) 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GB3096-2008 1 类 昼间: 55 dB( A) 夜间: 45dB( A)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 昼间: 60dB( A) 夜间: 50dB( A)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昼间: 70dB( A) 夜间: 55dB( A) 2.5 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 环境 ( HJ2.2-2008)和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确定本次评价工作 的等级。 2.5.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按照该规范规定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深度进行。 2.5.2 声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包括: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本工程变电站站址所在地执行声环境功能区 2 类区标准,输电线路拟建址周围执行声环境功能区 1 类区标准。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及现场调查,本工程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 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低于 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少 , 但 由于 本工程 变电站、输电线路 所 在地分别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规定的 1 类区 、 2 类区标准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9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 二 级评价。 2.5.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包括: 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工程占地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2013 年),本工程站址及输电线路不涉及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面积 小于 2km2, 且输电 线路长度 小 于 50k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 19-201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要求,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为 三级 。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的要求,由于本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可 降 一级 , 因此 生态影响 仅做一般性 分析 。 2.5.4 水环境影响评 价 500kV 龙湖 变电站 主要的废水来自值班人员的 生活污水 , 经 地埋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 用于站内场地绿化 ,不外排 ; 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污水,工程投运后不会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 水环境影响 仅 作简单分析 。 2.5.5 大气环境 影响评价 本工程运行期输电线路不会产生大气污染,变电站内 采用电空调制冷取暖,利用电热水器加热冷水, 无 大气污染物排放 ;施工期产生的 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本次环评将以 定性分析 为主,分析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5.6 环境风险 评价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包括: 物质危险性; 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及环境敏感程度。 本工程 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变压器油 ,其数量很少,属于非重大危险源。对变电站 及输电线路 的环境风险评价 仅 做一般性分析。 2.6 评价范围 根据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及其他有关环评技术规范,确定 本工程的 评价范围。 2.6.1 变电站 ( 1)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评价范围: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半径 为 500m 范围内 区域 ;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 2) 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变电站围墙外 2000m 范围内 区域 ; ( 3) 噪声评价范围:变电站围墙外 200m 范围内 区域 ; ( 4) 生态评价范围:变电站围墙外 200m 范围内 区域。 2.6.2 输电线路 ( 1)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评价范围:输电线路 走廊 ( 本报告书所指的输电线路走廊边界,是指边相导线外 20m 处 ) 两侧 30m(即边导线外 50m) 范围内 带状区域 ; ( 2) 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输电线路 走廊 两侧 2000m 范围内 带状区域 ; ( 3) 噪声评价范围: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范围内带状区域 ; ( 4) 生态评价范围:输电线路 边导线两侧 200m 范围内 带状区域。 2.7 环境保护目标 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2013 年),本工程站址及输电线路不涉及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源保护区 等 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 ,评价范围内没有需重点保护的其他敏感目标 ;经现场核查,以站址为中心半径 500m 范围内存在民房,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范围内无民房及其他环境敏感目标 ,距离本工程线路最近的居民民房约为 60m。此外,本工程站址 外 2000m 范围内区域 及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 范围内带状区域 均无民用电台、机场等无线电设施 。 本工程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北侧约 300m 处为 居民民宅 ,约 50 户。 2.8 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以 及对项目选址、选线周边环境的调查, 经过筛选分析, 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为 : ( 1) 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噪声、扬尘、水土流失、土地占用等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 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生活污水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3)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2.9 评价方法 ( 1) 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类比监测方法,类比项目为工频电场、 工频 磁场 及 无线电干扰。 500kV 龙湖变电站 类比对象选择与本期工程规模类似、电压等级相同的500kV 木渎 变电站进行工频电场、 工频 磁场、无线电干扰类比监测。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 2) 变电站的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预测采用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声环境推荐的噪声模式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2008)及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标准对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及周围 声环境的 影响进行评价 。 ( 3) 500kV 输电 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 工频 磁场 、无线电干扰 采用 理论 计算 及 类比监测 两种 方法进行预测 评价 。 同塔双回架设段线路 类比对象选用 常州 500kV 茅斗 5265 线 /茅武 5648线 同塔双回线路 进行类比 监测 ;单回架设段线路类比对象选用 宿迁 500kV山双 5660线单回线路进行类比 监测 。 ( 4) 500kV 输电 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采用类比方法进行预测 评价 。 类比对象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类比监测对象 。 ( 5) 根据变电站废水排放特征,对变电站废水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 6) 500kV 变电站 所址 、 500kV 输电线路路径均位于 平原 地区,根据变电站 及 线路塔基占地面积重点分析变电站 及 线路塔基建设对生态 环境 、农业生产的影响及 工程施工期 采取的 生态 保护措施。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2.10 评价技术路线 图 2-1 本工程评价技术路线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3 工程分析 3.1 工程概况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拟建于宿迁市宿城区境内,本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详见图 3-1。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包括 500kV 龙湖变电站工程 、 500kV 岱山至双泗双回线路(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及 500kV 岱山 至 双泗 单回 线 路(山双5660 线) 开断环入 龙湖变 线路工程 ,共计 3 个子工程。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详见表 3-1。 表 3-1 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 500kV 龙湖 输变电工程 ( 包括 3 个子工程 ) 建设单位 江苏 省电力公司 建设地点 江苏省 宿迁 市 宿城区 变电站 工程名称 500kV 龙湖变电站工程 建设规模 本期 主变: 2 组 ; 无功补偿: 每组主变配 1 组 低压电容器和 1 组 低压电抗器 ; 500kV 出线 : 6 回 ; 220kV 出线 : 10 回 。 本期 站址总 征地 4.07hm2,围墙内 占地 3.39hm2, 占地性质: 农用地 土方量 挖方量 10826 m3,填方量为 23870 m3,购土量 13044 m3 输电线路 工程名称 500kV 岱山至双泗 双回 线路(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500kV 岱山至双泗 单回 线路(山双5660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建设规模 新建 500kV 线路总长约 23.30km ( 其中 : 岱山 侧 21.70km, 双泗 侧21.60km) , 均 按同塔双回路架设。 新建 500kV 线路总长约 11.40km(其中: 岱山侧 10.80km,双泗侧10.60km),均按单回路架设 。 杆塔导线 导线采用 4JL/G1A- 630/45 钢芯铝绞线 基础形式 钻孔灌注桩基础 所经市县 宿迁 市 宿城区 占地 永久占地 0.62 hm2,临时占地 0.46 hm2 土方量 挖方 1800 m3,填方 1800 m3 工程总占地 5.68 hm2( 永久占地 4.69 hm2,临时占地 0.99 hm2)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图 3-1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N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江苏省辐射环境 保护咨询中心 3.1.1 500kV 变电站 工程 3.1.1.1 总 平面 布置 变电站 北 侧为 500kV GIS 配电装置区域, 中间 为主变 区 及 35kV 继电器室 , 南 侧为220kV GIS 配电装置。进站大门及主控通信楼布置于 变电站 东侧。 为了充分节约用地 , 500kV和 220kV 配电装置均需采用户外 GIS 设备 ,大大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 。 龙湖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详 见 图 3-2。 3.1.1.2 主要设备 ( 1) 主变压器 500kV 龙湖 变电站本期 建 设 2 组 主变压器 , 采用三个单相自耦无载调压变压器 。 ( 2) 无功补偿 本期每组主变配置 1 组 低压电容器 和 1 组 低压电 抗 器。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图 3-2 宿迁 500kV 龙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N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3.1.1.3 500kV 及 220kV 出线 本期 新建 6 回 500kV 出线 , 新建 220kV 出线 10 回 。 3.1.1.4 供水和排水 ( 1) 供水 变电站的供水需水量不大, 龙湖 变电站由站址附近的 蔡集 镇自来水厂 管线接自来水 。 ( 2) 排水 变电站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 经 变电站内设置 地埋式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 备处理 , 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 变电站主变压器下 均 设有事故油坑,事故情况下的油污水 流入事故油坑,经下设管道汇入总 事故油池,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回收处理, 不外排 。 站区雨水 通过 雨水泵集中提升,就近排至 变电站西 侧 八支渠 ,最终汇入西沙河 。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3.1.2 输电线路工程 本工程 500kV 输电 线路建设内容包括: 500kV 岱山至双泗 双回 线路( 500kV 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总长约 23.30km,其中岱山侧约 21.70km,双泗侧约 21.60km,导线采用4JL/G1A-630/45 钢芯铝绞线 。 500kV 岱山至双泗 单回 线路( 500kV 山双 5660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 总长 约 11.40km,其中岱山侧约 10.80km,双泗侧约 10.60km, 导线采用4JL/G1A-630/45 钢芯铝绞线 。 3.1.2.1 路径方案 ( 1) 500kV 岱山至双泗 双回 线路( 500kV 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本工程将岱山至双泗 双回 线路( 500kV 岱双 5661/岱泗 5662 线 ),于 #154、 #155 塔间进行开断,形成 2 个同塔双回线路,两个通道线路均自开断点向东架设,跨过 西沙河后继续向东架设,至 500kV 龙湖变北侧,右转向南接入变电站。 ( 2) 500kV 岱山至双泗 单回 线路( 500kV 山双 5660 线)开断环入龙湖变线路工程 本工程将岱山至双泗 单回 线路( 500kV 山双 5660 线 ),于 #160、 #161 塔间进行开断,形成两个单回线路,两个通道线路均自开断点向西架设,直至 500kV 龙湖变北侧,左转向南接入变电站。 本工程 线路 路径 示意图 见 图 3-3。 3.1.2.2 主要设备 ( 1) 导线、地线、绝缘子 导线选用 4JL/G1A-630/45 型 钢芯铝绞线 ,四分裂导线正方形布置,分裂间距 500mm 500mm,导线直径 33.8mm;地线一根采用 24 芯 OPGW 型光缆,一根采用 JL/LB1A-95/55铝包钢芯铝绞线;导线耐张绝缘子串采用双联 400kN 瓷绝缘子,导线跳线串采用 120kN 合成绝缘子。 ( 2) 杆塔 根据新建工程的 地形、地貌、 导线、地线类型 及线路的跨越等实际情况 , 本工程双回架设 选用 7 种塔型,其中 双回架设塔 4 种( 直线塔 2 种、转角塔 1 种 、终端兼分支塔 1 种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单回架设塔 3 种(直线塔 1 种,转角塔 1 种 、终端兼分支塔 1 种 ) 。 5E1-SZ2,双回路直线塔,设计水平档距 650m,呼高范围 4248m; 5E1-SZK,双回路直线跨越塔,设计水平档距 500m,呼高范围 4869m; 5E3-SJ4,双回路转角塔,设计水平档距 450m,呼高范围 2133m,转角范围 6090; 5E3-SDJ,双回路终端兼分支塔,呼高范围 2133m,转角范围 090; 5B1-ZM2,单回路直线塔,设计水平档距 500m,呼高范围 2760m; 5B1-J4,单回路转角塔,设计水平档距 450m,呼高范围 2133m,转角范围 6090; 5B1-DJ,单回路终端兼分支塔,呼高范围 2133m,转角范围 090。 本工程输电线杆 塔塔型见表 3-2,塔型图见图 3-4。 表 3-2 本工程 500kV 输电线路杆塔塔型一览表 分类 塔型 呼高 (m) 计算呼高 (m) 设计 档距( m) 转角范围 水平 垂直 直线塔 5E1-SZ2 4248 42 650 900 0 5E1-SZK 4869 54 500 700 0 5B1-ZM2 2760 39 500 700 0 转角塔 5E3-SJ4 2133 33 450 800 60 90 5B1-J4 2133 33 450 800 6090 终端 兼分支塔 5E3-SDJ 2133 33 450 800 090 5B1-DJ 2133 33 450 800 090 ( 3) 基础 本工程线路 沿线周围地区为平原 地区, 且 本工程用塔均为 500kV 的耐张塔,且荷载较大,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用塔情况和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 本工程采用 钻孔灌注桩基础 。 T2 宿迁 500kV 龙湖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 图 3-3 本工程 500kV 线路 路径示意图 #161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