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三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忆江南词三首 唐代: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 “此曲亦名 谢秋娘 ,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 “忆江南 一名 望江南 ,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 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 “于 ”,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 叶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赏析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 “花 ”、 “莺 ”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 “江 ”为中心下笔,又通过 “红胜火 ”和 “绿如蓝 ”,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 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 “江南好 ”,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 “好 ”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 “好 ”之已甚,方能 “忆 ”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 “能不忆江南 ”,并与之相关阖。次句 “风景旧曾谙 ”,点明江南风景之 “好 ”,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 “好 ”字,又照应了 “忆 ”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 对江南之 “好 ”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 “能不忆江南 ”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题中的 “忆 ”字和词中的 “旧曾谙 ”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 “旧曾谙 ”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 :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在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的季节,洛阳却 “花寒懒发 ”,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第二首词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领起,前三字 “江南忆 ”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 “忆江南 ”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 “最忆是杭州 ”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 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 “春 ”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 “瓮头竹叶经春熟 ”的说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 “吴娃双舞 ”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 “娃 ”,即是美女,西 施就被称为 “娃 ”,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 “馆娃宫 ”。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 “早晚复相逢。 ”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 ,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 “联章 ”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白居易( 772 年 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忆江南词三首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 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6 页 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