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意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古意 宋代:梅尧臣 原文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赏析 范仲淹等人能坚持操守,能威武不能屈,诗人认为是由于他们有崇高的品质: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他们的品德如皎皎月光,明月有时或缺,虽缺仍清辉皎皎;他们的气质如百炼而成的宝剑,虽遭挫折而刚性依旧。诗人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月缺会再圆,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青天 ”;剑折可再铸,仍可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牛斗 ”。政治斗争亦是如此,奸佞可暂时蒙蔽圣听,但终究会有败露之日,只要保持节操,坚持斗争,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诗人以此来鼓励友人,也以此勉励自己。他一生关心国事,关怀民生疾苦,积极支持新派的革新主张, 反对因循保守和官场腐败。虽然屡试不第,久困下僚,无法施展怀抱,但仍矢志不移,保持高风亮节。他把满腔穷愁感愤一发于诗,用诗反映重大事件,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抒写时爱憎分明,激情喷涌,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他一生虽坎坷多辛酸,古意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但诗歌创作却获得巨大的成就,充分表现了 “剑折不改刚 ”、 “难屈志士肠 ”的精神。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要坚守志节,首先就得与习惯势力、权臣作斗争。诗人赞赏范仲淹等人不顾自身安危,敢于弹奏吕夷简及其党羽,据孙沔奏章,夷简为相,黜忠言,废直道,只知姑息求安,以推卸责任为能事。致使外敌 入侵,百姓内困,纪纲大隳,官吏称职的十不得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但因宋仁宗甚为倚重,夷简三次为相,权倾一时。尧臣在此诗中称之为 “势利压山岳 ”,在猛虎行中复称他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锘,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 ”这都形象地描绘出权相气焰薰天不可一世。据史记载,范仲淹离京赴饶州日,朝臣惧祸而回避,送行者只有李绒、王质二人。欧阳修盛暑南行无匹马,抵夷陵时已是初冬。仲淹等人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忠肝义胆,世人共仰,气节凛然,可杀不可辱。馆阁校勘蔡襄为此作四贤一不肖诗,诗出, “都下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 市之得厚利 ”,甚至还流传到契丹。 梅尧臣( 1002 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 50 岁后,于皇祐三年( 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古意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 “梅直讲 ”、 “梅都官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 60 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