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四十三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四十三 唐代:钱珝 原文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赏析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描写了遭战火洗劫后江边江面荒凉破败的景象。 在这首诗描绘的画面中有两组镜头:一是兵火过后只剩下几户人家的穷村;一是拂晓之时,在残月余辉笼罩之下无人争渡的冷清的江面。诗一开始便点出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 “兵火 ”。 “有余烬 “三字,说明这场 “兵火 ”刚刚烧过。这首诗的第二句具体的表现了兵火烧过之后的景象,兵火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平时,村落虽然贫穷,但不会只有 “数家 ”。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人流离失所,逃往他乡,“贫村 ”才剩下了 “数家 ”,是战争造的罪孽。一个 “才 ”字表现了诗人痛恨战争的感情,也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深重的程度。这首诗的第二组镜头境界 开阔,但情调凄凉悲苦。平时,一在拂晓之时,江面上是百舸争流,游人争渡的景象,而此时,在兵火过后,江面上没有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四十三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了 “争渡 ”的情景,只有那兵火无法烧到的 “残月 ”落向那兵火烧不着 “寒沙 ”。这些描写,蕴含羞人民的苦难,深寓着诗人的感情。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由两组画面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反战的主题,诗人对此争及战争发动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都是从这里表现出来的。由于在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首诗语言通顺流畅,短短四句小诗,描 绘出众多的形象,语言的概括力是很强的。 钱珝 ( x许 ),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 钱徽之孙, 善文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