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春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春残 唐代:唐彦谦 原文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译文 春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的愁绪让这夜晚时光格外漫长。 暂时下几盘棋也只是聊解愁绪,不能像隐士们那般超脱,轻微的酒醉不能说是进入了醉乡。 暮春的风雨日夜不停,而不堪风雨摧残的春花,也迅速凋零,全都散落在苍绿的莓苔之上。 花落了春天也将随之而去,那么这楼上就是送春归去的地方。 注释 暂棋宁号隐:用典出自世说新语 巧艺: “王中郎以围棋坐隐。 ” 轻醉不成乡:化用典故,新唐书 王绩传: “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 ” 河梁:桥。也借指送别之地。 春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尽时的惋惜和不忍作别情感。伤春伤别本是唐诗的主题之一,以之寄寓一种人生的思绪,如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或对生命惆怅的一种排遣。所以这种诗中大都笼着感伤情调,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的起句告诉我们春天的日子很短。句中的景即为 “影 ”,可解释为 “日影 ”、 “光影 ”。春天的日子短,也就是说春天很容易过去,美丽的春光很容易消逝,这自然而然很易引起人们一种惆怅的情怀。这一句写景,那么下 一句便是抒情了。作者说 “愁随别夜长 ”,抒发了一种伤春与离别愁绪。上句 “景短 ”,下句 “愁长 ”,一景一情,相与对照,正好笼括了全诗的主题。我认为全诗的诗眼正在这一联当中,即那个“愁 ”字,正是愁的情绪贯穿了全诗的字字句句。 颔联的两句都有典故。 “暂棋宁号隐 ”用典出自世说新语 巧艺:“王中郎以围棋坐隐。 ”王中郎把自己隐居在围棋之中,而诗人却不能,他说暂时下几盘棋不能称之为 “坐隐 ”,只是聊解愁绪罢了,而终究不能像隐士们那样超脱, “轻醉不成乡 ”是亦化用典故,新唐书 王绩传:“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 颂。 ”但诗人也不能像王绩那样完全沉入醉乡之中,他说:轻微的酒醉不能说是进入了 “醉乡 ”,正表春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现了他难以完全摆脱的不宁心绪。 颈联是纯粹的写景,也正承首联而来,具体地展示了春残的狼藉景象。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意即暮春的风雨曾通宵达旦,而春花不堪风雨的摧残,凋零也就更快,全都散落在苍绿的莓苔之上。因春短而生愁绪的诗人面对这狼藉残红,痛惜花飞花谢,以至于彻夜难眠,心情之凝重可想而知。这两句也可称为流水对,其景物的联缀在于贯穿其中的内在逻辑,即下联的 “莓苔有众芳 ”是因为上联的 “风雨曾通夕 ”。 尾 联用拟人手法,是写诗人送春归去的情景。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意思是花落了春天也将随之而去,那么这楼上就是送春归去的地方。末句也是用典,从苏武诗的 “携手上河梁 ”一句变化而来。苏武在河梁送别友人,诗人在楼上送别春光,其地不同,而那种强烈的惜别之情却是一样真挚、深沉。所以, “愁 ”仍是诗人的主要情怀,“愁 ”字仍为全诗的主线。 我们可以来为此诗结构一幅意象画:在暮春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坐在小楼烛影中,桌上摆着围棋的残局,杯里还有剩酒,以醉遣愁的诗人想象着风雨中众芳零落的形状,在心中默默挥手与春作别。 春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全诗感情细腻,体物深刻,用典颇多,风格正可用纤巧两字概括,从中可看出诗人诗学温李的痕迹,只不过他的文字比较朴素显豁,而李商隐却要隐晦深沉得多。由于李的才力高于唐,所以唐诗远比不上李诗的韵味和文采。蔡宽夫诗批评唐彦谦诗 “格力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 ”,甚为得当。 石林诗话云: “杨大年、刘子仪喜唱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清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不以杨、刘为过也。 ”杨大年、刘子仪皆为 “西昆 ”诗人,诗重李商隐,也喜唐彦谦的 “用事精巧,对偶清切 ”,而且黄庭坚也承认这一优点。这可以看出诗人在艺术形 式上对近体诗的完善。这首五言律在对仗、用事及遣词造句上确实极为认真。诗中前三联皆为很工整的对句,可谓 “对偶清切 ”;诗中还有 “棋隐 ”、 “醉乡 ”、 “河梁 ”三处用典,而且不着痕迹,也可谓 “用事精巧 ”了。 唐彦谦(? 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 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 (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 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春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 893)卒于汉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