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_1.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秋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秋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秋夜 清代:黄景仁 原文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呜,曙色冷光相激射。 译文 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漾的烟雾,络纬的鸣声时断时续地啼着,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霸,寒彻无边的大地。 轻云飘荡,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星宿闪烁,令人感受到阵阵秋风在天际吹拂。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 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 注释 络纬:鸟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子夜:即子夜歌,为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菱怨。 秋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冷光:月光。 黄景仁( 1749 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 35 岁。诗负盛名,为 “毗陵七子 ”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 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