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情景》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生查子·情景》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查子·情景》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查子 情景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生查子 情景 宋代:姚宽 原文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译文 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 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注释 生查( zh)子:词牌名。又名 “相和柳 ”“梅溪渡 ”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 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 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酒面:因喝酒而泛红的脸庞。 生查子 情景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这是一首闺词。全词以女主人的口气道出,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这首词由八句组成,其中有六句使用了比喻。首句 “郎如陌上尘 ”,次句 “妾似堤边絮 ”,并非各以一物为喻,而是互文见意,言妾亦如陌上尘,郎亦如堤边絮。尘与絮悠扬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的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体现出来,喻义明确,词篇的表现力因此加强 ,引人入胜。 在上阕中,一、二句各自设比,三、四句补叙所比的内容,作为比喻,四句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从措意的过程分析,其间的条理十分清晰。此外,最后两句向对方提出 “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的疑问,这又同上半阕的别时情绪遥相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一方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郎的无限忠贞,另一方面又对男方的爱情表示了担心和疑虑。这种 “救首救尾 ”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篇结构更加谨严,而且揭示主题方面,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阕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 ”,也是用比喻,不过是暗喻而已。此句 “泪 ”、 “雨 ”并见,以连绵的秋雨喻不断洒落的泪珠,取喻显生查子 情景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明,亦足动人。至于 “酒面扑春风 ”,字面本于杜甫咏怀古迹诗 “画图省识春风面 ”,而谓女子酒后,脸上绯红,有似春风扑人。像 “酒面扑春风 ”这类比喻,本来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就不甚显著,作者不仅不把相似点说出,反而用叙述式的句子,似乎只在实写两种相关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想真正理解词人的真实意图,就非得下一番推敲的功夫不可。这种比喻,修辞学上称为 “曲喻 ”,古人称之为 “不似之似 ”或 “象外句 ”。 “酒面春风 ”似乎是即写酒又写风,其实是借春风比酒后脸的情态。 在结构安 排上,该词表现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词篇写别时情景,自然以描写告别场面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 ”两句为中心,上半阕为别时的感慨,末二句设想别后的情事,篇幅虽不长,却容下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 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