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晚》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题春晚》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题春晚》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春晚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题春晚 宋代:周敦颐 原文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赏析 “题春晚 ”之 “春晚 ”,据首句 “花落 ”之意,是指暮春之晚。诗所描写的,乃是乡村暮春晚景。 红日西沉,夜色降临之前,一位 “吟余小立阑干外 ”的诗人,正在游目观赏村野景致。吟,可以指作诗,亦可以指诵读诗文。这位诗人白昼一天都在伏案,薄暮时分,微感疲倦,便走出屋子,在楼台(其居处是简陋小楼,故有 “柴门 ”之语)栏杆外稍立片刻,略事休息。一、二、四句便是他 “小立 ”时所见之景。 他先近看柴门。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飘进了门内,把那夕阳的余辉挡在门外,可见落花堆积之多。继而又远看树林。稍远处有一片树林。苍茫暮色之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紧挨林子飞着。将乌鸦称为 “点 ”,是因为距离较远,天色昏暗,望去像 “点 ”一样。最后诗人放目遥望,在那乡间小路的尽题春晚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头,远远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捕鱼,一路归来。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这 “春晚 ”三景,景景都扣题中 “晚 ”字,而起笔“花落 ”则点明了 “春 ”字(诗中指暮春)。三景相合,融汇成村野薄暮时分谐和、静谧的意境。然而,诗人 笔下所的静境,又并不显得冷清、空寂:花自 “落 ”,鸦在 “飞 ”,人正 “归 ”。点缀在诗行之中的三个动词,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鸟飞鱼跃的活泼气息,诗人就置身在这恬静而又富有生意的境界之中,饶有兴味地 “小立 ”观赏。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理学家论人物,颇重所谓 “气象 ”。程颢曾说: “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 吾与点也 之意。 ”说的是茂叔(周敦颐)为人的气象。此诗的境界与他的为人一样,也是静而不寂,饶有生意,颇有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 述而)的气象。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 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宋史 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