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无题二首 其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无题二首 其二 近现代:鲁迅 原文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译文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注释 雨花台:在南京聚宝山上,原为名胜,国民政府时在此杀害革命者。据统计,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在这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约达 20 万人左右。当地有五色小石,名 “雨花石 ”。现辟为革命烈士墓。埋断戟( j):唐杜牧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消 ”,这里比喻战士虽死而壮志未灭。 莫愁湖:南京水西门外名胜,相传六朝时有女卢莫愁曾住这里,因而得名。余微波:象征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如莫愁湖里的微无题二首 其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波不绝,流传后世。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有 “余波流衍 ”的说法。 美人:在这里指革命烈士。 浩歌:大声歌唱,比 喻作者思念革命烈士而慷慨悲歌。 鲁迅( 1881年 9月 25 日 1936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