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 宋代:辛弃疾 原文 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译文 用中药名邀请婺源马荀仲来一起游览雨岩。马荀仲擅长医术。 下雨过后,山路上轻风吹拂,被雨水洗过的草木也都发出了清香,居室内也凉快起来了。我的游览山水名胜之病已入膏肓,算是没有药可救了。虽已多病,却还甘愿去为这些风月闲情费精神。 我也知道你忙于著述,所以平常我也总是一个人寻醉,是怕打搅了你。社会上早就知道我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除了好友如你,还有谁来伴我出游呢?如你再不来,那我只有跟松竹共凄凉了。 注释 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 “定风波令 ”,又名 “卷春空 ”、 “醉琼枝 ”。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平韵。 马荀仲:事历未详。雨岩:博山的一处山崖,位于永丰县西 20 里,离上饶极近。 胡床:一种四脚可以交叠收起的轻便坐具。 孤负:即辜负。季伦,晋山简子。 湖海:就是所谓之江湖,也就是社会。汗漫:漫无边际,此处可作可有 可无讲。 赏析 因为马荀仲是医生,所以稼轩就用药名写入邀他一起去游雨岩的词中。看来纯属游戏笔墨,但正如鲁迅说的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一样,这即兴之作,也莫不充满了愤懑之情。 雨岩风景优美,稼轩多次游历,已记于词者有念奴娇水龙吟山鬼谣生查子蝶恋花可见其情有独钟。词中 “木香 ”、“雨余凉 ”(禹余粮)、 “石膏 ”、 “防风 ”、 “常山 ”、 “知子 ”(栀子)、 “海早 ”(海藻)、甘松等,均为药名。一经嵌入词中,却全不露痕迹。若不是他特地提出,几乎读不出药味来。药味是读不 出,但如松竹之于风雪吧,于 “凄凉 ”中更形挺拔。词之有味,正是在这于凄凉中,更见精神之感人。 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首二句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 ”。此处只不过是说下雨过后,居室内也凉快起来。而户外此时天更蓝、草木更翠、空气更清新,加之天气凉爽,正是最好出游的时候。首先把气氛造足,提出好一个先决条件。然后第三句说明出游的原因,泉石之病已入膏肓,无药可救。第四句一转,已是 “多病 ”了,还甘愿去为这些风月闲情费精神。之所以要 “提防 ”者,是一不小心就容易犯上了之缘故。这里使人想到了梁时的吏部尚书徐勉,史书说他 “常与门人夜集, 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 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而今稼轩已无公事可谈,所以他要提防的倒不是公事,而是要 “提防风月费篇章 ”了,孔子说:诗可以怨。他这就是怨,但却是以游戏笔墨出之。这就又符合了中国诗教之所谓的 “哀而不怨 ”。所谓 “不怨 ”,是指字面上的,并不否定 “哀 ”,故哀正在骨子里。 下阕以道歉为过渡,正是承上启下。词人说得非常可怜。这里他用了两个典故, “草玄 ”,这只是把马医生比作扬雄,说他和扬雄一样,在家里忙着写他的太玄经。这只是客套话。而以 “山简 ”自称的就有点牢骚了。山简,西晋 永嘉三年( 309)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襄、交、广四州诸军事,镇襄阳。时天下分崩,山无用武之地,故尝醉酒。稼轩于江西安抚使任上刚授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旋即因诬落职,祖国分裂,他亦无可用武之地,倒是与山简有些相像,然而山简毕竟还是身在公门,没有像他这样一掳到底,成了平头老百姓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一个。所以他要说 “孤负平常山简醉 ”了。其实他又不可和山简相比。山简之醉,还有可说,因为他毕竟还是将军,不能为国出力,是以只有 “醉 ”。而他什么也不是,既不守土,也无言责。他也要以醉来麻醉自己,是自作多情。则这 “孤负 ”也实在不知是稼轩孤负于 朝廷,还是朝廷孤负于稼轩,谁也不好说,所以他只好说自己孤负了这一 “醉 ”。 末段再一激。 “湖海早知身汗漫 ”,这里邀人而把对方的身份也抬得很高。不止文如扬雄,其品也如竹之直而有节,如松之傲而不屈。看来除了马荀仲,再就是松竹,世上就再没有其他的人可以为伴了。这样的 “凄凉 ”表述的还是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甘寂寞的激越。 辛弃疾( 1140 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