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对酒》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酒》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酒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对酒 宋代:陈与义 原文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译文 眼前都是新诗的材料,可我一时无法表达;鸟儿从眼前飞掠,云儿在天上飘浮,都倒映进我的酒杯。 做着小官,文书堆案没完没了,使人厌倦;猛抬头,楼前又是一番风雨,秋天已经到来。 是是非非,接踵不绝,书生渐渐老去;岁月匆匆,翩翩燕子,已仓促回归。 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含笑抚摸着用江南竹根做的枕头,喝醉了酒,美美地睡上一觉,鼾声如雷。 注释 新诗:新的诗作。 官里:衙门里,官府里。 对酒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簿书:官府的文书。 衮衮( gn):相继不绝。 赏析 诗首联切题,但以倒装出之。诗人对着酒杯,只见飞鸟掠过,浮云缓移,这一切都倒映在杯中,于是心中若有触动,觉得这是极好的诗料,想写出来,又似乎找不到适当的诗句来表达。江西诗派的诗喜欢拗折,这样起句,将因果倒置,诗便显得突兀而有波折。同时人葛胜仲在评论陈与义诗时,曾指出他的诗 “务一洗旧常畦径,意不拔俗,语不惊人,不轻出也 ”,这联诗便是很好的例子。诗写的情况,是每个诗人都遇到过的。这样的感触,就是陶渊明饮酒 诗所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也即李商隐锦瑟诗所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明明是极好的景情,诗似乎就在口边,却一下子说不出来。陈与义对这种境界体会很深,多次拈出,如春日云:“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又如题酒务壁云: “佳句忽堕前,追摹已难真。 ” 第二、第三联写现实生活,抒发感慨。两联都一句说情,一句写景作陪衬,进一步阐发情。诗人当时官符宝郎,到这年冬天,即以王黼事罢,出监陈留酒税。这时候,他或许已对官场的倾轧感到了厌恶,而自己已是三十五岁,官低位贱,展望未来,前程似 漆,于是在这两对酒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联诗的出句中感叹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牍文书之中,没有出头的日子;没完没了的是非恩怨,又缠绕着自己,伴随着自己渐渐老去。与所抒发的心理动态相呼应,两联的对句便写相应的景物,自成连续,说眼见到楼头阵阵风雨,秋天已经来到,满目苍凉萧瑟,使人感伤;燕子已经离开,飞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岁月在匆匆地流逝。这两联是名句,方回对此极为赞赏,在瀛奎律髓中评说: “此诗中两联俱用变体,各以一句说情,一句说景,奇矣。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说: “近时称陈去非诗 案上簿书何时了,楼头风月又秋来 之句。或者曰: 此东坡 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 耳。予以为本唐人罗邺仆射陂晚望诗 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唯觉到秋忙 。 ”方回则以为本苏轼词 “官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 ”,第三联则与陈与义自己的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的 “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 ”同意, “是为变体 ”。吴开及方回都遵循江西诗派宗旨,在 “无一字无来历 ”上下工夫,实际上,不论陈与义是否袭用前人,诗都写得意深情深,格调高迥;其中以 “书生 ”对 “燕子 ”、 “簿书 ”对 “风雨 ”、 “是非 ”对 “岁月 ”,都很灵动,非俗手所能做到。 在发了一通感慨后,诗进 入尾声,回应题目,说自己含笑把这些人世间的烦恼都远远地抛开,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这联虽然是故作达语,力求轩豁,但气势与上不称。陈与义曾经提出作诗要达到两个标准,一是 “忌俗 ”,一是 “不可有意用事 ”,这联却写得很俗气,违背了自己的标准,所以清纪昀、许印芳都曾予对酒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以指摘。 这首诗属于拗体,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形式,显得兀傲奇崛,是陈与义学黄山谷诗的结果,因此被极力鼓吹江西诗派诗的方回赞为 “学许浑诗者能之乎?此非深透老杜、山谷、后山三关不能也 ”。 陈与义 (1090-1138),字去非,号 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 (1090 年 ),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 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