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代:李商隐 原文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译文 陶渊明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精。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 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白居易有咏白菊自比白头翁诗),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 浮照酒杯少摘一些又打开云云母屏风,连带露水全都移植好像连缀着月亮这个水精。 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注释 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是马郎中的诗。 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黄金实:指菊花。陶渊明爱菊,诗中多有对菊花的赞美。 郢曲:郢是战国时楚国都城,郢城中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歌曲。此借白雪歌引出白菊之英。 素:白。素色:白色。 小摘:喻花未盛开。云母:谓花似白云母。 水精:即石英。此形容菊上露珠之晶莹。 称:适合。含香:汉旧仪 )中说尚书郎在光明殿奏事之时,含鸡舌香,即丁香。 五字客:据 郭颁魏晋世语所载: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呈,仍不合意,令松修改,松不能改。中书郎钟会为更定五字,松悦服。此以五字客钟会比马郎中。结尾言有马郎中之佳咏,白菊从此得地而盛开。 得地:犹得所。 赏析 菊花历来是诗人笔下的爱物。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 “身价 ”。不过人们赏菊,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欢寒素的白菊。唐人也是如此。刘禹锡就在诗中写过当时 “家家菊尽黄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虽有夸张。但却反映出大多数人的嗜 好,因为 “白花冷淡无人爱 ”(白居易白牡丹)。而李商隐这首诗则专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为白菊写照,极言其美。 诗一开头便写道: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实 ”即花。晋代潘尼秋菊赋中就有 “真人采其实花 ”之句。 “英 ”也指菊花。屈原就有 “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的诗句。 “郢曲 ”与 “白雪 ”都是用典。宋玉砖楚王问中说: “客有歌于郢(楚国都城)中者, 其为阳春白雪,园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诗人觉得东晋陶渊明在他有关菊花的诗作中只写黄菊,不写白菊,似乎不大公平(其实不是不写白菊,我国汉魏及两晋还没有培育出白菊 ),所以马郎中移栽白菊,并以白菊赋诗,真是难能可贵,其诗作如同阳春白雪之曲那般高雅,和者盖寡啊! 接下去,诗人便着力刻画白菊之美。三、四两句: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主要刻画白菊之色,而 “移 ”字也随手带出。就色而言,白菊冰肌雪骨,如白玉琢成,似秋霜初降,确实不同于篱下生长出来的黄菊。它那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花朵似乎是从月宫生长出寿的,哪是人世间的凡花俗卉呢? 五、六两句又一分一合更细致地描写白菊: “浮杯小摘开云母,部露全移缀水晶。 ”“小摘 ”是分开来看, “全移 ”是合观一体。此处诗人采取他贯用的写作手法,绕开描至对象本身,别出心裁,以他物出之因为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舛巧 ”。(文心雕龙 神思),如果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直相描写白菊本身容易直白无味,所以诗人便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之亡者以喻白菊,浮杯小摘,即分开来帝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再 “带露全移 ”,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真如水晶一般明亮这一联笔法精妙,极尽白菊之态。 七、八两句: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方荣。 ”着重赞扬马郎中其人及其移植白菊之事。清人陆昆曾评论这两句诗的时候就说: “含香句,谓花 与人称。一经郎中移植,便庆得地。而芳荣自此始矣。 ”(李义山诗集注)。 “含香 ”与 “五字客 ”都是用典。汉旧仪中说:在汉代,尚书郎奏事于光明殿。而殿中用胡粉涂墙壁,尚书郎 “趋走丹墀。含鸡舌香(即今丁香),伏其下奏事。 ”另据世说新语所载,魏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虞松写完后上呈,却不合景王之意,让他再行决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带难色,当时钟会见之便拿过来看,为他改定了五个字,虞松心悦诚服。再送景王之时,景王惊问虞松,虞松吐实之后,景王叹道: “如此大才,应予重用。 ”此处 “含香 ”与 “五字客 ”是赞扬马郎中其人。白菊为大多数人所不赏,却遇到马郎中这样如钟会一样文采风流的知音,生得其地,也可以一显芳荣了。 这首诗句新意关。表现在:诗人写白菊之色不从白菊本身着笔,而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之。先是疑白菊生自月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中。后又用云母水晶来比方。新颖别致,翻空出奇,同时本诗又使用了一些典故,美不胜收。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