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行即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行即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行即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山行即事 唐代:王质 原文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译文 浮云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上来往飘荡,似乎在把天气的阴晴酝酿。 微雨轻敲着荷叶,发出细碎急促的声响,不一会也洒湿了衣裳;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阵清凉。 忽而雨过天晴,喜鹊喳喳喧闹,迎接朝阳;鸥鸟也在风平浪静的水面尽情游翔。 经过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气爽。 注释 空碧:即 “碧空 ”。 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 “留得枯荷听雨声 ”。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山行即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蘋风:宋玉风赋: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蔸之末。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喧:声音大而嘈杂。是说喜鹊对日出的喜悦 狎( xi):亲热、玩乐的意思。是说水鸥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尽情地玩乐。 酲( ch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里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赏析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极精采。两句诗应连起来读、连起来讲:飘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来我往,忙于 “议 ”, “议 ”什么? “议 ”究竟是 “阴 ”好,还是 “晴 ”好。 “议 ”的结果 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 “山行 ”的经历和感受: “荷雨酒衣湿 ”,下起雨来了; “鹊声喧日出 ”,太阳又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往往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姜夔点绛唇中的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尤有名。但比较而言,王质以浮云 “议阴晴 ”涵盖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 ”一联承 “阴 ”。先说 “荷雨 ”,后说 “酒衣湿 ”,见得先听见雨打荷叶声而后才意识到下雨,才感觉到 “衣湿 ”。这雨当然比 “沽衣欲湿杏花雨 ”大一点,但大得也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酒山行即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湿,反而凉爽些。 “蘋风 ”是从浮萍之间吹来的风 ,说它 “吹袖清 ”,见得那风也并不狂。雨已湿衣,再加风吹,其主观感受是 “清 ”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没有这风和雨, “山行 ”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鹊声 ”一联承 “晴 ”。喜鹊喜干厌湿,所以叫 “干鹊 ”。雨过天晴,喜鹊 “喧 ”叫,这表现了鹊的喜悦,也传达了人的喜悦。试想:荷雨湿衣 ,虽然暂时带来爽意,但如果继续下,没完没了, “山行 ”者就不会很愉快;所以诗人写鹊 “喧 ”,也正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 “喧 ”后接 “日出 ”,造句生新: “喜鹊喧叫: 太阳出来了! 多么传神! “鹊声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 “鹊 ”及 “日 ”; “鸥性狎波平 ”引人 向下看,由 “鸥 ”及“波 ”。鸥,生性爱水,但如果风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霁风和,“波平 ”如镜,鸥自然尽情玩乐。 “狎 ”字也像 “喧 ”字一样用得很精彩,“狎 ”有 “亲热 ”的意思。也有 “玩乐 ”的意思,这里都适用。 像首联一样,尾联也用拟人化手法,其区别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从反面说, “山色不言语 ”,从正面说,自然是 “山色能言语 ”。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了个 “唤 ”字。刚经过雨洗的 “山色 ”忽受阳光照耀 ,明净秀丽, “不言语 ”已能 “唤醒三日醒 ”;对于并未喝酒烂醉的人来说,自然更加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以 “山行 ”为题,结尾才点出 “山 ”,表明人在 “山色 ”之中。全篇未见 “行 ”字,但从浮云往来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山行即事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波,都是 “山行 ”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 “山行即事 ”。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 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 “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 ”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