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绝·其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清明二绝·其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清明二绝·其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二绝 其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清明二绝 其二 宋代:陈与义 原文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赏析 这首诗首句 “卷地风抛市井声 ”,承其一而来,写风吹市井喧闹之声自外传来,角度在自己,喧闹在别人。 “卷地风 ”,语出韩愈双鸟诗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但仅取其 “卷地春风 ”之意; “市井声 ”,化用黄庭坚仁亭 “市声鏖什枕,常以此心观 ”诗句,亦仅化出 “市井声 ”一词;受陈师道春夜 “风回晚市声 ”一语启发,着一 “抛 ”字,状 ”市井 ”喧闹之声如在目前,顿使全句神采飞扬,活灵活现,充满春天的活力。次句 “病夫危坐了清明 ”,读来令读者陡然一紧,与墙外市井之声的喧闹相反,诗人却自称 “病夫 ”,而且 “危坐 ”,那份拘谨,那份 压抑,跃然纸上;尤其是一 “了 ”字,更是透出了诗人充满遗憾且有所不甘的心情。其时,诗人名震朝野,众目所瞩,也有些许迹像看来于已不利,因此他只能努力压抑着自己,端坐高堂,不去游春。但身未动心却 ”飞, “抛 ”过来的市井之声时时喧闹着诗人之心。眼随心转,“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无奈之下,只得眼盯着一帘之隔的窗外,看那一抹晚霞渐渐收起,杨柳吐绿的柔条,在微微春风中轻清明二绝 其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舞飞扬,婀娜多姿,百媚横生。虽此一窗春色,却已令诗人心旌摇荡。“百媚生 ”,语取白居易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 ”,以人拟物,更见出杨柳春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诗歌亦然。此诗虽短,却一波三折,写得摇曳多姿。加之语句畅朗,音节浏亮,风格俊爽,既有江西诗派锻字炼句的精工,又具有陶、谢、韦、柳妙契自然的神韵。 陈与义 (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 (1090 年 ),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 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 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