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漆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漆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漆园 原文、译文、注 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漆园 唐代:王维 原文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译文 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 “婆娑数株树 ”,精神早已超脱了。 注释 漆( q)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 “漆园 ”还和历史故事有关。 古子:这里指庄子。傲吏: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 阙( qu):欠缺。 经世务:经国济世的本领。 偶寄:偶然寄身于。 一微官:一个低微的官职。 婆娑( su):树木枝叶扶疏、纷披盘旋的样子。 漆园 原文、译文、注 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 “漆园有傲吏 ”,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含蓄地透露了自己 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 “偶寄 ”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 “身心相离,理事俱如 ”(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 “婆娑数株树 ”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 “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的说法, “婆娑 ”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 “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 ”的说法, “婆娑 ”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 “婆娑 ”,是以树喻人;言人 “婆娑 ”,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 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漆园 原文、译文、注 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王维( 701 年 761 年,一说 699 年 761 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 祁县,唐朝诗人,有 “诗佛 ”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 721 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 400 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