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满江红 小住京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 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满江红 小住京华 近现代:秋瑾 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满江红 小住京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 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注释 满江红:词 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 项羽本纪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故事。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 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未,不。屑,顾惜,介意。 烈:刚正,不轻易屈 服。 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 mng):广大。 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满江红 小住京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 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的服色。 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 “奴仆不如 ”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 “求自立 ”的愿望。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 “八年风味 ”。 “殊未屑 ”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 ,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 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 “身与心、列与烈 ”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满江红 小住京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 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明她是一个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样的浩叹。 秋瑾( 1875 年 11 月 8 日 1907 年 7 月 15 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 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 7 月 15 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 32 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