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宋代:吴淑姬 原文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赏析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吴淑姬词三首。这一首小重山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诗词,历代曾有多少词人墨客创作过,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两首词,题材完全相同。然有温庭筠这样的妙语在前,后人再想起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翻新花样,谋篇构思,绝无雷同。这两首词的区别主要两点。其一温词着重写此女子倚楼所见,立足点在楼上;吴词却从庭院写起,再登楼远望,立足点是移动的。其二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的愁苦。 从此词具体描写看 ,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 “谢了茶蘼春事休 ”,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 “花片子 ”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 “缀枝头 ”,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 “莺虽老 ”,但 “声 尚带娇羞 ”,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神态的真实写照。 “庭槐影碎被风揉 ”,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读者可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 “独自倚妆楼 ”,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 倚楼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 “过尽千帆皆不是 ”。柳永写道: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是舟,而是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 “一川烟草 ”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 “浪 ”字,实属吴淑姬独 创。 古今词统眉批云: “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 ”,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 “草浪 ”,直可与前人所创 “竹浪、柳浪、麦浪 ”相媲美。“一川烟草 ”是静景 “一川烟草浪 ”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 “不如归去下帘钩 ”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 “不如 ”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自是警句。 “愁 ”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 ”,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愁比作 “一川烟草浪 ”,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 “心儿小 ”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 ”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小重山 谢了荼蘼春事休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