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中国海洋牧场2018年9月chinadialogueocean2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外对话微信公众号平台1海洋问题的根 在陆地上2006年,伦敦和北京的几个友人一起创办了中外对话网站。当时,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的中英文双语环境网站,致力于突破语言、文化和地理的障碍,促进气候变化和环境领域的思想交流。今天,中外对话开启了一个全新、但同样艰巨的项目,即“中外对话海洋”项目。海洋所处的状况与我们初创时气候的状况惊人地相似:地球上的生命依赖于海洋的健康,而海洋正处于危机之中。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它也是影响海洋环境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海洋是我们共同的资源:我们共同利用它,也都有责任来保护它。我们如何保护海洋及海洋生物,将决定海洋能否继续维持我们的生存或者渐渐的,它将无法赐予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食物和气候。帮助世界海洋恢复健康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需要来自包括商业、政府、民间组织、学界以及普通消费者在内的很多部门的努力。我们将发布有关污染、捕捞、气候变化、海洋治理和保护等关键问题的文章,探讨全球海洋危机的影响,当然其中包括对中国的影响。海洋问题的源头在于陆地。我们需要从这里出发探寻解决之道。真诚期盼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伊莎贝尔.希尔顿 中外对话总编辑和首席执行官目录收放之间:中国近海渔业的三十年 2中国海洋战略的眼下与远方 5饲料鱼: 中国水产养殖业背后的故事 6本土化的罗非鱼 可持续养殖路在何方? 8海洋牧场如何确保“生态优先”? 10“与金枪鱼共泳”? 澳大利亚水产项目引争议 12观点:谨慎对待人工鱼礁环境风险 16农业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建设规划(2017 2025 17其他规划中的海洋牧场 24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 (2015-2017) 25chinadialogueocean2收放之间:中国近海渔业的三十年V 7b obp M o lpSZ , S D渔业中国图表制作 HARRY ZHANG中国沿海禁渔期5渔业中国中国海洋战略的 眼下与远方S=Z6?Z M?A U ZVC“ s jb作者:张春一个不太经常被注意到的事实是,尽管被广泛认为是陆地文明的典范,但中国其实是地球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都位于东部沿海,而现在,政策制定者更是把目光投向了蓝色的大海。今年五月,中国发布的海洋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海洋战略和生态治理思路。海洋的战略重要性提升海洋重要性的提升最直接的标志之一就是,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开始编制专门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全国性五年规划。此前,中国的沿海省份和城市已经开始专门为了海洋发展而编写五年规划。官方数据显示,在2006到2010年间,包括海洋渔业、海运等在内的海洋经济占中国全国经济总量十分之一,但在沿海11省却占比高达近六分之一。五年规划是各级政府对辖区中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决定着在某一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和政策取向。而在这些规划中,诸如“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概念也一一登场,显示出海洋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官方话语体系的承认。海洋十三五:拯救近海环境2012年9月,第一部全国性的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海洋经济重要性的提升引人注意,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中国政府对近海环境退化的担忧。此前多年,由于沿海湿地开发、入海河流污染等原因,中国近海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根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直到2016年仍在12%到17%间波动。中国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其中只有一类和二类海水适合人体接触,比四类还差的海水已经是没有用的脏水。除了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也导致近海渔业资源大幅减少,许多传统渔场消失。比之十二五规划,海洋十三五规划更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新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综合”意味着今后陆地经济活动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海洋环境容量的制约。此外,海洋十三五提出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要(从2004年的50%)提升到70%,大陆自然岸线(指未经过围填海、人工岸堤建设等破坏的岸线)保有率大于35%。而这两项量化目标是整个规划中仅有的约束性目标,将与官员政绩挂钩。而这也是海洋十二五规划中没有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也将浮出水面,例如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近岸海域水质评估考核、海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这显示出中国政府治理近海环境的决心。延伸的生态红线山东大学教授王亚民告诉中外对话:“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并不是突然加大,这和中国总体的环境治理趋势是一致的。”生态红线也许是中国近年环境治理领域最重要的新制度之一。现在,这一红线从陆地延伸进了海洋。在海洋十三五规划中,包括辽东半岛、渤海湾、海南岛等多个海洋发展区都提出了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目标。所谓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是指将有保护价值的海域分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两类,其中禁止开发区域内,将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活动。例如,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禁止开发区域就不仅包含现存自然保护区,还包括了计划建立的保护区。在限制开发区内,重要的河口区域将禁止采挖海砂、围填海、设置直排排污口等活动,河口的入海淡水量也设置了底线。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早在2012年就在部分地区开始试行。2016年7月,全国适用的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标准出台。不过,生HENFAES/THINKSTOCK chinadialogueocean6态红线制度至今还没有进入法律,所以并非强制要求。王亚民说,如果将生态红线制度立法,也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兼顾地域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延展的海洋雄心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政策官员高莹认为,中国治理海洋污染的雄心,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其对经济上升空间的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受到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从数字上看,海洋经济也许比陆地经济有着更大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2011-2015)中国海洋经济年增长率为8.1%,高于7.8%的全国GDP增长率。但相比因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受到限制的近海经济,此前中国较少涉足的深远海也许具有更大的开发价值。同时,中国在南极的日益活跃和部分中国远洋渔船的非法捕捞行为,也令中国的海洋胃口受到全球关注。在总体布局中,海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扩大对深远海空间的拓展。这包括:未来5年内将初步建立南北两极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同时将开展深海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推进深海矿业、装备制造和生物资源利用的产业化。近年来,中国在南极资源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也受到期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刘能冶就在文章中提到,中国当前在南大洋的捕捞业和极地旅游业发展迅速,中国若有效规范捕捞和旅游行为,对于南极可持续管理将具有积极的意义。除了早在80年代就开始的极地探索,中国的远洋捕捞也发展迅速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开始的远洋渔业补贴,推动了远洋渔业的快速发展,远洋捕捞渔船数量从2007年到2014年增长了接近45%。而此时全球渔业资源因多年过度捕捞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远洋捕捞团队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也在逐渐规范渔业捕捞行业。2015年开始,中国对国内渔业补贴进行改革,逐步降低渔业的燃油补贴。预计到2019年,油价补贴水准将降至2014年的40%。而远洋捕捞方面,中国也不断建立完善与国际渔业管理相适应的标准化捕捞日志、渔船船位监控、签发合法捕捞证等监管措施。此外,中国在海洋治理上的角色和影响也日渐凸显。今年5月,中国在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以来第一次主持主办了条约的缔约国年会。随着中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势必也将承担更大的海洋治理责任。高莹认为,历来大国都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且习近平主席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高调承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国无法绕开海洋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她相信中国会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张春这里是山东荣成市的渔村石岛,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插向大海的尖端。海边,一辆辆装满了“砖块”的大卡车正整装待发。走近才会发现,这些刚刚从冷库中被拿出来,即将被运往下游加工厂的“砖块”,其实是被挤压冷冻成一坨坨冰块的鱼渔获中那些卖不出去的小鱼。这些冰冻的“鱼板”,运到加工厂后,会经过蒸煮、压榨、干燥、粉碎等工序变成蛋白粉末,最后制成饲料,用于水产和禽畜养殖。一份绿色和平调研报告估算,在中国近海每年约1300万吨的渔获中,这类用做饲料的小鱼可能占据了30%,即400万吨左右。这超过了日本一年的海洋捕捞量。被水产养殖拖累的捕捞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4年的20年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一直占全球60%以上。2015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4937万吨。养殖这些水产需要大量饲料投入。据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讲师张文博团队的研究估计,中国每年的鱼粉需求大约为250万吨(部分用于禽畜养殖)。但中国本土鱼粉产量并不确切,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自己生产的鱼粉仅为每年40-60万吨;绿色和平则估算2014年中国消耗了至少76万吨来自于中国国内生产的鱼粉。但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年中国鱼粉进口量约为104万吨。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数据,中国250万吨鱼粉需求中的一部分是通过何种渠道满足,目前尚不能得知。张文博认为原料的地下非法交易导致了中国鱼粉产量统计的不精确。他说,去鱼粉厂调研时,一些工厂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产量,更不必说原材料来源了。绿色和平的调查证实,由于原料不足,山东沿海一些鱼粉厂便组建船队出海,为自己的工厂提供原料。“中国还有很多小型的或是不规范的三无渔船,这些是很难监管捕捞量的,”张文博指出。山东是中国最大的鱼粉生产基地,全国55%的国产鱼粉出自这里。饲料鱼:中国水产养殖业背后的故事渔业中国! v pF d9 “SfZb7渔业中国而在这些来路不明的鱼粉原材料中,除了鳀鱼等低价值鱼类(中国鳀鱼年捕捞量每年不到100万吨),兼捕(bycatch)的幼杂鱼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据绿色和平的估算,2014年中国消耗的76万吨国产鱼粉,其制作耗费了超过220万吨的来自中国近海捕捞的幼杂鱼。事实上还有更多的幼杂鱼跳过鱼粉制作过程直接成为水产饲料,而直接投喂的营养利用率比使用添加了鱼粉的饲料还要低同样在2014年,中国直接投喂的来自国内的幼杂鱼达到了495万吨。一种奇特的现象产生了:目前在中国,由于经济鱼类的渔获已经难以保障,本应放归大海的兼捕成了一些无鱼可打的渔船的捕捞对象。FAO在2016年度渔业状况报告中警告,对兼捕的管理不善已经成为威胁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和平报告指出,在中国,拖网渔船一半的渔获都是兼捕而来的幼杂鱼。幼杂鱼常处于食物链的下端,是三文鱼、海豚、鲨鱼、金枪鱼等肉食鱼类以及企鹅、海鸟等海洋动物的食物。FAO指出,坚持使用底拖网(bottom trawler)等网具捕捞幼杂鱼,并且威胁整个食物链的根基。地中海和黑海捕捞量自2007年来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和沙丁鱼、鳀鱼等食物链低端的鱼类减少不无关系。FAO还指出,兼捕中除了大量低价值的小鱼往往还有为数众多的经济鱼类幼鱼。绿色和平调研中抽查的兼捕鱼类,就有38%属于经济鱼类的幼鱼。兼捕泛滥的长期结果是捕捞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于收益。渔政部门:欠缺幼杂鱼数据对于兼捕的泛滥,渔政管理者并非无计可施。FAO建议渔民从时间和空间上尽量避开幼杂鱼,例如避开产卵和幼鱼初生季节,以及设置底拖网禁用区域等。中国也已经开始注意兼捕泛滥问题。养殖业减少冰鲜幼杂鱼的使用,增加饲料,打击幼杂鱼的黑色交易链,被列为2017年农业部渔政工作重点之一。但目前看来,要实现这些目标,渔政管理者首先面临着数据匮乏的问题。和鱼粉产量一样,中国幼杂鱼的捕捞量同样存在数据盲点。绿色和平海洋保护项目主任周薇告诉中外对话,目前从中国的统计数据中很难梳理出幼杂鱼的量。因为幼杂鱼种类繁多,很多不在统计之列,同时也缺乏它们流通交易量的数据。“现在完善和优化渔业统计也是渔业管理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把捕捞和流通的信息都完善起来,对渔业管理肯定有很大帮助,”周薇说。周薇在调研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应当将幼杂鱼的捕捞纳入到捕捞统计当中,将幼杂鱼纳入减少捕捞的对象;同时在养殖端进行调整,推广饲料养殖减少直接投喂。上海海洋大学讲师汪振华则告诉中外对话:2000年渔业法修订就提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但是由于国内的渔业资源评估数据非常复杂,没法依靠已有的生产资料给出较为准确的可捕量评估数据。给鱼吃素:鱼饲料业的转型希望技术层面上,中国的鱼饲料企业却给全球的行业转型带来了希望。在一项由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凯文费兹蒙斯等水产学者牵头举办的素鱼饲料销售大赛中,来自中国的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销售排行榜上领先。恒兴公司负责研发的程成荣博士在邮件中告诉中外对话,该公司已经有多年研发无鱼配方饲料的经验。他还介绍,恒兴在比赛过程中售卖的素鱼饲料,大约占到同时间段公司销售额的16%,而购买了素饲料的客户反馈很好。由于鱼粉蛋白质含量高且营养成分特殊,水产养殖完全不用鱼粉还做不到,但饲料厂商一直在试图减少甚至不用鱼粉。此外,鱼粉生产行业本身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更多地使用水产加工边角料而减少对海洋捕捞的倚赖。费兹蒙斯告诉中外对话,目前全球平均来说制作鱼粉的原材料只有10%-15%来自水产企业的边角料,其他部分来自直接捕捞的海洋鱼类。但据独立渔业资讯网站undercurrentnews报道,欧盟生产的鱼粉有一半的原料来自于水产加工边角料,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更是实现了鱼粉行业全面使用边角料。绿色和平/朱立2016年12月15日山东石岛的一家鱼粉厂内,绿色和平调研人员在一块鱼砖里看到了大量有食用价值鱼类的幼鱼包括带鱼、黄鲫、鲐鱼。38%经济鱼类的幼鱼在抽查的 兼捕鱼类中所占的比例chinadialogueocean8作者:石毅43岁的王金勇自1994年就开始在海南文昌养殖罗非鱼,因为养得好,周围的养殖户们都认识他,常有人上他那儿去参观。90年代他和老家浙江的一些亲戚朋友跑到海南,看中了这里的温润的气候和大片可供开垦的荒地。在他出生的地方,人多地少,如果固守,大概连温饱都成问题。海南则是中国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出产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罗非鱼。王金勇刚接触罗非鱼养殖的时候,流行的是在鱼塘里再套养鸭子,但也最多就是卖到百公里外的海口市。那时的养殖方法,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抗菌药,畜禽的粪便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到了1999年,开始有人代表国外的采购商来文昌收购罗非鱼,这刺激了大批养殖户们转而潜心做罗非鱼的池塘养殖。如今,这种原产于非洲的鲫鱼是中国最为大宗的出口水产品之一,根据中国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罗非鱼产量超过186万吨,约为全球产量的1/3。这其中有39万吨都用于出口。“它是鱼肉中的鸡肉。”智渔创始人韩寒说。智渔是一家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可持续水产品发展的民间智库,罗非鱼是它们最关注的鱼种之一。小养殖户的困境王金勇和妻子就住在鱼塘边。这间低矮又显得破旧的房屋被隔成了并排的三间,除了起居和卧室,另一间被用作存放鱼饲料。他听说国外的养殖场都像工厂一样,设施完备。但在文昌,像他这样家庭式的养殖场才是主流。为了降低成本,200余亩的养殖场他只雇佣了一名全职工人。大部分工作,从投放饲料到维修电灯都亲力亲为。在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面前,这样的小养殖户是脆弱的,有时甚至连生存所需的基础设施都得靠自己解决:相邻的养殖户们至今仍然通过成本分摊的方式来维护周边的公路和输电线。而一个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罗非鱼的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中国虽然是罗非鱼养殖大国,但如今也面临越来越多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近十年来,中国的罗非鱼出口已经从占全世界一半左右跌至三分之一。王金勇回忆,20几年来罗非鱼的收购价都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中国的人力等成本却提高了很多,在最不好的年份,他们只能靠借贷来维持营生。不少养殖户试图通过增加养殖密度来压低成本。但据王金勇的经验,密集养殖下过多的鱼产生的污染超过了水本身的自净能力,而这导致了一些养殖场滥用药物。水产养殖业的药物滥用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甚至在2016年底对养殖场集中开展检查和整治。本土化的 罗非鱼可持续 养殖路在何方? g SKvd! 4 k s 6)b张新燕渔业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