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分析报告,关键结论主要结果及分析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招聘现状 供应商选择中高端人才主要招聘渠道效率和成本 未来中高端人才招聘管理附录,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关键结论,2015年以来,金融行业人才就业人数增长率降低,人才 增长趋于平稳。这将会导致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出现一 定程度上的稀缺状况。同时,由于近年来金融行业结构 性转型以及细分领域人员增速出现差异,如基金、证券 行业人才较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人才增速更快,会导致 金融行业人才出现结构性过剩,增加金融企业中高端人 才招聘的难度。,未来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整体薪酬及招聘预算增长总体 呈现乐观态势。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将在多个招聘 服务供应商之间权衡预算配比,尤其会增加企业内部推 荐渠道及在线猎头平台预算,以满足招聘时间缩短、寻 猎、沟通和管理多个招聘服务供应商成本降低的需求。未来一年61.5%的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薪酬涨幅范围主,要分布在7%-20%区间未来一年71%的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招聘预算呈现增 长,其中,有51.5%的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招聘预算增 长率为1%-10%;19.5%的金融行业招聘预算增长率会在 11%及以上企业内部推荐和在线猎头是金融企业未来一年增加招聘 预算的前两大渠道,半数以上金融企业未来一年对于传统 猎头招聘渠道的预算保持不变,甚至有31%的企业将会降 低预算比例金融行业细分领域企业招聘预算增长存在差异。互联网 金融行业未来保持预算正增长的比例最高,为76%;以银 行、保险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本身基数比较高,有 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选择预算增长率和目前持平,但预算 增长率最高(增长率达20%以上)的企业分布仍主要集中 在银行与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保留与招聘是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首 要挑战,具体表现在招聘精准度、招聘成本、招聘周期 这三个主要痛点,其和招聘渠道密切相关,可成为招聘 服务供应商发力点。,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以及传统招聘网站是金融行业 中高端人才招聘的主要渠道。,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人才招聘,采用传统寻猎方式普遍效 率低下、成本高昂、人岗匹配度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者渴求获得对猎头服务供应商的客观评价,并从未停 止继续寻找全新的人才招聘模式来改变目前的招聘困 境。44%的企业中高端人才流失率在11%-30%之间,尤其是 互联网金融行业48.5%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年中高端人才招聘年均 完成率低于50%46%的金融企业认为寻找合适的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供 应商非常耗时,结论一:,结论二:,结论三:,结论四:,结论五:,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精准度、时间成本与招聘成本是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主要招聘渠道效率评价的三 个维度。人力资源管理者会考虑招聘的综合成本,包括投放广告、下载简历或 使用猎头花费等显性成本,更包括企业招聘人员数量及工资、招聘人员的时间 成本、招聘选择渠道所用的采购成本等。为减少招聘过程中的机会成本、边际成 本,降低综合招聘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者会考虑在线猎头。因为猎头在招聘前期 清楚了解企业需求,结合背后丰富的候选人资源,可以短时高效完成招聘任务。 而且,通过猎头平台,让猎头顾问分层服务,把猎头手上的初中级人才释放出 来,降低了招聘综合成本。在招聘精准度维度上,被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评价为高精准度(精准度值为60%以上)的渠道由高到低为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和在线猎头。对于在线猎头而 言,企业的评价分布较为均匀,反映了在线猎头精准度水平上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招聘时间成本维度上,62%的金融行业招聘一个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周期在1-3个 月内,在线猎头在该周期内占比最高在招聘成本维度上,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的人均招聘成本主要分布在5-10万元,其 次为11-20万元和小于5万元区间内。在5-20万元以内以及31-50万元以内的人均招 聘成本维度上,在线猎头的比例最高;人均招聘成本小于5万元的企业,利用传统招 聘网站和企业内部推荐的比例最高;人均招聘成本在80万元以上主要以社交类招聘网 站为主,对供应商的评价以及对供应商的管理是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双方合作时产 生的主要问题,供应商的品牌、定制化服务和价格是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 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在线猎头行业为例:在线猎头平台对猎头资源、人才以及企业三方的整合、在线猎头平台APP一键快速 响应和追踪进度等功能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金融企业寻猎效率、沟通成本和招聘 成本的痛点相比较传统猎头而言,在线猎头平台需要提高招聘精准度以及吸引更多优质雇主、 猎头服务供应商和候选人。在这个服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产生的数据真实性是交 易双方所看重的在线猎头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交易规模和时间的积累。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关键是 把握和思考在线平台对猎头、雇主、候选人三方如何更好地运营对于在线猎头平台而言,为了提高品牌和声誉,除了需要要增加曝光度以扩大用户 规模外,还要与平台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包括沟通机制和价 格激励、订单激励、声誉激励等在内的激励机制,并促成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形成统 一运作模式,结论六:,结论七:,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NO.1 人才保留,NO.2 招聘管理,NO.3 绩效管理,NO.5 薪资福利,近三分之二的金融行业企业将 人才保留与招聘看做企业主要 面临的挑战。”,61%,60%,57%,NO.4 培训管理,44%,43%,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2015年以来,金融行业人才就业人数增长率降低,人才增长趋于平稳。但是,金融行业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期,细分领域资产规模和 人员增速发展存在差异。据研究机构 CFA统计,银行业占据金融行业的“半壁江山”,而基金行业2015年从业人数增幅最大,达到了205%。预计未来除银行业人员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外,其他细分行业如保险、证券、基金行业将保持高涨状态。,566.3,570.0*,600*,6.07%,7.16%,7.52%,4.70%,7.49%,4.45%,1.91%,5.28%,0.65%,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目前数据来源:2006-2014 年数来自于国家统计局,2015 年及目前金融行业从业人数数据为预计值,来自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副所长研究。,总计(万人)增速,273.2,269.7,271.9,284.4,299.1,319.8,336.2,355,376.3,43.4,59.963.1,68.6,77.6,86.2,83.1,90.4,5.7,50.67.7,12.5,20.9,26.1,24.1,22.3,12.4,37.9,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数据来源:CFA,银行(万人) 证券(万人),保险(万人)私募基金(万人),金融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06- 目前),金融领域细分行业从业人数,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过去一年,54.5%的企业中高端人才年均流失率控制在10%以下,但仍有44%的企业中高端人才流失率在11%-30%之间。此外, 人才流失率在30%以上的企业都集中在互联网金融行业。 而且,48.5%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年中高端人才招聘年均完成率低于50%。,6.0%,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互联网金融,54.5%,32%,12%,1.5%,25%,23.5%,16.5%,15.5%,19.5%,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的年均流失率(总体及细分行业),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招聘的 年均完成率(总体),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资金融通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 资金融通功能的业务模式包括网络银行、众筹融资、P2P、网络微贷以及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则涉及网 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第三方支付及其他网络投资咨询等业务。,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对于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以及传统招聘网站被企业用作中高端人才招聘的主要渠道;这三个渠 道恰巧和人才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一致的(据LinkedIn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的调查显示: 认识的公司员工、人力资源或 猎头公司、第三方网站或求职网站是人才获取新职位信息的主要途径)。这说明人才和企业之间对于渠道的选择较为一致,并没有存 在较大鸿沟。,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招聘渠道,企业内部 推 荐 82%,传统猎头72%,传统招聘58%,社交类网站35%,在线猎头43%,行业类人才 网 站 17%,其它2%,企业官网/ 人才库 16%,社区/论坛5%,为什么企业内部推荐和猎头会是金融中高端人才招聘的主要渠道?,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中高端人才面对求职这件事,通常表现得比较被动。LinkedIn 在2016 中国人才趋势报告中的调查发现: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主动型人才比例为全球最低,仅为 2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比。主动求职型人才比例虽少,但是一旦在外界的推动和影响下,比如他人推荐和猎头,便很可能 触发中国人才的蠢蠢欲动之心。据 LinkedIn 的调查显示:职场人士中有高达 95% 的比例对 新的工作机会感兴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5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线猎头正在 崛起,市场上已经有 43% 的企 业会使用在线猎头作为中高端 人才招聘的渠道,且比例高于 社交类网站(占比 35%)。,”,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对供应商的评价以及对供应商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合作时产生的主要问题。供应商的品牌因素、定制化和价格是企业在选择供 应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选择供应商合作时主要存在的问题,52%,68%,和多家供应商分别谈判,无法准确判断猎头供应商的质量和信誉,在招聘中高端人才方面选择合 作供应商时 , 希望提供的方案,60%,63%,是否量身定做,供应商的声誉,64%,10.5%25.5%,全部由一家供应商一家主要的提供商和部分细分领域领先的供应商各细分领先的供应商,目前供应商选择,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NO.1 招聘精准度低,NO.2 招聘成本高,NO.3 招聘周期长,NO.4 人才流动率高,NO.5 招聘渠道不畅,54%,51%,50%,40%,38%,中高端人才招聘挑战,招聘精准度、招聘成本、招聘周期成为金融行业人 力资源管理者中高端人才招聘的主要痛点,并和招 聘渠道密切相关,成为招聘服务供应商可发力点。”,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16.5%,3.0%,6.5%,20.0%,27.0%,19.5%,25.0%,61.0%,36.5%,7.5%,19.5%,22.5%,31.0%,22.5%,28.5%,24.5%,29.5%,25.5%,30.0%,25.5%,28.0%,37.0%,28.0%,10.5%,13.5%,33.0%,33.5%,25.0%,12.5%,18.0%,15.0%,4.0%,4.0%,31.0%,10.5%,7.0%,3.0%,3.5%,传统招聘网站,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在线猎头,社交类网站,专业人才网站,企业官网 /人才库,社区/论坛,0-20%,21-40%,41-50%,51-60%,60% 以 上,1,.5%,常用中高端人才招聘渠道精准度评价为多少?,精准度在60%以上的渠道评价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在线猎头。对于在线猎头而言,有25%的企业认为其 精准度到达51-60%。但仍有20%的企业认为其精准度低于20%,这一比例高于企业内部推荐和传统猎头。精准度60%以下的各个区 间上,企业的评价分布较为均匀,反映了在线猎头精准度水平上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29%,62%61%,26%,60%,28%,64%,23%,53%,24%,13个月以内,46个月以内,传统招聘网站,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在线猎头,社交类网站,2%,5.5%,62%,25%,3.5%,2%,62%的金融企业招聘一个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周 期在1-3个月内,在线猎头在该周期内占比最 高,达到64%。同时有30.5%的企业中高端人 才招聘的周期在4个月以上。,招聘一位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周期,各渠道招聘中高端金融行业人才平均周期,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86%的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费用在企业总 招聘成本占比集中在60%以下。并且,中 高端人才的人均招聘成本主要分布在5-10 万元,其次为11-20万元和小于5万元区 间内。在5-20万元以内以及31-50万元以 内的人均招聘成本维度下,在线猎头的 比例最高;人均招聘成本小于5万元的企 业,利用传统招聘网站和企业内部推荐的 比例最高;人均招聘成本在80万元以上主 要以社交类招聘网站为主。,中高端人才招聘费用在企业总招聘成本中的占比,21.7%,30.4%,15.7%,14.8%,7.0%,4.4%,6.1%,19.6%,29.5%,22.1%,11.0%,7.4%,4.9%,5.5%,10.4%,11.1%,6.9%,6.3%,8.1%,34.9%32.6%,22.9% 24.4%,11.6%,9.7% 10.5%,5.8%,4.7%,8.6%,31.4%,18.6%,17.1%,8.6%,4.3%,11.4%,小于 5万元,51-80万元以内,80万元以上,5-10万元以内传统招聘网站,1120万元以内企业内部推荐,21-30万元以内 传统猎头,在线猎头,31-50万元以内社交类网站,35.5%,31%,19.5%,3.5%10.5%,0-20%21%-40%41%-60%61%-80%81%-100%,各渠道过去中高端人才人均招聘成本,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猎头招聘成本比较高?,招聘综合成本包括广告成本、人力成本、岗位空缺成本以及岗位匹配度成本。招聘成本又分为显性成本和隐 形成本。显性成本包括投放广告的花费、下载简历的花费、用猎头的花费等等。隐形成本包括在一定数量的 猎头顾问前提下,企业投入的招聘人员数量、招聘人员的工资、招聘人员投入的时间成本、招聘选择渠道所 用的采购成本等等都是隐性成本。猎头在招聘前期清楚了解企业需求,对于人才的选择有目的性,结合猎头背后丰富的候选人资源,可以短时 高效完成招聘任务。而且,如果通过猎头平台,可以让猎头顾问分层服务,把猎头手上的初中级人才也释放 出来,那么可以更好地提升招聘效率,降低综合成本。,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未来一年中,有51.5%的金融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预算增长率为1%-10%;19.5%的金融企业招聘预算增长率会在11%及以上 。未 来中高端人才薪酬涨幅范围主要分布在7%-10%、11%-20%以及0-6%之间。这意味着企业明年的人才整体薪酬预算也将提高。,未来 1 年招聘中高端人才的预算增长率,未来 1 年招聘中高端人才时的薪酬涨幅范围,25.5%,29.5%,22.0%,9.0%,6.5%,4.0%,3.5%,35.5%,26.0%22.0%,12.0%,3.0%,1.0%,0.5%,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企业内部推荐和在线猎头在未来成为企业增加招聘预算的前两大渠道。同时,半数以上对于传统猎头的预算保持不变,甚至有31%的企业 将会降低预算比例。,在中高端人才招聘方面未来投放到各个渠道的招聘预算比例变化趋势,31%,20%,6%,3%,16%,33%,55%,70%,传统猎头,社交类网站,在线猎头,企业内部推荐,提高,降低,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14%,3%,4%,32%,33%,18%,20%,18%,24%,42%,23%,21%,17%,28% 28%,5%,9%,12%,8%,9%,9%,6%,6%,5%,6%,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互联网金融,降低保持不变,1%5%,6%10%,11%15%,16%20%,20%以上,各细分行业未来 1 年招聘中高端人才的预算增长率,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未来一年保持预算增长为正的比例最高,为76%。同时,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本身基数比较 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选择预算增长率和今年持平,但预算增长率最高(增长率达20%以上)的企业分布仍主要集中在银行与保 险等传统金融行业。,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为什么在线猎头成为了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寻猎的主要渠道之一?,据LinkedIn和怡安翰威特的研究发现:传统金融人才通常更为集中,主要在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而互联网金融人才地域分 布比较分散,很多分散在除上海、北京以外的中国各个城市。于是,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分析,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增 长,互联网金融人才分布相较以往,会更为分散。这种情况下,不难理解,更多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会选择采取在线猎 头平台这样的新兴方式。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目前人才寻猎供应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招聘需求,并真正解决中高端人才 招聘问题。比如在线猎头对猎头资源、人才以及企业三方的整合、在线猎头平台APP一键快速响应和追踪进度等功能设计恰巧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寻猎效率、沟通成本和招聘成本的痛点。但是,在线寻猎平台相比较传统猎头而言,需要提高招聘 精准度以及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猎头服务供应商和人才。在线猎头以猎上为例,其流程一般为:联系企业-企业签合同发布职位-推荐成功-企业支付佣金至猎上网账户-候选人通 过3-6个月保质期后,猎上网支付佣金给推荐者。在这个服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产生的数据真实性是交易双方所看重的。在线猎头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交易规模和时间的积 累。在竞争中突围,尤其需要把握和思考的是对猎头、雇主、候选人三方如何更好地运营。,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使用在线猎头的金融企业中未来一年招聘预算增长势头强劲,表现在有31.4%的企业未来中高端人才招聘预算增长达1%-5%;有 25.58的企业预算增长达6%-10%;甚至有4.65%的企业预算增长在20%以上。,未来一年中高端人才的招聘预算增长率,31.3%,27.6%,20.8%,16.3%,20.0%,29.4%,34.4%,44.4%,26.1%,28.8%,34.0%,31.4%,24.3%,14.7%,18.8%,11.1%,20.0%,22.7%,18.1%,25.6%,21.4%,29.4%,21.9%,22.2%,7.8%,8.0%,9.7%,10.5%,15.7%,20.6%,15.6%,7.0%,6.1%,9.0%,11.6%,11.4%,2.9%,3.1%,22.2%,4.4%,3.7%,4.9%,4.7%,5.7%,传统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企业内部推荐,传统猎头,在线猎头(猎上网等),社交类网站(领英、微博、微信等),行业类人才网站,企业官网/人才库,社区/论坛(知乎、豆瓣、天涯、金融论坛等),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调研对象,行业、性质和地区,14.5%,15.5%,20.5%,49.5%,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70%60%50%40%30%20%10%0%,上海广东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安徽辽宁天津国外,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调研对象,金融行业企业规模,30%,15.5%,14.5%,9%,31%,200人以下200-500人501-2,000人2,001-5,000人5,000人,解析金融业人才生态格局,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