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节水农业行业深度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2016 年 04 月 20 日   节水农业行业 深度报告  评级:推荐   国家加大对于节水农业的扶持力度 。 从中央财政预算投资资金来看, 2012 年开始,我国中央用于灌区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大幅增长,较 2012 年之前增长了近一倍,而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增速更快, 2014 年达到 378 亿元,较 2013 年增长 55.36%。从量上来看,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新增 1 亿亩以上的高效节水农田,年均 2000 万亩 。   厄尔尼诺、农业水价改革和土地流转改革将推动行业成长 。 2014年开始的厄尔尼诺很有可能在今年导致我国北方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 4 月份,干旱已经抬头,将有效催化节水农业发展;农业水价改革将推动农业用水价格提升,从而提升节水农业的经济效益,利于行业发展;土地流转改革的推进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而连片成方的规模化 农地极有利于节水农业的发展 。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品质、产业链运作能力、渠道建设能力和后期运维能力构成行业竞争要素 。 2011 年之后,大量资本涌入,外资和中小企业遍布,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 产品品质过硬,产业链运作能力强,渠道布局完善以及后期运维服务到位的公司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农资平台、农田水利运营商、智慧水利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 农资平台:为农户提供除水利之外的农资服务,如水溶肥、水溶药,并可衍生综合农业服务;农田水利运营商:通过PPP 模式,不再简单的获取工程和材料销售收入,而是获得水利工程运营权,获取长期的运营收入;智慧水利 +大数据:实现农田水利信息化和智能化,并通过数据积累衍生农业大数据业务。我们认为,并购或战略合作是进入农资平台和智慧水利的重要途径。   重点推荐大禹节水( 300021)和润农节水( 830964) 。 大禹节水是农田节水行业龙头,高增长确定,黑枸杞 18 年有望放量,外延并购可期, 16-18 年 EPS 为 0.40、 0.57 和 1.07 元,当前对应 16.9 元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43、 30 和 16 倍 ,三年有翻倍空间;润农节水成长迅猛,盈利能力 强, 15-17 年 EPS 为 0.32 元、 0.57 元和 0.91元, 对应当前 7.6 元股价 市盈率 分别 为 24 倍、 13 倍和 8 倍   风险提示: 1、政府政策变更或落实不及预期; 2、土地流转改革不及预期; 3、上游化工材料涨价; 4、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最近 52 周走势:  相关研究报告:  大禹节水( 300021)深度报告:农田节水迎良机,大禹节水高成长  报告作者:   王承  执业证书编号: S0590513090004 联系人:  魏振亚  电  话: 0510-85630532 Email: weizyglsc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申明。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农林牧渔  亿亩农田 ,千亿盛宴:进击的节水农业  证券研究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目  录  引言 :节水农业 节水、抗旱、增收  . 3 1、农田节水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程度高  . 3 1.1 微灌是目前农田节水效果最好的方式  . 3 1.2 高效节水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7 1.3 国外节水农业发展程度较高  . 8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不足,国家力推节水农业 发展  . 10 2.1 农业用水是我国淡水使用的重点  . 10 2.2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干旱灾害严重 .11 2.3 国家加大对于农田节水的政策扶持  . 13 3、我国节水行发展滞后,市场空间广阔  . 15 3.1 我国节水行业发 展滞后  . 15 3.2 我国节水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 17 3.3 农业水价改革和土地流转将推动节水农业发展  . 20 4、行业分散度高,技术壁垒不高,产业链整合 能力、渠道、运维能力等构成行业竞争要素  . 23 4.1 我国节水农业行业分散度高,竞争激烈  . 23 4.2 行业技术壁 垒不高,产业链整合能力、渠道和运维能力构成重要的竞争要素  . 24 5、农资平台、农田水利运营商、智慧水利 +农业大数据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打开了节水农业的发展空间  . 26 6、重点标的推荐 . 29 3.1 大禹节水  . 29 3.2 润农节水  . 31 3.3 喜丰节水  . 33 3.4 天业节水  . 33 7、风险提示  . 35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引言 :节水农业 节水、抗旱、增收  北方干旱来袭! 根据国家防总消息,今年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土壤轻度或中度缺墒,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南西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和西部等地旱情开始露头。截至 4 月 11 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93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 1252 万亩,春季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 678 万亩,有 20 万人、 8 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冬小麦主产区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甘肃、陕西等地。  厄尔尼诺 的影响 还未结束 ,南涝北旱已成大概率事件 ! 本次厄尔尼诺在2014 年 9 月形成 , 在 2015 年 11 月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衰减阶段,预计降雨今年 5 月份结束。从历史经验来看, 厄尔尼诺峰值过后的衰减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厄尔尼诺次年,往往伴随着区域和全球气候异常而引发的灾难。 对于我国而言,往往会导致南方降雨过多而产生洪涝,北方降雨偏少而产生干旱。  从去年夏季开始,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呈现“南多北少”的降水分布特征,入秋以后,南方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特别在去年 11 月,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罕见“冬汛”。去年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以上,创历史最多纪录。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监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61 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相应地,在南方降雨偏多的时候,北方正在迎来干旱 。 3 月以来就开始露头,四月份北方大量地区干旱抬头。虽然近期 的降雨缓解了北方的干旱情况,但是今年北方依然大概率存在严重干旱 发生 的风险 。  节水农业的发展是抗旱保守的有效途径。 从我国 历史来看,每年因为干旱导致的损失巨大, 14 年来看直接损失就高达 910 亿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节水农业设施的发展是节约农业用水,抗旱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节水农业设施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 及 水肥药一体化,通过精量灌溉施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明显 提升 经济 的 效益。 我们认为,在厄尔尼诺肆虐的背景之下,我国节水农业有望迎来一个发展的有力催化剂 ,并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  1、 农田节水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程度高  1.1 微灌是目前农田节水效果最好的方式  从目前的节水技术来看,主要有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和微灌等,其中以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微灌节水效果最好,并且能够与施肥结合,提升肥料使用效率,提升产量,主要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喷灌则是大田作物较为理想的灌溉方式,节水效果高于管灌,但低于微灌。  图表  1:主要的节水形式  节水灌溉技术  主要形式  节水效果  渠道防渗  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  节水 10%-20% 管灌  利用低压管道(埋没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  节水 20% 30% 喷灌  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 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  节水 30% 50% 微灌  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的灌溉方式,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节水 50% 80% 资料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 1) 滴灌  其中, 滴灌 是目前节水系统中最为高效的技术,起源于以色列,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与一般灌溉相比,滴管具有明显的优势:  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滴灌系统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   2环境湿度低。滴灌灌水后,土壤根系通透条件良好,通过注入水中的肥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使土壤水分处于能满足作物要求的稳定和较低吸力状态,灌水区域地面蒸发量也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地内的湿度,使保护地中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也降低了农药的施用量。  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4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 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5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 35% 75%。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   在结构上,滴灌系统由首部枢纽、各级输配水管道和滴头等三部分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 (及动力机 )、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 (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 )。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图表 2:滴管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各级输配水管道和滴头三部分组成  资料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在造价方面,滴管的成本较高,而且根据首部装置和滴灌管(带)的不同差异也较大,国产设备,目前便宜的每亩成本也要在 700-800 元,高一些的可以达到 2000 元左右,而在国内的外资品牌成本相对还会更高。  ( 2) 喷灌  喷灌系统是从水源取水并输送、分配到田间,实行喷洒灌溉的水利设施,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由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或管道和喷洒机具等三部分组成,主要工程和设备有:  图表 3:喷灌系统示意图  资料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1水源工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井泉等都可以作为喷灌的水源,但都必须修建相应的水源工程,如泵站及附属设施、水量调节池等。  2水泵及配套动力机。喷灌需要使用有压力的水才能进行喷洒。通常是用水泵将水提吸、增压、输送到各级管道及各个喷头中,并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喷灌可使用各种农用泵,如离心泵、潜水泵、深井泵等。在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常用电动机作为水泵的动力机。在用电困难的地方可用柴油机、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等作为水泵的动力机,动力机功率大小根据水泵的配套要求而定。  3管道系统及配件。管道系统一般包括干管、支管两级,竖管三级,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配到田间喷头中去。干管和支管起输、配水作用,竖管安装在支管上,末端接喷头。管道系统中装有各种 连接和控制的附属配件,包括闸阀、三通、弯头和其他接头等,有时在干管或支管的上端还装有施肥装置。  4喷头。喷头将管道系统输送来的水通过喷嘴喷射到空中,形成下雨的效果撤落在地面,灌溉作物。喷头装在竖管上或直接安装于支管上,是喷灌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5田间工程。移动式喷灌机在田间作业,需要在田间修建水渠和调节池及相应的建筑物,将灌溉水从水源引到田间,以满足喷灌的要求。  喷灌的造价相对便宜,半固定管道式喷灌工程,亩投资在 650-800(不含水源)元左右,而全固定管道式亩投资则要在 1000 元左右(不含水源)。  1.2 高效节水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虽然节水农业的发展不应仅仅考虑其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其带来的环境保护、农民致富等社会效益,但是仅仅从节水农业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对于分析节水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节水农业的成本即是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成本,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节水用水、节约用肥;二是节省土地;三是节省人工;四是提高产量。  以喷灌和微灌来看:  成本端:一次性的投入成本约 600-2000 元,后期每年的维护管理费用很低,我们按照每亩 100 元每年的费用计算。  收益端:  首先,节水方面,喷灌可节水 30%-50%,微灌可节水 50-80%,按照水浇地亩均需 400 立方米来计算,则每亩喷灌可节水 160 立方米左右,微灌可节水260 立方米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灌溉平均供水成本约 0.25 元,一般水浇地的供水成本要更高,未来施行水价改革后,供水价格还将提升,我们仅以 0.25 元计算,则喷灌实现节水经济效益 40 元,微灌实现节水经济效益 65 元。  节约化肥、农药方面。使用微灌和喷灌可节约肥料和农药,节肥和节药比例在 20%左右,目前,我国亩均农药化肥费用约在 150 元左右,由此可实现节约化肥、农药经济效 益 30 元左右。  其次,节省土地方面,相对于渠灌,喷灌和微灌节省土地面积约 3%-5%,则相当于每亩可增加产量 3%-8%,不同作物的亩产出不等,大粮作物相对较低,但也在 2000 元左右,而经济作物的产值则更高,仅此一项即可实现经济效益60 元 -160 元左右,平均 110 元以上。  第三,节省人工方面,北方水浇地每年 浇水 次数在 4-8 次左右,使用喷灌和微灌后,我们估计每年可节省工时至少 10 个以上,每个工时的成本在 10 元以上,则每年可节省人工至少 100 元以上。  第四,提高产量方面,不同的作物使用滴管和微灌后其增产效果不同,大田作物来看的话,微灌 和喷灌 能使其增产 10%-20%以上,按 2000 元的亩均产出来计算,微灌可实现经济效益 200 元 -400 元,平均 300 元 。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我们以上对微灌和喷灌实现的经济效益的计算均是以比较保守的方法进行估算,尤其是对提高产出和节省土地增加的产出,若使用于非大粮作物,增加的产值将达到千元以上,甚至数千元。  按照我们的保守估算,则使用喷灌后可实现经济效益在 580 元,使用微灌后可实现经济效益在 605 元。而我们按照较厚的滴灌管 1500 元的初始投入成本, 5 年使用年限来计算,加 100 元的维护管理费用,每年的成本仅约 400 元,如果按照每年一更换的滴灌带来计算,初始投资成本在 800 元左右,以后每年的更换成本不足百元 ,因此,我们认为农田节水设施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节水农业的经济性是保证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1.3 国外节水农业发展程度较高  高效节水农业起源于以色列,以色列也是目前节水农业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 截止目前为止,以色列 90%以上的农田都已应用自动滴灌技术, 10%的农田配备有微喷设备, 5%的农田拥有移动喷灌设备。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喷灌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  此外,美国、西班牙等国节水农业也较为发达。  美国西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 500 毫米左右,少的只有几十毫米,是全国农业灌溉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美国约 80灌溉面积位于西部 17 个州,因而西部灌溉发展基本上代表了美国农业灌溉的主要成就。 2013 年,美国灌溉总面积约 3.37 亿亩,灌溉比例约 16%,但却贡献了全国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饲料作物,及发展苗圃和温室大棚等,其中,喷灌面积约 2.12 亿亩,微灌面积达到 2970 万亩,分别占灌溉总面积的比重为 62.9%和 8.9%。  2011 年西班牙灌溉面积约为 347 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19%,是欧盟第一大灌溉国。虽然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并不大,但灌溉土地上的农作物产量约占农业总产量的 50%。灌溉面积中,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的面积分别为 103 万公顷、 78 万公顷、 165 万公顷,滴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 45%,喷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 22%,两者合计占灌溉面积的 67%。  一个国家的气候、地形、水资源、耕地等自然条件和人口、经济等状况是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约束条件,也是一个国家选择农田水利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我国大陆与印度、西班牙、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 社会经济状况各有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耕地灌溉规模。  我国大陆与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较为相似的气候特点及社会人口状况,决定了农业及农田水利在这些国家异常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耕地灌溉率。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图表 4:各国(地区)农业经营情况对比  国家地区  农业产值/GDP  粮 食 生 产情况  城镇化趋势  农业经营特点  农业经营规模(公顷 /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占比情况  中国大陆  10.1% 粮 食 自 给率 90%,人均产粮 450公斤。  2012 年城镇化率 52.3%,呈快 速 上 升 趋势。  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近几年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2 年约 21.5%土地流转。  0.2(含务工农民) 0.6(不含务工农民);且家庭土地小块分散  2011 年农业就业人口(含农民工)占总就业人口的 52%。如将农民工看做非农劳动力,则为17.5%。  印度  16.2%( 2010)  粮 食 基 本自给,人均产粮 200 公斤。  2010 年城镇化率 30%,缓慢上升。  土地不均,大部分农民为小农经营,有土地集中流转趋势。  0.6 2010 年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 55.8%,呈缓慢下降趋势。  西班牙  2.6%( 2009)  粮 食 自 给率 70%,蔬菜 水 果 出口大国。  2010 年城镇化率 77%,变化很小。  1960 年代以后,加强土地集中,推进合作化经营。  11.4 2009 年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 4.2%,呈缓慢下降趋势。  美国  1.2%(近十几年变化不大)  粮 食 生 产和 出 口 大国,人均产粮 1400 公斤。  2012 年城镇化率 83%,变化很小。  家庭农场为主,小农场数量最多,大中农场占面积多,农场面积平均170 公顷。  65.2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8%。  日本  0.92%( 2012年)  食 用 大 米基本自给,粮 食 自 给率 40% 城镇化率 92% 家庭经营为主,有 集约化趋势。  2.7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4%。  台湾  1.57%( 2012年)  食 用 大 米基本自给,粮 食 自 给率 32% 城镇化率 83% 家庭经营为主,有 集约化趋势。  1.3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  资料来源: 灌排中心   国联证券研究所   与美国和西班牙相比, 2012 年,中国、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灌溉面积普遍较高,分别达到 51%、 55%、 40%和 55%。在节水发展方面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 50 60 年代从美国引进喷灌技术,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以喷灌为主体的旱地灌溉事业,使起源于干旱地带的喷灌技术在地处湿润地带的日本扎下了根。在旱地灌溉面积中,喷微灌占 90以上;微灌大多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和花卉种植业上使用。  国外节水农业不仅普及率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  节水滴灌信息系统是基于移动无线网络,用于滴灌系统首部运行自动控制、田间阀门的自动开关、信息反馈、首部及田间参数采集、存储、分析的控制系统。节水滴灌信息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农业生产技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术相结合,以宽带互联网络、移动无线网络为基础, 将分散、独立的田间控制点、首部控制点进行联网,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协调使用、统一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直观的、行之有效的田间灌溉监督手段和管理工具。  国外滴灌、管灌等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总的来说比较高。美国垦务局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灌区配水调度,将配水效率由 80%提高到 96%。以色列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 90%。  目前,美国正在研究和实践精准灌溉的概念,即建立作物生长需水监测 8.9系 统,进行精准灌溉管理,定位、定时、定量地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水 分及养料,以获得最大的灌溉效益。美国灌溉管理自动化程度极高,在灌区管理机构设有灌溉总控制室,进行实时调度,并和卫星联网,在全国形成完整的水资源调度调控系统。  2、我国农田水利 建设不足 ,国家力推节水农业发展  2.1 农业用水是我国淡水使用的重点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淡水拥有量却非常少, 2013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拥有量仅有 2072 立方米,在有统计的 209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 131 位,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34.46%。此外,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人均拥有的在可再生 内陆水资源在持续减少。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我们预期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提升,从而使得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持续减少。  图表 4: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拥有量少   图表 6: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拥有量持续减少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1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由于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品类不同,比如水稻的种植将需要更多的淡水,而玉米的种植则需要相对较少的用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用水有较大差异。从 1997 年开始,我国农业淡水使用总量以及农业用水占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国农业水利建设发展。  图表 7: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比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表 8:我国农业用水占淡水总用量的比重持续降低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9:我国淡水使用量持续增长  ( 10 亿立方米)   图表 10:我国农业淡水用量情况( 10 亿立方米)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世界银行  国联证券研究所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非常严峻,使得我国水资源供给更加紧张。此外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耕地只占全国的 36%,但是水资源却占到 80%,而黄、淮、海三大流域耕地面积占比达到 40%,而水资源量却只占 8%,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拥有量更加少。因此,我国黄淮海流域和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尤其紧迫。  2.2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干旱灾害严重  我国长期以来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农业体制,使得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比较滞后。在 2013 年,全国有近一半的耕地缺少有效灌溉条件, 40%的大型                                                                                  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灌区、 50%-60%的中小型灌区和 50%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排灌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 60%。  图表 11:我国干旱受灾面积大  来源:水利部   国家减灾网   国联证券研究所  落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导致了我国一直都是干旱的重灾区。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增大,我国干旱受灾面积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2014 年全国作物受旱面积 3.4 亿亩、受灾面积 1.8 亿亩、成灾面积 8516 万亩、绝收面积 2227 万亩,损失粮食 200.76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910 亿元,占当年 GDP 的 0.14%。  图表 12:因旱导致的粮食损失情况   图表 13:因旱导致的经济作物损失情况  来源:水利部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水利部   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地域分布来看,以辽宁、河南、河北、内蒙古四处的影响最大,绝收面积合计达到 1558 万亩,占总绝收面积的 69.97%。  图表 14:辽宁、河南、内蒙古、河北等省份受干旱影响最大(千公顷)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发现价值   实现价值  来源:水利部   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近十五年的旱灾情况来看,我国旱灾因旱导致 的损失波动较大,一旦气候发生异常,就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干旱和严重的经济损失,这说明,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依旧不足,难以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耕地较多而水资源匮乏,因此,发展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2.3 国家加大对于农田节水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节水农业的建设。 2010年 12 月 31 日,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第一次将水利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预期未来十年投资不低于 4 万亿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开我国水利大发展的序幕。此后,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水价综合改革,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图表 15: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发展节水农业  时间  名称  水利方面的主要内容  20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今后 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 年高出一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效率控制,并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2012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控制用水总量,提升用水效率,到 2030 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 以上;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 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2012 农业部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  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时机,整合资源,加强田间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示范主体的培育,重点扶持、服务和指导粮食生产大户、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树立样板,带动周边农户,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推广高产耐旱品种,改进耕作栽培制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实 现节水增产和节水增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