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2018 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编委会成员编委会主任: 陈鸣波 周 亚副 主 任: 张建明 张 严 编委会成员: 陆 寅 朱静蕾 张 敏 黄德马 楼振飞张忠成 李贤葵 王 晋 魏玉剑 俞增盛主 编: 张建明副 主 编: 陆 寅 朱静蕾 楼振飞 王 晋责 任 编 辑: 王茜茜 黄德马 李贤葵 秦宏波编 辑: 陶 然 朱 冰 朱 婷 薛恒荣 任庚坡 巫 蓓 毛俊鹏 范 狄 王 祺 李 鹏联 系 单 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前 言上海产业能效指南自 2004 年 6 月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本市产业能效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上海工业节能目标是“用能总量下降 180 万吨标准煤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5%”。截止 2017 年底,本市规上工业用能总量较“十二五”末下降 202 万吨标准煤耗,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0.9。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未来两年是完成“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关键年和冲刺年。为了更好指导全市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统计局编制了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8 版),在延续以往框架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改进和完善。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8 版)中,我们根据上海产业实际情况, 在工业领域, 遴选 60多种主要产品 117 项国际国内能效标杆值、45 项产品单耗行业平均水平,汇总 79类工业产品 464 项能耗限额值和 407 项准入值,梳理 22 个行业 50 个重点产品的水效定额值,统计 35 个大类行业、164 个中类行业的能效平均水平、33 个重点工业园区能效情况。 在非工业领域, 汇总 11 个领域 113 项能效合理值、88 项能效先进值,梳理 3 个领域 11 个重点产品的水效定额值。 在重点设备领域, 汇总 11 类工业设备853 项能效限定值、917 项一级能效值(节能评价值),梳理 6 类 9 个重点用水设备一至五级水效值。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8 版)的发布,为各级政府部门吸引投资、引进项目、淘汰劣势产业和制定产业政策,为企业了解自身能效水平,为各行业、企业推行能效对标管理提供客观评价标准和量化参考依据,有助于促进本市工业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实现转型发展,促进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全行业“比、学、赶、超” 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者的能源管理、装置效率、产品单耗,推动能效水平整体提高。上海产业能效指南发布 14 年来,获得了上海产业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在全国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兄弟省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社会各界予以批评指正,给予帮助支持,使之不断充实完善,更加科学、实用,更好地指导本市产业能效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工作。编 者 2018 年 12 月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前言 1 目 录一、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 1二、产品能效 52.1 产品能效 52.1.1 说明 52.1.2 工业主要行业产品能效 62.1.3 非工业领域能效 262.2 行业产品水效 322.2.1 说明 322.2.2 工业主要行业产品水效 322.2.3 非工业领域水效 34三、设备能效 353.1 设备能效 353.1.1 说明 353.1.2 变压器 353.1.3 电源和接触器 363.1.4 燃气锅炉 373.1.5 电动机 383.1.6 风机、泵 433.1.7 空压机 443.1.8 暖通空调 503.1.9 冷却塔 533.1.10 照明系统 543.1.11 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 593.1.12 加热设备 65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目录 2 3.2 设备水效 693.2.1 说明 693.2.2 反渗透净水机 693.2.3 坐便器、蹲便器 693.2.4 淋浴器 703.2.5 小便器 703.2.6 便器冲洗阀 703.2.7 水嘴 70四、产值能效 714.1 说明 714.2 分类能效 714.3 各行业产值能效 724.4 各行业主要能源比重 824.5 产业园区能效水平 96附录 A 折标系数说明 98附录 B 标准索引 100附录 C 绿色制造政策索引 106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目录 1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一、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近年来,本市工业领域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全市如期完成节能约束性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上海市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目标分解方案,到 2020 年本市需完成“规上工业用能总量下降180 万吨标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5%”的目标。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全面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对上海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2017 年工业用能主要特点1. 用能总量大幅净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二五”以来,本市工业能耗总量开始持续下将,从 2011 年峰值 5991.37 万吨标煤下降至 2017 年 5582 万吨标煤(全口径),减少 409.37 万吨,占全市能源比重从 54% 下降到 47%,下降了 7 个百分点,为全市优化产业结构做出积极贡献(见图 1)。2017 年,规上工业用能总量比上年下降 2.10%,净减 109.67 万吨标准煤,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 202 万吨标煤。 图 1 2011-2017 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占比图 2 2. 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天然气比重持续上升。煤炭方面, 7 月和12 月两次发电高峰使得发电用煤比上年增长 5.21%,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全年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4533.11万吨,比上年增长2.26%。 油品方面,受化工装置利用率不足影响,石脑油和炼厂干气的消费量分别大幅下降 4.09% 和6.54%,全年规上工业油品消费量 981.04 万吨,比上年下降 3.82%。 天然气方面,全年规上工业天然气消费量 52.64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4.38%。其中发电投入18.8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5.56%。 电力方面, 全年规上工业用电总量 712.63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0.01%。其中,石化、钢铁行业用电量下降较快,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生产形势较好,用电量增长较快(见表 1)。表 1 2017 年本市规上工业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情况3.传统高载能行业能耗占比依然较高,用能降幅大于工业平均水平。 2017年,5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量4027.59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用能总量的78.9%,比上年下降2.92%,降幅大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82个百分点;净减121.05 万吨标准煤。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因钢铁行业重点企业高炉、烧结和碳钢工序关停,用能净减82.01万吨标准煤。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因石化行业重点企业相继安排设备检修,用能净减 17.24 万吨标准煤。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因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生产工序已大面积关停,用能净减 4.77 万吨标准煤。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因乙烯、甲醇等主要产品产量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加之部分企业安排短期停产检修,用能净减 24.99 万吨标准煤。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因夏季极端高温天数较上年增加,冬季平均气温又低于上年同期,全社会用电需求有所增加,用能净增 7.97 万吨标准煤。 非高载能行业,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品种 计量单位 消费量 比上年增长(%)煤炭 万吨 4533.11 2.26其中:扣除发电投入 万吨 1604.87 -2.72油品 万吨 981.04 -3.82天然气 亿立方米 52.64 4.38电力 亿千瓦时 712.63 0.01 3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30 个非高载能行业中 18 个行业用能比上年下降,下降明显的包括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 个行业用能同比上升,其中汽车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增幅分别达 5.50% 和 3.95%。合计净增 17.36 万吨标准煤。4. 经济能效和产品单耗水平持续提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保持较高水平。经济能效方面, 2017年,本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10.9。 产品单耗方面, 从标杆企业看,本市供电煤耗、集成电路块电耗、乘用车单耗、啤酒综合能耗、铜及铜合金管材综合能耗等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乙烯、甲醇、MDI、醋酸等产品单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从行业平均水平看,本市吨钢综合能耗、原油加工耗电、造船综合单耗、大型锻钢件、吨水泥综合能耗等主要工业产品单耗较上年同比下降。 加工转换方面, 本市二次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79.55%,比上年微降 0.34 个百分点。其中,通过由高效发电厂承担更多的发电任务,火力发电效率较上年略有提升,发电煤耗下降 0.03%。二、下一步工作举措本市工业系统将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落实双控指标分解考核,深化政策法规标准引领,推动技术产品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一是完善节能标准体系,推进能效对标达标。 实施“能效标准制修订百项工程”,持续开展“上对标杆、中对管理、下对限额”的能效对标达标行动;加强能效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测分析,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限额、淘汰落后设备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效水平的事中事后监管。二是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系统,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电力等高载能行业,围绕生产全流程、全环节、重点设备开展全面分析诊断,寻找薄弱环节,制定能效提升路线图,推进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节能改造和能量系统优化,促进工业节能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持续推进能效提升。三是加强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组织实施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百一行动”,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技改、合同 4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 上海市工业能效概况能源管理重点工程,持续开展创建能效“领跑者”活动;加强“绿色数据中心”示范推广,推进数据中心典型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利用上海市节能环保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大能源管理人员培育力度;深入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应用,推进企业能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系统节能、精细节能和数字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