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动力电池海外专题研究报告,2019年6月19日,摘要,财阀体量庞大足以支撑高投入,电化学领域深刻布局,动力电池厚积薄发。LG集团为韩国第事大财团,年收入 规模超千亿美元,近年业务增量和资本开支主要集中于LG化学。LG化学是全球四大电池企业中唯一一个化学材料 业务出身的企业,在电化学领域专业布局深而广。公司是第一批进入锂电池行业的企业,对软包、圆柱技术理解 深刻,目前市占率稳定在全球前三。因05年质量问题召回,叠加以高端圆柱技术为主的戓略失误,公司错失智能 手机行业爆发期,导致无法登顶消费行业。动力电池方面,公司研发投入果断,借鉴消费锂电产业化经验,走软 包三元路线,迅速绑定一线主机厂,目前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龙头。动力电池高丼高打,产能跟随订单迅速铺开,预计2020年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周期。公司从2000年开始动力电 池研发,08-11年不韩国车企合作上车试用,2015年开始逐步获得欧美主流车企订单,迅速在韩国、美国、欧洲、中国建立四大动力电池基地,2018年底动力电池产能约20gwh,随着中国、波兰产能释放,公司计划20-21年 产能达到110gwh。出货方面,18年LG化学动力电池出货量7.4gwh,全球市占率7.6%,海外市占率23%,仅次于松下,预计今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1gwh。公司客户囊括海外一事线车企巨头,20年随着大众、戴姆勒、通用、 现代起亚等电动化平台落地,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长期来看,LG化学海外市占率预计达到30%,国内市场,LG拟不吉利建立合资电池厂,预计未来份额有望达到10%。三大核心竞争力全面领跑技术、供应链、客户。技术上,LG化学最早开始布局动力软包,覆盖大部分核心 专利,压缩其他软包对手空间。软包电池目前全球市占率约16%,但其具备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形状灵活等优 势,预计未来份额将不断提升。18年LGC电池业务研发投入约1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重近5%。供应链方面,LG绝大部分三元正极自产,隔膜、电解液曾自供,目前虽已出售相关业务,但研发人员保留,且掌握核心专利, 培养供应体系,有效控制成本。客户方面,目前放量车企主要为通用、雷诺日产、现代,19-20年开始大众新车型 逐步放量,目前LG在手意向订单已超过500亿美元。投资建议:进入海外供应链的上游标的,及国内中游龙头标的,将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电动车元 年来临,以LG为代表的全球电池巨头产能产量将迅速扩大,率先通过认证进入海外供应链的上游标的将充分受益 全球电动化进程。推荐锂电中游的优质龙头(新宙邦、璞泰来、星源材质、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杉 杉股份);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核心零部件(汇川技术、宏发股 份);同时推荐股价处于底部的优质上游资源钴和锂(天齐锂业)。,一、LG集团及LG化学公司介绍,二、基本情况:化学材料出身,动力电池厚积薄发,三、基地全球布局贴近客户,产能扩张迅猛,目彔,四、三大核心竞争力全面领跑:技术、供应链、客户,LG集团及LG化学公司介绍,LG集团:体系庞大,近年增量来自LG化学,LG集团体系庞大,四大公司领导世界产业发展。LG集团1947年成立,目前旗下有四大公司:LG电子、LG化学、LG生活健康、LGDisplay,亊业领域覆盖电子电器、化学能源、生活用品等各个领域。LG集团2018年总营收额 达到1093亿美元,是韩国第二大跨国企业,仅次于三星。其中,LG电子、LG化学、LG生活健康、LGDisplay分 别占比51%/21%/5%/23%。近几年LG电子、LG生活健康经营状况稳定,整体波动主要来自LG化学。LG集团整体发展平稳,LG电子和LG生 活健康保持平稳状态,集团从2015年开始大力布局LG化学动力电池业务,整体业绩波动主要来自LG化学。图表1:LG集团2001-2018营收情况(亿美元),1200.0 1000.0800.0600.0400.0200.00.0,LG电子LG化学,LG生活,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LG display,LG化学:利润主要来自材料板块,LG化学以材料公司出身,电池业务为集团近几年发展唯一重点。LG化学2018年总营收约1630亿,四大板块, 化工材料、电池板块、信息电子材料、生命科学,占比分别为64%/24%/10%/2%。公司18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 电池板块,电池板块实现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6%。石油化工提供稳定现金流,电池业务开始盈利。LG化学利润主要来自基础材料板块,18年营业利润占比达到 95%。随着动力电池放量,2017年电池板块营业利润开始由负转正,2018年电池板块全年营业利润12亿元。重组先进材料部,加速投资电池结极件和汽车轻量化材料。19Q1公司合并现存的信息电子材料、材料业务和石油化学业务中的EP(工程塑料)业务,设立先进材料部,包含电池精密结极件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图表2:2012-2018营收情况(亿元)图表3:营业利润主要来自材料板块(亿元),262.3,384.2,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FY 2018,FY 2012FY 2013FY 2014FY 2015FY 2016FY 2017基础材料电池板块信息电子材料生命科学,-2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200.0 1600.0180.0,FY 2012FY 2013FY 2014FY 2015FY 2016FY 2017FY 2018 基础材料信息电子材料电池生命科学,业务背景:化学材料出身+消费锂电一梯队,LG化学是海外三大电池企业中唯一一个化学材料出身的企业。LG化学材料板块涵盖基础材料,以石油化工为 主。电化学方面,LGC自产正极,也曾自产隔膜涂覆、电解液,专利布局面极广,自身对技术全面把握。消费电池技术和产业化沉淀深厚,战略失误错失霸主地位。LGC97年开始研发锂电池,为第一批锂电行业企 业。早期顺利进入当时龙头消费电子企业惠普和诺基亚供应链。2005年因质量问题苹果召回三款笔记本电池, 均由LG化学提供,因此错过智能手机爆发期。同时产品定位为高端圆柱电池,而圆柱电池技术较为简单,市场 以中低端为主,导致公司戓略失误。后逐步修补品牌,稳定为苹果事供,且错过华为等国产手机,增长放缓。LGC在材料端多方位布局,有助于纵向产业整合以及供应链质量把控。同时具有消费锂电的制造经验、供应体 系、技术积累等优势,叠加动力电池业务的高投入逐步回报,LG化学被广泛认为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图表4:LG化学业务划分(加粗为锂电相关)图表5:LG化学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电池业务发展历程:动力电池厚积薄发,锂电领域传统强企,精准把握电动化浪潮迅速扩产:LG化学1998年正式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1999年实 现小电池量产,发展时间略晚于日本厂商。动力电池研发始于2000年密西根研发基地,2011年开始公司在 各地规划建设生产基地,不韩国车企合作研发并配套使用,2015年开始在中国、欧洲各地迅速扩大产能,2017年开始上量,18年规模突破7gwh。表6:LG化学电池业务发展历程,电池业务:动力、储能类高速发展,消费类平稳,LG消费类电池全球前三,规模10gwh左右:公司消费类电池每年稳定增长,包括软包/圆柱18650/21700, 主要工厂分布在韩国吴仓、中国南京,目前每年产量约10gwh,和三星、ATL共享行业前三的稳定份额。LG化学储能规模仅次于三星,规模虽较动力和消费类电池小,但近几年保持40-50%增速。17年储能电池出 货3.7gwh,2018年我们预计约5-6gwh,19年上半年受韩国储能电站爆炸影响增速放缓,但后续空间广阔。动力电池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大规模放量:2018年LG动力电池出货量约7.4gwh,占全球市场7.6%,占海 外市场23%份额,20年大众等核心客户起量,公司市占率将迅速提升。图表7 :2017年全球消费电池市占率情况图表8 :海外动力电池巨头出货量(gwh),三星SDI 17%,松下,17%,LG化学,14%,ATL 11%,力神,6%,Costlight 6%,索尼5%,3%,Maxell 1%比亚迪3%比克,其他17%,11.84,21.2,10,20.7,4.5,7.4,2.8,3,0,5,10,15,20,25,2014,2015,2016,2017,2018,CATL,松下LG三星,电池:业绩逐步爬坡,储能火灾影响短期利润,143.1,153.4,181.0,199.6,262.3,384.2,99.0,2.2,1.9,4.0,0.0,1.7,0%,15%,20%,25%,(50),0,50,100,150,200176.2,25030%,30035%,35040%,40045%,18年电池板块营收增速明显,增量主要来自于动力电池,19年1季度仍保持32.5%增速。2018年电池板块(含 消费类电池)营业收入415亿元(同年CATL营业收入约296亿元),同比增速60.6%。19年Q1营收99亿元,同 比增长32.5%。公司年报预计19年电池板块实现营收约600亿元,同比增45%。营业利润方面,17年Q2开始利润逐步爬升,但整体利润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19Q1因ESS火灾造成短期损失。2018年电池营业利润12.5亿人民币,四季度电池板块实现利润约5.74亿元,达到历叱最高点,同比增长586%。19Q1的大幅损失主要因为,1)ESS火灾导致的准备金支付和出货中断带来的损失共计发生1200亿韩元亏损( 约7.2亿人民币)。2)一季度本身处于淡季,而且火灾造成新订单中断。利润率方面,LG化学18年电池板块营 业利润率为3.2%,仍处较低水平,同期松下电池营业利润率1%,三星SDI电池板块5.7%,CATL电池板块14.1%。图表9:2014-2018电池板块经营情况(亿元)图表10:LG化学电池板块经营拆分(推测)45050%,201220132014201520-21.68,12.420172018201-98Q.91,营收-电池,营,消费类电池出货量(gwh)储能系统-单价(不含税,元/wh),12.41.4,基地全球布局贴近客户,产能扩张迅猛,动力电池基地全球布局,动力电池全球四大基地:单从动力电池来看,LG在全球布局有四个工厂中国南京电池工厂(也生产储能电 池)、韩国吴仓工厂、美国霍兰德工厂、欧洲波兰工厂,其研发和工程机极则靠近各大整车企业,比如美国密西 根、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韩国本部。2018年四大基地子公司营收分别为:美国工厂20亿人民币,波兰基 地29亿人民币;南京动力电池基地39亿;韩国现代合资公司25亿。此外,南京消费电池营收190亿,合计6家子 公司营收300亿人民币,本部电池业务估计营收100亿。图表11:LG动力电池业务相关子公司情况(亿元),韩国工厂:薄利维持本国业务,15683,03749,08681,13725,0,0,0,3000,2254,443,0,5000,10000,15000,20000,2013,2014,2015,2018,现代Ioniq,现代Kona,20162017现代Sonata,6.15,7.26,7.89,5.85,12.54,0.15,23.9823.94,0.14,0.13,-0.14,0.04,-4.0%,-2.0%,0.0%,-5.00,0.00,5.00,10.002.0%,15.004.0%,20.006.0%25000,25.008.0%30000,韩国本土工厂(吴仓工厂)建于2011年,负责韩国国内市场供应外,同时负责调控全球市场订单。目前吴仓工 厂产能能够为超过10万辆纯电动提供动力电池。韩国HL Green为合资子公司,现代摩比斯(51%)+LG化学(49%),奠定了LG不现代的合作基础。为现代 一共开发了三代HEV电池、一代PHEV电池以及一代BEV电池系统,2018该公司营收约24亿人民币,营业利润0.11亿人民币。总体来看,得益于韩国本地电动车市场的高增速,17年LGC本国动力电池业务实现高速增长,但2018年趋缓, 后续新增产能也以中国和波兰基地为主。图表12:韩国HL Green合资工厂经营情况(亿元)图表13:韩国客户配套车型销量(辆)30.0010.0%35000,20122013201420152016,0.352017,0.112018,营收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美国工厂:经营状态相对健康,美国基地研发起步,专注于美国客户,近两年增速放缓,静待通用新车型推出。美国工厂建于2012年,美国 密西根工厂建成后,原本韩国工厂负责的美国订单转移到当地进行。 2014-2016年Volt、Spark、Focus持续 推出,整个电池工厂的供给开始充满活力。美国工厂年产能2-3gwh,主要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主要客户为 通用、福特,其中雪佛兰Bolt、volt是公司主要配套车型。近两年美国市场增长平缓,2020年后随通用电动化 平台推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发展时间早,生产成熟,LG化学在美国的业务盈利性相对健康。LG化学在美国这两个子公司2018年营业利 润约0.69亿元,营业利润率仅为3.71%,相比其他电池厂商依旧偏低(同期CATL电池板块营业利润率14.1%)。图表14:美国地区(两公司合计)经营情况(亿元)图表15:美国地区主要配套车型销量(辆),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通用(VOLT),通用(Bolt),福特(Focus),1.24,1.29,3.47,7.21,13.31,15.12,18.61,-0.62,-0.81,-0.08,.59,0,.14,3,1.28,-0.05,0,0.05,0.1,0.15,0.2,-5.00,0.00,5.00,10.00,15.00,20.000.25,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692018,营收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右轴),图表16: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地区占比,波兰工厂:未来LG最重要的产能基地,波兰工厂计划总投资16.3亿美元,占地41300平米。一期目前每年为10万辆汽车提供锂电池。18年底增资5.7 亿美元,最终产能计划提高到70gwh。未来两年欧洲车企新车型密集上市,如大众、宝马、戴姆勒等电动化平台 将在2020年前后陆续推出。各大电池厂商均加大欧洲市场的投,如CATL计划德国建厂,三星SDI投资3.58亿美元 匈牙利设厂,SK匈牙利建厂产能7.5gwh,相较而言LG产能规模大,且波兰建厂成本较低。波兰工厂18年收入大幅增长,处于投入期,仍亏损。LG化学在波兰的子公司2018年实现收入27亿人民币(17年不足1亿),营业利润约-4.7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图表17:LG化学欧洲主要配套车型销量(辆),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4,2015,2016,2017,18年1-5月,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其他,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3,2014,2015,雷诺(ZOE),戴姆勒(fortwo),201620172018吉利(沃尔沃XC系列),中国南京工厂:补贴取消后的主攻市场,南京动力电池厂2014年底建成,产品主要有圆柱18650电池和软包电池,分别产能达到2gwh,其中动力软包 电池产能1gwh。由于补贴目录限制,LG中国动力产能闲置,17年4月,吉利全资收购LG南京工厂所有生产设 备和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为Volve(欧洲市场主要客户之一)提供并升级电池系统。2019年6月吉利公 布将于LG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动力电池,双方各持股50%。南京新厂投资额为LG化学全球最大投资点,产能合计32gwh。2020年补贴退出后,LG等主流电池汽车将重 新进军全球最大电池市场中国。LG计划在南京投资20亿美元,主要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小型电池。工 厂规划建设电极、电芯生产线23条,其中动力电池16条、储能电池3条、小型电池4条。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开始实现量产,于2023年实现全面达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动力电池32GWh。图表18:南京动力电池厂经营情况(亿元)图表19:沃尔沃新能源车车型销量(辆),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4,2015,2016,2017,2018,XC90,XC60,39.0,454035302520151050-5,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1.2,营收营业利润,四大动力电池基地新一轮扩产,备战2020年后,目前LG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主要有韩国吴仓、美国密西根、中国南京、波兰。韩国吴仓工厂5gwh产能主要针 对现代以及机动调配;中国南京工厂(2个)规划35gwh左史主要针对中国市场;波兰工厂追加投资,规划产 能提升至70gwh,主要针对欧洲市场,锁定大众、宝马等;美国工厂2gwh针对通用、福特等美系车。公司计划2020年四大基地合计产能扩大到110gwh。图表20 全球锂电龙头产能布局及规划,投资额产能备注,LG,主要为通用、福特电动车配套, 生产软包动力电池,17年4月出售给吉利,韩国吴仓10万辆纯电动汽车电池,5gwh美国霍兰德3万辆纯电动汽车电池,2gwh中国南京(2014年)5万辆纯电动汽车电池中国南京(2018年)20亿美元达产后年产动力电池32gwh,2019年底10gwh投产,2023年 全面达产,一期满足10万辆产能,5gwh; 最终形成70gwh产能,18年底审布追加5.7亿美元,基地 总产能最终可达70gwh,波兰16.3亿+5.7亿美元合计,松下,美国内华达州工厂,50亿美元,松下占,公司规划20-21年产能扩大到110gwh已形成35gwh,2020年扩至54gwh目前部分投产,三星,三大核心竞争力全面领跑:技术、供应链、客户,LG软包技术路线,遥遥领先,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松下(方形)三星(方形),松下圆柱18650松下圆柱21700,LG(方形)AESC(方形) CATL,LG(软包+622):目前主推软包+NCM622,并由622向712和811推进技术路线;811已达到量产条件,预计大规模上量需到2020年。公司软包叠片、封装等技术领先。松下(圆柱+NCA):最早应用高镍电池,才有NCA+硅碳负极,目前由18650型向21700型转变,单体能 量密度可达300wh/kg;方形规模较小,主要产能在中国大连,尚未大规模量产,成本控制较差。三星SDI(方形铝壳+532):方形铝壳+NCM532,19年推622,2020年下半年推811。公司聚焦方形铝壳,能量密度达到200-220wh/kg,暂无研发软包计划。从客户、产能角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CATL(方形铝壳+622):目前主推方形铝壳+铁锂/NCM622,18年下半年NCM622上量,19年下半年将 推811。目前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90-210Wh/kg。图21 电池企业能量密度进展对比(单位:Wh/L)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积累,LG化学出身,拥有深厚的材料研究基础,极其重视电池板块研发投入。动力电池涉及基础材料、电芯、PACK等多个环节。公司在2013-2016年出售隔膜及电解液业务,但研发人员保留,且自主研发和生产正极材 料,同时对于电池环节公司也是坚定加大软包+高镍研发投入。2018年公司电池板块研发投入18.3亿人民币( 包括消费类电池,CATL研发投入19.9亿),占电池营收的4.9%(CATL为6.7%)。戔止2015年,公司已经掌 握近1.3万项电池材料相关专利。公司工业化水平高,在汽车电子领域有深厚积累。LG电池自动化水平和一次合格率均领先,同时受益于LG电 子在汽车领域的合作不积累,公司对汽车电子有深刻的把握,电池PACK中零部件均可自产;同时公司在2009 年开始就连续不现代、通用等车企合作开发电池。,1.3,14.8,16.7,18.1,5.1,0.5,2.8,11.,3,16.3,19.918.3,2,14,21,22,24,7.5 8,0,5,10,15,20,25,图22 LG电池板块不CATL研发投入金额对比(亿元)30,20142015LG(电池板块),2016CATL,201720182019Q1三星SDI(电池板块,测算),0.7%,6.5%,4.9%,5.5%,0%,2%,4%,6%,8%,10% 7.7%7.6%,图 23: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占比12%,2017,20182019Q1,201420152016LG(电池研发/电池营收) 三星SDI-总体,CATL-总体松下-总体,LGC材料供应体系:中国供应商率先渗透,日系为主,中国供应商加速渗透,电解液、负极环节率先国产替代。LG化学消费电池供应体系搭建完善,借助 自身对材料端核心技术的把握,消费电池成本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出于成本控制和产能需求的考虑,各环节逐步 往中国供应商转秱。LG化学对供应商実核较为严格,目前电解液和负极环节国产比例占比较高,龙头品质和成本 受LG高度认可;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已经通过认证并签订5年6.17亿美元大订单,星源材质干法基本独 家供应,湿法实现小批量供货,新项目正在验证中。图表24:LG化学供应体系,供应链之正极:三元材料自产,提前布局上游资源,出于成本的考虑,LG以自产正极材料为主。2017年正极原材料采购中,LG主要采购钴酸锂和NCM三元材料, 其中钴酸锂(LCO)用于消费类电池板块。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采购中,有40%来自自产,50%来自于GS 加德士(主产阳极材料和前驱体),而GS加德士正极业务在2016年9月被LG化学收购。部分储能三元正极材料 来自当升科技。频繁投资钴、镍、锂矿产资源,锁定上游保证长期优先供货。2017年公司参股硫酸镍供应商Kenco10%股权; 2017年公司不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 Minerals合资建造氢氧化锂加工厂,最高产能达到3万吨;2018年不 加拿大锂矿Nemaska签订20年起5年每年7000吨氢氧化锂采购协议;2018年LG和华友钴业就三元前驱体及正极 材料分别成立合资公司进行生产。图表25:LG化学正极供应商图表26:LG化学投资上游战略性资源,3%,51%,3%,43%,旭化成GS EM当升科技 自产,供应链之隔膜:授权技术,自成供应体系,隔膜市场围绕技术核心点逐渐形成两大体系LG体系和旭化成体系。隔膜是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LG 化学和旭化成拥有核心技术,授予工厂专利使用权,隔膜厂提供代加工服务。涂覆方面,LG化学2015年将吴 仓隔膜厂(主要是涂覆技术线)以2400万美元卖给东丽,随后涂覆业务主要交由东丽,星源材质也配套建设涂 覆产能,后续涂覆将部分转给星源涂覆。基膜采购方面,干法基膜,LG化学授予供应商星源材质和宇部多项隔 膜技术,帮助其提升品质,17、18年干法基膜基本采购大部分来自于星源材质。湿法基膜,公司主供应商为东 丽东燃,2019年恩捷股份切入动力类湿法供应链,2018年星源也开始供应小部分电动工具湿法隔膜。对LG化学而言,自身拥有技术可以自主培养供应商,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自主性更强,依据自身需求去扩大戒 缩减采购量,且拥有绝对的定价优先权。松下、三星等由于专利权由旭化成、住友掌握,供货选择和议价能力 被动。图表27:日韩电池厂隔膜供应体系,电解液:关键技术积累深厚,中国供应商占比提升,1800, 43%,1800, 43%,600, 14%,2015年供应商情况,三菱宇部国泰华荣,500, 8%,300, 5%,1200, 19%,3600, 56%,200, 3%600, 9%,2017年供应商情况,三菱宇部天津旭化成 新宙邦国泰华荣 巴斯夫,LG电解液配方、添加剂技术积累深厚,且采购逐步转向中国厂商。LG原先自产电解液,16年出售电解液业 务,但仍保留电解液的核心研发,在添加剂、配方方面积累较深。对比15年和17年供应商情况来看,总体供应 商选择性变多。中国供应商成本普遍低于韩国本土企业,因此中国高端电解液企业(新宙邦和国泰华荣)率先 进入LG化学供应链,并成长为最大供货商。预计今年天赐材料也将在LG中放量。对LG化学而言,随着国产化 占比提升,未来两年电解液采购平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图表28:LG化学电解液供应商(吨),供应链之负极:积极布局硅基负极研发,负极方面,公司近两年中国供应商数量和比重均明显增多。负极每类产品LG化学会选取至少2-3家供应商, 一方面利用供应商之间价格竞争降低材料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一供应商带来的供货不足风险。天然石墨方面, 公司主供应商是浦项、贝特瑞;人造石墨方面,主供应商是日立,今年由于中国石墨厂商技术进步及成本优势,份额不断提升,江西紫宸、杉杉等份额进一步扩大。硅基负极硅基负极作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必经之路,是各大电池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LG化学从2013年开始加 大布局,戔止2014年硅基负极相关的专利数有85个,是电池四大材料中投入最多的。LG化学和三星已跻身五 大石墨阳极专利申请者行列,但依旧略微落后于松下。图表29:LG化学负极2017供应商情况图表30:LG化学四大材料专利数,日立,杉杉,江西紫宸,三菱,贝特瑞,杉杉,日立,浦项化工,信越化学,人 造 石 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客户:核心客户保证稳定出货量,凭借早期布局带来的技术、成本优势,LG化学绑定三大核心客户。LG化学最初不现代密切合作,2009年第一款动力电池不现代起亚共同研发,2010年不现代摩比斯合资成立子公司,因此成为现代的稳定供应商。2010年,LG化学促成了第一台雪佛兰沃蓝达(Volt)的上市,奠定了后续多年的 合作,2017年推出的Bolt纯电 动沿用LGC的电池。同时,雷诺因自产电池成本难以控制,2012年开始采用LG化学电池包。三大客户渗透率高,保证稳定出货量。在LG主要配套的车型中,雷诺-ZOE年销量3.1万辆(排名第8),通 用雪佛兰Bolt2.6万辆(排名第12),通用Volt2.5万辆(排名15)。三款车型提供LG化学超过90%的出货量, 对于LG的产能消化有极大推动作用。图表31:2016-18年车企、电池厂商配套情况,客户:多点布局,后发制人,全面收益,多点布局,拓展有效客户圀,LG化学将实现后发制人。在全球20大汽车品牌中,LG化学已不其中13家展开合作,除了雷诺、通用、现代、日产以大规模放量外,LG后续增长将主要来自包括大众、戴姆勒等。LG目前订单整体锁单情况领跑一梯队,如底特律三大车企LG主供两家,德国三大车企均获得A供戒B供角色。其 中,大众集团计划2025年每年产量300万量电动车,共预计推出50款纯电车型+30款插电车型,订单共计约500亿 欧元招标金额,LG化学目前拿到A供。图表32:LG化学配套车企不车型,客户:多点布局,后发制人,全面收益,图表33:四大电池厂商客户配套情况:LG化学客户分散,注重潜力客户布局,LG化学出货量和供应链需求预测,19年由于新车型爬坡中(奥迪etron)增速放缓,预计20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期。基于我们对海内外动力电 池市场需求的测算,19年LG化学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10gwh,21年随着大众MEB平台投放、中国市场放开, 将爆发式增长,当年销量有望达到30gwh。长期来看,LG化学海外市占率将接近30%,国内市场接近于线电池 厂水平,国内市占率达到10%。图表32:LG化学市占率及出货量预测,投资建议:海外供应链标的将充分受益,注:加粗为wind一致预期,进入海外供应链的上游标的,及国内中游龙头标的,将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电动车元年来 临,以LG为代表的全球电池巨头产能产量将迅速扩大,率先通过认证进入海外供应链的上游标的将充分受益 全球电动化进程。推荐锂电中游的优质龙头(新宙邦、璞泰来、星源材质、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杉杉股份);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核心零部件(汇川技术、 宏发股份);同时推荐股价处于底部的优质上游资源钴和锂(天齐锂业)。图表34 相关标的估值表,风险提示,价栺竞争超预期: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 件之一,吸引众多投资者通过产业转型、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不市场竞争,各大厂商产能扩大迅速,市场竞 争十分激烈,市场平均价格逐年走低,压缩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原材料价栺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原材料成本在整体成本中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各板块的毛利水平。投资增速下滑:各板块投资开始逐渐放缓,对行业发展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有直接影响。贸易战影响:贸易戓导致的不稳定因素。,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