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产业进入导入期,资本技术并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燃料电池 行业 谨慎推荐 ( 首次 ) 产业进入 导入期, 资本 技术并重 风险评级: 中 风险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 之一 2019 年 7 月 24 日 投资要点: 黄秀瑜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12090001 电话: 0769-22119455 邮箱: hxy3dgzq 研究助理 黎江涛 S0340117110042 电话: 0769-22119416 邮箱: lijiangtaodgzq 细分 行业评级 行业指数 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Wind 相关报告 燃料电池 原理 、 结构及技术特点:结构复杂, 技术 壁垒高,清洁 无污染 。与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不同,燃料电池是一种非燃烧发电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阳极的氢气和阴极的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核心结构单元主要由膜电极和双极板构成,膜电极包括扩散层、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为反应发生场所;双极板是带流道的金属或石墨板,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流场给膜电极输送反应气体,同时收集和传导电流并排出反应产生的水和热量。在燃料电池工作时,经过如下过程,第一、反应气体在气体扩散层内扩散;第二、反应气体经过催化剂层,被催化剂吸附后离解;第三、阳极产生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与氧气反应,而电子通过 外电路到达阴极产生电。 燃料电池 技术壁垒 高 ,结构复杂,适合于中长途车用 , 预计未来推广路径先商后乘 。 燃料电池发展状况 :全球 各国 政策大力支持 ,中国 企业逐渐突围 。 燃料电池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交通运输用、固定式、便携式燃料电池,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8 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达 803.1MW,2015 年 -2018 年复合增长率约 40%,其中主要增量来源于交通运输领域,年复合增速达 70%。整体上,燃料电池应用领域从以清洁电站、辅助电源为应用场景的固定式电源向以交通运输为应用场景的车用电源转变 。受益于政策推动 及燃料电池汽车补贴驱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于2016 年开始起步,近 3 年复合增速达约 56%, 2018 年销量达 1527 辆,我国燃料电池车产业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伴随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近几年在政策等扶植下,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及其他关键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体系,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膜电极和双极板等关键指标与国际相近。 投资建议:产业 导入期 , 资本与技术并重 , 布局 真 龙头 。 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进入导入期,电动车进入成长期,传统燃油车进入成熟期。 政策对燃料电池产业扶植力度大,产业先商后乘,有望复制电动车发展路径。目前燃料电池研发 投入大,需要极强的融资能力与资 本实力,建议布局具有资本、技术优势的企业。建议重点关注潍柴动力 ( 000338) 、 上汽集团 ( 600104) 、亿华通(拟科创板上市) 等。 风险 提示: 补贴退坡风险; 安全事件风险 ;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 -40%-20%0%20%40%60%80%100% 燃料电池指数 沪深 300专题报告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目 录 燃料电池:原理、结构及技术特点 . 3 燃料电池基本原理:过程环保无污染 . 3 燃料电池技术特征:适合中长途车 . 3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结构复杂 . 4 燃料电池:应用情况及发展阶段 . 6 全球燃料电池发展:全球政策支持力度大,快速增长 . 6 中国燃料电池发展:政策大力支持,产业进入商业化初期 . 7 国际比较:相关指标快速追赶 . 9 竞争格局:国内企业逐渐突围 . 10 投资策略:产业进入导入期,布局龙头 . 12 潍柴动力:发动机龙头,积极布局燃料电池赛道 . 13 上汽集团:预计最坏的情况已过,燃料电池车走在国内前列 . 14 风险提示 . 14 插图目录 图 1:燃料电池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 3 图 2:氢气与汽油蒸汽、天然气性质比较 . 4 图 3: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结构 . 4 图 4:电堆内部结构 . 5 图 5:全球燃料电池历年出货量 . 6 图 6:全球主要国家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目标 . 7 图 7: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 7 图 8:中国燃料电池车销量(辆) . 7 图 9:中国燃料电池车发展目标(辆) . 8 图 10:中国燃料电池车补贴政策 . 8 图 11: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9 图 12:国际主要的新能源乘用车性能比较 . 10 图 13: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 . 10 图 14:国内外主要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 . 11 图 15:国内外主要企业燃料电池布局情况 . 12 图 16:国内主要燃料电池产业上市公司布局情况 . 13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燃料电池: 原理 、 结构 及 技术 特点 燃料电池基本 原理 :过程 环保无污染 燃料电池技术 主要有碱性 燃料电池 、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 商业应用 来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最主要的三 种 技术 路线 。 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则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全固态、模块化组装等优点,常用在 大型 集中供电、中 型 分 电 、小型家用热电联供领域作为 固定电站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工作温度低、启动快、比功率高等 优点 ,非常适合应用于交通和固定式电源领域,逐步成为现阶段国内主流的应用技术。 与 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不同,燃料电池是一种非燃烧发电装置 , 通过电化学反应 将 阳极的 氢气 和阴极的 氧气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燃料电池核心 结构单元主要由膜电极和 双 极板 构成 , 膜电极包括 扩散层、催化剂 层 、质子交换膜 , 为反应发生 场所; 双 极 板 是 带 流道 的 金属或 石墨板 , 其主要 作用 是 通过 流 场给膜电极 输送 反应 气体, 同时 收集 和 传导电流 并 排 出 反应产生的水和热 量 。 在燃料电池工作时 , 经过 如下 过程 ,第一、 反应 气体在气体扩散层内扩散 ; 第二、反应气体经过 催化剂 层, 被 催化剂 吸附后 离 解 ;第三、 阳极 产生的氢离子 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 阴极与氧气反应 , 而电子通过外电路 到达 阴极产生电 。 图 1: 燃料电池 基本构成 及 工作原理 资料来源: 百度 图片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燃料电池 技术 特征 :适合 中长途车 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仅消耗氧气与氢气,反应过程不涉及燃烧,反应的产物仅为水,并产生热量及电。同时,氢气的热值(约 140MJ/kg)约为传统汽油的 3 倍,通过燃料电池可实现综合转化效率 90%以上。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氢气 具有燃点低 、 爆炸 区间 范围宽和扩散系数大 等 特点,长期 以来被 作为 危化 品管理。氢气 是 已 知 密度最小的 气体 ,比重远低于空气,扩散系数是汽油的 12 倍 ,发生泄漏后极 易 消散,不容易形成可 爆炸 气 雾 ,爆炸下限浓度远 高于 汽油和天然气,因此,在 开放空间下安全可控,但在不同形式的受限空间中,比如隧道、 地下 停车场等的泄露扩散规律仍 有待 深入研究。 图 2: 氢气与 汽油 蒸汽 、天然气 性质 比较 资料来源: 中国 氢 能 联盟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燃料 电池 是 高效利用氢 能 的重要 途径。 1839 年 , 欧洲科学家 William.R.Grove 发明 了世界第一个氢 氧气 体电池。 1909 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 W.F.Ostwald 提出 了完整的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20 世纪 60 年代 ,燃料电池作为辅助电源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船 。 1967 年 ,第一辆燃料电池车在美国 诞生 。进入 21 世纪以来 ,美国、日本、韩国等 国家 作为全球燃料电池的倡导者和领跑者,高度重视燃料 电池 技术的开发。目前 燃料 电池 电 堆的功率密度、寿命、冷启动等关键技术与成本瓶颈已 逐步取得 突破,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堆 功率 已经达到 3.1kw/L, 乘用车系统使用寿命普遍达到 5000h,商用车达到 20000h,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成本相较于 21 世纪 下降 80%-95%,价格在 49 美元 /kw( 按年产量 50 万台计算) , 接近内燃机的 30 美元 /kw。 相较于 纯 电动 车, 燃料电池 汽车 在 续航里程、加注时间、低温环境适应性上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具代表性的丰田 Mirai 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达到 502km,加注氢 时间 仅需 5 分钟 ,可以实现零下 30 低温启动。 因此 , 从 燃料电池的 技术 特征来看,燃料电池车 具有 更强的环境 适用性, 更加适用于中长途、 中大型 等商用领域。 燃料电池发动机 系统 :结构复杂 燃料 电池发动机系统 主要 由燃料电池发动机、 DC-DC 转换 器、车载氢 系统 等构成,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包括电堆、发动机控制器、氢气供给系统、 空气 供给系统 等 。相较于 传统 燃油车或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结构 较为 复杂。 图 3: 车用 燃料电池 发动机系统结构 技术指标 氢气 汽油蒸汽 天然气爆炸极限(% ) 4 .1 - 7 5 1 .4 - 7 .6 5 .3 - 1 5燃烧点能量(M J) 0 .0 2 0 .2 0 .2 9扩散系数( / s) 6 .1 1 1 0 -5 0 .5 5 1 0 -5 1 .6 1 1 0 -5能量密度(M J/ k g ) 143 44 42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 亿华通 招股说明书( 申报版 )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燃料电池 电堆是发动机系统核心零部件,是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场所,鉴于单个燃料电池 单元 输出功率较小,实践中通常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单元 以串联 方式 组合 来 构成电堆提升整体 输出 功率。也即是 , 电堆是由 双极板 与膜电极交替叠 合 ,各单元之间嵌入密封件, 经前 后 端 板压紧后用螺杆拴牢,构成的 复合 组件 。 图 4: 电堆 内部结构 资料来源: 百度 图片, 东莞证券 研究所 除电堆 外,燃料电池 发动机 还需要一 系列辅助 系统才能实现其功能, 比如 ,其中控制系统通过高精度调节 反应 气体 的 压力 及 流量等使得电堆中的反应维持一定的输出功率、 温度 及湿度等。燃料电池 发动机 系统 需要 配备由车载高压储氢瓶 和 配套阀件组成的车载氢系统 用于储存燃料, 以及 用于实现燃料电池与整车之间 解耦 的 DC-DC 变换器 。 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燃料电池:应用 情况 及 发展阶段 全球燃料电池 发展 : 全球政策支持力度大 , 快速增长 燃料电池 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 交通运输 用 、 固定式、便携式燃料电池,近年来 呈现 爆发式增长。 2018 年 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达 803.1MW, 2015 年 -2018 年 复合增长率 约 40%,其中主要增 量 来源于交通运输领域,年复合增 速 达 70%。整体上 , 燃料电池应用领域从以清洁电站、辅助电源为应用 场景 的固定式电源向以交通运输为应用场景的车用电源转变。 图 5: 全球 燃料电池 历年 出 货量 资料来源: : E4Tech The Fuel Cell Industry Review 2018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在 交通运输领域, 日本是 全球发展 氢燃料电池 车最为积极的国家,由于土地资源等限制,90%以上的能源消费依赖于进口石化能源 , 能源自给率低使得氢能源被日本视为保障日本 能源 安全的重要抓手。日 本政府 在 2014 年 提出 “氢能源 基本战略 ”, 并 为 氢能 发展 提供巨额的资金 支持 用于研发和 购车 补贴,极大的推动了氢能源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以 丰田、本田 为代表的日本领先企业早在 上世纪 90 年代 就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并从 2014 年 开始陆续向市场投放丰田 Mirai、本田 Clarity 等技术水平 较为 领先的 燃料 电池汽车。截止 到 2018 年底 ,日本燃料电池 乘用 车保有量超过 2839 台 ,并累计完成 113 座加氢站建设 。 美国 在氢能 及 燃料电池领域拥有的专利仅次于日本,尤其是在全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三大领域技术专利上,两国的技术占比总和超过 50%。美国 液氢 产能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保有量全球第一。 截止 到 2018 年 底,美国在营加氢站 42 座 ,计划到 2020 年 建 成 75 座 , 2025 年 达到 200 座 。美国 燃料 电池 乘用车达到 5899 辆。 2008 年 以来, 韩国 政府继续加大对氢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 扶植 力度,先后投入 3500亿 韩元实施 “低碳 绿色增长战略 ”、 “绿色氢城市 示范 ”等 项目 。 2018 年 ,韩国政府将氢能产业 定位为三大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并在 2019 年正式 发布 氢能 经济发展路线图 ,提出 2030 年进入 氢能社会,并在未来 5 年投资 2.6 万 亿韩元 , 把氢能经济打造成拉动创新增长的重要动力 。 2018 年 韩国现代正式发布第二代燃料电池车 Nexo, 电堆 最大输出功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率 达 95kw, 续航 里程达 800km。韩国 计划 2020 年 建成 80 座 加氢站, 截止 2018 年 底在营 14 座。燃料电池 车 2018 年 底保有量约 300 辆 ,计划保有量 2025 年 达到 15 万 辆。 图 6: 全球主要 国家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目标 资料来源: 中国 氢能联盟,亿华通招股说明书( 申报版 )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中国 燃料电池发展 : 政策大力支持,产业进入商业化初期 燃料电池汽车 早在 “十一五”期间 即 被 确立为新能源 汽车发展 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在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纲要 、 能源技术 革命创新行动计划( 2016-2030年 ) 、 中国 制造2025 、 汽车 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 均明确了 氢能 与燃料电池的战略地位 , 其根本目标是降低中国 能源 对外依存度、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推动我国汽车 弯道超车 。 图 7: 中国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资料来源: 中国 氢能联盟,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受益于政策 推动及 燃料电池 汽车 补贴 驱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于 2016年开始 起步,近 3年 复合增速达约 56%, 2018年 销量达 1527辆 ,我国燃料电池车 产业 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 图 8: 中国 燃料电池车销量( 辆 ) 国家 2017年 2020年 2022年 2025年 2 0 2 8 年 2030年美国 4 , 5 0 0 1 3 , 0 0 0 4 0 , 0 0 0 1 , 0 0 0 , 0 0 0日本 2 , 4 0 0 4 0 , 0 0 0 2 0 0 , 0 0 0 8 0 0 , 0 0 0德国 500法国 250 5 , 0 0 0荷兰 41 2 , 0 0 0韩国 3 0 0 (2 0 1 8 年) 8 1 , 0 0 0 1 5 0 , 0 0 0 6 3 0 , 0 0 0中国 约3 5 0 0 辆(2 0 1 8 年) 5 , 0 0 0 5 0 , 0 0 0 1 , 0 0 0 , 0 0 0现状(2 0 1 9 年)近期目标(2 0 2 0 - 2 0 2 5 )中期目标(2 0 2 6 - 2 0 3 5 )远期目标(2 0 3 6 - 2 0 5 0 )2 . 7 0 % 4% 5 . 9 0 % 10%3 , 0 0 0 1 0 , 0 0 0 5 0 , 0 0 0 1 2 0 , 0 0 0加氢站(座) 23 200 1 , 5 0 0 1 0 , 0 0 0燃料电池车(万辆) 0 . 2 5 130 500固定式电源/ 电站(座) 200 1000 5 , 0 0 0 2 0 , 0 0 0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装备制造规模氢能源比例产业产值(亿元)产业目标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 中汽协, GGII, 东莞证券 研究所 针对于燃料电池车 产业,中国制定了 明确的 规划,根据 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 路线 图 , 到 2030年 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 累计 100万 辆,燃料电池系统 产能超过 10万 套/企业 , 整机 性能达到与传统内燃机相当水平。 图 9: 中国 燃料电池车 发展 目标 ( 辆 ) 资料来源: 工信部,亿华通 招股说明书 (申报版)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自 2009年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给予补贴。报告期内,根据关于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在2016-2020 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除燃料电池汽车以外,其他车型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 因素逐步退坡。 图 10: 中国燃料电池 车补贴政策 1062912751527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 工信部,亿华通 招股说明书 (申报版)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国际比较: 相关 指标 快速追赶 目前 国内车用燃料电池主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伴随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近几年在政策等扶植下,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 及 其他关键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 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 电池 技术体系,质子交换膜、催化剂 、气体扩散层、膜电极和双极板等关键 指标 与国际相近 。 目前 , 以新源动力、亿华通为代表的企业 已具备 国产化电堆的生产能力,如东岳集团具备质子交换膜规模化生产能力并 进入 奔驰汽车供应链体系 。 但目前 整体核心零部件依旧对外依存度高。 图 11: 国内外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 中国 氢能联盟, 东莞证券 研究所 2015上汽 集团推出第四代采用荣威 950车型 平台的燃料电池车,续航里程达 400多 km, 具时间 部门 政策文件乘用车(万元)轻型客车、货车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备注2 0 1 5 .4关于2 0 1 6 - 2 0 2 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 30 50明确其他类型新能源车补贴在2 0 1 6 年基础上,年降2 0 %2 0 1 6 .1 2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 30 50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 2 0 1 9 - 2 0 2 0 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 0 % 。2 0 1 8 .2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 30 50燃料电池车补贴不变,其他车型继续补贴下降2 0 1 9 .3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 0 1 8年对应标准的0 .8 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过渡期按照2 0 1 8 年标准的0 .8 倍领域 技术指标 国内先进水平 国际一流水平额定功率等级 3 6 k w / 6 5 k w 6 0 k w - 1 0 0 k w体积功率等级 1 . 8 k w / L (在用)/ 3 . 1 k w / L (实验室) 3 . 1 k w / L质量功率密度 0 . 2 5 k w / k g 0 . 3 5 k w / k g耐久性 5000h 5 0 0 0 h低温性能 - 3 0 (亿华通) - 3 0 应用情况 百台级别 数千台级别膜电极 电流密度1 . 5 A / c 电流密度2 . 5 A / c 空压机 3 0 k w 级实车验证 1 0 0 k w 级实车验证储氢系统 3 5 M p a 储氢系统- III型瓶组 7 0 M P a 储氢系统- IV 型瓶组双极板金属双极板(试验阶段);石墨双极板小规模使用,缺乏耐久性和工程化验证金属双极板技术成熟,完全实车验证;石墨双极板完全实车验证氢循环装置 氢气循环泵技术空白;3 0 k w 级引射器可量产 1 0 0 k w 级燃料电池系统用氢气循环泵技术成熟催化剂 铂载量约0 . 4 g / k w ,小规模量产 铂载量约0 . 2 g / k w ,产品化量产质子交换膜 性能与国际相当,中试阶段 产品化生产阶段炭纸/ 碳布(气体扩散层)中试阶段 产品化生产阶段密封剂 国内尚无公开资料和产品 产品化批量生产阶段电堆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燃料电池系列报告之一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备小批量生产能力 。与 国际 上 具有领先 水平 的丰田 Mirai、本田 Clarity和现代 Nexo相比,中国 仍然 在动力性能、综合效率、 电堆 功率 等 性能指标方面具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 燃料电池车、电动车、传统燃油车分别处于导入期、成长期 和 成熟期, 制造 成本 燃料 电池车最高,使用成本方面燃料电池车在个别场景 已经 具备一定的积极性。 目前 国内 燃料电池乘用车制造成本约 150万元 ,国外燃料电池车售价已经下降至 5-6万 美元左右,考虑到政府补贴后,可 与 B级车 中高 端 纯 锂电汽车 相当 。使用 成本方面,按照市区工况百公里电耗 15-18kwh和 油耗 6-10L汽油 计算,燃料电池车用氢成本需要控制在 30元 /kg和 45元 /kg方具有竞争力。 图 12: 国际主要 的新能源乘用车性能比较 资料来源: 中国 氢能联盟, 东莞证券 研究所 竞争格局:国内 企业 逐渐 突围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具有市场空间大、产业链长、参与方众多的特点,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膜电极、双极板、各类管阀件与传感器、车载高压储氢瓶等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制造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集成行业,产 业链下游主要为燃料电池 车制造 。 图 13: 车用 燃料电池产业链 技术参数 荣威9 5 0 M i r a i C l a r i t y N e x o M o d e l 3车辆尺寸(mm) 4 9 9 6 * 1 8 5 7 * 1 5 0 2 4 8 9 0 * 1 8 1 5 * 1 5 3 5 4 8 9 5 * 1 8 7 7 * 1 4 7 8 4 6 7 0 * 1 8 6 0 * 1 6 3 0 4 6 9 0 * 1 9 3 0 * 1 4 4 0车重量(k g ) 2080 1850 1875 1860 1611百公里加速(s ) 12 9 .7 8 .8 9 .6 5 .6最高车速(k m/ h ) 160 175 165 179 209续航里程(k m) 430 502 589 609 354燃料电池电堆功率(k w ) 45 114 130 120电堆功率密度(k w / L ) 1 .8 3 .1 3 .1 3 .1低温冷启动性能() - 2 0 - 3 0 - 3 0 - 3 0储氢容量(k g ) 4 .2 5 5 .5 6 .3 5 0 k w h (锂电池)补贴售价(万元) 50 3 9 (美国加州) 约4 0 (美国加州) 4 4 (德国) 约2 4 万(美国)不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