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19 年 07 月 12 日 机械设备 增持(维持) 专用设备 增持(维持) 肖群稀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2070051 研究员 0755-82492802 xiaoqunxihtsc 章诚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5020001 研究员 021-28972071 zhangchenghtsc 李倩倩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8090002 研究员 liqianqian013682htsc 关东奇来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9040003 研究员 021-28972081 guandongqilaihtsc 黄波 0755-82493570 联系人 huangbohtsc 时彧 021-28972071 联系人 shiyu013577htsc 1天地科技 (600582,增持 ): 受益国内投资上升,煤矿智能化未来可期 2019.07 2机械设备 : 6 月挖机销量增 6.6%,国内略超预期,出口高增长 2019.07 3机械设备 : 行业周报(第二十六周)2019.07 资料来源: Wind 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 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将近千亿 ,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 2025 年、2035 年、 205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 产量将分比为 达到 5 万 、 130 万和500 万 辆; 我们 以每辆燃料电池车电堆功率 60kW 测算 , 2025 年、 2035年、 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分别为: 144 亿、 720 亿和 990 亿元。 2019 年 氢能产业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我们认为,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是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化的关键, 技术进步和国产化是主要路径, 建议关注 具备技术研发实力的核心部件国产设备龙头 :潍柴动力(控股巴拉德)、汉钟精机 、雪人股份、 冰轮 环境 、先导智能 。 性 能提升、成本下降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一方面电池性能要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成本要持续下降。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 年),“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未来发展将会有四个方向: 1-持续开发高功率系统产品; 2-通过系统结构设计优化提高产品性能; 3-通过策略优化提高产品寿命; 4-通过零部件优化及规模化效应持续降低成本。 氢 燃料 电池系统成本下降的实现途径:核心技术国产化、规模化 燃料电池系统 占整车成本的 63%,其中 四大系统 : 电堆 49%(质子交换膜5%+双极板 10%+催化剂 24%)、空气循环系统 21%、氢气循环系统 5%、热力管理系统 9%。 就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国内电堆产业发展较好,但辅助系统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落后;系统及整体产业发展较好,但大多采取国外进口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我们认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至关重要, 只有实现技术国产化 降低成本 规模化 进一步降低成本的 良性循环,才能实现氢燃料产业的商业 化。 燃料电池电堆基本实现国产化,辅助系统国产化正在提速 1)燃料电池堆中, 质子交换膜国内基本实现产业化 , 石墨双极板技术国内已经成熟, 金属双极板是未来趋势 , 催化剂国内有小规模生产,超低铂或无铂是 未来的 研发重点 。 2) 供气系统 的空压机国内 已经有成熟产品, 主流技术 是螺杆压缩机 和 涡旋 压缩机 , 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氢气循环系统主要依靠进口,预计 2019 年领先厂商会有产品推出; 3)车用储氢系统中 ,国内 已 掌握 35MPa 储氢瓶制造技术, 正在推进 70 MPa 储氢瓶的研制工作。 建议关注 有望实现进口替代的 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建议 关注 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公司 : 潍柴动力(控股巴拉德) 、 美锦能源 (控股 佛山飞驰 、 参股膜电极 公司广州鸿基 )、 雄韬股份 (布局膜电极、电堆及系统 )、 雪人股份(控股空气循环系统供应商 OPCON,参股电堆企业雪吉能 ) 、 汉钟精机 ( 空气循环系统 、 氢气循环系统 )、 先导智能(膜电极生产设备)。 风险提示: 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尚未自主 ;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 ; 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EPS (元 ) P/E (倍 )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18 2019E 2020E 2021E 300450 先导智能 33.07 买入 0.84 1.20 1.59 1.81 39.27 26.98 20.36 17.88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19)(8)3132418/07 18/09 18/11 19/01 19/03 19/05(%)机械设备 专用设备 沪深 300重点推荐 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 评级: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2019 年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元年 . 4 预计 205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到 500 万辆 . 4 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 6 性能提升的核心指标:比功率、耐久性 . 6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空气循环系统成本下降空间大 . 7 氢能储运是瓶颈,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 . 9 产业补贴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 . 11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是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化 的必要条件 . 14 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一:电堆 . 14 双极板:金属双极板是发展趋势,国内尚在研发中 . 15 质子交换膜:国内基本实现产业化 . 15 催化剂:超低铂或无铂是未来方向 . 16 气体扩散层:规模化生产工艺是研究重点 . 17 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二:空 气循环系统 . 17 空气压缩机是保证燃料电池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设备 . 17 技术壁垒高,涡旋和双螺杆空压机是目前主流技术路线 . 18 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三:氢气供给系统 . 19 氢气供给系统影响车辆的安全性与寿命 . 19 氢气再循环装置:影响氢气利用率、 解决水管理问题 . 20 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标的 . 21 风险提示 . 22 图表目录 图表 1: 氢能产业链梳理 . 4 图表 2: 中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产量总体目标( 2019 年发布) . 4 图表 3: 燃料电池车发展目标(年产量) . 5 图表 4: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2019 年发布) . 5 图表 5: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2019 年) . 5 图表 6: 国 内外主要氢燃料乘用车比较 . 6 图表 7: 燃料电池技术目标与现状 . 6 图表 8: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展望 . 7 图表 9: 基于大批量生产下的 80kWnet PEM 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美元) . 7 图表 10: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预计成本( $/kWnet) . 8 图表 11: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公交和汽车的成本构成 . 8 图表 12: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公交和汽车的成本构成 . 9 图表 13: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目标 . 9 图表 14: 我国未来 15 年燃料电池汽车氢能供给规划 . 9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 15: 氢的 制取方式及成本 . 10 图表 16: 氢能供给结构预测 . 10 图表 17: 储氢瓶类别 . 10 图表 18: 氢的运输方式 . 11 图表 19: 不同输氢方式的技术和成本比较 . 11 图表 20: 2012 年至 今氢能发展主要国家政策 . 11 图表 21: 地方政府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政策 . 12 图表 22: 燃料电池汽车 20162019 年期间补贴 . 12 图表 23: 中日燃料电池车补贴额度对比 . 13 图表 24: 各地补贴政策一览 . 13 图表 25: 燃料电池汽车构成及电堆工作原理图 . 14 图表 26: 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14 图表 27: 燃料电池堆、膜电极组件的工作原理 . 15 图表 28: 不同双极板的特点对比 . 15 图表 29: 主要质子交换膜供应商 . 16 图表 30: 规模化生产后催化剂成本占比明显上升 . 17 图表 31: 空气循环系统工作原理 . 18 图表 32: 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种类 . 19 图表 33: 氢气供给系统 . 19 图表 34: 氢气循环泵工作原理 . 20 图表 35: 回氢引射装置工作原理 . 20 图表 36: 氢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梳理 . 21 图表 37: 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板块可比公司盈利和估值 . 21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2019 年 中国氢燃料电 池汽车产业元年 氢能产业链涵盖:氢的制取、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多个环节。本文为华泰机械氢能产业链研究第一篇,主要研究对象为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核心部件。 图表 1: 氢能产业链梳理 资料来源: 2018-2019 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华泰证券研究所 预计 205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到 500 万辆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 年) , 认为氢能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计 20202025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 达到 5 万辆 ;20262035 年 达到 130 万辆 ; 20362050 年达到 500 万辆 。 2018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 1619 辆,发展空间大 。 图表 2: 中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产量总体目标( 2019 年发布) 产业目标 现状 ( 2019) 近期目标 ( 2020-2025) 中期目标 ( 2026-2035) 远期目标 ( 2036-2050) 氢能源比例 ( %) 2.7% 4% 5.9% 10% 产业产值(亿元) 3000 10000 50000 120000 加氢站(座) 23 200 1500 10000 燃料电池车(万辆) 0.2 5 130 500 固定式电源 /电站(座) 200 1000 5000 2000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成本 (元 /KW) 8000 4000 800 300 资料来源: 20182019 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2019, 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图表 3: 燃料电池车发展目标(年产量) 资料来源: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华泰证券研究所 以每辆燃料电池车电堆功率 60kW 计算,分别对应 2025 年、 2035 年、 2050 年销量目标计算, 2025 年、 2035 年、 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分别为 : 144 亿、 720 亿和 990亿元 ;国内 燃料电池电堆的产值为: 104 亿元、 518 亿元和 713 亿元。 图表 4: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2019 年发布) 产业目标 现状 ( 2019) 近期目标 ( 2020-2025) 中期目标 ( 2026-2035) 远期目标 ( 2036-2050) 燃料电池车(万辆) 0.2 5 130 500 固定式电源 /电站(座) 200 1000 5000 2000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成本 (元 /KW) 8000 4000 800 300 燃料电池系统产值(亿元) 12 144 720 990 资料来源: 20182019 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2019, 华泰证券研究所 20252050 年主要核心零部件的产值如下表: 质子交换膜的产值分别为: 39 亿元、 194 亿元和 267 亿元; 扩散层的产值分别为: 27 亿元、 137 亿元和 188 亿元; 催化剂的产值分别为: 27 亿元、 137 亿元和 188 亿元; 双极板的产值分比为: 7 亿元、 36 亿元和 50 亿元; 辅助系统(空气、氢气循环系统)的产值分别为 : 39 亿元、 194 亿元和 267 亿元。 图表 5: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2019 年) 产业目标 现状 ( 2019) 近期目标 ( 2020-2025) 中期目标 ( 2026-2035) 远期目标 ( 2036-205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成本(元 /KW) 8000 4000 800 300 燃料电池系统产值(亿元) 12 144 720 990 燃料电池电堆产值(亿元) 9 104 518 713 质子交换膜 3.2 39 194 267 扩散层 2 27 137 188 催化剂 2 27 137 188 双极板 1 7 36 50 辅助系统产值 (空气 +氢气辅助系统 ) 3.2 39 194 267 资料来源: 20182019 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2019, 华泰证券研究所 01002003004005006002018 2025E 2035E 2050E氢燃料电池车 (万辆)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性能提升 、成本 下降 是 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车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一方面电池性能要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成本要持续下降。燃料电池系统是燃料电池车核心技术的体现,也是成本的主要来源,因此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是关键。 性能提升的核心指标:比功率、耐久性 国内燃料电池 整体技术水平与日本、韩国等领先国家 存在差距 。 自“十五”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以来,在一 系列 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与关键材料、动力系统于核心部件、整车集成等核心技术;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室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但国内 工程化、产业化水平相对 滞后,总体技术水平与日、韩等国家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整车性能上,中国燃料电池车在动力性能、综合效率、电堆功率、耐久性上,与日韩还有差距。 图表 6: 国内外主要氢燃料乘用车比较 技术参数 荣威 950 MIRAI CLARITY NEXO MODEL3 车辆尺寸 (mm) 4996*1857*1502 4890*1815*1535 4895*1877*1478 4670*1860*1630 4690*1930*1440 车重 (kg) 2080 1850 1875 1860 1611 百公里加速时间 (s) 12 9.7 8.8 9.6 5.6 最高车速 (km/h) 160 175 165 179 209 续航里程 (km) 430 502 589 609 354 燃料电池电堆功率 (kW) 45 114 130 120 - 电堆功率密度 (kW/L) 1.8 3.1 3.1 3.1 - 低温冷启动性能 -20 -30 -30 -30 - 储氢容量( kg) 4.2 5 5.5 6.3 50kWh(锂电) 补贴售价(元) 500,000 390,000 402,827 440,000 237,496 资料来源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 , 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美国能源部( DOE)发布的 Fuel Cell Technical Team Roadmap ( 2017 年 ) ,为了实现商业化目标,燃料电池系统需满足以下要求: 1)比功率: 2020 年达到 650W/kg, 2025 年达到 900W/kg; 2)耐久性: 2020 年达到 5000h, 2025 年达到 8000h; 3)规模生产成本: 2020 年达到 40 USD/kW, 2025 年达到 35 USD/kW。 图表 7: 燃料电池技术目标与现状 技术指标 2017 年国际现状 DOE 2020 年目标 DOE2025 年目标 燃料电池系统 比功率( W/kg) 659 650 900 年产 50 万套成本 ( $/kWnet) 45 40 35 寿命( hours) 4130 5000 8000 无协助冷启动温度 ( ) -30 -30 -30 燃料电池堆 电堆 比功率( W/kg) 2000 2000 2700 年产 50 万套成本 19.1( $/kWnet) 20( $/kWnet) 17.5( $/kWnet) 耐久性( hours) 4100 5000 8000 资料来源: Fuel Cell Technical Team Roadmap (2017),中国制造 2025,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 2019 年), “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未来发展将会有四个方向: 1) 持续开发高功率系统产品; 2) 通过系统结构设计优化提高产品性能; 3) 通过策略优化提高产品寿命; 4) 通过零部件优化及规模化效应持续降低成本。 图表 8: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展望 现状 ( 2019) 近期目标 ( 2020-2025) 中期目标 ( 2026-2035) 远期目标 ( 2036-2050) 比功率( KW/L) 3KW/L 3.5 KW/L 4.5 KW/L 6.5 KW/L 寿命( hours) 5000 乘用车 :5000 商用车 :15000 固定式发电 :20000 乘用车 :6000 商用车 :20000 固定式发电 :50000 乘用车 :10000 商用车 :30000 固定式发电 :100000 无协助冷启动温度 ( ) -20 -30 -30 -40 成本 (元 /KW) 8000 4000 800 300 资料来源: Fuel Cell Technical Team Roadmap (2017),中国制造 2025,华泰证券研究所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空气循环系统成本下降空间大 2017 年美国燃料电池系统年产 50 万套成本已从 2006 年的 124 美元 /Kw 下降到 45 美元/Kw, 根据 DOE 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 的预测 , 2020 年 将下降 到 40 美元 /Kw。当产量达到 50 万台套时, 规模效应将加速成本下降 , 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将下降到45$/kWnet,电堆成本将下降到 19$/kWnet。 图表 9: 基于大批量生产下的 80kWnet PEM 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 (美元) 资料来源: DOE 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 , 华泰证券研究所 1451231018777 7267 67 66 60 6050124106816959 57 55 55 55 53 5345 403002040608010012014016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20Utimate100000sys/yr 500000sys/yr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10: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预计成本( $/kWnet) 资料来源: DOE 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 ,华泰证券研究所 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空气循环系统成本下降空间大。 具体看电堆的主要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的幅度,其中质子交换膜、扩散层成本下降的空间最大,以公交车为例,如果产量翻4 倍,达到 1000 套 /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 38%,其中,质子交换膜和扩散层的成本下降幅度分比为 58%和 56%。辅助系统中,空气循环系统和氢气循环系统的下降空间也可观。双极板和催化剂成本下降的空间相对小一些。 图表 11: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公交和汽车的成本构成 公交车 (一辆车两套电堆) 变动幅度 汽车 变动幅度 产量( sys/yr) 200 1000 400% 100000 500000 400% 燃料电堆成本( $) 53989 31338 -42% 2493 2199 -12% 其中: 双极板( $/电堆) 3746 3752 0% 658 653 -1% 质子交换膜 19126 7960 -58% 351 191 -46% 扩散层 13282 5904 -56% 196 129 -34% 催化剂 13518 11008 -19% 957 928 -3% 其他 -密封圈等 4318 2714 -42% 331 298 -10% 辅助系统 15784 11856 -25% 2092 1932 -8% 组装测试 464 262 -44% 101 101 0%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 70237 43456 -38% 4686 4232 -10% 资料来源: DOE, 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构成来看,以年产 1000 套公交车为例,电堆成本占比 72%(其中:质子交换膜 27%、扩散层 19%、催化剂 19%、双极板占比 5%),辅助系统占比 27%。 179796454 50 4511839 3025 22 19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000 10,000 20,000 50,000 100,000 500,000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kWnet) 燃料电堆成本( $/kWnet)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图表 12: 不同产量下燃料电池公交和汽车的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 DOE Fuel Cell System Cost 2017 、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 年)中的目标,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要从 2019 年的 8000 元 /KW 下降到 2025 年 4000 元 /KW , 2035 年下降到 800 元 /KW ,2050 年进一步下降到 300 元 /KW,如果单车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为 100 KW,则单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可控制在 3 万左右。 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燃料电池的成本有望不断下降 。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许多关键材料仍需进口,国产化率偏低,造成成本费用高昂,成本也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图表 13: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目标 产业目标 现状 ( 2019) 近期目标 ( 2020-2025) 中期目标 ( 2026-2035) 远期目标 ( 2036-2050) 燃料电池车(万辆) 0.2 5 130 500 固定式电源 /电站(座) 200 1000 5000 2000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成本(元 /KW) 8000 4000 800 300 资料来源: 20182019 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2019, 华泰证券研究所 氢能储运是瓶颈,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离不了氢燃料基础设施的保障,国内制氢、氢能储运、加氢环节的基础设施发展薄弱,未来建设提升的空间较大。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包含:氢能制储、加氢基础和燃料电池三大环节。截止到 2018 年底,国内已有 3 座液氢工厂,产能 1060 吨 /年,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17 年 11 月 2 日发布)的规划,预计到 2030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量将达到 60 万吨 /年,年复合增速超过 60%;截止到 2018 年底,国内已建成加氢站 23 座,在建 17 座,合计 40 座,路线图预测到加氢站将达到1000 座,年复合增速 28%。 图表 14: 我国未来 15 年燃料电池汽车氢能供给规划 2018 年 2020 E 2025E 2030E 商用车 1600 辆 商用车 5000 辆 商用车 +乘用车 50000 辆 商用车 +乘用车 百万辆 加氢站 建成 23 座,在建 17 座 加氢站 100 座 加氢站 300 座 加氢站 1000 座 加氢量 加氢量 8000 吨 /年 加氢量 30000 吨 /年 加氢量 60 万吨 /年 站加氢能力 站加氢能力 约 200kg/天 站加氢能力 约 300kg/天 站加氢能力 约 1.5t/天 资料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17 年 11 月 2 日发布), 华泰证券研究所 双极板 , 5%质子交换膜 , 27%扩散层 , 19%催化剂 , 19%其他 , 6%辅助系统 , 22%组装测试 , 1%燃料电池成本构成: 200( sys/yr)双极板 , 9%质子交换膜 , 18%扩散层 , 14%催化剂 , 25%其他 , 6%辅助系统 , 27%组装测试 , 1%燃料电池成本构成: 1000( sys/yr)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07 月 1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国内氢能源充足 ,短期来看工业副产制氢是主要方式。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 年)的数据,截止到 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