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9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1微信关注“中物联区块链分会”微信关注“京东技术”物流创新,链引未来2018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四十年,同时也是物流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四十年。物流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产业升级、流通业改革、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民生活改善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物流供应链行业正拥抱新兴科技实现产业升级与变革,其中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技术已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标配,而区块链技术则正在成为未来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先进技术和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模式的融合,将助力我们的物流供应链行业朝着更高效、更协同的方向发展。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提升至国家战略,物流供应链行业将成为区块链技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究其原因,是物流供应链行业因其链条长、分散的行业特性导致长期以来存在征信难、融资难、协同难的痛点,而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机器,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能解决行业这一痛点。早在201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已经察觉到区块链技术对物流供应链行业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倡导成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应用分会(简称“中物联区块链分会”),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两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欣喜的看到区块链在物流供应链行业应用蓬勃发展,在金融、溯源、存证、征信、电子化、联盟化等领域都相继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并落地应用。但是我们依然需要看到是区块链离行业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技术与应用上激浊扬清、去伪存真,推动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落地,促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与物流供应链行业的深度融合。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物流人在区块链应用实践上的步伐永不停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将一如既往的与行业同仁一道,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助力行业提质降本增效,在区块链应用场景探索、标杆树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砥砺前行。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副会长蔡 进序一近年来,区块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大型金融机构、IT领军企业等行业力量纷纷投入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掀起一轮新的发展热潮。201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对区块链的引导和支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文件对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规划部署。2018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应用。区块链作为一种主流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利用巧妙的技术设计和数据治理方式,可以在多个领域为多方协作提供信任基础,有助于解决业务发展痛点,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当前,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加快,技术普及度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从行业内部看,业界对区块链的价值和场景适用度的认识不断提升,很多企业从广泛试验、试错型应用逐渐转变为聚焦在少量场景开展深化应用,部分骨干企业以应用为依托积极构建生态,为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随着监管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国内区块链应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有所加强。然而,整体上看,区块链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技术能力有待提升,产业环境也有待优化,尤其是在很多方面的认识还有待形成共识。从当前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区块链应用的关键在于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区块链在物流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多方信任、高效便捷的物流生态系统,有助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同时,物流是参与方众多,服务链条长、环节多的高复杂场景,区块链的应用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精准解决业务痛点,从而尽可能发挥数据、业务和治理等方面价值。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共建良好的发展生态,不断促进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创新应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 平区块链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链无界、谋共生2018年,京东物流提出了“3S”理论短链、智能、共生,以此进行战略布局。其中智能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能化的物流体系,区块链作为关键底层技术,是构建智能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推动各项技术在物流领域更好地落地应用,全面提升物流全链条协同高效性。区块链+物联网促进物流运营相关数据安全传递。物联网帮助我们获取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保障数据收集的真实性,而区块链技术能保证这些数据存放的可靠性;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物流运营决策的智能化。智能决策需要有强大的数据支撑,而区块链能确保这些数据在一个可靠的网络上传输。在具体的物流运营过程中,区块链可以为物流行业构建从生产、仓储到配送全环节商品管理的可追踪和可识别系统,对于物流追踪、流程优化、物流征信、物流金融等,有着重要意义。京东物流在区块链的创新应用方面也做了诸多实践,搭建了“物流追踪平台”,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商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存储、交易的可信追踪;搭建了“大件安维物流征信信息平台”,沉淀海量的安维服务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标准化评级上链,可为物流企业、快递企业、电商、第三方平台提供征信评级查询;此外,还推出流程优化产品“链上签”, 基于区块链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智者搭桥,愚者筑墙”,开放、共生的趋势在物流行业已是共识。区块链作为构建信任生态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去建立开放、共生、互信的国际化物流生态。作为共生理念的倡导者,京东物流在国内、国际上与行业内企业展开区块链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以适应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序二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区块链应用的发展从区块链的发展来看,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第一个成功应用的场景,将区块链技术发扬光大。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模式,能够解决商业场景中的信任问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于成熟,各家企业纷纷布局,开始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但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数字存证是目前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最多的场景,在物流供应链领域也会存在大量的存证需求,物流配送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物流单据,其中大部分还停留在纸质签署、线下传递的阶段,存在交接难、易丢失、对账难等痛点。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和电子签名技术构建可信单据签收平台,能够确保单据存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为存证过程进行背书,确保区块链上的证据真实合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互联网信息取证难、易伪造的问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法院也开始更多地应用区块链技术定分止争,司法区块链让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播和使用更加高效。数字票据有可能会是下一个更为热门的应用领域。数字票据具备了价值交换的初步形态,它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增强型票据形态,通过将数字票据通证化,对联盟链里的各个机构进行背书,以实现数字票据在高度信任情况下的流通,这一方式比线下交易更快捷,更高效,成本更低,尤其是在物流金融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数字票据可以确保资金流的可靠性,通过将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进行拆分,将债权在区块链账本上进行转让,从而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难题。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是巨大的,智能合约的出现给社会协作自动化带来了可能。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主体之间不仅仅是人与人的交互,还有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未来将会是万物互联的时代。区块链作为信任连接器,在可以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交互,同时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自治的特性可以避免人为的恶意行为,促进真实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序三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综合规划群负责人傅 兵重识区块链每次与客户探讨区块链应用时,都会花很多时间解释区块链技术本身,好多人会问区块链是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没有区块链技术是不是也可以解决信任问题等。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导致一些人因怕错过这个风口,在自身还没有完全理解其本质的前提下就开始实施应用。随着代币的热潮退去,投资者热情的逐渐降低,众多参与者也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这门技术。区块链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维护、且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传统数据库不同,传统数据库是中心化的,具有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四个基本功能,而区块链账本只有增加和查询功能,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已上链数据存放的可靠性,迫使每个参与方都会按照既定规则去执行某个商业逻辑。完整的交易记录可以约束参与人的行为,理性地克制自己的违约动机,使得区块链账本天生具备信用的属性。简单来说,它是一台可以创造信任的机器,但整个社会对区块链的过度追捧,致使大家多多少少对区块链技术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区块链并不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而是一组技术的组合。这些技术组合包括P2P网络、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而这些技术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譬如,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算法,在1997年就已经出现,用来防止客户端恶意发送垃圾邮件,最终被比特币的发明人中本聪,巧妙地运用在比特币的共识算法中,并以此打造了比特币王国,将区块链技术发扬光大。所以,区块链是几种现存技术的完美组合,基于这个组合,可以快速地构建商业应用。其次,区块链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去中心化。有些人会存在某种误区,认为区块链的平台都是去中心化的。在比特币出现的早期阶段,网络算力分布较为均匀,记账者也较为随机,但随着挖矿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矿工们不断地想方设法提升各自的算力,导致算力越来越集中。据统计,排名前三名矿池拥有的总算力占整个比特币网络总算力的60%左右,如果三家矿池的算力同时被攻击者临时租用,就可以发起51%攻击,而且去中心化与可扩展性天生矛盾,在一些交易频繁、网络要求高的商业场景,完全去中心化是不现实的。所以,更多采用拜占庭、选举等类似的共识机制,以解决区块链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落地问题。鉴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技术和法规上都不成熟,因此企业基于区块链进行应用创新时,一定是升级而非颠覆。换言之,不是推翻现有的成熟系统,而是应该基于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旁路上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场景中的存证问题和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同时结合博弈论和经济学原理,使得每个参与方都能够在这个可信的生产关系中获益,打造能够解决切实问题的生态型产品。浮躁的褪去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区块链,接下来一段日子,区块链应用的创新会更加脚踏实地,创新不易,且行且珍惜。序四京东物流研发部负责人程 岩初心不变如今,区块链技术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应用场景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物流领域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焦点。随着社会物流服务的开放和共享,大量的社会主体参与到物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的信用安全是整个物流行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这需要物流供应链生态中的企业共同建立一个信用评级标准和运行机制,同时需要一个可靠的、自治的平台去承载,将行为标准和执行准则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执行且无需人工干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约束参与者的行为,形成可以信赖的预期,账本上记录了历史上所有的数据,使参与者在全部参与者的监督下理性地遵守事先的约定,弱化了第三方中心机构,实现成员自觉守信的模式。实施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既要拥有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统,也需要有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实施经验,能够对整个物流信息系统的变迁拥有敏锐的嗅觉,具备把分散在各个中心的、孤立的信息系统协同起来的能力。同时,区块链系统在企业间的应用不仅仅是解决了两个点之间信息流的互通,而是在高可信的环境下实现价值转移。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实施不仅仅是技术实施,更多的是生产关系的协同,利用博弈论和区块链技术促使企业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实现联盟企业在保护各自利益的同时能够获得区块链技术红利。为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物流场景的融合,来自“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的专家,作为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实践者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宝贵经验编撰形成了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以期借此蓝皮书促进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我国区块链和物流融合创新的发展进程。序五2019年1月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联合编写发布机构(排名不分先后)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物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应用分会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福佑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物流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应用蓝皮书编委会总 编: 程 岩主 编: 者文明副主编: 丛 庆编写委员:(排名不分先后)特别顾问主编单位: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物流)发布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杨文锋 丁 力 高 翔 杨 伦 马 奔 刘瑞飞 林亦雯 黄大雷 陆旭昇 王新波 谢 骏 张 杰 赵 光 侯成成宋亚楠 王 聪 修宾彬 康永佳 息冬阳 乔晓强 王多月王国文 潘海洪BLOCKCHA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