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版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及质量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 蜂窝物联网模组 产品 及质量 白皮书 ( 2018 版 ) 中国移动 2017 年 11 月 I 保密要求 本产品白皮书仅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提供给与其签署过保密协议的终端合作伙伴。 请各合作伙伴遵循保密协议中相关要求,对涉及的相关信息保密,并承诺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保证保密信息不被泄露。 未经披露方的事先书面批准,接受方不得直接或间接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把保密信息和 /或其中的任何部分,披露、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者公开。接受方仅能向有知悉必要的接受方人员披露保密信息。 合作伙伴违反上述任何要求,均视为违约。违约方应当对其违约行为给披露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II 版本更新记录 版本号 更新内容 发布时间 V1.0 2017 年 11 月 目录 保密要求 . I 版本更新记录 . II 1. 前言 . 1 2. 产品分类 . 1 3. 总体要求 . 1 3.1. 模组概述 . 3 3.2. 模式要求 . 3 3.3. 频段要求 . 3 4. 通信制式及性能要求 . 4 4.1. NB-IoT . 4 4.1.1. 工作模式 . 4 4.1.2. 制式协议版本 . 4 4.1.3. 子载波类型 . 4 4.1.4. 功率等级 . 4 4.1.5. 承载业务 . 5 4.1.6. 传输方式 . 5 4.1.7. 低功耗能力 . 5 4.1.8. 传输速率 . 5 4.1.9. 功耗 . 6 4.2. GSM . 6 4.3. eMTC . 6 5. 硬件要求 . 7 5.1. 封装方式 . 7 5.2. 模组尺寸 . 7 5.3. 电气接口 . 7 5.3.1. VCC 接口 . 8 5.3.2. RESET 接口 . 8 5.3.3. ANT0 接口 . 8 5.3.4. USIM 接口 . 9 5.3.5. UART 接口 . 9 5.3.6. GPIO 接口 . 10 5.3.7. ADC 接口 . 10 5.4. 卡能力要求 . 10 5.5. 应用处理器 . 10 5.6. 存储空间 . 10 6. 基本功能要求 . 11 6.1. 定位能力 . 11 6.2. IPv4/v6 功能 . 11 6.3. AT 指令 . 11 6.4. 远程连接管理 . 11 6.5. 软件下载与升级管理 . 11 6.6. 参数预置管理 . 11 7. 温度要求 . 12 8. 通用模组要求 . 12 9. 质量要求 . 12 9.1. 一致性要求 . 12 9.2. 网络兼容性要求 . 13 9.3. 外场要求 . 13 10. 标识要求 . 13 11. 产品管理要求 . 13 12. 结束语 . 14 附录 1:缩略语表 . 15 附录 2:终端的工作频段要求 . 17 1 1. 前言 万物互联时代,以 NB-IoT 为代表的蜂窝物联网技术,是满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讯需求的典型代表 , 为信息通信产业开拓了全新空间。 面向 2020 年中长远发展, 中国移动 积极布局移动物联网市场,实施“大连接”战略,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与产业各方携手创新,开放合作,共同拓展数字化时代新方向,把握未来市场新机会,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联网产品。 为更好地探索物联网产品发展,中国移动制定本白皮书,就 2018年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主要要求等进行说明。 2. 产品分类 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 : 符合本白皮书 中 所有 必选 要求的模组产品。 第二类 : 在第一类产品要求基础上,支持 “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终端基础通信套件”软件接口要求的模组产品。 第三类 : 在第二类产品要求基础上, 符合以下两 项要求之一: 1. 符合本白皮书中 通用模组要求 ; 2. 支持 NB-IoT/GSM 双模 或以上 。 3. 总体要求 中国移动 蜂窝物联网模组产品需满足国家、行业相关准入要求,2 能够通过无线 方式接入中国移动各类网络并正常使用。 蜂窝物联网模组 产品, 需 支持 中国移动提供的 无线通信 方式 ,需符合中国移动对相关通信制式的模式、频段、功能、性能要求。满足中国移动对 短信 、数据等 通信功能的要求。 终端需 将 IMSI 号码段为 46000、 46002、 46004、 46007、 46008、46013 的用户卡 作为中国移动用户卡进行相应的搜网及处理流程。 相关 具体 要求, 参照中国移动相应规范: 中国移动 GSM/GPRS 终端通用要求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 EDGE 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 NB-IoT 终端 总体 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 eMTC 终端总体 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通用模组技术规范 。 硬件功能符合国家、行业要求,稳定可靠。 3 3.1. 模组概述 图 3-1 模组 设备逻辑结构图 模组设备逻辑结构如图 3-1所示 , 主要包含主芯片和射频前端部分。依据需求,模组设备还可包含 MCU单元、定位单元、传感器单元、SIM/USIM单元 、 PMU单元 以及天线部分。 3.2. 模式 要求 蜂窝物联网模组 必选支持 NB-IoT, 可选 支持 GSM、 eMTC, 模式组合要求如下 : 模式一: NB-IoT 模式二 : NB-IoT/GSM 模式三 : NB-IoT/GSM/eMTC 3.3. 频段要求 NB-IoT 模式必选支持 Band 8, 可选 支持 Band 3。 GSM 模式必选支持 Band 8/3/2, 推荐支持 Band 5。 主芯片M C U 定位射频前端传感器天线S I M /U S I MP M U4 eMTC 模式必选支持 Band 8,推荐支持 Band 3。 4. 通信制式及性能要求 4.1. NB-IoT 4.1.1. 工作模式 模组 必选 支持 Standalone、 In-band、 Guard-band 三种模式。 4.1.2. 制式协议版本 模组 必选 支持 3GPP R13 协议版本 , 推荐支持 R14 协议版本 , 支持 R14 的模组需具备 TBS 增强和 2 HARQ 速率 增强能力 。 4.1.3. 子载波类型 模组 必选支持上行单子载波 (Single-Tone),子载波间隔为 15kHz、3.75kHz; 2018 年 9 月 1 日起, 首轮送测 模组 必 选支持上行多子载波( Multi-Tone),子载波间隔为 15kHz。 4.1.4. 功率等级 模组 必选 支持功率等级 Class 3。 表 4-1 模组 功率等级 功率等级 最大输出功率 容差 Class 3 +23 dBm +2 dB / -2 dB 5 4.1.5. 承载业务 模组必选 支持分组域承载业务和短信业务 。 4.1.6. 传输方式 模组必选 支持 IP、 Non-IP 传输。 模组 必选 支持控制面 ( CP) 优化方案。 2018 年 9 月 1 日起 , 首轮送测 模组 必选 支持用户面 ( UP) 优化方案 。 4.1.7. 低功耗能力 模组必选 支持空闲态下的 DRX 和 eDRX; 模组必选 支持 PSM; 模组 必选 支持 DRX/eDRX 和 PSM 同时使用。 4.1.8. 传输 速率 模组应支持 HD-FDD(半双工 FDD), 上下行 业务 数据传输能力需符合以下 指标要求 : 下行 MCL 144dB,速率应至少达到 11.2kbps MCL 154dB,速率应至少达到 7.8kbps MCL 164dB,速率应至少达到 0.8kbps 上行 Multi-tone 15kHz,峰值速率应至少达到 36kb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