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区块链+医疗行业中美发展分析报告,一. 综述医疗行业同样是对经济贡献巨大的行业。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7年,医疗行业贡献了美国总GDP的7%。但是,与医疗行业结合的区块链初创项目目前还处于生长期。研究院通过分析Crunchbase全球区块链项目数据发现,区块链与医疗业结合的项目只占总样本数的5%,高于制造业的初创项目量,但仍远远低于金融保险领域(86%)。医疗和金融非常不同,但在复杂,庞大,参与方众多的医疗领域,信息需要在系统里 “转手”很多次,这种信息转手与金融领域里的交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前,整个医疗体系面临着无法跨平台安全共享数据的问题。区块链技术有潜力支持我们把这些重要的数据更好地保护、流通、运用起来。以下属于医疗领域常见的可能产生数据的几大方面:区块链与医疗领域的结合,以落地的难易程度排名,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领域:,其中,医疗数据、医疗保险、基因数据占了较大比重。通过对美国、新加坡、瑞士、芬兰、以色列等地的43家医疗区块链项目的分析,我们发现:从项目数量来看从项目数量来看,医疗数据占据了数据样本的 62.8%(27家),是毫无争议的大多数;基因数据占 16.3%(7家),医疗保险占 9.3%(4家),其余为其他领域。,医疗数据药品溯源,医疗保险理赔调解与账单管理,基因数据药品定价,从融资角度来看医疗数据和医疗保险都颇受资本青睐。除了ICO项目,在通过传统私募渠道融资的区块链项目中,有35%的区块链项目获得了B轮或以上投资。当然,这也和诸如诺基亚、IBM Watson等科技企业进军有关。相比之下,基因数据作为新兴领域,其创业项目以种子轮和ICO为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也有不少医疗区块链项目,但在基因数据领域几乎是空白,这也是中国医疗区块链项目和海外项目的明显区别。从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项目占比超过60%,其余项目在瑞士、芬兰、以色列等地。有意思的是,区块链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俄罗斯,在医疗区块链方面却并无太多动作,项目十分稀少。区块链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占比医疗保险9%其他12%,基因数据16%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区块链与医疗数据、医疗保险、基因数据这三个领域的结合。,医疗数据63%,1.,数据容易丢,2017 年,美国发生的重大医疗信息泄露事故高达15次,至少约300万名病人的信息被泄露;在中国,法制日报报道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超7亿条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8000余万信息被贩卖”。2. 医疗信息难以分享如果医院之间能分享数据,相信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同时还能通过免去重复步骤,降低看病成本。但这和医疗行业目前中心化的体制存在冲突。3. 信息不全面如果我们的医疗数据分散在不同医院、被不同医院掌握,而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患者对自己的病史记录也将只有片段的了解,无法给医生提供完整的病例,对未来的就诊产生不便。,应用场景用分布式交易处理器网络DokChain来运行医疗行业的财务和临床数据建立符合 HIPAA 标准的、基于区块链的健康信息交换系统(HIE),旨在实现电子健康记录的互操作性,同时增强网络安全协议使用无钥签名(KSI)提供大规模数据身份验证,代表项目PokitDokPatientoryGuardtime,二. 区块链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及案例医疗数据:更安全、更全面、可分享行业痛点传统的医疗数据管理和使用存在几大痛点:,位于硅谷圣马特奥的PokitDok,是医疗垂直领域的API开发商,他们解决医疗领域一系列问题,比如保险理赔、药房和身份管理。, 推出DokChain产品一个分布式交易处理器网络,运行整个医疗行业的财务和临床数据。 PokitDok把医疗产生的数据,包括EMR(电子健康记录)产生的、医疗设备产生的、病人去药房拿药产,生的数据放到链上。, 通过PokitDok自己的 API 和第三方提供的API打开数据通道后,通过DokChain,压缩到仅仅几秒钟就,处理完毕。,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Patientory公司正在构建一个符合HIPAA标准的、基于区块链的健康信息交换系统(HIE),旨在实现电子健康记录的互操作性,同时增强网络安全协议。, 每位患者将成为发送和接收健康信息的主要中间人,无需频繁更新信息、也不会遇到软件问题。 得到患者同意后,医疗机构将在链上添加新记录(比如看病信息、医学图像等), 无论在哪家医院,这些,记录将永久跟随患者。,Guardtime是最大的企业区块链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Guardtime不用以太坊或比特币协议,而是使用无钥签名(KSI)提供大规模数据身份验证。, 2016 年 3 月,Guardtime开始与爱沙尼亚电子卫生部门合作,为超过100万份患者的病例保障,数据安全。,PokitDok,Patientory,Guardtime,1.,患者: 整个流程麻烦、耗时,要先向医院支付治疗费用,把相关费用文件保留好,回头再找保险公司报销。,2. 医院: 要花巨大的成本整理资料、收集信息。3. 保险公司: 也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人力物力,确保核实数据。患者、医院、保险公司三方,每一方都被繁复的材料拉低效率,每次信息在医、患、保之间转手,都需要重新证明自己收到的信息可信、发出的信息正确。如果把数据记在不可篡改且信息全面的区块链上,就能避免争议;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则可以在“条件符合即可触发” 的模式下,大大简化理赔过程。因此区块链格外适合解决医疗保险方面的问题。GEM位于美国加州的医疗区块链公司GEM,开发了用于医疗保健及供应链管理的区块链应用程序。 GEM的医疗网络建立在以太坊上。在这个网络里,患者可以控制访问权限,而且每个变化都会被记录在一个可共享的账簿上。 GEM最初的切入点,正是医疗索赔。GEM有个自己的平台,叫GemOS。该平台允许患者、医院和保险公司实时安全地查看患者整个健康历史,让整个索赔过程更快、更透明。,医疗保险:为患者、医院、保险公司省钱省事行业痛点当前医疗保险流程存在几大痛点:,1.,数据孤岛,这些数据往往存储在孤立的某机构里,机构和机构之间无法进行数据流通。2. 个人对数据无拥有权个人的数据提交给机构后,再无对数据的拥有权,因此会影响个人对贡献数据缺乏积极性,进而导致可获取用于研究的数据量不足。医疗领域的技术研发之所以又难又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药厂、科研机构拿不到数据。如果把数据放到区块链上,就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数据产生者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决定把数据有偿或无偿分享给谁。Nebula Genomics目前该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当属Nebula Genomics。其核心团队来自哈佛大学,这家公司主攻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健康大数据。 消费者只需花999美元(其实是价值999美元的项目代币),该公司就能测试你全部基因。 这个数据属于消费者自己,不论消费者是想把数据无偿分享出去,或是卖给别人,都由自己做主。区块链技术主要用来保障其数据和交易记录的安全性。,基因数据:你的数据你做主行业痛点每个人的基因信息对疾病预防有重要指导作用,如果个体能把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纵向对比,就能追踪个人身体健康的变化;如果横向对比,更能产生对疾病预测、诊断等有帮助的重要信息。这些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当前基因数据的获取和管理存在两大痛点:,国内医疗领域区块链项目的应用场景占比,医疗数据45%,医疗保险32%,该领域其他创业项目还包括EncrypGen、Luna DNA和Zenome等,这些项目比较类似,都是构建人们可以在线销售其自己的遗传信息的平台,但这几家公司不提供基因组测序服务。总体来说,不论从融资数量、还是从创业项目的数量来看,医疗数据、医疗保险和基因数据这三个领域,都是目前区块链+医疗结合场景里,落地程度最高,竞争也最激烈的红海。三. 中国医疗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通过对动脉网医疗区块链产业报告所提及的国内22家面向医疗领域的区块链项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趋势:以应用场景划分医疗数据的项目数量占45%(10家),医疗保险占32%(7家),其余占剩下的22%(5家),比如药品防伪、医务人员身份验证、处方分发、医疗供应链等。其他22%,以地区划分,绝大多数项目都在北上广,占77.3%,其余在浙江、江苏等地。不论区块链还是其他技术,凡是医疗领域的项目,都需要和医院紧密交流,因此医疗区块链项目扎堆大三甲集中的北上广,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以融资划分,医疗数据及保险两大板块的项目,比其余领域项目融资相对顺利,有些已经融到B 轮、C轮,甚至已经IPO。而在其他领域,则以早期融资居多。这也意味着,医疗数据、保险这两大领域落地道路相对清晰。,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虽然对加密货币、ICO等融资行为监管严格,但对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是比较支持,例如:, 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 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2018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推动组建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在应用场景方面,目前国内已经落地的区块链试点主要还是在医疗数据方面。,比如,阿里健康与江苏省常州市就合作进行了区块链+医疗的试点项目,这也是我国首个医疗场景区块链应用项目。这个“医联体+区块链”试点项目将实现当地部分医疗机构之间安全、可控的数据互联互通,用低成本、高安全的方式,解决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安全问题。,此外,像另一家知名企业顺丰科技,在2018年7月发布了“顺丰医药供应链方案+”和“顺丰医院方案+解决方案”。方案包括了医院驻点标准、系统自助下单、定制药品包装等13项能力的医院解决方案,以及医药溯源平台等9项能力的医药解决方案。医药溯源平台正是希望通过记录每盒药的流通过程,运用区块链技术为医药追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四. 中美医疗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对比与趋势,综上,我们对中美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无论是在参与者还是在内容方面,中美都呈现了差别,主要异同如下:,从医疗不同分支领域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来看,中国的基因行业很发达,但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还较为空白,美国则已有一定数量的基因区块链概念公司出现,例如前文提到的Nebula。,但是,由于药品安全问题的存在,药品溯源的区块链项目是中国医疗行业在区块链技术运用上的一大特色,并且市场需求很大。2017 年8 月,阿里健康就联合了像天士力、正大天晴、广药集团、科伦药业等十余家中国医药企业成立中国药品安全追溯联盟。,除了大公司之外,中国初创企业也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药溯源相关应用,主要落地在医药溯源或追溯查询和医药溯源数据交易方面,希望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以及企业间信息共享的难题。,可以发现,在中国互联网大企业、政府在这一领域的合作较多,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与常州市合作进行的区块链+医疗试点项目,又比如腾讯跟广西省联合探索的全国首例处方流转服务,涉及到卫计委、医院、药企等多个环节。,相反,美国医疗行业对区块链的探索当中,初创企业是主导力量,一些美国初创公司正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精准医学分散,使个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并获得个性化见解,同时通过共享数据获得奖励。,但毫无疑问的是,中美都非常关注医疗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数据无法篡改、可追溯的优势所带来的。,主导方:中国由政府以及大型企业为主导,美国以初创企业为主导,内容:基因、药品安全等,中美各有特色,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