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三问汽车行业:空间、未来与现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汽车行业 谨慎推荐 ( 维持 ) 三 问汽车行业 : 空间 、未来 与 现在 风险评级: 中 风险 汽车行业 专题 研究报告 二 2019 年 8 月 14 日 投资要点: 黄秀瑜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12090001 电话: 0769-22119455 邮箱: hxy3dgzq 研究助理 黎江涛 S0340117110042 电话: 0769-22119416 邮箱: lijiangtaodgzq 细分 行业评级 汽车 零部件 谨慎推荐 汽车整车 谨慎推荐 锂电池 推荐 行业指数 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Wind 相关报告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 半年报或是中期最后一击,珍惜布局机会 -20190716 汽车行业 2019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 布局正当时 -20190617 一问 : 中国 汽车行业空间有多大 ? 决定汽车保有量 的核心要素包括两个 ,一个是 人口 数量,人多 意味着 需求多 ; 第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需求,没有购买力不能产生实际 消费 。 中国人口 数量全球第一, 对 汽车需求量大 ,中国 汽车保有 量核心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参考全球典型国家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中国 汽车 保有量仍有翻倍空间 。 结合 当前 中国 人均 GDP 水平 , 比较全球典型国家 汽车销量 路径, 我们 判断中国汽车销量未来 10-15 年 增速或在 2%-3%左右,周期属性 或 更加明显。 二问 : 面向 未来,如何择股 ? 为了回答 这个问题,我们对全球 主要 资本市场汽车行业 市值 结构进行了剖 析,并对 主要 公司股价表现进行 了 简单复盘 。 德国、日本 资本 市场 汽车行业市值 占所在国家 全部 市值比重 分别为 为 7.1%、 8.7%,美国为 1.6%,英国为 3.1%,香港为 1.2%,目前中国为 2.8%,从结构上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市值结构比较合理,这与我们上文判断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时代一致。 但 我们发现,中国汽车行业 上市 公司数量众多,单家市值远小于其他国家 。 因此 , 我们判断 在 中国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背景下,行业整合大势所趋,市占率 提升是择股 重要标准,当然 ,所在赛道天花板要足够高 ,符合 行业发展 趋势 。整车 核心在于抓周期, 自主品牌 整合空间大, 能够 提升市占率的公司才能穿越周期。零部 件成长性预计好于整车,得益于零部件成长路径相对较广 ,比如 进口替代 、 全球化扩张等。 三 问: 站在 当下,如何看待 A 股 汽车行业 ? 我们维持汽车行业 2019年下半年策略:布局正当时 -20190617的观点,预计 2019 年将是新一轮汽车周期的底部,以及 2019 年或是电动车产业链价值洼地形成期。对于新一轮汽车周期的底部判断,理由包括 1)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高 ; 2) 预计下半年汽车销量好于上半年,明年好于今年; 3) 产业资本持续回购 。 对于 电动车产业链 2019 年 是价值 洼地 形成期的判断,理由包括 1) 2019 年 补贴大幅退坡, 产业链 压力较大,但对于 2020 年 边际影响减弱; 2) 预计 2020 年 是补贴最后一年, 或 有抢装,销量不悲观; 3)2019 年 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 2020 年 国际化车企密集投放车型。 投资建议: 恰逢周期 底部, 积极布局 核心 资产 。 传统车建议 把握 周期,精选赛道,战略性布局 , 我们认为汽车销量从 上半年 -12%到 +3%左右 只是 时间问题 , 弹性 较大 。 电动车是 未来 10 年 核心赛道, 或恰逢 2019 年价值 洼地 , 建议积极布局。 重点关注 宁德时代、上汽集团、新宙邦、拓普集团、华域汽车 、中国汽研、德赛西威 、精锻科技 、 星宇股份。 -25%-20%-15%-10%-5%0%5%10%15%20%25% 汽车 (申万 ) 沪深 300专题报告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风险 提示: 贸易摩擦 ;宏观经济承压;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本文对 Wind等数据库依赖度大 , 其准确性将影响本文结论 。 2018A 2019E 2020E 2018A 2019E 2020E6 0 0 1 0 4 . sh 上汽集团 2 3 . 9 3 . 1 2 . 7 3 . 0 7 . 8 8 . 9 8 . 0 谨慎推荐0 0 2 9 2 0 . sz 德赛西威 2 4 . 0 0 . 8 0 . 6 0 . 9 3 1 . 6 4 0 . 1 2 6 . 2 推荐3 0 0 7 5 0 . sz 宁德时代 7 3 . 5 1 . 6 2 . 0 2 . 5 4 4 . 8 3 6 . 6 2 9 . 1 谨慎推荐6 0 0 7 4 1 . sh 华域汽车 2 1 . 5 2 . 5 2 . 4 2 . 5 8 . 4 9 . 1 8 . 5 推荐3 0 0 0 3 7 . sz 新宙邦 2 3 . 5 0 . 9 1 . 0 1 . 2 2 7 . 3 2 3 . 8 1 8 . 9 推荐6 0 1 6 8 9 . sh 拓普集团 9 . 7 1 . 0 0 . 7 0 . 9 9 . 3 1 3 . 2 1 1 . 4 推荐6 0 1 9 6 5 . sh 中国汽研 6 . 9 0 . 4 0 . 5 0 . 6 1 6 . 5 1 3 . 8 1 1 . 6 推荐6 0 1 7 9 9 . sh 星宇股份 7 7 . 5 2 . 2 2 . 9 3 . 6 3 5 . 0 2 7 . 0 2 1 . 3 谨慎推荐3 0 0 0 7 3 . sz 当升科技 2 2 . 2 0 . 8 0 . 9 1 . 2 2 9 . 4 2 4 . 8 1 8 . 1 推荐3 0 0 2 5 8 . sz 精锻科技 1 1 . 2 0 . 6 0 . 7 0 . 8 1 7 . 5 1 6 . 0 1 4 . 0 谨慎推荐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数据来源:w 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E P S PE代码 简称 收盘价(元) 评级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目 录 一问:中国汽车市场空间还有多大? . 5 二问:面向未来,如何择股? . 7 全球车企: CR5 约 50%,格局相对稳定 . 8 中国车企:仍有向上空间,但竞争加剧 . 9 全球资本市场比较:集中度提升是择股核心标准 . 10 三问:站在当下,如何看待 A 股汽车行业? . 13 整车:核心在于抓周期及提升市占率 . 13 零部件:中国零部件公司成长空间大 . 14 电动车: 2020 年预计抢装, 2021 年海外发力 . 17 投资建议:恰逢中期底部,积极布局核心资产 . 18 传统车:精选赛道,以龙为首,战略性布局 . 19 电动车: 10年核心赛道, 2019年或是价值洼地形成期 . 21 风险提示 . 22 插图目录 图表 1:站在全球发达国家来看,中国千人保有量还有空间 . 5 图表 2:中国汽车销量增速与人均 GDP 增速 . 5 图表 3 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万国 际元对应千人保有量 . 5 图表 4:日本汽车历年销量走势(单位:万辆) . 6 图表 5 美国汽车历年销量走势(单位:万辆) . 6 图表 6:德国汽车历年销量 走势(单位:万辆) . 6 图表 7 韩国汽车历年销量走势(单位:万辆) . 6 图表 8:日本汽车保有量与人口关系、新车销量路径 . 6 图表 9:中国人口多, 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 . 7 图表 10 中国乘用车销量预计未来 10-15 年复合增速 2%-3% . 7 图表 11:全球乘用车历史销量数据 . 8 图表 12:全球主要汽车集团销量(辆)及市场份额 . 8 图表 13 中国主要汽车集团销量及市场份额( 2018 年) . 8 图表 14:全 球主要汽车集团财务指标比较( 2018 年) . 9 图表 15:日本乘用车市场品牌集中度高(外环 2018,内环 2015 年) . 9 图表 16 美国汽车市场主要品牌市场份额( %) . 9 图表 17:韩国汽车市场主要被现代起亚占据 . 10 图表 18 德国汽车市场主要品牌市场份额( %) . 10 图表 19:中国乘用车市场各系别占比 . 10 图表 20 中国自主品牌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2018 年) . 10 图表 21: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汽车行业上市市值比重 . 11 图表 22 中国 VS美国及香港市场汽车行业市值比重比较 . 11 图表 23:全球主要汽车整车厂商财务指标比较( 2018 年,按市值排名) . 11 图表 24: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厂商财务指标比较( 2018 年,按市值排名) . 12 图表 25:戴姆勒过去近 20 年股价走势 . 13 图表 26 丰田汽车近 20 年股价走势 . 13 图表 27:通用汽车近 9 年股价走势 . 13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图表 28 福特汽车近 40 年股价走势 . 13 图表 29:全球主要车企研发费用情 况( 2018 年) . 14 图表 30:博格华纳近 26 年股价走势 . 14 图表 31 普利司通近 12 年股价走势 . 14 图表 32:曼格纳国际近 33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3李尔近 10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4:小糸制作所近 13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5星宇股份近 9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6:圣戈班近 10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7福耀玻璃近 10 年股价走势 . 15 图表 38:全球主要零部件公司研发费用情况( 2018 年) . 16 图表 39:中国零部件公司成长速度快,全球地位逐渐凸显 . 17 图表 40: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维持快速增长(千辆) . 17 图表 41全球新能源车厂商销量排名前 10 . 17 图表 42:全球主要整车厂商新能源车规划 . 18 图表 43:预计到 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到 20% . 18 图表 44全球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展望 . 18 图表 45:中国 A 股零部件行业 100 以上市值公司情况 . 19 图表 46:产业资本持续回购,且力度大 . 20 图表 47:汽车指数过去 20 年 pb 走势 . 20 图表 48汽车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历史表现 . 20 图表 49:购置税优惠对汽车指数(相对指数)的影响 . 21 图表 50:中国电 动车产业链齐全,竞争力较强 . 21 图表 51:电动车产业链代表公司估值及上半年业绩情况 . 22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一问 : 中国汽车 市场 空间还有多大 ? 如果行业天花板到了,那为什么还要投资,核心在于市占率提升,这样的标的才会带来持续的回报。站在当下,我们要问中国汽车销量天花板到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先 从发达国家着手,进行 比较分析。 长期来看,中国汽车潜在需求仍存空间。我们比较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汽车千人保有量情况, 2015 年千人保有量美国为 823 辆,日本为 609 辆,德国为 593 辆,韩国为 411 辆,预计中国 2018 年为 174 辆。整体上来看,中国汽车保有量仍存在空间。 图表 1:站在全球发达国家 来看,中国千人保有量还有空间 资料来源: 世界 银行, Wind,东莞证券 研究所 备注 :中国是 2018 年 预测数据,其他国家是 2015 年 数据 , 人均 GDP 单位 是世界银行采用的国际元。 但取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通过线性回归发现,人均 GDP 与一个国家的千人保有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约 83%。通过计算国际主要经济体每万国际元(世界银行)对应的千人保有量,中国 2018 年预计为 98,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分别为 124、141、 150、 117( 2015 年)。中国目前与这些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说明中国还具有一定空间。但这依赖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高质量、较快的经济发展将推动中国汽车保有量逐渐提升。 全球波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印度日本韩国中国R = 0. 83430100 00200 00300 00400 00500 006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千人保有量人均 G DP图表 2:中国汽车 销量增速与 人均 GDP 增速 图表 3 全球 主要经济体每万国际元对应 千人 保有量 资料来源: 国家 统计局, 中汽协,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 ,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0%2%4%6%8%10%12%14%16%0%10%20%30%40%5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 中国人均 gdp 增速(右)111 240 143 124 190 141 133 145 172 146 36 150 117 98 050100150200250300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参考发达国家,预计未来中国汽车销量周期属性更加明显。参考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 GDP,中国 2017 年人均 GDP 相当于日本的 1989年、美国的 1985 年、德国的 1989 年、韩国的 1999 年。比照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各时点之后汽车销量走势,增速放缓,且周期属性更加明显,并在未来几年到 10 年左右销量到达顶峰。 我们以日本为例,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通过分析日本汽车保有量与人口的关系,我们发现日本人均乘用车保有量达到 0.3 左右时,乘用车销量到达顶峰,后续销量波动较大,更多依赖于更新需求。 到 2006 年之后, 日本 汽车保有量 基本 没有增长 ,年 平均增长率仅 0.66%, 由此 可判断, 需求 基本来源于更新需求。 图表 8: 日本汽车 保有量 与 人口关系 、 新车销量路径 图表 4:日本 汽车历年销量走势 (单位 : 万辆) 图表 5 美国 汽车历年销量走势( 单位 :万辆)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备注 : 以上 人均 GDP 按照 世界银行公布 的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 比较。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备注 : 以上 人均 GDP 按照 世界银行 公布 的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 比较。 图 表 6:德国 汽车历年销量走势 (单位 : 万辆) 图 表 7 韩国 汽车历年销量走势( 单位 :万辆)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备注 : 以上 人均 GDP 按照 世界银行公布 的基于购买力平价 计算比较。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备注 : 以上 人均 GDP 按照 世界银行 公布 的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 比较。 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日本的1989 年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931 1934 1937 1940 1943 1946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美国的1985 年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56 1959 1962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德国的 1989 年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韩国的1999 年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资料来源: Wind,东莞证券 研究所 为什么是 人均拥有 量 达到 约 0.3 台 之后,销量达到顶峰 ? 其实 不难 理解,按照一般情况,平均 每家人口数量约 3 人 , 如果 每家均拥有 1 台车 ,那么未来需求更多会来源于更新需求, 整体 需求 增速 会放缓。 参考 日 本等发达国家,我们假设中国未来 10 年 -15 年 达到一个稳定 期, 分别 在 假设 稳定 状态 (假设 需求 基本 来源于更新需求时 为 稳定状态 ) 下 千人保有量为 300 台 及 400 台 时的 情形, 推算出未来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复合增速约 2%3%左右 ,保有量 仍 具备翻倍空间,但未来整体增速会变得更加缓慢 , 波动性预计 增大 。 二问 : 面向 未来 ,如何择股? 根据 我们上文判断,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未来 10 年 -15 年复合 增速约 2%3%,增速 显著 放缓,周期性更加明显 ,要 重视 研究 周期 , 但 我们 判断不乏 个股能够 穿越周期,股价持续 走高 , 核心 逻辑在 于 集中度 提升 ,能够 提升 市场 份额是择股的关键标准 , 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 。 01002003004005006000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0 .0%新车注册(万辆) - 右 保有量 / 人口数量人均数量约 0.3台图 表 9: 中国人口 多, 拥有庞大 的内需市场 图 表 10 中国乘用车 销量预计未来 10-15 年 复合增速 2%-3%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0.001.002.003.004.005.006.001953 1956 1959 1962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平均每户人数 户数(亿户)德国 美国 日本 备注更新周期(年) 1 3 . 4 6 1 4 . 4 6 1 4 . 3 9参考2 0 1 5 年数据,假设所有需求均来源于更新需求中国人口数量(亿人) 参考2 0 1 8 年底数据假设人均需求(辆/ 人) 一家一辆假设人均需求(辆/ 人)稳态对应需求(万辆) 3 , 1 0 9 2 , 8 9 4 2 , 9 0 8人口数量* 假设人均需求/ 更新周期稳态对应需求(万辆) 4 , 1 4 6 3 , 8 5 9 3 , 8 7 8人口数量* 假设人均需求/ 更新周期假设未来1 0 年达到稳态复合增速- 情形 3% 2% 2% 2 0 1 8 年乘用车销量2 3 7 1 万辆假设未来1 5 年达到稳态复合增速- 情形 4% 3% 3%1 3 . 9 50 . 3 00 . 4 0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全球 车企 : CR5 约 50%, 格局相对 稳定 全球乘用车 2017 年销量 约 7085 万 辆 ( Wind 数据 ) ,全球汽车销量约 9169 万 辆 ( marklines数据) , 乘用车占比约 77%。 从 2005 年 -2017 年 ,全球汽车销量复 合 增速约 4%, 与全球GDP 增速 相当。 图表 11: 全球乘用车 历史销量数据 资料来源: Wind,东莞证券 研究所 根据 MarkLines 数据 , 全球 主要的汽车集团销量 如下表 , 2018 年大众 集团、丰田汽车全球市场 份额 约为 11%,通用、雷诺 -日产 约 9%,现代 -起亚、 福特 分别为 7.7%、 6%, 前十大集团 占据 约 72.2%的市场份额 , CR5 为 49%,且 最近 5 年 基本维持稳定 。 根据 中汽协数据, 中国 2018 年 前 十大 集团占据 89.16%的市场份额,其中上汽集团 (含 合资 ) 占据 25%,东风集团为 14%, 一汽集团为 12%,北汽集团为 9%。 7085 6% 6%- 2%- 1%12%4%6%4%4%1%5%2%-4%-2%0%2%4%6%8%10%12%1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全球乘用车销量(万辆) 同比增速(右)图 表 12: 全球 主要汽车集团销量 (辆)及 市场份额 图 表 13 中国 主要汽车集团销量及市场 份额 ( 2018 年 ) 资料来源: MarkLines, 东莞证券 研究所 注 :雷诺日产不含三菱 资料来源: Wind, 中汽协, 东莞证券 研究所 集团 2018年 2 0 1 8 年市场份额 同比增速大众集团 1 0 , 3 9 9 , 7 1 9 1 1 . 3 4 % 1 . 4 6 %丰田集团 1 0 , 0 1 0 , 4 6 1 1 0 . 9 1 % 1 . 6 9 %通用集团 8 , 6 9 3 , 3 0 6 9 . 4 8 % - 1 2 . 8 6 %雷诺- 日产联盟 8 , 6 4 0 , 9 3 6 9 . 4 2 % - 1 . 6 1 %现代- 起亚集团 7 , 0 4 3 , 6 1 0 7 . 6 8 % 2 . 4 9 %福特集团 5 , 5 7 4 , 8 9 5 6 . 0 8 % - 1 0 . 3 4 %本田 5 , 2 5 5 , 9 5 8 5 . 7 3 % - 0 . 2 0 %FCA 4 , 6 1 7 , 5 5 3 5 . 0 3 % 0 . 2 6 %铃木 3 , 2 2 6 , 3 3 8 3 . 5 2 % 5 . 5 4 %戴姆勒 2 , 7 6 7 , 3 4 8 3 . 0 2 % 0 . 7 5 %全球 9 1 , 7 2 7 , 1 7 4 100% 0 . 0 4 %25%14%12%9%8% 8%5%4%3% 3%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销量(万辆) 市场份额(中国 / 右)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中国 车企 : 仍 有 向上空间 ,但 竞争加剧 从全球 主要汽车集团 营收 及利润指标来看, 中国 车企具备 仍 具备较好的发展 空间 , 第一中国 具备极 大 的内需市场, 第二 , 根据 我们上文分析,中国车市保有量仍具备翻倍空间。因此 , 我们认为中国 整车厂 仍然具备向上的空间 , 但是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 中国自主品牌竞争格局分散,未来需要具备优秀 管理 基因 、 技术储备、资金 及 研发优势的企业 才能 突围。 图表 14: 全球 主要 汽车集团财务指标 比较 ( 2018 年) 资料来源: Wind, 雅虎财经 , 东莞证券 研究所 日本 乘用车 市场主要被日本品牌占据, 2018 年 丰田( 含 大发) 占据约 43%的市场份额,日产占约 12%,本田占 17%,马自达占 5%, 铃木 占 13%, 5 大品牌 占约 90%市场份额。再看 美国市场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 之后,各系别 占比 基本稳定 , 2016 年 美系 含 FCA、通用、福特占据约 44%的市场份额,日系含日产、丰田、本田占据约 32%市场份额,德系 含 戴姆勒、宝马、大众占约 8%市场 份额 。 我们再看 韩国及德国市场, 2018 年 韩国市场约 68%的市场份额被现代起亚占据,其他 仅国别 代码 简称 营收( 亿人民币) 净利润(亿人民币) 同比增速 市值(亿人民币)0 p 6 n . l V O L K S W A G E N 1 8 , 5 0 8 952 4 . 4 % 1 0 , 3 0 0D D A I F. O O 戴姆勒 1 3 , 1 3 3 569 - 3 1 . 1 % 7 , 3 5 60 o 0 u . l B A Y E R I S C H E M O T O R E N W E R K E 7 , 6 5 0 558 - 1 7 . 4 % 2 , 8 8 3T M . N 丰田汽车 1 8 , 3 9 7 1 , 1 3 7 - 2 4 . 5 % 1 2 , 8 1 1N S A N Y . O O N I S S A N M O T O R C O L T D - S P O N A D R 7 , 0 5 9 441 1 2 . 6 % 2 , 0 0 9H M C . N 本田汽车 9 , 6 7 1 371 - 4 2 . 4 % 2 , 9 5 4G M . N 通用汽车(G E N E R A L M O T O R S ) 1 0 , 0 9 2 543 3 0 7 . 4 % 3 , 9 6 6F. N 福特汽车(FO R D M O T O R ) 1 1 , 0 0 4 252 - 5 2 . 4 % 2 , 6 4 4FCA U . N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 8 , 6 6 4 283 3 . 4 % 1 , 7 9 6T S L A . O 特斯拉 1 , 4 7 3 - 6 7 5 0 . 2 % 2 , 9 5 20 N Q 9 . L P E U G E O T 5 , 8 0 9 222 4 6 . 6 % 2 , 8 4 30 N Q F. L 雷诺汽车 4 , 5 0 6 259 - 3 5 . 4 % 2 , 3 8 26 0 0 1 0 4 . S H 上汽集团 8 , 9 4 7 360 4 . 6 % 2 , 8 4 86 0 1 2 3 8 . S H 广汽集团 724 109 - 1 . 0 % 9680 1 7 5 . H K 吉利汽车 1 , 0 6 8 126 1 8 . 1 % 9036 0 1 6 3 3 . S H 长城汽车 956 52 3 . 6 % 6160 0 0 6 2 5 . S Z 长安汽车 640 7 - 9 0 . 5 % 3170 0 2 5 9 4 . sz 比亚迪 1 , 2 3 0 25 - 3 1 . 6 % 1 , 2 8 1日系德系中国美系法系图 表 15: 日本 乘用车 市场 品牌集中度 高 (外环 2018, 内环 2015 年) 图 表 16 美国汽车 市场主要 品牌市场 份额 ( %) 资料来源: MarkLines,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中汽协, 东莞证券 研究所 丰田(含大发) 日产 本田 马自达 铃木 其他31.71 44.23 7 .86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日系(日产 / 丰田 / 本田) 美系 ( 通用 / 福特 / 克莱斯勒) 德系(戴姆勒 / 宝马 / 大众)汽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二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德系的宝马、戴姆勒 (合计 占约 7%)和 美系的通用 (占 约 4%) 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 德国 市场 , 德系占据 半壁江山, 2018 年 宝马 (占约 7%) +大众 (占约 33%) +戴姆勒 (占约 10%) 占据 51%的 德国 市场 份额, 美系的 福特 +通用 +fca 占据 约 16%,日系的丰田 +雷 诺 -日产占据约 9%。 从 以上 市场 各 国品牌 结构占比来看, 中国 自主品牌 2018 年 占据 约 42%市场 份额处于相对合理水平,但 目前 中国 整车 厂商 仍 较多 , 美国目前 主要 三个( 福特 +通用 +fca) , 日本主要 被六大 整车厂占据 ( 丰田 含 大发 +本田 +日产 +铃木 +马自达 +斯巴鲁 ) , 德国 三个 ( 戴姆勒 +宝马 +大众 ) , 韩国 一个 ( 现代起亚 ) 。 2018 年中国自主品牌 厂商前十占据 自主品牌总量 约 89%市场 份额, CR5 为 64.5%, CR3 为 49%,比较 发达国家,集中度仍较低 , 伴随 车市增长放缓, 未来集中度提升是主旋律。 全球 资本 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