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言“不在创新中发展,就在创新中消亡”,这是产业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涌现,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已经掀起一股创新热潮。远程医疗、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等新物种强势来袭,带来了对传统医疗的颠覆式创新。康复医疗作为医疗的重要分支,也需要通过创新来重塑价值,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康复医疗经历了起步期和推广期,现在已经进入规范期,构筑了覆盖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或居家康复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而且,整个康复产业市场规模前景可期,2022年将突破1000亿人民币。资本市场也对康复产业倍加青睐,一批优质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创投融资。为了更好地剖析康复产业发展现状,探析未来发展机遇。蛋壳研究院通过大量的专家访谈和企业调研,结合康复产业投融资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对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康复信息化、骨关节康复、康复护理和心肺康复6大黄金赛道,以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借鉴。一 洞悉: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三级体系构筑康复服务 1.1康复医学以患者回归生活为目的 031.2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规范期 041.3三级服务体系构筑康复医疗基础架构 05二 市场:未来前景可期,需求人群多元化 2.1康复产业市场不断增长,规模将超千亿 092.2术后患者成为康复医疗服务主体人群 102.3康复机构成为推动康复医疗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11三 赛道: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评价,寻找康复黄金赛道 3.1 资本沿着“点线面”投资康复产业 143.2“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阐释 153.3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解析 17四 案例:典型企业深入剖析,打造康复服务范本 4.1迈步机器人:四大技术支撑康复设备智能化 194.2遇健未来:家庭智能康复平台赋能远程康复 214.3华唯科技:四大解决方案全面助力康复信息化建设 234.4源自在康复:专科专病,深耕骨关节康复市场 254.5聚陆医疗:专注大康复、小综合、心肺糖康复诊疗体系化建设 264.6瑞华心康:三大体系+五大处方构筑心脏康复特色服务 28五 趋势:未来发展研判,把脉产业增长点 5.1康复互联网医院成为康复医疗产业新业态 325.2技术、人才、服务构建未来康复“黄金三角体” 335.3专科康复将成为主流的康复服务模式 33J.I图表目录图1 康复医学细分类别 03图2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03图3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04图4 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示意图 05图5 各级康复服务机构的主要区别 05图6 2014-2022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09图7 我国康复市场各类服务人群占比情况 10图8 康复市场服务人群未来的增长规模 10图9 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全景图谱 11图10 我国康复产业资本投资路径图 14图11 长和医疗康复产业投资布局情况 15图12 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 15图13 康复产业投融资热点分布图 17图14 迈步康复机器人产品体系 19图15 支撑迈步机器人的四大核心科技 20图16 遇健未来家庭智能康复平台 21图17 遇健未来围绕患者开展个体化康复治疗 22图18 华唯科技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23图19 华唯科技康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图 24图20 源自在康复服务细分领域 25图21 源自在独特的“康复+”服务理念 25图22 聚陆医疗三大产品服务体系 26图23 聚鹿CSM康复管理系统 26图24 聚陆医疗人性化康复服务流程示意图 27图25 瑞华心康三大特色心脏康复服务体系 28图26 瑞华心康分期康复管理方案 29图27 瑞华心康心脏康复五大处方 29图28 瑞华心康三级心脏康复闭环体系 30图29 康复互联网医院运营模式 32图30 技术、人才、服务构成的康复“黄金三角体” 33图31 综合康复模式逐渐细分为专科康复模式 33表1 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标准 06表2 中美康复产业发展对比 09表3 各类型机构解决康复治疗的主要痛点 12随着健康中国行动指南的不断深入推进,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将向以民众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机器人、AI、再生医学、新材料等交叉学科的融合突破,康复医学会成为下一个资本掘金地。李思睿|天士力控股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康复行业的蓬勃发展,是国家经济繁荣的标志,也是国家医疗与民生服务的一次重要升级。随着国家对大健康行业的重视,康复各领域将迎来最好的10年发展期,也预示着在中国正式开启了后诊疗时代。重大疾病的痊愈不再是单靠手术和药物完成,康复的效果会变成痊愈的标志。康复预防、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风险、控制复发与并发症将会为医保与保险支出做出巨大贡献。”陆继恩|瑞华心康CEO“临床医学赋生命以岁月,康复医学赋岁月以生命”。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技术、康复信息化、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将进一步激发康复需求,促进康复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政策、资本和技术的合力推动,康复医疗产业数千亿市场即将启动,未来已来。许昌军|聚陆医疗创始人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且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多种需求持续扩大的康复医疗行业市场空间。未来在国家医保政策的推动下,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技术、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医疗信息化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将会成为投资热点。张冲|松禾资本执行董事面对巨大的康复服务需求潜力,较长一段时间内,康复服务供给的真正挑战是:合乎品质的供给要素的快速积累,包括细分领域专业技术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和基于循证医学的服务模式构建。任何一个成熟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劳动力、技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资源的配置和积累;另外,康复医疗服务,作为重要的医学服务领域,基于循证的医学模式及跨学科协作和整合,是对于病患者健康贡献的根本所在。孙长森|长和医疗董事长INSIGHT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临床医学:以生存为目的,让患者活下来康复医学:以生活为目的,让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病患手术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言语疗法 心理疗法 药物药物 器械器械 常人图1 康复医学细分类别图2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o“+W g446!o MUK6JS-(6!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或重大疾病患者。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治疗手段,帮助病残患者及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到生活和工作中。康复医学按照疾病领域可以分为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儿童疾病康复、产后康复、听视力康复、精神康复、失能失智康复以及其他康复等。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通过药物、医疗器械、手术等治疗手段,让患者能够生存下来。而康复医学则是以生活为目的,通过康复治疗手段让患者受损的功能能够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更好地回归社会。因此,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是相辅相成的,临床医学在病患治疗期介入,康复医学在病患恢复期介入,它们最终都是消除病患,让患者逐步向常人过渡。1.1 康复医学以患者回归生活为目的康复分类心肺康复 精神康复 其他康复产后康复听视力康复失能失智康复儿童疾病康复骨关节康复0304 /o“+W g446!o MUK6JS-(6!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现代康复医疗体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康复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进步,根据康复市场规模、标准化程度、机构类型、资本类型、体系建设等指标,将康复医疗的发展分为起步期、推广期和规范期3个阶段,每个阶段康复医疗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起步期(1980-1995)康复医疗兴起于欧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康复医疗的建设,如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北京落成。在起步期,我国整个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主要由部分公立三甲医院承担康复医疗服务,康复费用则来自国家财政支持。由于还处于康复医疗建设探索期,我国没有形成康复医疗标准化服务体系。(2)推广期(1996-2010)经过10余年的探索尝试,积累了大量康复医疗建设的经验,康复医疗建设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结合预防、治疗和康复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地方进行康复医疗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二十余省先后成立了康复服务机构。在这一时期,康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康复医疗机构除了公立医院外,还出现了以北京英智康复医院、北京和谐康复医院等为代表的民营康复专科医院,初步形成了综合三级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的二级康复体系。由于康复标准化相关政策缺失,在康复服务和建设方面标准化程度偏低。(3)规范期(2011-)2011年,卫生部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该项政策的发布为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2012年,卫生部又发布了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康复医院的建设也被纳入了规划化道路。2017年,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对康复医疗中心也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设要求。因此,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已经进入了规范期。1.2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规范期市场规模标准化程度机构类型资本类型体系建设较小 适中 较大无标准 标准低公立三甲医院公立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公立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各类相关企业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国有、民营、外资多元化参与标准高一级康复体系 二级康复体系 三级康复体系起步期(1980-1995) 推广期(1996-2010) 规范期(2011-)图3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发展历程05 /o“+W g446!o MUK6JS-(6!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早在2011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并在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14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工作。要求每个试点省(直辖市)至少选择2个城市探索建立康复医疗体系,并在2年内完成试点工作。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由三级医院康复科、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门诊)或居家康复组成。三级医院康复科主要承担急性期康复治疗,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则承担恢复期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医疗中心(门诊)或居家康复主要承担维持期康复治疗。各级康复机构之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三级医院康复科完成患者急性期康复后,向下转诊,由二级医院康复科等机构完成恢复期、维持期康复治疗。如果恢复期或维持期康复出现恶化现象,可以及时向上转诊至三级医院康复科,进行救治。通过构建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可以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分阶段的康复服务,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康复疗效。1.3 三级服务体系构筑康复医疗基础架构图4 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示意图图5 各级康复服务机构的主要区别介入时期康复对象住院治疗康复周期医务人员早期中期后期疾病、损伤急需治疗的患者经过治疗且需住院恢复的患者经过治疗且无需住院恢复的患者3个月不需要较短适中较长专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2128天三级医院康复科二级医院康复科等社区康复医疗中心等 /o“+W g446!o MUK6JS-(6!三级康复体系内,不同层级的康复机构具有的功能和特点不同。三级医院康复科介入最早,对疾病、损伤患者进行早期专业性治疗,需要配备专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在完成急性救治后就可以转诊到下一层级的康复机构,康复周期较短。二级医院康复科等机构主要是对经过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恢复性康复服务,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恢复,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为其提供医疗服务。社区康复医疗中心等机构主要对经过治疗的患者提供长期性的康复服务,患者一般无需住院,而是定期到康复机构接受治疗训练或者康复医师(治疗师)上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在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中,相关主管部门对综合医院康复科或不同类型的康复医疗机构等提出了相应建设标准。通过归类整理,主要涉及科室面积、科室设置、床位设置、人员配置以及设备配置5个方面。数据来源: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等政府公开文件表1 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标准类别 三级综合医院 二级综合医院 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二级康复专科医院 康复医疗中心科室面积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1、设置康复床位的,康复训练区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2、未设置康复床位的,不少于500平方米科室设置1、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2、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1、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2、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骨关节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医学科骨关节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疼痛康复科中 的3个部门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医学科床位设置为医院 总 床 位 数 的 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至 少 为 医 院 床 位 数 的2.5%,但不得少于10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1、每床建筑面积指标不少于95平方米,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2、康复专业床位数占到75%以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1、每床建筑面积指标不少于85平方米,住院床位总数100张以上2、康复专业床位数占到75%以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1、提供住院康复医疗服务的,康复床位总数20张以上 2、不提供住院康复医疗服务的,应设置不少于10张的日间康复床0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