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策略深度: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 券 研 究 报告 策略研究 【 策略深度 】 策略 深度 : 新型战略性 工业化下 的 产业趋势与市场选择 前言: 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能选择的路径却是相对确定的 “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实质上这既提出了对于中国经济进行认知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中国经济的方法论。 1. 走向成熟阶段的深水区 经济增长理论与长波框架下的转型 期 全 景 从工业化中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入手, 09 年后,中国逐渐进入了工业化走向成熟阶段的转型期,并在 2012-2013 年开始逐渐加速。要素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驱动的投资率和增长率下移,三次产业结构 变迁 以及城镇化的扩散和深化都是一般规律并在中国实践中得以验证 。对于 新主导产业的塑造 和企业组织的大型化, 前者是以技术革命衡量的长周期与经济增长阶段的连连接点,后者则体现了转型期制度变化中的国别特色。当前阶段属于工业化走向成熟阶段的深水区。 2. 新型战略性工业化 探寻走向成熟后期中国的工业化模式 虽没有现成经验照搬照抄, 工业化史中经典理论和经典案例 却 孕育着未来的路径 。 结合当前中国所处世界长周期的定位,在工业化转型期的深水区,以战略性工业化的 核心理念,注重 避免转型期的“陷阱”,把握需求扩张中的赶超机遇和制度试验,并 将内部 与 外部 战略 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相结合,是新型战略性工业化的内核,路径选择有历史和现实赋予的必然性 。虽充满挑战 ,但 目前 新型战略性工业化践行的轮廓正在逐渐形成 。 路径的选择逐渐清晰 ,产业趋势判断水到渠成, 年初以来我们的 主题 推荐逻辑也终究 围绕于这样的逻辑 框架中。 3. 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五大产业趋势 未来市场热点扩散之际,产业趋势逻辑将在市场逻辑中显现。在发展科技创新战略与塑造升级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顺应主导产业构建的规律,选择产业链长,前向与后向关联效应显著的战略性产业,注重在释放需求过程中实现技术的外溢, 军民融合 战略 首当其冲;在实业兴国的理念下,注重用持续革新的信息和能源技术不断改善现有产业,并试图在未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占得先机或与发达国家进一步缩小差距的相关产业,以人工智能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以及 工业互联网 为代表;顺应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并利用新型城镇化的红利,注重扩展新的产业并试验新的制度, 成长雄安 的产业和制度意义非凡;走出去战略是对于强国工业化进程历史规律的尊重,在产能和 高端装备 合作下, “一带一路”可视为实现产业整合和升级、巩固产业链主导地位的 必然选择; 央企改革和地方国改 革是顺应工业化转型期产业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制度变革的必然要求。 证券分析师:王君 执业编号: S1440515090001 电话: 010-63214678 邮箱: wangjunhcyjs 二季度策略系列报告:返“朴”归真 行业配置策略 2017-03-27 策略深度: 短周期高点和价格筑顶后的市场演绎 2017-06-05 相关研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 策略 研究 策略深度 2017 年 08 月 08 日 策略深度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 目 录 前言: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能选择的路径却是相对确定的 . 6 一、走向成熟阶段的深水区 经济增长理论与长波框架下的转型期全景 . 7 (一)转型期的一般性 以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与国际经验的视角 . 7 1、经济增长理论与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 . 7 2、转型期中国 工业化走向成熟阶段的特征次第展现 . 8 (二)转型期的复杂性 以主导产业更替与企业组织形态变更的视角 . 10 1、技术升级与改革创新对于中国工业化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塑造 . 10 2、 企业组织形态变化与制度变革的融合 中国特色的大型化 . 17 二、新型战略性工业化 探寻走向成熟后期中国的工业化模式 . 19 (一)以史为鉴 工业化史经典案例中蕴含的路径逻辑 . 19 1、日本模式 经济发展的两次重要转型期中的产业路径选择比较 . 19 2、美国模式 “离制造业化 ”和 “再工业化 ”之路的波折 . 20 3、拉美模式 “去工业化 ”下的中等收入陷阱 . 22 4、德日的战略性工业化 李斯特主义下的实业兴国和赶超战略 . 23 (二)新型战略性工业化 历史和现实赋予的必然选择 . 25 1、警惕 “陷阱 ”与把握 “机遇 ”历史经验的萃取 . 25 2、新型战略性工业化的践行正当时 . 27 三、新型战略性工业化下的五大产业趋势 . 29 (一)以军民融合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 . 29 1、军工领域行业覆盖广,产业链长,产业扩散效应强 . 29 2、民参 军、军转民凸显军用技术向民企渗透 . 31 (二)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信息技术革命在上中下游的升级和扩张 . 31 1、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端向应用端扩散 . 32 2、 “能源与材料革命 ” 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转型 . 32 3、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与数字化演进 . 34 (三)区域经 济战略 政策红利与改革破局 “试验田 ” . 35 1、经济转型升级对接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势在必行 . 36 2、城镇化趋势助力城市群崛起,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 36 3、京津冀城市群破局,雄安是新型城镇化模板 . 37 (四)改革开放经验的国际延伸 高端装备制造业 “走出去 ”战略 . 39 1、 “一带一路 ”战略提出至今成果斐然 . 39 策略深度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3 2、 “走出去 ”战略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 . 40 (五)国企改革助力国资 “做大、做优、做强 ” . 41 1、央企重组仍是国改主线之一,重点领域重组加速 . 41 2、去杠杆及顶层设计完成倒逼混改 “破冰 ”,下半年是混改 “冲刺期 ” . 42 策略深度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4 图表目录 图表 1 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与日本工业化进程演进 . 7 图表 2 日韩工业化转型期一般特征 以罗斯托走向成熟 . 8 图表 3 自 09 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趋于收敛 . 9 图表 4 三次产业结构占 GDP 比重的变迁 . 9 图表 5 中国城镇化率 95 年出现拐点 . 9 图表 6 长周期与工业革命周期下创新技术与主导产业 . 11 图表 7 技术创新动力和战略规划选择催生 “三大革命 ” . 12 图表 8 中关村电子信息景气和规模指数连续上扬 . 13 图表 9 云计算、物联网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 13 图表 10 新材料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石 . 13 图表 11 2010 年以来生产和需求型服务业高速增长 . 14 图表 12 2013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及渗透率 . 14 图表 13 工业起飞以来出口大类结构持续优化 . 15 图表 14 “一带一路 ”战略与沿线国家贸易逐年攀升 . 15 图表 15 “走向成熟 ”以来以三大革命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塑造 . 15 图表 16 国内细分商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格局 . 16 图表 17 高技术出口金额与占比(世界发展指标) . 16 图表 18 中日韩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比( SITC 分类) . 16 图表 19 近 10 年中国企业并购数目及涉及金额走势 . 17 图表 20 水泥和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演化趋势 . 17 图表 21 中日德韩人均 GDP 走势图 . 18 图表 22 中日韩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比( SITC 分类) . 18 图表 24 日本海外净投资持续扩大 . 19 图表 25 1990 年世界最大的 12 家集成电路生产公司 . 19 图表 26 美元指数的两次走强和两次能源依赖度下降 . 20 图表 27 2009 和 2016 美股前 10 大市值公司对比 . 20 图表 28 1980 年代以来美国基尼系数 . 21 图表 29 2009 年至今美国收入结构 . 21 图表 30 特朗普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基建、贸易和税收政策振兴制造业 . 22 图表 31 拉美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 23 图表 32 拉美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 . 23 图表 33 美国德 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 23 图表 34 美德两国金融业、房地产业占 GDP 比重 . 23 策略深度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5 图表 35 欧元区成立后德国贸易顺差大幅上涨 . 24 图表 36 主要国家实际房地产价格走势对比 . 24 图表 37 中国部分地区输入日本机器占比 . 25 图表 38 日本机床产量 . 25 图表 39 沪深股市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占比 . 28 图表 40 中国对外净投资情况(百万美元) . 28 图表 41 六大行业领域覆盖领域(以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为例) . 30 图表 42 通用航空产业链结构 . 30 图表 43 5G 相关产 业链 . 31 图表 44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次数、机构数量及投资额 . 32 图表 45 BAT 高科技公司近年净利润增速情况( %) . 32 图表 46 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端向应用端扩散 . 32 图表 47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33 图表 48 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渗透率逐步提升 . 34 图表 49 新能源汽车产量和动力电池需求持续上行 . 34 图表 50 上游碳酸锂原材料产量走势 . 34 图表 51 中游锂电池出货量走势 . 34 图表 52 GE 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Predix) . 35 图表 53 航天科工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INDICS) . 35 图表 54 以城市群带动的区域经济的 “三大战略 ” . 36 图表 55 城市群 GDP 及人口占比 . 37 图表 56 2011-2015 年北京人口规模及增长率 . 37 图表 57 2011-2025 年北京交通及生活压力增大 . 37 图表 58 京津冀功能定位于产业转移升级示意图 . 38 图表 59 “一带一路 ”战略路径图 . 40 图表 60 “一带一路 ”直接投资和承包合同总额 . 40 图表 61 中国 “一带一路 ”进出口总额前五产品 (亿元 ) . 40 图表 62 中国 “一带一路 ”进出口情况 (亿元 ) . 40 图表 63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走出去 ”战略进程 . 41 图表 64 新一轮国企改革历程 . 42 图表 65 国企资产上升,利润同比下降,亏损面扩大 . 43 图表 66 国企民企资产负债率对比 . 43 策略深度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6 前言 : 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能选择的路径却是 相对 确定的 7 月 24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 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 ”。实质上这既提出了对于中国经济进行认知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中国经济的方法论。即将对于长周期的定位和把握,与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对 于长周期理论而言,其核心驱动因素在于技术的革命、漫化到衰竭,从而作用于全球经济大周期的波动。熊彼特的理念深入人心,事实上每一轮长周期也必然有一轮技术革命与之相对应。而对于经济所处的阶段而言,我们则要诉诸于发展经济学中的工业化理论体系。在将二者相融合后,对于经济发展的路径判断会更为清醒,对于战略的坚守也会更有定力。 首先我们需要诉诸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理论。按照罗斯托经典的划分以及结合可比的日韩的工业化转型期经验,09 年后,中国逐渐进入了工业化走向成熟阶段的转型期,并在 2012-2013 年开始逐渐加速。在这一转 型期,要素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驱动的投资率和增长率下移,三次产业结构更替迎来服务业大时代以及城镇化的扩散和深化都是一般规律并在中国实践中得以验证,方便我们从特征上对于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定位。对于转型期另外两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新主导产业的塑造,另一个是企业组织的大型化,对于前者而言 不同国家受到不同长周期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