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 the Industrial Parks中能世通心中能世通(北京)投资咨询服务中著中国能 源研究会 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 会主 任:戴彦德 白荣春 何 平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尤 勇 王庆宇 王健夫 白 泉 冯 超 吕 斌 孙小亮 刘心怡 宋雨燕 张 军 张勇淼 李晓文 李晓玉 苗 红 郑彩伟 赵旭东 姚建国 桑 晶 郭东军 蒋靖浩 熊华文 赖吉玉坤课题组组长:焦 健课题组成员:刘 蕾 王 芳 黄子莹 袁德义 吴其瑾 包福德 吴 瑞专家委员会课题组成员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原料和基础产业,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实现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要把能源工作放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位置,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节能首当其冲,必须要坚持推进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作为“第一能源”,不仅是能源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前端控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园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各类生产要素集中配置,产业资源聚集发力的特定区域,也是能源消费最集中的区域。 2016 年,中国工业园区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 14.5 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1/3。然而,巨大的能源消费,特别是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引发了严重的局地酸雨、城市雾霾等重大环境问题,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导致环境治理成本急剧增加,严重威胁着民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面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单位GDP 能耗降低的约束性指标限制,面对日益严格的“大气十条、土十条、水十条”等环保指标红线,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共识下到 2050 年全球实现 2的温控目标,新时代下的中国工业园区,必须要推动节能工作,全面提高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将节能融入到园区绿色发展中,使园区“经济、能源、效率、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在能源基金会的资助下,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联合中能世通(北京)投资咨询服务中心编写完成。本报告正文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为中国园区的总体状况,主要介绍了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与出口前 言加工区的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状况与投融资状况。第二章为典型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重点分析了天津开发区和泰兴经开区的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状况、节能管理措施、节能项目实施与投融资方式等内容。第三章为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问题与对策,通过对前述内容的分析总结了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四章为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创新,结合园区节能投融资现状,详细设计了园区绿色供应链基金、节能风险补偿基金、节能投资引导基金等三种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新模式,为园区节能投融资提供借鉴。此外,本报告在附录中列出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部分园区名录。值得一提的是,本报告在执行过程中调研了江苏、天津等地的多个工业园区。然而,由于很多园区节能相关基础数据缺失,课题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报告也仅是列出了数据相对完整的天津开发区和泰兴经开区的实践情况。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与把握园区总体情况和典型园区情况,课题组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加强与相关专家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先生、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白荣春先生、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何平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蒋靖浩副处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李晓文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尤勇处长、山东政府节能办公室原主任赵旭东先生、泰达低碳促进中心宋雨燕主任等领导及专家给予了多次指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熊华文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白泉副主任、世界资源研究所能源项目苗红主任、能效经济委员会桑晶主任、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王健夫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会能源研究所吕斌副研究员、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张勇淼副总经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孙小亮副主任、中建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彩伟博士等专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天津开发区、泰兴经开区、如东化学工业园区、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扬中经济开发区、镇江新区、常州钟楼经开区等园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能源基金会对本项目的支持和帮助。鉴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报告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课题组2018 年 9 月摘要报告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园区的总体状况 一、园区分类 (一)按级别分类 (二)按产业分类 (三)按管理部门分类 (四)按绿色低碳示范分类 二、园区特点 三、园区管理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 (二)开发公司主导型 (三)混合型 四、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出口加工区 五、工业园区能源利用状况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出口加工区 六、工业园区投融资状况 (一)金融机构状况 11121214141617191921212222252931323335363615目 录Contents(二)主要投融资模式 第二章 典型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一、天津开发区 (一)发展状况 (二)能源资源利用状况 (三)节能管理措施 (四)节能项目实施与投融资 二、泰兴经开区 (一)发展状况 (二)能源资源利用状况 (三)节能管理措施 (四)节能项目实施与投融资 三、典型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总结 (一)工业园区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园区管委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园区节能 (三)园区节能投融资以银行信贷为主 (四)园区节能投融资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章 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问题与对策 一、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仍是以招商引资为主,对节能缺乏重视 (二)园区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节能推动手段有限 (三)园区节能投融资渠道狭窄,未能充分发挥园区优势 (四)园区节能集中在用能大户,中小企业节能投融资被忽视 (五)节能动力不足压力不均,导致园区节能投融资意愿不强 二、推进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的对策 (一)明确园区节能边界做好基础数据统计 (二)在地市层面建立园区节能工作推进机制 (三)园区以身作则做好公共领域节能并形成示范 (四)发挥园区作用不断完善节能约束与激励机制 (五)聚集多元化金融机构拓宽节能投融资渠道 (六)降低中小企业节能投融资风险 37394041515356777878797979796060646566757575767681818283838384(七)构建园区企业信用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依据 (八)搭建园区节能平台加强节能投融资服务 第四章 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创新 一、工业园区节能潜力与投融资需求 二、工业园区节能投融资新模式 (一)园区绿色供应链基金 (二)园区节能风险补偿基金 (三)园区节能投资引导基金 附表 部分园区名录 图表索引参考文献 8788929396991031331368484摘要报告一、工业园区快速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园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作为最重要的园区类型之一,工业园区以制造业为主,是各类生产要素集中配置,产业资源聚集发力的特定区域。自 1984 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园区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至今,各类工业园区陆续建设,园区经济规模也逐渐扩大。目前,国家和省(市、自治区)两级各类工业园区超过 2500 家,其他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总数超过两万家。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 1/3 的生产总值以及 1/2 的工业产值,成为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加速推进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为中国工业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园区集聚大量工业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天津经开区和泰兴经开区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分别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两家典型园区的规模虽然具有较大差别,但都对区域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天津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2016 年,天津开发区 GDP 达到3049.8 亿元,占天津市 GDP 的比重达到 17.1%;天津市有 30% 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天津开发区。泰兴经开区为省级园区,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之一。2017 年,泰兴经济开发区GDP为217.3亿元,占泰兴市GDP的比重为22.5%;泰兴市有4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泰兴经开区。显而易见,无论是国家级园区还是地方园区,工业园区都是当地最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园区节能投融资实践与创新三、国家级工业园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级工业园区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与较高的管理水平,集群效应更加明显,生态效益更加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国家级经开区是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设立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2016 年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19 家,生产总值达到 8.3 万亿元,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为 1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3/4,单位生产总值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级高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要目的,2016 年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达到 146 家,生产总值达到 8.8 万亿元,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为 11.8%;有近 70% 的国家级高新区出台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政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而易见,以经开区和高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工业园区,以更少的能源、更少的水耗以及更少的污染物排放,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高地。四、工业园区大量能源消费造成严重污染,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作为产业集聚、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区域,工业园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成为中国能源消费最集中的区域。2016 年,中国工业园区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 14.5 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1/3。巨大的能源消费,特别是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排放了大量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园区节能已经成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前端控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国际争端加剧形势下强化国家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节能由单一节能逐渐延伸至全面节能,由单一“用能点”延伸至“用能线”和“用能面”,园区作为深化节能的重要载体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中国节能的整体推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园区管委会加强用能管理,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节能园区管委会从公共项目出发,做好园区建筑节能,并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入多项节能技术,提高了公共领域的能效水平,为企业节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3摘要报告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节能,园区管委会紧抓源头控制,不符合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企业不能入驻;与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责任书,约定节能目标或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财政奖补或惩罚;设立园区节能环保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项目的实施,以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能源审计与节能诊断等节能环保管理类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或补贴;为园区企业提供培训、对接、交流、咨询、政策解读等各种服务,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促进节能项目落地。这些政策措施形成了良好的节能环保制度环境,有效提高了企业节能积极性。六、重点用能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改造,有效提高了能效水平园区用能大户规模大、能耗高,是园区节能的重点与关键。以泰兴经开区为例,2017 年泰兴经开区的 15 家重点用能企业总能耗占经开区总能耗的 79.4%。在园区管委会政策措施的激励与约束下,园区重点用能企业不断加强自身能源管理,建立了能源与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能源诊断,加强对员工的节能与能源管理培训,强化员工节能减排理念和责任心。部分企业针对自身用能状况,结合能源诊断,积极开展余热回收、冷能利用、高效锅炉改造、电机变频改造、LED 灯具应用等经济性较好、投资回收期较短的节能改造项目,有效提高了通用设备能效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状况,部分企业还将整体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也纳入到节能改造计划中,投资规模从千万级增长为亿级,为企业带来了节能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七、工业园区节能潜力巨大,“十三五”需要数千亿资金支持2016 年,全国平均能源强度为 0.677 吨标准煤 / 万元(2010 年不变价),中国工业园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的 1/3。按照国家目标,到 2020 年全国能源强度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假设工业园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变,工业园区能源强度与全国平均值相当,那么“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预计可形成 2.6 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工业园区能效投资约为 6500 亿元。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与日益严峻的国家能源形势,新时代下的中国园区必须要加大力度开展节能,挖掘工业园区节能潜力,并且要把节能充分融入到园区绿色化、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四化”发展过程中,坚持节能矢志不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