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eij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hite Paper ( 2017)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目 录 一、总体发展概况 . 1 (一)“十三五”开局良好,多项指标保持领先 . 2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融合类行业引领发展 . 3 二、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 5 (一)加强宏观引导,推动产业“高精尖”转型 . 6 (二)推进融合创 新,“文化创意 +”成为重要引擎 . 7 (三)强化价值引领,文化供给质量有效提升 . 9 三、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 10 (一)功能区发展效益良好 , 产城融合深入推进 . 11 (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 12 (三)区域联 动全面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效 . 13 四、市场主体活力日益增强 . 15 (一)重点企业引领带动,多元主体竞相发展 . 15 (二)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活力不断释放 . 16 (三)积 极布局新兴业态,非公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 . 17 五、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成效显著 . 18 (一)围绕促进供需对接,提升品牌活动影响力 . 18 (二)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增强文化惠民实效 . 20 六、文化 “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 22 (一)国际性展会平台作用 彰显,文化贸易成效显著 . 22 (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走出去”品质 提升 . 22 七、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 24 (一)围绕重点领域,政策扶持不断加强 . 24 (二)聚焦融资难题,文化投融资服务持续创新 . 25 (三)全面支撑保障,系列服务平台作用有效发挥 . 27 八、面临形势 与发展思路 . 29 (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29 (二)未来发展思路 . 30 1 文化是城市的记忆和灵魂,文化 创意 产业既是 北京 的 重要支柱产业, 也 是满足 人民 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产业 。 “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围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北京市加强谋篇布局,实施 规划 先 导 , 通过 系列 务实举措 , 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 发展。 在新时代、新常态、新政策、新技术、新动力等整体 背景 下, 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顺应趋势、创新求变,“高精尖”发展态势明显,产业活力持续增强,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经济贡献更为突出,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成为提升 城市文化品质、 建设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创造性地转化为文化 创意 产业发展强势。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7)在对 2016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现状、重要数据、趋势特征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反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度 发展的总体情况,同时,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形势,针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研究提出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总体发展概况 2016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升, 支柱地位更加巩固,在拉动首都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为显著,产业 增加值占比、居民文化消费、资本市场等多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2 (一)“十三五”开局良好,多项指标保持领先 总体发展稳中有升。 2016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58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4.0%,比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 2016 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37921.3 亿元,收入合计 17885.8 亿元,从业人员 198.1 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 8033 个,资产总计 24919.2 亿元,收入合计 15224.8 亿元,从业人员 125.7 万人。 2016 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创造地方税费收入 417.9 亿元,占全市地方税费的10.7%;上缴国税 791.9 亿元,占全市上缴总量的 8.9%。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16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372.1 亿元,同比增长 5.4%,完成全年 340 亿元指标任务的109.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4.4%。广播电视电影、软件和信息技术、文化休闲娱乐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热点领域,占比合计达 85.0%。 重点项目继续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环球主题公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50 亿元,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遥遥领先。从区位分布看, 通州、海淀、房山、昌平、大兴、朝阳 6 区投资成为主要来源,均超过 10 亿元,共计完成 325 亿元,占总投资的 87.6%,其中通州区受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带动,投资额居全市之首。 文化消费综合水平全国领先。 2016 年,全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 3687 元,同比增长 1.4%,在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占比 10.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增幅较大,同比增长 17.2%。北京文化消费总体规模从 2005 年的 302.2 亿元上升至2016 年的 817.7 亿元, 10 年间上升了 170.5%,文化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及满意度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列居全市服务3 性消费的前三位。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 ” 和“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 2016)”显示 ,北京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排名均位列全国第一。 文化贸易持续扩大。 2016 年,北京市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 46.9亿美元,同比增长 9.5%。其中,进口 2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出口 1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4%。从具体分类看,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 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1%,进口 1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出口 1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2%;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 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0.6%,进口 13.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4%,出口 6.2亿美元,同比增长 38.1%。 资本市场保持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 2014-2016 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共发生融资事件 3131 起,占全国的 32.5%,资金流入量为4091.52 亿元,占全国的 32.5%。其中, 2016 年资金流入量为 1777.22亿元,同比增长 11.6%。主要集中在 私募股权融资 和上市后再融资渠道,分别为 1648.67 亿元、 1286.88 亿元,占比 40.3%和 31.5%;从资金流向领域来看,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是主要吸金领域,流入资金2524.58 亿元,占比 61.7%。 2016 年北京 地区 共有 3 家 文化创意 企业成功上市, 上市首发融资规模为 58.47 亿元,占全国的 25.1%。 新增新三板挂牌 文化 创意 企业 224 家,新增数量在全国占比 29.1%。 2016年 , 北京地区共发生 文化创意 产业并购事件 67 起,涉及资金规模达1108.13 亿元,占全国并购融资规模的 79.1%,并购规模全国居首。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融合类行业引领发展 2016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在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产业内部结构深化调整,与数字技术、“互联网 +”等紧密相关的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带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提4 速换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增速明显,引领产业发展。 顺应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趋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体量规模上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2016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09.4 亿元,同比增长 11.0%,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的58.9%。 2016 年,该行业规模以上资产总计 11418.3 亿元、收入合计6131.7 亿元、从业人员 67 万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 45.8%、 40.3%、 53.3%,体量上占近半壁江山。根据 2016 年 1-12月可比数据,该行业规模以上收入增速达到 11.1%,居各行业之首;从业人员增速 1.3%,是九大行业中唯一从业人员数量增长的行业。该行业体量规模与增速的持续增长,体现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引领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清晰。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发行、艺术品生产销售、设计服务四类行业发展态势较好,收入反降为升。 2016 年,四类行业有效应对市场调整和新媒体冲击,增长态势良好,文化艺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61.2亿元,增长 16.1%;新闻出版及发行业实现增加值 322.8 亿元,增长14.5%;艺术品生产与销售业实现增加值 65.6 亿元,增长 2.0%;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63.5 亿元,增长 21.2%。根据 2016 年 1-12 月可比数据,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及发行、艺术品生产与销售、设计服务四类行业的规模以上收入增长分别为 4.3%、 0.1%、 9.0%、 11.0%,与 2015 年四行业规模以上收入分别下降 2.2%、 0.8%、 6.9%、 4.1%相比,实现了企稳回升、反降为增,行业调整效果初步显现。尤其是设计服务业,积极适应“文化创意 +”融合发展趋势,有效降低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收入增速仅次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成效较为显著。 5 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文化休闲娱乐、文化 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及其他辅助业四类行业稳步发展,收入增速放缓。 2016 年北京市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 231.5 亿元,增长 2.9%。根据 2016 年 1-12 月可比数据,规模以上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的收入增长 3.6%,与 2015 年 5.4%的增速相比,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北京市广告和会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221.8亿元,增长 2.0%;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19.1 亿元,增长 10.6%。根据 2016年 1-12 月可比数据,广告和会展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的规模以上收入增长分别为 9.5%、 1.0%,与 2015 年 19.2%和 15.1%的增速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在各行业中,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及其他辅助业增速放缓现象最为明显。 2016 年,该行业实现增加值 186.2亿元,增长 1.5%。根据 2016 年 1-12 月可比数据,规模以上行业收入 2066.4 亿元,增长 0.3%,与 2015 年增速 24.1%相比,增速大幅下降,由 2015 年行业收入增速首位降为末位。 经过近年来的 持续快速发 展,北京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成为 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随着疏解整治 促提升 持续推进,北京文 化创意产业“高精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二、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作为绿色产业和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对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16 年 , 立足 首都 城市 战略定位, 顺应“互联网 +”、“文化创意 +”发展趋势,北京市加快推动文化 创意产业高端发展、融合发展 、 创新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文化 业态, 更加 注重发展质量和内涵, 着力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版。 6 (一)加强宏观引导,推动产业“高精尖”转型 “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加强谋篇布局和顶层设计,出台系列规划措施,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减法”,聚力产业转型升级做“加法”,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高精尖”发展。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016 年 6 月,北京市 人民政府印发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 , 明确提出重点推动渗透性、关联性强,有助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的“高精尖”领域及环节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业态创新,紧紧围绕“互联网 +”“文化 +”,加快“创意北京”建设,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文化内涵 ,使北京成为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符号汇聚融合的时尚创意之都。 2016 年 7 月 出台 的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到 2020 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左右,产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趋合理,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创新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 加强分类指导支持。 2016 年 5 月,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2016 年版 ),将文化创意产业各业态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三个类别。 其中,鼓励类业态 44 个,主要涵盖文化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生产服务等重点环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类业态,创意密集的高端服务类业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类业态;限制类业态 58 个,主要为文化批发零售类业态和部分文化制造类业态;禁止类业态 20 个,主要为对环境影响7 较大的文化制造类业态,以及部分劳动力密集的文化 产品生产制作环节。鼓励类为鼓励发展的业态,优先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优惠政策;限制类业态在限定区域内或限定条件下不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优惠政策,在限定区域和限定条件之外且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可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优惠政策;禁止类业态不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优惠政策。 (二)推进融合创新,“文化创意 +”成为重要引擎 推动“文化创意 +”,为其他产业注入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提升产业附加值,是发展首都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北京市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对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转 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2015 2020 年 )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形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 数字创意成为发展主阵地。 顺应文化科技融合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 2016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包括数字创意在内的 5 个产值规模 10 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构建文化 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2016年 1 月出台 的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实施意见 , 将“互联网 +文化”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提出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鼓励互联网企业以并购、股权合作等形式进入传统文化传媒领域,打造以数字化产品、网络化传播、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国家级数字内容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