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The 2017 A.T. Kearne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onfidence Index: Glass Half Full 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 ?以人为本,通过市政、汽车制造商、出行平台三方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高效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1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也在不断提高,预计至 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 70%1。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人口总数将达到 10亿左右。城市人口的增多势必为城市管理带来挑战,其中挑战最大的是如何以有限的城市交通资源满足人们巨大的出行需求。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出行不仅有安全和经济的要求,而且还希望更加舒适和便捷。这些都构成了城市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所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在城市原有交通体系上的智能化,更需要重新认识以及转变城市交通管理的理念。那么如何才能成功的搭建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呢?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本质:以人为本城市智能交通体系首先服务于城市中的人。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快速降低,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市人口对于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交通方案的巨大需求。例如,过去 3年,主打舒适和便捷的专车 交易额 年均增长 35%2,而同期中国城市客运人次却下降 1%3,其中传统交通方式如公共汽电车和巡游出租车下降 3%。行业研究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产业规模已经达到 约 450亿元人民币,未来 5年的年均增速将达到 20%4。未来日益提升的城市化率和庞大的常住城市人口规模将继续推动智能交通产业以显著高于中国 GDP和制造业平均增速的速度发展。1联合国人口报告2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 报告 3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42018-2023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Gy 6?one.old | x P z guVGA *Wc2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为了更高效的服务于城市中的人,比如出行体验好、成本低、安全、便捷,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必须构建一个包括:人、车(代指所有交通工具)、路、数,四个关键要素的生态系统: 人,智能交通的主体,人既是智能交通体系的参与方也是被服务方,人的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智 能交通体系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 车,智能交通的载体,以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具体工具,服务人们获得最大出行满意度 路,智能交通的基础,以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既是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意味着城市的智能化,其与智能车辆互联互通将深刻影响城市治理的方式和方法 数,智能交通的特征,没有对数据进行自动搜集、分析和反馈的交通体系不能称之为智能交通体系。只有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并将数据价值最大化的交通体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交通体系。而数据价值释放的程度就代表了城市交通体系智能化的程度。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主体: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属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部分。虽然新技术触发了创新的交通方式在个别领域快速发展,比如滴滴在出租车领域,但是这还无法完全改变一个城市的交通体系。科尔尼认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与之紧密相关各个利益相关方,其中最重要的三方是:市政管理、出行平台运营商、交通工具供应商。唯有这三方充分合作才能建设人们满意度高的、可持续的、高效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 市政管理者,负责城市建设与管理,对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资源运用有重大影响力 交通工具供应商,掌握交通工具的产品技术以及交通工具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出行平台运营商,掌握海量的用户日常生活以及出行需求数据三方不仅对构建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有影响力,而且城市智能交通未来的形态对他们的利益也有巨大影响,比如欧洲一些城市力推城市客运市场放开,进而催生新的客运企业,亚洲一些城市通过对汽车共享出行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进而改变了当地的出租车行业格局,甚至影响了当地的商业环境。科尔尼研究发现,正是因为新技术在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及巨大的商业利益,所以真正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离不开市政管理者、出行运营平台以及交通工具供应商的深度参与。案例 1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当地政府、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和无人驾驶出行运营商 Waymo深度合作建设自动驾驶系统。克莱斯勒提供定制的自动驾驶原型车 Pacifica, Waymo利用自身的自动驾驶技术优势和运营能力,提供先进自动驾驶软件和出租车服务软件管理运营自动驾驶车队。凤凰城政府公共交通管理局也参与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允许部分 Waymo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公共交通系统,使得未来自动驾驶方案在城市推广成为可能。截至 2018年 10月, Waymo已在美国 6个州的 26个城市和地区路试1,000万英里,当地政府,交通工具供应商和出行平台的紧密合作,使得美国凤凰城成为智能化城市交通体系的领先城市。3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基础 : 合作科尔尼认为合作是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市政管理者、出行平台运营商和交通工具供应商三者中的任何一方想取代另一方或两方都是不现实的。案例 2:车企独立运营出行平台,举步维艰随着共享汽车的蓬勃发展,目前已知的独立开展共享出行业务的汽车品牌已经超过 16个。其中奔驰的 Car2Go和宝马的 Drive Now是其中业务开展较早的两家。但是到了 2018年初,宝马 Drive Now和奔驰 Car2Go宣布合并。无独有偶,今年 11月,车队规模达到 3000辆的北汽绿狗租车也在寻求二次出售。这些事件背后的部分原因是交通工具供应商,比如汽车厂家,在独立运营出行平台时,因为经验、资源、能力方面与出行服务商业模式的不匹配,导致运营面临巨大挑战,盈利能力不足,只能通过业务重组及时止损或退出日常经营。案例 3:出行平台盲目扩大规模,突破安全底线以共享为特征的出行平台快速发展有其商业上的必然性,但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过于追求经营边界和规模的扩张则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2018年,滴滴快车连续发生两起严重的安全事件,导致全国范围内都对其业务战略与运营管理产生质疑,更直接导致了其快车产品线无限期下架。事实上,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是一个生态系统,衡量这一生态系统好坏的维度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城市中的人们对出行的满意程度,赢家通吃的规则在这一生态系统里并不适用。因此,出行平台虽然有技术和规模优势,但是也要思考其如何与多方合作,以实现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提升人们的出行满意度。案例 4:行政封闭管理出租车行业,效率低下且满意度差虽然人们对滴滴快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很大质疑,但是回看中国过去的城市交通历史,其实即使完全有政府专管也不一定能确保给人们带来高的出行满意度,比如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滴滴出现之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出租车行业都主要由当地政府管理,特定的出租车公司运营。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之下,由于竞争不充分,不仅不能确保高用户满意度,而且出租车从业人员对其利益分配模式也是颇多不满,从而进一步影响用户满意度。比如, 2008年、 2015年和 2016年,中国多地就曾发生因出租车司机对收入不满而发生的罢运事件,更别提之前以及现在仍然时有发生的出租车司机宰客或拒载等严重影响用户满意度的事件了。事实上,虽然网约车安全事件频发,但从全局来看,无论是与网约车相关的犯罪率还是用户选择网约车的比例数据都显示传统出租车行业缺乏竞争力。司法数据显示, 2017年出租车司机犯罪万人案发率 62.7%,远高于网络约车司机犯罪率4.8%5;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最常使用出行方式中非网络预约的传统出租车的比例仅 1%,相较网约车的23%6有明显差距。三方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基础三方合作是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基础,而数据则是三方能够合作的基础。政府拥有公共交通数据,出行平台拥有用户出行和行为数据,交通工具制造商拥有交通工具的运行数据。而城市智能交通体系需要对以上这些数据联合分析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比如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动态控制、城市路口流量的动态预测等。不止于此,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联合的深入分析,出行平台运营商和交通工具供应商还可以开发出增值服务,如金融、广告、保险等;而政府也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更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城市空间、产业、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5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报告62018网约车用户调研报告4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原则:切忌千城一面,务必因地制宜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们出行的满意度,并助力城市的发展。科尔尼认为交通体系的建设需要网络化,但是并不一定意味着单一化。城市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的出行需求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因地制宜”是规划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之一。科尔尼建议在做城市智能交通体系规划时要从 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人口、经济、地理、环境、独特性。案例 5:深圳“和而不同”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理念深圳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深圳早在 2014年就放弃了“禁与放”的二元思维,而是将众多打车App同时接入全市出租车统一电招平台,为市民提供高效和便捷的出行服务。 2018年,启动深圳智慧出行即服务( MaaS)项目,利用海梁科技提供的新技术将传统公共交通如公交、地铁、出租及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出行平台如共享单车、智能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整合,形成一个大规模多方式联合统一调度系统。改变了之前不同交通方式独立运营的模式,实现实时动态、以需求为导向、多种交通方式组合的高效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在深圳,政府将公共交通数据和出行平台的出行数据进行整合,并统一的智能化调度,提高了全市的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使深圳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中交通最为顺畅的城市。案例 6:新加坡将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城市发展统一考虑新加坡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网络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整合交通管理系统( ITMS)进行管理,同时与出行平台合作,如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和法国电动汽车分时共享运营商 BlueSG签署 10年合作合同,委任 BlueSG在未来 10年提供共享电动车服务,并提供部分资金用于充电站建设。电动车共享出行平台 Blue SG和雷诺合作组装电动汽车,借助先前巴黎 Autolib项目的运营经验在新加坡推广共享电动车服务。新加坡的合作模式中,出行平台提供共享电动车运营数据帮助政府建设电动车充电网络,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居民对于电动车充电网络的需求。案例 7:上海与斯德哥尔摩城市交通体系对比上海作为常住人口高达 2500万的超级大都市,对于交通出行的需求十分巨大。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兼顾发展公共交通,共享车辆以及私家车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市中心为了维持安全、有序的交通体验,需要对高峰时期的道路秩序交通严格管制,并鼓励公共交通以减少拥堵情况,如利用智能交通监管系统严格监控交通违法车辆,包括外牌车违规上高架,违规停车等,同时采取高架分时限流等措施,“削峰填谷”以实现时间上车辆的分流。外环区域拥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可在智能交通平台的指导下优化未来交通建设路线,包括道路网络建设,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规划等,还能智能投放共享车辆以更好的满足居民日常接驳的需求,从而减少私家车需求。上海依赖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开发空间,通过智能城市交通系统在外环能够指导交通建设和车辆投放,在内环能够严格管控车辆流量和违法行为,达到治理城市拥堵和维持安全、有序社会的效果。瑞典的经济中心斯德哥尔摩,城区的14个城镇大小的岛屿由各式桥梁相连。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和车辆涌入,在群岛有限的交通资源下交通堵塞异常严重。于斯德哥尔摩而言,地形限制是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因此瑞典交通管理局成立综合交通信息管理中心,采用 IBM设计建设的先进智能收费系统,通过 RFID,OCR和智慧速度适应系统( ISA)等技术,自动根据拥堵情况在城区 18个主要出入口对私家车征收拥堵税从而控制车流量。通过收取交通拥堵税成功减少了车流,使交通拥堵降低了 20-25%,交通排队时间下降 30-50%,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 14%。相较上海,斯德哥尔摩为群岛地形,城区小且主要出入口有限,以收费模式治理城区车辆数量可行且有效。5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未来:共建、共享、共赢展望未来,作为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市政管理者、出行平台运营商、交通工具制造者,将会在自动驾驶时代实现深度融合。在自动驾驶时代,市政管理将基于智能交通体系产生的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并以决策来影响智能交通体系的发展,比如政府制定车辆 DSRC通讯标准、车联网标准、 V2X标准等,同时还提供各类的自动驾驶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交通工具供应商则为城市定制化开发、制造和运维智能交通工具,并对其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支持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出行平台运营商则会将人与不同类型的智能交通工具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连接,从而最大化的提升体系的整体运营效率。Gy 6?two.old | x P KMz KM%KM ,KMzyDz ,y aA *A * LQk L6如何正确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作者:许健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 合伙人 , 汽车交通及工业品行业负责人 常驻 上海 办事处 Jian.Xuatkearney李含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常驻 上海 办事处 Han.Liatkearney曹博宇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常驻 上海 办事处 Boyu.Caoatkearney刘晓明 ,科尔尼咨询公司董事常驻 上海 办事处 Xiaoming.Liuatkearney张泰英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常驻 北京 办事处 John.Zhangatkearney 2019, A.T. Kearney 公司版权所有。如欲了解更多资讯或得到转印或翻译本文之许可,以及所有其他通讯,请寄电子邮件至: insightatkearney.本文件封面上与本公司同名和创办人 Andrew Thomas Kearney之签名,代表我们对实践其挹注于本公司的价值观之承诺,以及保证我们所作任何事皆须有基本正当性。科尔尼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目前在 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从 1926年以来,我们始终是全球各行各业领先企业可信赖的顾问之选。科尔尼实行合伙人所有制并由全球合伙人共同管理。我们致力于为客户在最关键的商业决策上提供成效立显、优势益彰的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有关科尔尼的信息,敬请访问: atkearney. 美洲 亚洲 欧洲 中东及非洲 亚特兰大波哥大波士顿卡尔加里芝加哥达拉斯底特律休斯敦墨西哥城纽约旧金山圣保罗多伦多华盛顿特区曼谷北京布里斯班香港雅加达吉隆坡墨尔本孟买新德里珀斯首尔上海新加坡悉尼东京阿布扎比多哈迪拜伊斯坦布尔约翰内斯堡利雅得阿姆斯特丹柏林布鲁塞尔布加勒斯特哥本哈根杜塞尔多夫里斯本卢布尔雅那伦敦马德里米兰莫斯科慕尼黑奥斯陆巴黎布拉格罗马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华沙苏黎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