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内容摘要 2018 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忧,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需求 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自贸区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总体稳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利率水平稳中趋 降,金融市场亮点纷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深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8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1 个百分点。 一是需求结构继续优化,投资对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强。 在市场需求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 河南省三大需求呈现回落态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1%,增速比上年回落 2.3 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等高科技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受汽车消费下滑影响,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消费升级类产品较快增长。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回落 5.6 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出口大幅增长。 二是粮食产量创新高,高新技术等转型升级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服务业发展较快。 三次产业结构为 8.9:45.9:45.2,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稳固,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符合转型升级的五大主导产业 ( 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 ) 增加 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5.0、 5.1 和 0.5 个百分点。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50%,铁路、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 8、 1.2 个百分点,邮电、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快速增长。 三是去产能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稳妥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全年处置“僵 尸”企业 1124 家;大力推动企业去杠杆和降成本,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0.4 个百分 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 1 元;持续加大补短板领域投入,水利、 公共设施管理、教育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13.4 个百分点。 四是财政支出保障民生,物价和就业基本稳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增长 10.5%、 12.3%,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近八成。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3%,涨幅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10.5%。就业市场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 139.2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0%。 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稳中有 降。 在房地产市场“房住不炒”定位下,调控政策持续从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跌至历史低位。 全省商品房供应加快,销售面积和价格平稳增长,带动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 1.6 %。房地产贷款整体快速增长,个人住房贷款在调控政策作用下增势回落。 2018 年,河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总体稳健,融资结构调整 优化,贷款利率趋于下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各项贷款增势突出,金 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强。 2018 年 12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 64983 亿元、 48870.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2%、 14.9%,贷款增速升至年内最高点。受资管新规、信用收缩影响,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7793.6 亿元,同比少增 284.6 亿元,其中,表外融资大幅少增 1112.2 亿元。信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加强,涉农、民营企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加 1881 亿元、 1030.6 亿元,同比多增 121.2 亿元、 649.7 亿元。在“三支箭”政策支持下,企业债券净融资累计新增 480.3 亿元,比上年多增 398.4 亿元。 二是积极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稳定负债端成本,贷款利率趋于下行, 信贷风险总体可控。 推动河南省利率自律机制成员扩大至 165 家,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上浮的 约束作用,稳定负债端成本。 12 月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90%,同比下降 0.03 个百分点。受 民营企业信用违约增加及逾期 90 天贷款纳入不良影响, 2018 年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较年初上升 0.96 个百分点。存款保险风险评价和风险差别费率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 险。 三是证券市场平稳发展,期货交易大幅提高。 2018 年,河南省新增证券期货分支机构 24 家,境内 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别增加 1 家和 23 家。证券投资者、期货投资者数量较年初分别增长 10.8% 和 7.4%,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 49.4%和 33.1%。商品交易所加大业务创新,期 货交易量大幅上升,成交额同比增长 36%。 四是与民生相关保险保持较快增长,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2018 年,河南省保险收入实现增长 12%,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 别增长 26.9%和 32.7%。保险业加大重点领域支持保障力度,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为装备制造业提供风险保障。 五是深化金融改革,普惠金融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 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探索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为核心,以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找到了 破解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办法。农信机构改革持续深入,完成改制农商行 105 家。“金融豫 军”不断壮大,郑州银行成为全国首家“ A+H”股上市城商行,辉县 珠江村镇银行获银保监会首批“多 县一行”试点资格。 六是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扶贫再贷款机制不断优化。 扩大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工作经验被总行在全国推广,并被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 动的指导意见。指导中原银行发行全国首批、中西部地区首单“双创”金融债 15 亿元,浙商银行郑 州分行创设河南省首单挂钩民企债券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1.5 亿元,并为河南蓝天集团成功发行河南省 首单民企债权融资计划 2 亿元。 2019 年,随着“一带一路”、中国 (河南 ) 自由贸易试验区、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全面推进,河南省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投资方面,基础设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 工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回升有望带动整体投资增速止跌回升。消费方面,尽管受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预计消费增长仍将稳中趋缓,但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增长有一定支撑作用。对外贸易方面 ,“一带一路”、 自贸区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但受长期固有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转型 压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仍很突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预计 2019 年河南省金融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2019 年,河南省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执行好稳健的货 币政策,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积极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推动中原更加出彩。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 5 (一)银行业稳健发展,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 5 (二)证券市场平稳发展,期货交易大幅上升 . 8 (三)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 8 (四)融资结构持续调整,债券市场亮点纷呈 . 9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 9 二 、 经济运行情况 . 10 (一)三大需求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 . 10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服务业快速增长 . 11 (三)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稳定 . 12 (四)财政收入增速保持稳定,支出结构优化 . 12 (五)房地产市场稳中有降,贷款整体快速增长 . 13 三 、 预测与展望 . 15 附录 : . 16 (一) 2018 年河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 16 (二 ) 2018 年河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 17 专栏 专栏 1 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 7 专栏 2 河南扶贫再贷款政策试点取得良好成效 . 14 表 表 1 2018 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 5 表 2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 6 表 3 2018 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 8 表 4 2018 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 . 8 表 5 2018 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 8 表 6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 9 表 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 9 图 图 1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 5 图 2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 6 图 3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 6 图 4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 6 图 5 2018 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 9 图 6 1978 2018 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10 图 7 1980 2018 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 10 图 8 1980 2018 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 11 图 9 1978 2018 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 11 图 10 1978 2018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 . 11 图 11 2001 2018 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 12 图 12 1978 2018 年河南省财政收支状况 . 13 图 13 2002 2018 年河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 13 图 14 2018 年河南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 13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8 年,河南省金融 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利率水平稳中趋降,金融市场亮点纷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持续深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银行业稳健发展,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1. 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8 年,河南省银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 7.4%,净利润同比下降 13.5%,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力度。银行营业网点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分别多增 56 个和 667 人。银行业机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数量分别增加 至 89 家和 80 家,业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 表 1 2018 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河南银保监局。 2. 存款增速放缓,住户存款占比上升。 2018 末,河南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64983 亿 元,同比增长 8.2%,增速较 2017 年末回落 1 个百分点。住户存款成为存款增长的重要支撑。 全年住户存款新增占比 76.9%,同比上升 20.7 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较为低迷, 2018 年末同比仅增长 3.4%,全年新增占比 11.3%, 低于上年占比 7.5 个百分点。受资管新规和存款竞争影响,存款创新产品快速发展,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长 42.8%,高于上年增速 34.6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1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3. 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2018 年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48870.6 亿元,比年初增加 6282.7 亿元,同比多增 875.5 亿元,同比增长 14.9%,为年内最高水平。流动性资金贷款明显增多,全年短期企业贷款新增 750 亿元,同比 多增 456.8 亿元;票据融资新增 548.1 亿元, 同比多增 863.3 亿元。政策支持性贷款投放力度加大,支小、扶贫再贷款累计分别发放 48.6 亿元、 146.3 亿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加强,涉农、民营企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加 1881 亿元、 1440.2 亿元,同比多增 121.2 亿元、 649.7 亿元。农地产权交易平台、多元化价值评估机制、多层次风险缓释机制等配套工作加快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增量扩面。 2018 年末,全省农房试点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8%;农地试点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7.9%。 表 2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2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3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4. 贷款利率趋于下行,政策引导效果显现。 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引导贷款利率下 行。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显示, 12 月份新发放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90%,同比下降 0.03 个百分点。扩大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范围,加大扶贫再贷款投放力度, 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低 于同期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利率 3 个百分点以 上。推动河南省利率自律机制成员扩大至 165 家,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上浮的约束 作用,稳定负债端成 本。 全年 发行 同 业存 单 3677.4 亿元,大额存单 715 亿元,同比分别多 增 410.1 亿元、206.6 亿元。 单位: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4 201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 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2018 年,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传统行业风险加速暴露,民营企业信用违约增加,同时 监管新规要求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 升 0.96 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农信社、资管业务、企业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排查和防控。不断完善存款保险风险评价和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探索开展早期纠正, 做到风险早预防、早化解,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6. 跨 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跨境收支大 幅提高。 2018 年,河南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规范发展,不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全省共有 26 家商业银行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 538 家银行机构网点和 3277 家企业实际办 理过跨境 人民币业务收付,业务遍及全省 18 个市,与全球 142 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全年全省人民币跨境收支达到 884.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19.4%。 专栏 1 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创建两年多来,紧紧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探索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为核心,以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找到了破解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办法。 2018 年,“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在省内 22 个试点县 (市、区)复制推广,有力丰富了普惠金融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制定加快推进兰考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以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 普惠通 APP 为核心,推动金融机构与 APP 对接,着力打造“一站式”线上“金融超市”,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人人均享”。 二是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疏通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最后一公里”。 将普惠金融内嵌于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基层党建 +就业扶贫 +普惠金融”三位一体服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服务。兰考已建成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 440 个,基本实现“村村全覆盖” 三是健全普惠授信产品体系,着力破解农民贷款难、贵、慢“顽疾”。 着 眼于户户均享普惠信贷权利的理念,创新推出“普惠授信”。兰考已完成 10 万余户基础授信,基本实现“户户全覆盖”,银行已与 9226 名启信农户签订贷款合同 3.88 亿元,带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 2.38 万笔、 23.89 亿元。 四是健全信用信息体系,促进信用信贷互促相长。 组织开发河南省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已录入农户信息 16.03 万户 ( 占比 92.3 ) 、企业信息 5708 户。对信用良好的农户,提升普惠授信信用等级和贷款额度,实现信用信贷相长。 五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权、责、利对等分散分担风险。 围绕解决普惠授信风险分摊难、权责利不对等问题,将不良率划分为 4 段,银行、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四方分担。政府风险补偿金担责随不良率上升而递增,压实地方政府信用环境建设责任;银行担责随不良率上升而递减,解除银行后顾之忧。 二、建设成效 一是“几家抬”共同发力,政策协同效应有效发挥。 郑州中支起草方案、制度、办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引导,兰考县已发放扶贫再贷款 10.02 亿元、办理再贴现 2.8 亿元;财政部门指导兰考出台奖补办法,在金融创新 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奖补;银保监、证监、发改、农业、扶贫等部门在差异化监管、项目优先安排、涉农资金整合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税务部门给 予税费减免优惠;兰考县政府不断完善风险缓释机制;金融机构结合兰考实际,先后推出 30 余种信贷产品,推动落实尽职免责,建立专项授信制度。 二是以“普惠通 APP”为核心的数字普惠金融取得突破,金融服务可得性显著提升。 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 普惠通 APP“信贷、保险、理财、支付、生活缴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站式“金融超市”基本建成。 2018 年末,“普惠通”累计下载注册量 85.7 万人次,对接金融机构 40 余家,上线信贷、理财等普惠类产品 300 多款、信用卡产品 126 款,金融服务可得性显著提升,已成为河南省群众愿用、会用、爱用的民生类 APP。 三是普惠金融各项指标大幅改善,助力稳定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截至 2018 年 末,兰考县普惠金融指数由 2015 年底的 0.26 上升到 0.43,在全省 105 个县排名从第 22 位跃至 第 1 位。兰考县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增速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乡村面貌明显改 观,社会创业活力不断迸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兰考县正在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 2017 年 2 月,兰考县正式脱贫摘帽,完成了向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 (二 ) 证券市场平稳发展,期货交易 大幅上升 1.证 券期货 经营机构实 力进一步增 强。 2018 年末,河南省共有中原证券、中原期货、华信期货 3 家证券期货法人机构,全年新增证 券期货分支机构 24 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增 17 家。证券投资者、期货投资者数量较年初分别增长 10.8%和 7.4%,私募基金产品、规模分别达 245 只、 577 亿元,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较年初分别增加 49.4%和 33.1%,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国有 77 家证券公司在河南省设立分支 机构,覆盖全省 18 个省辖市和 59 个县区。 表 3 2018 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注:当年国内股票 ( A 股 ) 筹资额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数据来源:河南证监局。 2. 上 市 公 司数量和融 资规模稳步 增加。 2018 年,河南省境内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别增加 1 家和 23 家。全省非金融企业通过交易所、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实现股权 融资 115.8 亿元,通过公司债券、可转债、资 产证券化产品等实现融资 345.9 亿元,股债融 资比例达到 1: 3。 3. 商品交易所加大业务创新,期货交易量大幅上升。 2018 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加快业务创新,为期货交易提供延伸服务,推出仓单交 易和基差贸易相关业务。 PTA 期货成功引入境 外交易者。全年主要商品期货全年累计成交 13.4 亿张,成交金额 54.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0%和 36.0%。糠稻 JR、早籼稻、普麦 PM 涨幅居前, 成交量分别上涨 4730.7% 、 3583.6%和 267.1%。 表 4 2018 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 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三 )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1.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8 年,河南省保险业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加速回归保障本源, 原保险保费收入在年初大幅负增长后迅速收窄,全年实现增长 12%。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 26.9%和 32.7%。全省被保险深度为 5%,保险密度为 2356 元 /人,较上年分别提高 0.5 个百分点、 242.7 元 /人。 表 5 2018 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河南银保监局 2. 保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2018 年, 河南省保险业积极助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覆盖 全省困难群众 860 万人,保险资金支农直接融资试点累计授信涉及多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加大重点领域支持保障力度,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为装备制造业提供风险保障。企业年金服务全省企业职工数十万人,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试点、电梯质量责任保险试点在南阳、郑州等地稳步推进。保险业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模式在全省推广,成为“畅通工程”重要举措。 (四 ) 融资结构持续调整,债券市场亮点纷呈 1.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收缩,债券市场融资取得突破。 受资管新规、信用收缩影响, 2018 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7793.6 亿元,同 比少增 284.6 亿元,其中,表外融资减少 334.6 亿元,同比大幅少增 1112.2 亿元。在“三支箭” 政策支持下,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累计新增 480.3 亿元,比 2017 年多增 398.4 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积极推动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中原银行成功发行全国首批、中 西部地区首单“双创”金融债 15 亿元;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河南省首单私募永续 债 12 亿元;浙商银行郑州分行成功创设河南省 首单挂钩民企债券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1.5 亿元,并为河南蓝天集团成功发行河南省首单民 企债权融资计划 2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5 2018 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2. 票据业务融资大幅回升,融资利率由升 转降。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办理贴现额同比分别增长 160.8%、160.4%,二者均呈逐季回升趋势。票据业务快速增长主要受票据融资利率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需求增加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加大再贴现发放,积极引导票据市场利率下行, 2018 年末,河南省银行承兑汇票利率、买断式 转贴现利率同比分别下降 1.23、 0.06 个百分点。 表 6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表 7 201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单位: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五)金融 Th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 征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018 年末,河南省共有 5828 万个自然人和 50.8 万户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纳入征信系统。推广使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发挥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用信息服务作 用。探索出以兰考为代表的“信贷 +信用”普惠 授信模式,以卢氏为代表的“信用 +信贷”金融扶贫模式。 2. 支付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2018 年,河南省全面推进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全省“云闪付” APP 累计注册和有效用户分别居全国第 5 位、第 6 位,新增注册用户和有效用户均居 全国第 3 位。大力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相关做法在总行网站首页刊登。稳妥处置账户管理系统突发事件,得到总行高度肯定。持续改善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