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客户可索取有关披露资料 sxzqyjfzbi618。客户应全面理解本报告结尾处的 “免责声明 “。 计算机 报告原因 : 专题研究 车联网 专题报告 维持评级 从单车智能向协同智能演进 看好 2019 年 11 月 29 日 行业 研究 /深度报告 车 联网 块近一年市场表现 投资要点: 车联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 受益宏观政策驱动、 5G商业化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车联网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网联汽车占有率不断提高。未来,随着车联网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不断成熟,产业规模将迎来大发展。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 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 69.9%,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到 2021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千亿。 政策催化叠加技术变革,驱动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 。 产业端: 全球车联网渗透率逐年提高,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 ,众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成 ; 技术端: C-V2X技术更适合车联网应用场景 ,我国大力发展 C-V2X的条件已经具备 ; 政策端: 多部门支持车联网行业发展 ,多项行业标准发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规范化、标准化发 展 。 车联网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 车联网产业链以汽车整车厂为核心,硬件提供商及服务提供商为其提供设备和服务,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上游主要是元器件设备制造商,包括 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等,在高性能汽车电子领域和高端元器件领域主要被国外厂商所垄断。从 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占有率来看,前十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市场 67.1%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通信芯片提供商主要是大唐、华为。 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巨头共同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 。 基于自身不同的基因属性,传统车企以 ADAS系统切入车联网,通过逐步丰富车辆辅助驾驶功能,实 现自动驾驶;互联网巨头依托自身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优势,直接切入自动驾驶领域,首先在特定环境下测试,然后逐步扩展到全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投资建议 : 从产业发展、技术成熟度、政策顶层规划来看,路边单元RSU( Road side unit)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拉卡帷幕。技术层面,我国发展C-V2X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在 C-V2X“四跨”互联互通应用示范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政策层面,根据国家顶层规划,到 2020年,实现 LTE-V2X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开展 5G-V2X 示范应用,车 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 30%以上。因此 RSU道路基础设施将迎来高速建设期。重点推荐四维图新、千方科技和万集科技,建议关注金溢科技和东软集团。 分析师: 李欣谢 执业证书编号: S0760518090003 电话: 0351-8686797 邮箱: lixinxiesxzq 太原市府西街 69 号国贸中心 A 座 28 层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28 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618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2 风险提示: 5G落地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3 目录 1. 车联网市场空间广阔 . 6 1.1 车联网内涵 . 6 1.2 车联网向“智能网联”阶段迈进 . 7 1.3 车联网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 8 2. 政策催化叠加技术变革,驱动车联网产业进入 快车道 . 10 2.1 产业端:全球车联网渗透率逐年提高,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 . 10 2.2 技术端: C-V2X技术更适合车联网应用场景 . 13 2.3 政策端:多部门支持车联网行业发展 . 16 3. 车联网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 17 4. 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巨头共同推进车联网产业发 展 . 19 5. 投资建议 . 21 5.1 四维图新( 002405): “智能驾驶 +芯片 ”稀缺标的 . 21 5.2 千方科技( 002373):携手阿里,智慧交通再出发 . 22 5.3 万集科技( 300552): ETC市场领导者 . 23 6. 风险提示 . 24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4 图表目录 图 1:智能化 +网联合成为广泛认可的发展趋势 . 6 图 2:车联网发展三阶段 . 7 图 3:自动驾驶等级 . 8 图 4:全球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 9 图 5:全球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 9 图 6:中国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 9 图 7:中国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 9 图 8: 2016-2021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 . 10 图 9: 2014-2018年私人轿车保有量 . 11 图 10: 2014-2018年民用轿车保有量 . 11 图 11:车联网渗透率 . 11 图 12:全球联网汽车保有量预测(百万台) . 11 图 13:全球联网汽车年销售量预测(百万台) . 11 图 14:车联网关键技术发展路线 . 14 图 15: 4G VS 5G性能对比 . 15 图 16:车联网协同互联云平台核心特点 . 16 图 17:车联网产业链 . 18 图 18. 2015-2020年全球汽车细分领域收入复合平均增长率 . 18 图 19:传统车企 VS互联网巨头自动驾驶实现路径 . 20 图 20:公司主要 OBU、 RSU和激光雷达产品 . 24 表 1:截至 2018年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 . 12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5 表 2:中国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分布情况 . 13 表 3:车联网通信技术两大阵营对比 . 15 表 4:近年来车联网主要政策汇总 . 16 表 5: 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 . 18 表 6:计算机板块车联网上市公司汇总 . 19 表 7:传统车企自动驾驶规划 . 20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6 1. 车 联网 市场空间广阔 1.1 车联网内涵 根据 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 -X( 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 ,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根据中国信通院定义,车联网是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定义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 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因此,车联网主要是基于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 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基础设施、车与互联网等的全方面协同和交互,进一步实现智能驾驶、智慧交通,提高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 减少 行车事故,重构汽车全产业链。 图 1: 智能化 +网联合成为广泛认可的发展趋势 资料 来源: IMT-2020 (5G)推进组 、山西证券研究所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7 1.2 车联网 向“智能网联”阶段迈进 车联网演进大致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车企 主导 的功能性车载信息服务阶段,第二阶段 是智能网联服务阶段,第三阶段是智慧出行服务阶段。 现阶段正处于智能网联服务阶段,随着 LTE-V2X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望实现 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 图 2: 车联网发展三阶段 智 能 网 联 服 务 阶( 2 0 1 5 - 2 0 2 5 )基 于 车 联 网 平 台 的智 能 网 联 服 务 阶 段基 于 C - V 2 X 的 车 路 网云 协 同 服 务 阶 段功 能 : 实 现 车 辆 与 一 切 可能 影 响 车 路 的 实 体 进 行 信息 交 互 , 减 少 事 故 , 减 缓交 通 拥 堵 , 降 低 环 境 污 染以 及 提 供 其 他 信 息 服 务典 型 业 务 : 紧 急 制 动 、异 常 车 辆 提 醒 、 交 叉 路 口碰 撞 预 警 、 道 路 危 险 状 况提 示 、 基 于 信 息 号 灯 的 车速 引 导 、 绿 波 带 等功 能 : 实 现 车 辆 与 一 切 可能 影 响 车 路 的 实 体 进 行 信息 交 互 , 减 少 事 故 , 减 缓交 通 拥 堵 , 降 低 环 境 污 染以 及 提 供 其 他 信 息 服 务典 型 业 务 : 紧 急 制 动 、异 常 车 辆 提 醒 、 交 叉 路 口碰 撞 预 警 、 道 路 危 险 状 况提 示 、 基 于 信 息 号 灯 的 车速 引 导 、 绿 波 带 等功 能 : 将 车 内 的 信 息 以 安全 、 可 靠 、 高 效 的 方 式 传递 到 云 端典 型 业 务 : 主 动 安 全 、系 统 路 径 规 划 、 数 据 共 享以 及 协 同 感 知 等功 能 : 将 车 内 的 信 息 以 安全 、 可 靠 、 高 效 的 方 式 传递 到 云 端典 型 业 务 : 主 动 安 全 、系 统 路 径 规 划 、 数 据 共 享以 及 协 同 感 知 等具 有 超 低 时 延 、 超 高 带 宽 和 超高 可 靠 性 特 点 的 5 G 网 络 , 将 为交 通 行 业 的 安 全 和 高 效 保 驾 护航 , 助 力 自 动 驾 驶 成 为 现 实 。5 G 车 联 网 应 用 场 景 : 远 程 遥控 驾 驶 ( T e l e - O p e r a t e d D r i v i n g , T O D ) 、 高 密 度 车 辆编 队 形 式 以 及 快 速 协 同 变 道 辅助 等 。智 慧 出 行 服 务 阶 段( 2 0 2 5 )T e l e m a t i c s : 基 于 车 载 影 音 信息 系 统 平 台 , 通 过 接 入 无 线 网络 、 利 用 配 套 服 务 体 系 开 展 的车 载 综 合 服 务 , 其 核 心 是 T S P( T e l e m a t i c s s e r v i c e p r o v i d e r )典 型 业 务 : 远 程 诊 断 和 救 援 、导 航 服 务 、 安 防 监 控 、 资 讯 服务 、 娱 乐 服 务 、 通 信 服 务车 载 信 息 服 务 阶 段( 1 9 9 6 - 2 0 1 5 )资料 来源: 华为、山西证券研究所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8 图 3: 自动驾驶等级 资料 来源: 欧盟自动驾驶路线图、山西证券研究所 1.3 车联网市场规模 保持高速增长 受益 宏观 政策 驱动 、 5G商业化 落地 、 基础 设施 不断 完善 , 车联网 市场规模 保持 高速 增长 。 中国 汽车市场 巨大 , 网联汽车 占有率 不断 提高 。 未来 , 随着 车联网 产业 生态 不断完善 , 技术 、 服务 不断 成熟 , 产业 规模 将 迎来 大发展 。 根据 2017年上海汽车创新港发布的 2017智能网联白皮书, 到 2035年,全球智能网联市场规模将达到 9964亿美元,接近万亿美元规模;中国智能网联市场规模达到 470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 47.23%。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9 图 4: 全球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图 5: 全球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2017 智能网联白皮 书 、 山西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2017 智能网联白皮书 、 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 6: 中国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图 7: 中国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 2017 智能网联白皮书 、 山西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2017 智能网联白皮书 、 山西证券研究所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到 2021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同时,随着 2020年 5G 技术的推广应用、 V2X 的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 2020 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 69.9%,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382 520 721 855 1201 1568 2041 05001000150020002500全球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亿美元) 1147 1560 1858 2207 4305 6166 7923 0200040006000800010000全球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亿美元) 210 290 427 539 807 1103 1384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中国商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亿美元) 374 421 491 558 1347 2731 3322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中国乘用智能网联市场规模(亿美元) 证 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10 图 8: 2016-2021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 资料 来源: 赛迪顾问、山西证券研究所 2. 政策催化 叠加技术 变革 ,驱动 车 联网 产业进入快车道 2.1 产业端: 全球 车联网渗透率逐年提高 ,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 截至 2018 年,我国轿车保有量超过 2.6 亿辆, 巨大 的汽车市场为我国车联网服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根据中国联通数据显示, 2015 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为 10%,我国渗透率为 7%,预计到 2020 年,全球和我国车联网渗透率将分别 超过 20%和 24%。 根据 IHS预测, 2022年全球联网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5亿台, 市场 占比达到 24%,具有 联网 功能的新车销量将达到 9800万台,市场占比将达到 94%。 2018年12月,工信部出台的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指出,到 2020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要达到 30%以上, 新车驾驶辅助系统( L2)搭载率达到 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 60%以上,构建涵盖信息服务、安全与能效应用等的综合应用体系。 2019年 11 月 21 日,在“十一届中国猎车榜”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布的 AI 驱动汽车产业裂变 中国汽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报告( 2019) 数据显示 , 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 31.1%,相较 2016年增长近 5倍; 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 35.3%,相较 2016年增长 15倍。智能网联功能正由高端、豪华车型向普通车型渗透,预计 2019 年智能网联汽车潜在客户下单渗透率将达到36.4%;预计到 2020年渗透率将达到 51.6%。 366.4 427.1 486.0 574.0 975.0 1150.0 15.3% 16.6% 13.8% 18.1% 69.9% 17.9% 0%10%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