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对标 日本 , 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 当前,全球贸易纷争不断 。上周,受日韩贸易摩擦的影响, 三星 电子联合韩国政府加大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包括上游材料和关键设备等领域 。 2018 年 中美贸易摩擦更是一波三折,从芯片禁运到知识产权纠纷,我国 电子产业在经历苹果 供应链“黄金 十年 ” 之后 迎来发展的紧要时刻 。 回顾历史, 上世纪 80 年代 ,日本电子产业在经历了“黄金十五”之后同样受到 美国贸易 压制,此后一路走向 衰落。 以史为鉴,我们回顾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史, 结合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现状,作 出 总结和思考。 全球电子格局:中国总产值第一,韩国增速亮眼,美国保持稳定,日本持续衰退 。 今年 7 月韩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 KEA)发布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从 电子产业 绝对产值看,中国、美国和韩国位列全球前三 ; 从相对增速看,越南、印度和韩国位列前三,与 5 年前相比,中国电子产业总产值增长了 2.9%,美国增长了 1%,日本减少了 2.3%,而韩国则增长了 53.3%。整体而言,当前受产业转移的影响,美国和日本作为传统电子“强国”,发展势头趋缓;东南亚国家成长迅猛,通过承接低端产能不断“做大”;中国和韩国则仍呈现“做大做强”的发展势头。 日本电子黄金十五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日本虽然已经被韩国赶超,退出全球电子 产业 前三强,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全球电子产业大国曾一度辉煌,时间长达 15 年以上。回顾日本电子产业发展史,似 乎 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日本电子产业黄金 15 年( 19701985)的背后,是民用电子(收音机和电视机等产品)和半导体( DRAM 等)的大量对美出口,日本电子产业走向衰落( 1985 年以后)的背后是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恶劣变化。然后,对标同时期的 日本 汽车产业,却呈现欣欣向荣的相反势头。因此,日本电子产业衰落的背后,自身僵化的生产模式和对技术变化的迟钝反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摩尔定律、软硬件分离、产品模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分工合作下,电子产业“设计与制造分离”取代“纵向一体化”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而日本电子产 业长期坚持“纵向一体化”,落后于潮流。 对标日本 : 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 。 中国和 日本电子产业的发展 呈现 诸多异同点。相同点包括:日本和中国电子产业的黄金时期,美国市场和美国品牌分别发挥有利角色,但后期均面临美国Table_Tit le 2019 年 12 月 23 日 电子元器件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002475 立讯精密 34.00 买入 -A 002241 歌尔股份 19.25 买入 -A 002138 顺络电子 28.00 买入 -A 600745 闻泰科技 .00 买入 -A 603501 韦尔股份 131.50 买入 -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0.79 -4.06 -31.14 绝对收益 3.55 -0.80 1.47 马良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8060001 maliang2essence 021-35082935 薛辉蓉 报告联系人 xuehressence 相关报告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9-12-19 科创板观察系列一:除了半导体,电子高科技还有什么? 2019-12-19 5G 手机下探至两千元以下,渗透率有望持续超预期(本周专题:可穿戴趋势渐起,重点关注智能手表产业链) 2019-12-15 高通发力移动计算,智能终端将迎来百花齐放(附:十三年电子行业复盘) 2019-12-08 华为产业链高潮迭起,全球半导体行业风云变幻,国产替代迎来高光时刻(附:外资对 A 股电子 板块配 臵分析 ) 2019-12-01 -6%5%16%27%38%49%60%71%2018-12 2019-04 2019-08电子元器件 沪深 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挑起的贸易战争端;不同点包括:市场方面,中国相较于日本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和上游供应可充分受益;拥抱变化方面,日本企业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坚守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机制,而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适应水平化分工的生产模式,目前在品牌和供应商上均诞生一批龙头企业,此外,以 BAT 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厂商基于大数据服务需求,参与布局更加广阔的云计算和 AI 芯片市场。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通过外部投资、内部自研和联盟三种方式布局 AI 芯片。 持续重点关注: 【 PCB&FPC&CCL】流量不止,需求不减,投资周期长:沪电股份 /深南电路 /生益科技 /华正新材 /鹏鼎控股 /东山精密 /景旺电子; 【消费电子】零件制造和组装市场空间大,光学应用范围广,散热技术升级:立讯精密 /歌尔股份 /领益制造 /闻泰科技 /光弘科技 /碳元科技/中石科技; 【被动元件】行业格局趋于集中,产品形态持续升级:顺络电子 /三环集团; 【半导体】 5G 叠加国产替代战略机遇:兆易创新 /韦尔股份 /卓胜微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 /汇顶科技;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增长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节奏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偏好降低。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全球电子格局:中国总产值第一,韩国增速亮眼,美国保持稳定,日本持续衰退 . 5 2. 日本电子黄金十五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6 2.1. 受益于对美出口, 19701985 年民用电子和半导体持续高增长 . 7 2.2. 源于美日贸易战和 “纵向一体化 ”模式, 1985 年后持续衰落 . 7 2.3. 发力电子元件和上游材料,当前仍掌握电子产业链核心环节 . 9 3. 对标日本: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 . 10 3.1. 中日电子的黄金时代 /关键时期,美国均构成关键因素 . 10 3.2. 市场优势与积极思变,中国电子产业黄金时代仍将持续 .11 4. 投资建议:代工龙头强者恒强,积极关注国产替代 . 13 4.1. 立讯精密: 5G 硬件市场花开,精密制造龙头节节高 . 13 4.2. 歌尔股份:声学龙头切入组装赛道,同步布局更广大的 sip 封装 . 14 4.3. 闻泰科技: ODM 业务弹性显现,安世完成增发控股 . 16 4.4. 韦尔股份:豪威完成交割,卡位 CIS 设计业务添蓝图 . 17 4.5. 顺络电子:电感龙头市占率持续攀升,新产品放量助力业绩增长再上新台阶 . 18 图表目录 图 1: 2018 年全球电子产业总产值及占比排名 . 5 图 2:微笑曲线中、美、日、韩产业链分布一览 . 6 图 3:日本电子产业的产值、进出口额、顺差(万亿日元) . 6 图 4:日本 VTR 和彩色电视机出口额(万亿日元) . 7 图 5:各国家和地区的 DRAM 市场份额的变化( %) . 7 图 6: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贸易收支变化(万亿日元):黄色为电子,蓝色为汽车 . 8 图 7: Fabless-Foundry 分工方式 . 8 图 8:代工企业的网络外部性利于形成垄断 . 8 图 9:日本无线通信设备产值、 出口、进口(万亿日元) . 9 图 10:日本交换机和传输设备产值变迁(万亿日元) . 9 图 11:大型机和个人计算机的产值(万亿日元),个人计算机的生产价格(万日元) . 9 图 12:村田主营业务及构成 . 10 图 13: TDK 主营业务及构成 . 10 图 14:国内智能手机和家电的出货量( 万台) . 10 图 15: iPhone 出货量、同比增速及市场份额 .11 图 16:美国政府对华通信行业公司态度历程 .11 图 17:智能手机品牌市占率 . 12 图 18:立讯精密 20152019 年 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 13 图 19:立讯 精密 20152019 年 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13 图 20:立讯精密 20152019 年 Q3 毛利率和净利率 . 13 图 21:立讯精密 20152019 年 Q3 ROE. 13 图 22:歌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 14 图 23:歌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14 图 24:歌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毛利率和净利率 . 15 图 25:歌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ROE. 15 图 26:闻泰科技 20152019 年 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 16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7:闻泰科技 20152019 年 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16 图 28:闻泰科技 20152019 年 Q3 毛利率和净利率 . 16 图 29:闻泰科技 20152019 年 Q3 ROE. 16 图 30:韦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 17 图 31:韦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17 图 32:韦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毛利率和净利率 . 17 图 33:韦尔股份 20152019 年 Q3 ROE. 17 图 34:顺络电子 20152019 年 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 19 图 35:顺络电子 20152019 年 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19 图 36:顺络电子 20152019 年 Q3 毛利率和净利率 . 19 图 37:顺络电子 20152019 年 Q3 ROE. 19 表 1: A 股中国电子产业链部分核心供应商 . 12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全球电子格局 : 中国总产值第一,韩国增速亮眼, 美国保持稳定,日本持续衰退 今年 7 月 30 日,韩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 KEA)发布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 ,根据报告结果: 从绝对 产值 看, 中国、美国和韩国位列全球前三, 电子产业总产值依次为 7172.66 亿美元 、 2429.45 亿美元和 1696.76 亿美元, 全球占比 分别为 37.2%、 12.6%和 8.8%。 其中,韩国凭借电子零部件(内存半导体)的繁荣,超越日本挤入全球前三。 从相对增速看,越南、印度和韩国位列前三, 年平均增速依次为 11/7%、 10.9%和 9%。与 5 年前相比,中国电子产业总产值增长了 2.9%,美国增长了 1%,日本减少了 2.3%,而韩国 则 增长了 53.3%。 图 1: 2018 年全球电子产业总产值及占比排名 资料来源: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整体 而言,当前受产业转移的影响,美国和日本作为传统电子“强国”,发展势头趋缓;东南亚国家成长迅猛,通过承接低端产能不断“做大”;中国和韩国则仍 呈现 “做大做强”的发展势头 。 具体到产业结构 ,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中、美、日、韩优势突出,各成一派: 中国优势 环节为成 品组装和零部件 , 消费电子 终端 、 PC 和 零部件产值均位列全球第一,富士康、立讯精密和闻泰科技等全球领先; 美国掌握处理器、无线射频等核心芯片领域话语权 ,其中无线通信相关占自身电子总产值的比重高达 32.3%, Intel、高通、英伟达和博通等均做到细分市场第一; 韩国拥有电子零部件高端产能 , 包括内存半导体和面板等, 2018 年零部件产值全球占比 19.2%,仅次于中国位列第二 ,三星电子、 SK 海力士和 LG 电子等发展强劲; 日本优势产业为电子元件和上游材料设备 , 2018 年电子元件产值占自身电子总产值的比重高达 56.6%,元件方面村田、 TDK 和太阳诱电等全球市占率领先,材料领域日本帝人、东丽等话语权强大。 0%5%10%15%20%25%30%35%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中国 美国 韩国 总产值(亿美元) 占比( %)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 微笑曲线中、美、 日、韩产业链分布一览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制图 上游 核心 元件(包括软件系统)是 下游高端 品牌的“咽喉”,发展高科技,扶持半导体,推动中国电子制造产业升级,已成为共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试图复盘大国电子产业发展史,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日本虽然已经被韩国赶超,退出全球电子前三强,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全球电子产业大国 曾 一度辉煌,时间长达 15 年以上 。 阅读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日经电子主编西村吉雄于 2016 年出版的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结合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我们作了如下总结和思考。 2. 日本电子黄金十五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日本电子产业 的繁荣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后 : 1970 年之前 , 为 初步 成长期 ; 19701985年 , 为 黄金时期 , 15 年间电子产业 总 产值增加了 5 倍,内需增加了 3 倍,出口增加了 11 倍多 ,贸易顺差持续加大 ; 19852000 年 , 为稳定发展期, 15 年间 电子产业产值和出口增加1.5 倍,内需增加 2 倍多, 整体而言,出口受阻 , 同时 内需增幅开始减小 ,贸易顺差遇到瓶颈 ; 2000 年 以后, 为衰退期,出口持续减少同时内需不足,到 2013 年日本电子产业转为 贸易赤字。 半导体方面,本世纪初以东芝和 NEC为代表的日本厂商销售额尚位列全球前十;到 2015年,仅有东芝一家位列全球半导体前十榜单; 2017 年,东芝宣布出售半导体业务; 2019 年,松下宣布出售半导体业务,同时将于 2021 年退出 LCD 市场。 图 3: 日本电子产业的产值、 进出口额、顺差 (万亿日元) 资料来源: 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财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50510152025301960 1963 1966 1969 1972 1975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产值 进口 出口 顺差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1. 受益于对美出口, 19701985 年民用电子和半导体持续高增长 日本电子产业黄金 15 年 ( 19701985 年) 的背后 ,是 收音机和电视机 等民用电子产品的 对美出口 ,以及以 DRAM 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 在大型机时代的 迅猛发展 ,诞生了一批包括索尼、 NEC、富士通、三菱、松下和日立等在内的龙头企业: 日本大部分民用电子产品 在 1985 年之前 都出口到美国, 包括 晶体管录音机、电视机、盒式磁带录音机 和 磁带录像机 ( VTR, Video Tape Recorder)等 。其中日本 VTR 产值在巅峰时期超过 2 万亿日元, 占世界总产量的 80%,出口额 高 达 1.6 万 亿日元,在全球具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以 DRAM 为代表的日本半导体产业也曾一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19761979 年 日本 实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 VLSI), DRAM 迅猛发展,在全球竞争中建立了 可靠性高、寿命长 的优势 ,在 IBM主导的大型计算机时代 大展拳脚 , 到 1986 年日本企业在 全 DRAM市场份额达到 80%(根据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 。 图 4: 日本 VTR 和彩色电视机出口额(万亿日元) 图 5: 各国家和地区的 DRAM 市场份额的变化( %) 资料来源: 日本财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当前( 2018 年数据 DRAMeXchange),全球 DRAM 市场年销售额约为 1000 亿美元,其中韩国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市场份额依次为 43.9%和29.5%,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其次是美光科技。 2.2. 源于美日贸易战和“纵向一体化”模式, 1985 年后持续衰落 日本电子产业走向衰落( 1985 年以后)的背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变化是诱因 , 日本 民用电子、无线通信设备、 DRAM 等产业的产值和贸易顺差急剧减少 : 1985 年 6 月,美国对日本发起 包括“ 301 条款”诉讼(美国 1974 年贸易法第 301条的俗称,对外国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条款) ,主要针对 DRAM 等产品的低价倾销; 1985 年 9 月, G5 国家达成“广场协议”,即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 五国政府 在纽约广场饭店 签署协议, 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问题。受此影响,日元大幅升值; 1986 年和 1991 年,日本和美国 2 次 签署日美半导体 保障 协定 ,协定期限分别为 5年 ,要求日本扩大半导体进口,同时控制出口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 然而, 从同期 日本汽车业 繁荣发展的势头 来看 , 落后于 全球 技术变化、 发展 思维僵化也是导致 日本电子 产业 落后 的 关键因素 。 -0.200.20.40.60.811.21.41.61.8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VTR 彩色电视机 -20020406080100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2011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6: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贸易收支变化 (万亿日元 ) :黄色为电子,蓝色为汽车 资料来源: 日本财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电子产业 ( 民用电子 +半导体 ) : “ 设计与制造分离 ”取代“纵向一体化”成为 主流商业模式 ,日本电子产业长期坚持“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然而伴随 电子、通信技术迭代,叠加互联网的持续渗透, “设计与制造分离”的 性价比更高 。 西村吉雄 在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中 指出,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子 产业主要 呈现四大压力与变革 : ( 1) 摩尔定律下, IC 成本 和产品价格同步 大幅下降 ;( 2) 存储程序方式下, 软硬件分离,软件成为附加值主要来源,硬件呈现出通用化特征; ( 3) 数字化 背景 下, 设计与制造之间接口标准化,二者分工协作 趋势形成 ; ( 4) 互联网 模式下, 电子产品 设计与制造 分离可以 降低交易成本。 图 7: Fabless-Foundry 分工方式 图 8:代工企业的网络外部性利于形成垄断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通信产业: 通信自由化 给 互联网 新势力松绑,同时全球通信标准话语权集中在美、欧和中国手中, 无线 通信设备市场加速集中,日本设备 商 逐渐退出全球市场。 全球 通信 广播 几乎 都是国营 垄断 , 然而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各国不断放开,日本 1985 年电电公社民营化 标志着通信垄断机制的终结 。此后, 互联网浪潮 掀起,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逐步被 淘汰, ADSL和光纤线路等宽带连接应运而生,交换机和传输设备的产值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开始骤减 ,同期全球无线设备市场加速集中, 2018 年 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和三星位列全球前五强 (根据通信世界网) ,富士通和 NEC 等则局限在日本本土市场 (根据产业链调研) 。 -2024681012141618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 日本 无线通信设备产值、出口、进口(万亿日元) 图 10: 日本 交换机和传输设备产值变迁(万亿日元) 资料来源:日本产业经济省、日本财务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日本产业经济省、日本财务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计算机方面 : 大型计算机向小型化、专门化方向发展 , 生产模式上从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带动 DRAM 性能要求从“长寿命、高可靠性”转向“低成本、快速更新”。 日本一方面由于日文复杂等因素,通过锁国 形成独特的个人计算机市场 ,导致其 在水平分工体制下的存在感非常弱 ,另一方面坚持 DRAM 长寿命 和高可靠性的品质追求,错失行业需求变化 。 图 11:大型机和个人计算机的产值(万亿日元),个人计算机的生产价格(万日元) 资料来源: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3. 发力电子元件和上游材料,当前仍掌握电子产业链核心环节 当前日本 厂商相继退出半导体 IDM 业务, 电子元件和上游材料 成为日本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并在国际贸易冲突中发挥重要角色,例如,今年以来日本曾就半导体光刻胶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 元件 方面 , 以村田、 TDK 和太阳诱电为代表的 厂商 在被动元器件(电容电感电阻)领域位列全球前三强,三大厂商掌握从磁性材料到技术工艺和生产线一体化的生产机制,不断拓宽产品品类,目前在高端零组件(如手机天线、传感器、电源组件等)领域掌握全球先进产能。 材料 方面: 宝 理 ( Polyplastics)、 可乐丽、 东丽( TORAY)和帝人等在光学膜领域全球领先。例如, 宝 理 掌握全球少有的 LCP( 液晶高分子)材料,该材料是“超级”工程塑料的代名词,耐热性极强,同时拥有与金属相媲美的低线膨胀系数,可以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小型化的最新 IT 设备中,例如超小型精密连接器等。 目前宝 理 是全球稍有的掌握该材料技术的厂家,根据公司官网数据,全球市占率为 37%,位列第一。 -0.500.511.522.53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产值 出口 进口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交换机 传输设备 0510152025303500.511.522.53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个人计算机 大型机 个人计算机的生产价格 行业深度分析 /电子元器件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2: 村田主营业务及构成 图 13: TDK 主营业务及构成 资料来源: 村田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TDK 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 对标日本 : 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内外兼修 回顾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及其当前的 产业布局,结合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诸多异同点 。 相同点包括: 日本和中国电子产业的黄金时期,美国市场和美国品牌分别发挥了有利角色,但后期均面临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争端; 不同点包括: 市场方面,中国相较于日本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和上游供应可充分受益;拥抱变化方面,日本企业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坚守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机制,而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适应水平化分工的生产模式,目前在品牌和供应商上均诞生一批龙头企业 ,此外,以 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厂商基于大数据服务需求,参与布局更加广阔的 云计算和 AI芯片市场。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通过外部投资、内部自研和联盟三种方式布局AI 芯片。 3.1. 中日电子的黄金时代 /关键时期,美国均 构成关键因素 日本和中国电子产业的黄金时期,美国市场和美国品牌分别发挥了 有利 角色。 日本电子的黄金十五年( 19701985 年), 主要 受益于民用电子和半导体的对美出口。中国电子的黄金时代( 2007 至今),则受益于苹果对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带动。 只不过,相较于以家电等为代表的民用电子,消费电子的市场空间更大,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单机电子零部件价值量。 图 14: 国内智能手机和家电的出货量(万台)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1M1 2011M11 2012M9 2013M7 2014M7 2015M6 2016M5 2017M5 2018M5 2019M5彩电 空调 家用电冰箱 家用洗衣机 冷柜 智能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