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专题三: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转基因专题三: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转基因专题三: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转基因专题三: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转基因专题三: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7 Table_C ontacter 本报告联系人: Table_Page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2020 年 1 月 6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农林牧渔行业 转基因专题三 : 国内种业面临发展瓶颈,转基因政策或催生行业洗牌 Table_Author 分析师: 王乾 分析师: 钱浩 SAC 执证号: S0260517120002 SAC 执证号: S0260517080014 SFC CE.no: BND274 021-60750697 021-60750607 gfwangqiangf shqianhaogf 请注意,王乾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我国种业 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两杂”为商业竞争主战场 。 种子市场规模 =(播种面积亩均用种量)商品化率种子价格,若以种子平均零售价为计价依据,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 2016 年我国种子市值为1230 亿元。另外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数据, 2015 年 中国国内商品种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约 105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由于种植面积大,商品率较高,三大主粮种子占据我国商品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 杂交 玉米种子市值规模最大,达 279 亿元,水稻种子 194 亿元(其中杂交稻 139 亿元、常规稻 55 亿元),小麦种子 161 亿元,分别占比 22.7%、 15.8%和 13.11%( 2016 年数据)。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种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 2017 年种业 CR10 市占率 18%,按作物分,水稻集中度较高,其中杂交稻 37.46%,常规稻 33.92%,但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 CR4 大约 70%-90%的市占率水平相比仍有待提高。 品种 是核心竞争力,亟待研发 突破 来临 。 品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取决于产品的差异性,二是取决于产品的性价比,而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研发力和创新力。一个品种问世需要经过育种、审定、推广等多道程序。科研难度大、资金投入大、利润回收期长一直是种子企业所面临的难题。自 2014 年起,农业部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试验渠道,品种审定步入快车道,过审品种数量 大幅增加 , 品种供给从短缺变为饱和甚至过剩, 短期内 行业或经历发展阵痛,因当前品种创新仍以杂交育种等常规技术为主,革命性的生物技术尚未形成跨 越式突破,导致真正提升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不多,品种同质化、竞争更 激烈。 另外,行业内企业 规模不足 掣肘抗风险能力,注重营销、忽略研发则成为风险规避下的“最优解”,“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较为普遍。 变革力量正在积累,种业或迎来新 机遇 。 转基因技术具有 明显优势,对于现有杂交品种具有 竞争优势 。同时,转基因技术的 研发壁垒更加突出。种业长期增长空间仍存 ,相比美国,我国 种子费占农作物种植总成本比重 明显偏 低 。 相对前三次整合浪潮,在第四次全球并购浪潮( 2015 年至今)中 : 中国化工 430 亿美元收购先正达;隆平高科收购陶氏益农拥有的巴西业务;中粮集团收购尼德拉农业等。通过规模效应 带来研发等各业务环节的跳跃式增长,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强化竞争壁垒 。 投资 建议 : 关注国内转基因政策变化,先行公司有望获得先发优势。建议关注 首批申报品种的相关公司以及 登海种业(传统杂交玉米种子龙头)、荃银高科等。 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食品安全、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 农林牧渔行业 :转基因专题二: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历程,关注国内政策变化 2020-01-01 农林牧渔行业 :动保行业专题:饲料全面“限抗”加速推进 功能型饲料添加剂受益 2019-12-31 农林牧渔行业 :关注转基因政策潜在变化 2019-12-31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目录索引 一、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两杂”为商业 竞争主战场 . 4 (一)我国 种业发展历经 4 个阶段,目前已步入深化改革阶段 . 4 (二) 种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 二 , 两杂为商业竞争主战场 . 5 (三)对比全球,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 6 二、品种研发是核心竞争力,亟待跨越式突破 来临 . 7 (一)品种研发是种子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 7 (二)审定“放管服”,百花争鸣但竞争加剧 . 9 (三)中小企业注重营销,“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较为普遍 . 11 三、变革力量正在积累,种业或迎来新机遇 . 12 (一)转基因研发在稳慎中坚定前行,商业化推广或迎机遇 . 12 (二)种业长期增长空间仍存,看好龙头公司逐步崛起 . 14 四、投资建议 . 15 五 、 风险提示 . 15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图表索引 图 1:中国种业历史发展阶段 . 4 图 2: 2016 年我国种子市值为 1230 亿元 . 5 图 3:中国商品种子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015 年) . 6 图 4: 2016 年两杂市场合计占比 34% . 6 图 5:玉米、水稻种子市值变化(亿元) . 6 图 6:全国不同类种子主要商品化率( 2016 年) . 6 图 7:美国种业市场高度集中( 2016 年 CR4 市占率合计数) . 7 图 8: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2017 年 CR10 市占率合计数,按数量) . 7 图 9:玉米品种周期漫长 . 8 图 10:不同玉米品种生命周期差异大,其中导入期一般需要 2-3 年时间 . 8 图 11:农业部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试验渠道 . 9 图 12:拓宽试验渠道,缓解参试矛盾 . 10 图 13:通过允许自主试验等方式减少排队时间和简化程序,缩短试验周期 . 10 图 14:近些年过审农作物品种数量大幅增加 . 11 图 15: 2018 年全国种子企业数量超 5000 家 . 12 图 16:规模在 1 亿以下的企业占比高 . 12 图 17:主要种子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情况( 2018 年) . 12 图 18:引入一个新的转基因性状的平均投入成本合计超 1.3 亿美元( 2017 年) 13 图 19:引入一个新的转基因性状的平均时间超过 200 个月 . 13 图 20: 2018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破 1.9 亿公顷 . 13 图 21:我国玉米种子费增速长期落后于总成本增速 . 14 图 22:美国玉米种子费常年高于种植总成本增速 . 14 图 23:我国种子费占水稻种植成本比重仅 5%( 2018 年) . 14 图 24:美国水稻种子费长期增长带动市值扩张 . 14 表 1: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长期处于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前 2 位 . 8 表 2:关于慈 KJH83 等 192 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当中涉及相关玉米、大豆品种的命名 . 15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一、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两杂”为商业竞争主战场 (一)我国 种业发展历经 4 个阶段,目前已步入深化改革阶段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可划分为 4个阶段,以 2000年种子法实施为标志,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阶段,计划经济色彩逐渐淡化,看不见的市场之手逐步发挥主要作用。 1949-1977年 :“四自一辅”阶段 。实行“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在全国建立起以县良种场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1978-2000年 :“四化一供”阶段 。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方针,以大规模建 设各类原(良)种场和种子繁育生产基地为核心。 2001-2009年 :市场化改革阶段 。重要里程碑是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我国种业生产开始进入以新品种培育为核心的市场化竞争时期 ,民营企业逐步增多成为市场主体。 2010年 -现在 :深化改革阶段 。 农业部把 2010年定为种子执法年 , 确立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 、 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的地位 ,明确了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的目标,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加快行业整顿整合。 图 1:中国种业历史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 CNKI、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二) 种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 两杂为商业竞争主战场 种子市场规模 =(播种面积亩均用种量)商品化率种子价格,若以种子平均零售价为计价依据,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 2016年我国种子市值为 1230亿元。 另外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数据, 2015年 中国国内 商品种子 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约 105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由于种植面积大,商品率较高,三大主粮种子占据我国商品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玉米种子市值规模最大,达 279亿元,水稻种子 194亿元(其中杂交稻 139亿元、常规稻 55亿元),小麦种子 161亿元,分别占比 22.7%、 15.8%和 13.11%( 2016年数据 )。 杂交作物种子的商品化率一般为 100%,因为生产上利用的一代杂交种,具有双亲的综合优势,而从第二代开始便产生性状分离现象,生长不一致,产量降低,因此生产上杂交种子只能用一年,不能继续留种。由于杂交优势突出,现在农民种玉米用种基本为杂交种子,而杂交小麦和大豆育种研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杂交种商业推广缓慢,农民种植依赖大量常规种,因此我们看到玉米种子和杂交稻种子商品率高达 100%,而小麦和大豆因为受农民自留种的种植习惯制约,种子商品化率较低。 图 2: 2016年我国种子市值为 1230亿元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3012300%1%2%3%4%5%6%7%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99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种子市值(亿元) yoy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图 3: 中 国 商品种子市场规模位居全球 第二 ( 2015年 ) 图 4: 2016年两杂市场合计占比 34% 数据来源: Phillips McDougall、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发展中心、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5:玉米、水稻种子市值变化(亿元) 图 6: 全国不同类种子主要商品化率( 2016年 )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发展中心、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发展中心、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三)对比全球,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世界发达国家的种子行业已发展成 集 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相当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少数几家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种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 2017年种业 CR10市占率 18%,按作物分,水稻集中度较高,其中杂交稻37.46%,常规稻 33.92%,但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 CR4大约 70%-90%的市占率水平相比仍有待提高。 42%28%8%7%15%美国 中国 法国 巴西 其他23%11%4%13%3%15%31%玉米 杂交稻 常规稻 小麦 大豆 马铃薯 其他05010015020023024025026027028029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玉米(左) 杂交稻 常规稻0%20%40%60%80%100%120%商品化率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图 7:美国种业市场高度集中( 2016年 CR4市占率合计数) 数据来源: OEC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8: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2017年 CR10市占率合计数,按数量) 数据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 品种是核心竞争力,亟待研发突破 来临 (一) 品种研发是种子产业链的核心部分 , 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品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取决于产品的差异性,二是取决于产品的性价比,而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研发力和创新力。一个品种问世需要经过育种、审定、推广 等 多道程序。以 杂交 玉米为例,根据登海种业公告,玉米育种周期可分为自交系选育、杂交种组配和试验 3个阶段,其中,自交系选育在不同技术水平下存在差异,长则 3-4年,短则 1-2年,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杂交种组配与试验阶段需要 6-7年, 3个阶段共计长达 8-10年左右, 研发环节作为种子产业链的核心部分 ,科研难度大、资金投入大、利润回收期长一直是种子 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0%20%40%60%80%100%玉米 大豆 棉花按收入 按数量18% 17.48%37.46% 33.92%20.87%0%5%10%15%20%25%30%35%40%市场整体 玉米 杂交稻 常规稻 小麦CR10市占率合计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图 9:玉米品种周期漫长 数据来源:登海种业公司公告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10:不同玉米品种生命周期差异大,其中导入期一般 需要 2-3年时间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信息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 1: 郑单 958和先玉 335长期处于杂交玉米 推广面积前 2位 年份 玉米品种 CR5 推广面积 合计 (万亩 ) 2004 郑单 958、农大 108、鲁单 981 8,158 2005 郑单 958、农大 108、鲁单 981、四单 19、东单 60 10,194 2006 郑单 958、农大 108、鲁单 981、浚单 20、四单 19 10,353 2007 郑单 958、浚单 20、鲁单 981、农大 108、聊玉 18 10,373 2008 郑单 958、浚单 20、鲁单 981、先玉 335、农大 108 10,621 2009 郑单 958、浚单 20、先玉 335、农大 108、聊玉 18 号 13,447 2010 郑单 958、浚单 20、先玉 335、农大 108、中科 4 号 14,831 2011 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蠡玉 16 号、金海 5 14,655 2012 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德美亚 1 号、蠡玉 16 15,191 2013 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德美亚 1 号、登海 605 14,513 2014 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德美亚 1 号、登海 605 13,243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推广面积:万亩先玉 335 农大 108 掖单 13 浚单 20 郑单 958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2015 郑单 958、先玉 335、浚单 20、京科 968、德美亚 1 12,120 2016 郑单 958、先玉 335、京科 968、登海 605、浚单 20 11,631 数据来源:中国种业信息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 审定“放管服”, 百花争鸣但竞争加剧 品种从选育成功到生产上应用推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品种审定,即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通过法定程序给予品种进入市场的资格,品种入市权掌握在政府手中,二是品种登记制度,即由品种选育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品种是否进入市场,品种入市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品种审定制度,例如我国种子法规定“国家对主要农作物(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和主要林木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品种登记制度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实行,如美国。 申请审定的品种需要经过品种试验,而品种试验过去主要由国家和省两级种子管理机 构组织实施,但是近年来由于育种主体逐渐增加,企业育种能力迅速上升,申请审定参加品种试验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国家和省两级品种试验渠道已难以满足品种试验需求,据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估计,能参加试验的品种数量只占申请总量的 1/5到 1/3,自 2014年起,农业部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试验渠道,缓解参试矛盾,除保留了原有的国审和省(区)审外,额外增设绿色通道( 2014)、良种攻关( 2014)、联合试验体( 2016)、特殊品种试验( 2017),扩大试验容量,缩短试验周期。 图 11:农业部 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试验渠道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 农业部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17 Table_PageText 行业专题研究 |农林牧渔 图 12: 拓宽试验渠道 , 缓解参试矛盾 数据来源: 农业部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13:通过允许自主试验等方式减少排队时间和简化程序,缩短试验周期 数据来源: 农业部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生产试验应当在区域试验完成后进行,区试验第 1 个生产周期表现突出的品种 /特殊用途品种,允许第 2 个生产周期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同步进行。 品种审定步入快车道,过审品种数量 大幅增加 。 根据 中国种业 信息网 , 2019年,国审玉米 664个,国审水稻 372个,分别同比增加 28.7%和 3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