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策略 点评,2020新政策+医药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投资要点:五大思路,布局2020,医改进入新时代。2018年5月国家医保局成立,标志着医改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体系进入新的阶段。 医保是行业最大的支付主体,医院是行业最大的消费场景,因而各项政策,例如早期的基本药物和近期带量采 购,均在中长期维度以需求为导向影响行业演化路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医药是最具有长期增长持续性的行业之一,对企业而言,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最契 合时代背景的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但成为行业龙头则要求公司结合资源禀赋、行业现状、政策趋势做变革与 调整。从2017年开始,行业个股分化开始加剧,在一批公司估值不断突破新高之际,另一批公司持续业绩的成 长都抵不住估值的“塌陷”,我们已经观察到部分医药公司积极尝试差异化定位自身业务和发展的特点,以寻 求得到更为合理市场估值,对投资而言,不同的资金属性、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率意味着“由小变大”、“价 值重估”、“长情陪伴”都是可选的策略。五大思路,布局2020年。在政策趋势引领的产业逻辑下,寻找具有产品和服务定价能力的公司。产品创新度 高、成本控制能力强、个性化需求满足能力强的公司,将获得来自注册审评、医保准入、医院需求、医生需要 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相关标的: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弘药业、南微医学、安图生物、金域医学、迈瑞 医疗。 美好生活向往将是未来十五年的核心主线,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将受益,相关标的:爱尔 眼科、长春高新、锦欣生殖、通策医疗、华熙生物;工程师红利驱动下的制造业升级,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 系下仍将持续演绎,相关标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普利制 药、山东药玻、博瑞医药;两病专项将是医保2020年最核心任务之一,渗透率如显著提升,糖尿病领域相关 标的有望受益。部分企业有望通过自下而上的价值重估在2020年成为“奇兵”,相关标的:博雅生物、开立 医疗、安科生物、健康元、丽珠集团、通化东宝、上海医药、云南白药。,国产创新:继往开来,前途远大,政策鼓励,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改革药品审批制度,加快医药审评审批速度,加快创新药纳入医保速度,加快医疗器械审评速度,精简审批材料落实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试点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创新增长趋势 明显,创新药化药及生物制品临床申请数量快速增长,国产创新药上市申请迅速增长,国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受理数量增长明显产业整体研发支出迅速增长,以创新为导向 未来前途远大,创新产品盈利能力强且纳入医保降价幅度可控,创新的投资回报依然可观。,关注有创新药产品放量在即的制剂企业,如恒瑞医药、康弘药业、信达生物关注有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如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南微医学关注创新服务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药石科技、昭衍新药、量子生物,手术能力 提升,高端手术能力,常规手术能力,医疗服务 能力提升,效率,安全,价格,国产替代、带量集采,日间手术、微创手术,类型,数量,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渗透率,专项项目,国家规划,手术服务:医改腾笼换鸟下的最大受益方向,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爱尔眼科,乐普医疗、南微医学等,制造升级:工程师红利+全球产业链分工,高端制剂,原辅包材,CRO/CDMO,API,中国生物制药、健康元、科伦药业、普利制药等,山东药玻等,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康龙化成、凯莱英,司太立、美诺华、天宇 股份、博瑞医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业升级,中国工程师红利,全球产业链分工,器械国产替代,安图生物、南微医学等,美好生活:中期布局,长线获益,美容,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口腔健康,通策医疗,眼科,爱尔眼科,辅助生殖,锦欣生殖(H),生长激素,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可支配收入增长医疗服务消费升级,两病专项:增量市场的增量机会,3.2亿两病专项患者:按照发病率计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约有3.2亿人。32%的糖尿病治疗率:整体治疗率方面,糖尿病只有32%左右,高血压大概是45%左右。1亿患者群体受益: 3.2亿人部分采取药物治疗,预计最直接受益的有1亿多人。400亿医保基金支出:按照使用人群和费用计算,预计涉及到医保基金支出约为400亿。,医疗保障扶贫 三年行动实施方 案(2018-2020年),2018.10,河北专项采购国 家第二批带量采 购,2019.11,关于完善城乡 居民高血压糖尿 病门诊用药保障 机制的指导意见,2019.09,多省陆续启动启 动城乡居民高血 压糖尿病门诊用 药保障工作。,2019.10-12,大势:医保扶贫,国家:指导意见,地方:完善报销,费用:药品价格,费用降低,报销增加,渗透率提升?,制剂产品:联邦制药、通化东宝,血糖监测: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原料药,目录,01,医药政策整体回顾:长期趋势渐明,美好生活向往和制造升级:未来长期的核心主线,医保:谈判品种放量和两病专项是2020核心看点,卫生:手术服务是医改腾笼换鸟下的最大受益方向,02,03,04,药监: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格局重塑,05,中药: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政策变化值得跟踪,0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 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 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 务院直属机构。,中国医药产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商务部 发改委 工信部 财政部,医药行业全链条受政策影响,研发,生产,流通,医院/药店,医保,药监局卫健委发改委工信部,药监局环保局,药监局商务部工信部,卫健委医保局财政部,医保局卫健委财政部,医药行业全主体受政策影响,机构 体系,公立医院,民营 医院,零售 药店,基层 机构,公共 卫生,互联 网,人员 体系,院长,医生,护士,患者,家属,药师,产品 体系,挂号,检查,治疗,手术,材料,药品,医保基金是行业最大的单一支付主体,2018年全国医保合计支出1.76万亿元,全国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收入为2.46万亿元。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发生费用10495亿元。医保基金是最大的单一支付主体。,居民医保支出6277亿元,新农合支出839亿元,医疗救助支 出425亿元,职工医保支出10707亿元,医疗机构, 10495,个人账户 在药店, 1645,普通门急 诊, 3123,门诊大病, 1068,住院医疗费 用, 6303,药品费,2183,检查治疗费,3252,服务设施 费, 755,其他费用, 114,费用拆分单位亿元。,医疗机构费用拆分,住院医疗费用拆分,公立医院是最大的产品和服务使用场景,表:2018年公立医院收入拆分(亿元),长期政策明方向,中期政策定策略,短期政策做更新,降价幅度,医保谈判放量进展药耗降价量价转换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案例,基药制度,目录调整,品种更新,配套政策,报销比例,使用比例,案例,政策行业公司逻辑归纳,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已发布多项医药相关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19年10月20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 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 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8年6月25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2017年10月8日)为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现就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 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提出以下意见。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2016年11月8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 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果,现就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提出如下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 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明确医药领域政策方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 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 病保险制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医改重点,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 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 安置等制度。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 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审议通过多项重要改革文件(1),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2017年11月20日)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要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 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 激励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2018年1月23日)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要从群众需求出发,把 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儿童用药等作为重点,促进仿制药 研发创新,提升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3月28日)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贯彻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公立医院党 委的领导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和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8年5月11日)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 益具有重要意义。要准确把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转变监督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方式,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 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向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提高监管能力 和水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18年9月20日)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疫苗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改 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强有力举措,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优化 流通配送,规范接种管理,坚决堵塞监管漏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确保疫苗生产和供应安全。要发挥国有 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强疫苗研发创新、技术升级和质量管理。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 解决疫苗药品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弱等突出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018年11月14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目的是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 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群众用药安全。要按照国家组织、 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依法合规,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相结合,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 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2019年5月29日)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高值医用耗材治理关系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要坚持问题导向, 通过优化制度、完善政策、创新方式,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 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 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审议通过多项重要改革文件(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2019年7月24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 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 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 预防中的特殊作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主要任务是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 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 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 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019年11月26日)关于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障基 本、促进公平、稳健持续的原则,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 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疗保障公共 管理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审议通过多项重要改革文件(3),目录,01,医药政策整体回顾:长期趋势渐明,美好生活向往和制造升级:未来长期的核心主线,医保:谈判品种放量和两病专项是2020核心看点,卫生:手术服务是医改腾笼换鸟下的最大受益方向,02,03,04,药监: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格局重塑,05,中药: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政策变化值得跟踪,06,纲领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十九大会议,2017年10月1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1月5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 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 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 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2017年1月10日)强化精神疾病防治:逐步建立和完善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开展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早期筛查和干预试点, 抑郁症治疗率显著提高,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加大妇女常见病防治力度,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逐步扩大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范围,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实现全覆盖。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发展 和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2019年7月15日)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 到98%及以上。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抓紧研究完善照护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长 期照护等级认定标准、项目内涵、服务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和体制机制。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91602号,2019年10月2日)补齐服务消费短板,激活幸福产业潜在服务消费需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在扩大试点基础上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化社会办医审批流程,鼓励有实力的社会机构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扩容。打造中高端服务消费载体,吸引健康体检、整形美容等高端服务消费回流。,政策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生活向往政策梳理:涵盖多个领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逐年增加,5年分别累计增长54%和50%。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013年912元增长至2018年1685元,增长84.8%。,18311,20167,21966,23821,25974,28228,13220,14491,15712,17111,18322,19853,912,1045,1165,1307,1451,168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3年,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元),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15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2016年2017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元),医疗保健支出增加推动多个子行业发展,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口腔健康,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眼科,辅助生殖,长高,美容,化妆品,注:医疗保健支出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消费升级,对个人外观以及生活舒适感的关注将逐步增加中高端医疗服务消费支出。,14.0%12.0%10.0%8.0%6.0%4.0%2.0%0.0%-2.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不同专科医院盈利情况,2018收入(亿元),当年利润率,专科医院中眼科、口腔、美容利润率最高,医疗美容(非手术类),电光美容类,其他非手术类,局部注射类,整形外科(手术类),头面部外科整形,躯干外科整形,皮肤相关手术,美好生活向往之美容市场:你可以更美,上游:,注射类:透明质酸、肉毒杆 菌、胶原蛋白等医疗器械:水光仪、皮秒仪、 超声提升仪等医疗耗材:假体、线材,中游:,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整形集团中小型美容院私人诊所,下游销售:,线上销售:医美类APP线下传统销售:推 广、医院美容院导 流,终端:消费者,201,249,308,401,500,635,803,1008,1279,1606,321,388,468,592,717,886,1090,1330,1637,199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医疗美容(非手术类),整形外科(手术类),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医疗美容和整形外科市场规模(亿人民币),化妆品需求增加:国产品牌崛起,0%,5%,10%,15%,20%,25%,3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化妆品类零售额(亿元)及同比,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零售额:化妆品类YOY(右),化妆品零售额增长趋势明显,虽然近年来增速略有放缓, 但2019年国内市场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2019年1-11月化妆品零售额达到2708亿元,比2018年 同期增长14%。,国内化妆品开放时间较早,中高端市场主要由海外品牌 占领,国产美妆品牌大多通过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然 后向中高端市场扩展。,0-14岁儿童,青年人,中老年人,儿童牙科,牙齿美容,正畸,种植,消费人群,项目,上游:耗材义齿、口腔修复膜、 骨修复材料、矫治器等医疗器械口腔CBCT、牙科种植机、口腔内扫描仪等,中游:各大公立医院口腔科 连锁牙科医院小型牙科诊所,终端:口腔保健 龋齿牙颌畸形 牙周病牙 齿缺失,美好生活向往之口腔市场:一口好牙是每个人的梦想,口腔市场仍处于蓬勃发展态势,200,247,296,320,415,493,572,631,783,880,960,23.50%,19.84%,8.11%,29.69%,18.80%,16.02%,10.31%,24.09%,12.39%,-3.00%,2.00%,7.00%,9.09%12.00%,17.00%,22.00%,27.00%,32.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08,2009,2010,2011,2016,2017,2018,20122013口腔医疗市场规模(亿元),20142015同比增长(右),口腔医疗市场增长迅速,2018年国内口腔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为960亿元,2013-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26%。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国内口腔耗材市场,如种植体、正畸等均由海外产品占主导地位,国内产品市场份额较少;仅有在口腔修复膜以及骨修复材料, 正海生物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国瓷材料依靠新材料技术优势,在义齿市场开始布局。在口腔医疗设备市场,海外企业占据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其中美亚光电主导了口腔CT的中低端市场。在终端治疗领域,各大公立医院口腔科仍处于主导地位,通策医疗是民营连锁牙科医院龙头。,口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都有较大拓展空间,、,美好生活向往之辅助生殖:需求持续增加,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常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指人工授精、配子移植和试 管婴儿三大类,其中试管婴儿是主流选择,妊 娠率最高。人工受精:指采用非性交的方式将精子递送到 女性生殖道中以达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种辅 助生殖技术。配子移植:将配子,即成熟的卵子及活跃的精 子,通过腹腔镜或腹部小切口直接放进输卵管 的壶腹部或子宫腔,使精子和卵子在人体正常 输卵管内自然受精。试管婴儿(IVF/ISC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 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 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不孕不育患者治疗途径及辅助生殖技术图谱,中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较低,中国市场不孕夫妇及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美好生活向往之眼科市场:清晰地看见世界的美好,消费人群,疾病类型,治疗类型,45岁以上人群,18至45岁人群,屈光,视光,18以下未成年人,治疗方式,近视,老花眼,白内障,半/全飞秒等,眼镜/角膜塑形镜等,硬式人工晶体,可折叠晶状软式人工晶体,眼科市场:消费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中国市场由于老龄化以及电子产品普及,近视、老花、白内障患者人数将逐年增加。随着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 相关支出的增长,国内近视、老花治疗以及白内障治疗市场将迅速增长,预计2023年私人医疗机构治疗市场将达234亿元。,行业龙头已建立领先优势,爱尔眼科是国内民营眼科医院的龙头企业,从2010年至2018年,爱尔眼科五大主营业务营收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屈光手术、眼前段手术以及视 光服务营收年增速仍维持在20%以上。,注:眼前段手术指涉及眼球前段结构,如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等疾病所施行的手术,视光业务是提供眼视觉健康保健服务,不同于商业的眼镜店。,美好生活向往之长高市场:身高是一个相对概念,2516.6,2465.9,2225.9,2216.4,2228.7,2232.9,2255.8,2271.5,2300.8,2334.8,2352.3,754.98,739.77,667.77,664.92,668.61,669.87,676.74,681.45,690.24,700.44,705.69,5000,1000,20001500,2500,3000,2008,2009,2010,2011,2015,2016,2017,2018,身材矮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 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 SD)者。中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矮小症有六大主要 类别: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儿或小于胎龄儿、性早熟、Turner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以及先天性疾病和药物 治疗导致的矮小。儿童矮小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特发性矮小症(ISS),是指目前病因未明引起的身材矮小,约占矮小儿童的 60%-80%。目前,中国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矮小儿童仅占可以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矮小儿童的15%,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家 长对孩子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矮小儿童的就诊率有望逐年提高,未来生长激素的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儿童数量(十万人)及矮小症可能发病人数(万人),20120-14岁儿童(十万人),20132014矮小症发病人数(万人),生长激素已进入品牌加速扩散阶段,26.13%,16.48%,-18.53%,43.71%,49.27%,42.03%,37.96%,21.10%,3.67%,16.67%,29.89%,51.08%,53.37%,-30%,-20%,-10%,0%,10%,20%,30%,40%,50%,60%,35.00,销售额,净利润,销售额增速(右),金赛药业历年营收及净利润(亿元),中国生长激素适应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产生长激素的适用症覆盖远少于诺和诺得生长激素在FDA通过审批的适应症数量,诺和诺德所覆盖的出生SGA儿童、 Prader-willi综合征均为国内生长激素产品暂未覆盖适应症,此外中国生长激素适应症覆盖范围并没有明确包含特发性身材矮 小,国产生长激素适应症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制造2025中生物医药是重要方向,迈入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整 体达到世界制 造强国阵营中 等水平,我国制造业大 国地位更加稳 固,综合实力 进入世界制造 强国前列,2025年,2035年,新中国100周年,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农机装备,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生物医药及 高性能医疗 器械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十大核心发展产业,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 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 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 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 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 突破和应用。,规划战略目标,中国工程师红利明显:受高等教育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2009年,2017年,2018年,2010年2011年研究生毕业生数(万人),2012年2013年成人本专科毕业生数(万人),2014年2015年201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万人),中国受高等教育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有超过700万受高等教育人数毕业,2018年中国普通本专科毕业人数达到了753.31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达到60.44万人。中国2008年-2018年高等教育毕业人数(万人)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全球产业链分工:国内CDMO/CRO/API海外市场收入持续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