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 : 疫后乡村 旅游政 策利好分 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报告之六 当前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关键期,也正值春耕 备耕之际。在全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及时全面 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同样刻不容缓。新华社经济分 析师从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020 年 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梳理出 9 项利 好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政策举措,逐一进行政策 分析并附以经典案例,以期对地方政府有所启发,对疫 后乡村旅游的复苏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2020 年 2 月 19 日 第 297 期 目 录 一、农产 品质 量安 全农业 品牌. . 1 二、一村 一品 休闲 旅游. . 4 三、农业 产业 园产 村融合. 7 四、农业 科技 . . 9 五、人居 环境 厕所 革命 . 12 六、基础 设施 公共 服务 . 15 七、农业 文化 遗产 . 17 八、地方 节庆 . 20 九、宅基 地三 权分 置 . 22 1 2020:疫后乡村旅游政策利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报告之六 农业生产具有特殊自然规律。当前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 防疫关键期,也是即将春暖花开、春耕备耕之际。在全国上 下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全面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同样 刻不容缓。 作为农发20201号文件,2月 12 日,农业农村部 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020 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 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我们从意见列 出的七方面共 37 项具体工作中,梳理出 9 项利好乡村旅游 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政策举措,逐一进行政策分析并附以经典 案例,以期对地方政府有所启发,对疫后乡村旅游的复苏和 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 、农产品 质 量安 全农业品 牌 工作要点: 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制修订 1000 项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 产品认证和管理。推动出台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指导意 见。 开展国家农业品牌营销行动, 加强农业品牌规范化管理。 政策分析: 三项工作目标核心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国内一些 2 非典型农业区, 农产品仍存在有产品无产量、 有产量无规模、 有规模无效益、 无效益难持续的怪圈。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特别是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打破怪圈的突破口, 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带动乡 村旅游发展,一是助推农事体验游,包括采摘游、品鉴;二 是带动酿酒、食品加工等相关的工业旅游;三是促进以品牌 农产品为核心要素的文创产品,包括伴手礼、形象 LOGO 纪 念品等;四是助推区域品牌,特别是城市品牌的打造,推进 全域旅游发展。 经典案例: 北京平谷大桃 平谷大桃产于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北京市平谷区, 平谷大桃以个大、色艳、甜度高、无公害而驰名中外,深受 广大消费者青睐,并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工商总局 3 和农业农村部三部门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来年,平谷通 过打造以平谷大桃为主题的特色休闲旅游品牌,拓展大桃产 业的产业链,提升大桃产业价值链,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角度助推平谷区大桃产业的融合发展,并计划于 2020 年 在平谷举办世界休闲大会。 莆田枇杷 莆田枇杷,系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是国家级及莆田市地 理标志产品。莆田枇杷色泽鲜艳、果大肉软、甜酸适度、味 美爽口,品种达 100 多种,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 一乡”,莆田枇杷也成为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每年 5月, 莆田市都会举行枇杷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4 二 、一村一 品休闲 旅游 工作要点: 认定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十批 “一村一品” 示范村镇。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 品景点线路。 政策分析: 乡村休闲游可以说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也为乡村产 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 兴的指导意见就提出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 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2019 年先后在安徽黟县、黑龙江 伊春、重庆潼南、海南琼海举办了四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 旅游行”推介活动,全年共推介线路 410 条、景点 1300 个。 据统计, 2019 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 32 亿, 营业收入超过 8500 亿元。 5 经典案例: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弋江源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游 农业农村部 2019年向社会重点推介春季 60条精品旅游 线路之一。 旅游线路: 黄山市区弋江源茶主题庄园柯村, 推荐行程 1天。 弋江源茶主题庄园始建于 2010 年,是一家集旅游、观 光、休闲、生态种植、养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现代服 务休闲度假庄园。庄园采用古老徽派建筑风格,设计新颖、 装饰典雅,具有浓郁的乡村田园风格,餐饮、娱乐、会议功 能分布合理、功能齐备。 柯村位于黟县西北部,柯村茅岭头俯拍的油菜花田园风 光,已成为黟县旅游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获得了中国美丽 休闲乡村、“中国十大赏花地之一黄山 50 亩油菜花代 表地”“中国最纯朴的乡村”“皖南最大油菜花盆地”等荣 誉。 6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碉楼乡村文化游 农业农村部 2019年向社会重点推介春季 60条精品旅游 线路之一。旅游线路:开平市区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塘 口立园 赤坎古镇 百合镇马降龙碉楼群 蚬冈镇锦江里 碉楼群,推荐行程:3天。 马降龙村被评为“广东最美的乡村”。它背靠百足山, 面临潭江,村庄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态环境 十分优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 13 座碉楼,与周围民 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赤坎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老的街景,纯朴的民风,独特的西洋建筑楼房与小舟、石 拱桥、骑楼、木阁、双层瓦顶,呈岭南集市“小广州”的特 色。 7 三 、农业产 业园产 村融合 工作要点: 印发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意见, 梯次开展省、 市、 县产业园建设。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村融合发展、宜业宜居的农业产业强 镇。 政策分析: 产业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受资源要素制 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走高效农业的道路,建设现 代农业产业园是一条现实和可靠的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不 仅是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 器,还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 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条件。近年 来,越来越多的乡村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 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乡村旅游顺势而为,成为促进农民 增收、乡村繁荣的重要手段。一些先行地区,更在此基础上, 创建了一大批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以此为平台创新多种 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8 经典案例: 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杨梅、茯苓两大主导 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园采用大基地、大加工、大营销 和大融合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先后建设了杨梅生态博物馆、后山溪杨梅观光园、飞山 文化旅游区、木洞响水杨梅生态园等休闲旅游点以及大批农 家乐、农家民宿等,形成“接二连三”“跨二进三”的产业 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9 贵州省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贵州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六盘水市,为首批国家 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为猕猴桃和茶叶。园区规划总面 积 443.29 平方公里,涵盖 3个园区、11 个市场、5个研发中 心。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 点,近来产业园大力探索农旅一体化,建成了中国“三变” 展示中心、半方塘休闲度假中心、巴浪河现代高效农业科技 示范园等农旅示范点。相继接待来自非洲、印度和广东等国 内外考察团及游客 30 余万人次,2018 年实现旅游收入 3.5 亿元。 四 、农业科 技 工作要点: 打造一批科技引领示范县、示范村镇。建设 100 个现代 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10 政策分析: 农业产业振兴,科技是关键支撑。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 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各类形式的农业 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建立,不仅成为我国农业科技研 究的实践基地,也是农业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节点,同 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为农 业研学旅行天然创造了条件。 经典案例: 陕西杨凌打造现代农业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近年来,杨凌研学旅行找准发展着力点,利用中华农耕 文明的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势,打 造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等 7个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 实践教学基地示范点,开辟了一条“寓教于乐”引导青少年 1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2019 年 11 月,陕西省教育厅、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农科研学旅行推介大会,归纳总 结了杨凌研学旅行“远、近、高、低、新、美、益”七方面 优势,同时推介杨凌精品研学点和文旅项目信息,进一步扩 大了杨凌农科研学旅行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推进“打 造特色现代农业研学旅行集散地”目标。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位于浦东孙桥,是一个综合性现代 农业开发区,成立于 1994 年,占地面积 5 平方公里。园区 12 围绕“科技创造绿色生活”的主题,设有高档自控玻璃温室、 无限生长型植物、奇异瓜果、水栽培、“植物托儿所”、蜜 蜂科技园、自采农业园、科普长廊、乡村民俗用品展、巴西 昆虫馆、世界名犬主题乐园、国际生态科技综合示范展示厅 等展区。农业园凭借一流的工厂化生产设施、先进的科学技 术、优美的田园风光,打造食育研学基地,举办各类研学游、 亲子游活动,实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五 、人居环 境厕所 革命 工作要点: 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改造重点推进一 类县、兼顾二类县,组织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 奖补政策。 政策分析: 厕所问题是农村基础服务设施的痛点,也是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建设中的短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厕所革 命从民生问题上升至国家战略,同时也成为旅游新要素的重 要一环。加速推进厕所革命不仅提升广大乡村居民的生活质 量,促进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是乡村旅游发展 的加分项。 13 经典案例: 浙江省丽水境内的缙云仙都景区的“网红厕所” 仙都景区通过连续三年的厕所革命,实现景厕相融、主 客共享。一座座精品厕所点缀在景区各节点,通过 6.8 公里 的“最美绿道”串连,成为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成为游客 眼中的最美网红。厕所外观建设充分考虑景观融合度,注重 科学实用和生态环保,因地制宜,既有砖混、拼装厕所,也 有石头、土木厕所,力求功能齐全、美观大方和智慧科技的 运用。内部布置则充分结合缙云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资 源,融入黄帝、影视、婺剧、书法、石头、农耕、慈孝、恐 龙等文化元素,彰显缙云特色,真正做到“一厕一景观,一 厕一主题”。 14 苏州高新区大阳山 3D打印厕所 3D 打印厕所建在高新区大阳山植物园景区内,是一个 错落有致、极富设计感和现代感的建筑群。如果不是走近看 到墙上的男女图像标志,游客们绝想不到这是一座公厕。这 就是全球首个应用 3D打印技术的景区旅游 3A级标准厕所。 厕所以建筑垃圾和矿山尾矿等为原料,通过技术处理、加工 分离,让建筑垃圾回到建筑中,做到对人体零伤害,对环境 零污染以及对资源零浪费。在施工上,采用 3D 打印技术, 不用一根钢筋,在功能上,全面配套男女厕所、残疾人厕所、 第三厕所等基础设施,并且配备合理化人性设计的母婴室与 休息区。厕所内部的色调以木色和绿色为主,建筑群四周设 置了抽象的银杏叶雕塑,给人清新自然的感受。 15 六 、基础设 施公共 服务 工作要点: 推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配合有关 部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村内道路、信息通讯、能源等基础 设施建设,引导健全运行管护机制。促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 服务质量,推动补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 政策分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村基础建设和公 共服务水平,补齐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应达到四个目标。一是基础 设施城镇化;二是公共服务社区化;三是农村管理社区化; 四是生活方式市民化。四个目标的实现,将可以实现广大乡 村地区外部交通的通达性和内部交通的便利性,提升乡村智 慧旅游和服务保障水平。 16 经典案例: 江苏如皋市周庄社区 周庄社区隶属如皋市江安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诞生地,辖 25 个村民组,总户数 1157 户,人口 4215 人, 社区总面积 4.6 平方公里。近年来,周庄持续改善社区人居 环境,新建周庄乡愁馆、社区道德讲堂、文化广场、民俗喜 庆堂、百姓大舞台等。同时大力发展村庄美化、绿化、亮化、 净化工程,建成硬质化道路 18.7 公里,整治河道 10800 米, 绿化覆盖率达到 45%,呈现了“道路一尘不染、村舍绿树成 荫、河水清幽见底”如诗如画的水美景致。社区内还建立了 垃圾“户收集、组保洁、村集中、镇运转”的机制,实现了 垃圾日扫日清,常态化管理。 17 周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如皋市首届 美丽乡村等称号。2015 年入围第三届“江苏省最美乡村”评 选。 七 、农业文 化遗产 工作要点: 总结推广各地乡风文明建设经验,推进移风易俗。探索 建立区域性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组织申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 业文化遗产。 政策分析: 中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根基。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共有 118 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有 15 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 业文化遗产。打造农耕文化主题,开展特色农耕文化体验, 是弥补传统文化缺失与乡村研学旅游的完美结合。此外,我 国乡村还分布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 遗+乡村旅游的模式不仅使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更是探 索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的新思路。同时以“见人、见物、 见生活”满足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精神需求。 18 经典案例: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尤溪联合梯田 联合梯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境内,总面积 10717 亩,绵延 8个村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中 国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联合梯田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美丽田园、 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 近来年,尤溪县注重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通过发 展梯田特色农产品、梯田旅游等,提高当地群众保护遗产的 积极性,推动联合梯田可持续性发展。成立了由旅游公司和 梯田核心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开展梯田农耕体验、摄影采 风等活动,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尤溪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增加了农业收入,实现了反哺 农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共赢。 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 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 1996 年安塞被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2006 年,安塞 腰鼓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 安塞区利用非遗文化资源优势, 重点打造了 “腰 鼓之乡” “民歌之乡” “剪纸之乡” “民间绘画之乡”和“曲 艺之乡” 五张文旅名片, 把安塞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安塞区先后举办了三届“民间文化艺术节”“陕北过大年” 全国摄影大赛、大型山地腰鼓拍摄;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 安塞黄土风情文化艺术节”;2018 年举办了“鼓舞安塞”大 型鼓文化艺术展演、安塞校园腰鼓大赛、“鼓乡大舞台”系 列文化演出,与此同时,还成功举办了延安市首届中国农民 丰收节等大型活动。 目前,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已建成千人腰鼓表演场地 及看台、商品展示销售区、民俗博物馆、宠物羊场、景区道 路、旅游公厕、山体亮化、开心农场、停车场等内容,已累 20 计演出 500 余场,年接待游客达到 66 万余人。 八 、地方节 庆 工作要点: 组织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 继续下沉县乡村,深化实化节庆内容,支持培育一批地方精 品节庆活动,推动成风化俗。 政策分析: 一个节庆活动,可以改变一个村庄,甚至一座城镇!乡 村节庆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和提升知名度,这是 一般的活动难以实现的。近来年,各地乡村节庆活动已经成 为展示农业文明和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成为发展乡村旅 游、繁荣农村经济的助推器。目前,乡村节庆活动主要围绕 特色产业、民族风情、文化创意、生态健康等多种主题,形 成文旅农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好的乡村节庆一要有鲜明的主 题定位;二要有不断创新的表现手法;三要有参与性,体现 主客共享;四要有沉浸感,体验真实生活;五要有可持续性, 形成游客粘性。 21 经典案例: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发 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全国 10 万毛南族人口有 6 万居住在环江。 毛南族风情独特, 文化神秘迷人, 毛南族 “肥 套”、花竹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分龙节 是毛南族祈神保佑丰收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 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活动一般持续三到五天,是毛 南族最古老、 最盛大、 最重要的节日。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2009 年开始举办,被评为“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最具 特色的民族节庆”,是广西十大节庆品牌之一。2015 年环江 与时俱进,将民族节日与喀斯特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全新的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品 牌,并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不仅提升了环江世遗旅游品牌 和毛南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促进了环江经济文化全面发 22 展。 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 潼南是世界三大柠檬种植基地之一,全球三个柠檬中就 有一个出自重庆潼南!潼南现在也是国家首批现代农业(柠 檬)产业园、国家柠檬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从 2017 年开始,潼南连续三年举办重庆潼南国际柠檬 节,并在国际柠檬节期间举办潼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吸引 各地马拉松爱好者。目前,潼南在举办国际柠檬节的同时, 还连续举办了菜花节、桑葚节、玫瑰节、菜博会、柚子节等 特色节会,初步形成了月月有节会、镇镇有特色的乡村旅游 新格局,探索出一条“以农促旅、以农强旅、以旅带农”的 路径,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携手共赢目标。 九 、宅基地 三权分 置 工作要点: 扩大范围、丰富内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办 23 法。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积极稳妥盘活利 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推动实施农村闲置宅基地复 垦试点。 政策分析: 土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问 题。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围绕土地制度的探索创新 一直没有停止, 在某些方面还有较大突破。 但用地供应不足、 规划管制、产权不明等问题,不仅制约着农业生产,也制约 着包括乡村旅游发展在内的多个方面。例如,休闲农业因土 地用途不可变更无法修建服务配套设施;乡村民宿因宅基地 产权问题无法办理经营相关手续;田园综合体因土地红线问 题不能搞地上建设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可望在未来的改革探 索及与相关利益部门的协调中不断得到改善。 经典案例: 北京市爨底下村:产权归属于分散的农民 24 由门头沟斋堂镇政府主导,成立“斋城旅游开发股份有 限公司”,斋堂镇以村落资源为不动产入股,合作者以资金 入股,政府根据不同村落的资源情况,明确各村之间的利益 分配方案。这种以各方入股的模式,解决了村民“卖祖产” 的心结,同时,政府的介入解决了村民与企业的信任问题, 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企业项目推进效率。 浙江象山农村土地流转用于精品民宿开发 2018 年, 民宿投资方安可公司与象山县鹤浦镇小百丈村 签订协议,由村集体出面向村民租赁闲置农房、宅基地、自 留地等的使用权,再租给安可公司统一开发。小百丈村宅基 地(农房)出租方、安可公司分别获得政府颁发的宅基地资 格权人证和使用权人证,加上土地所有权方的小百丈村,村 宅基地“三权分置”清晰明了。安可公司计划投资约 7000 25 万元建设精品民宿和一所环保主题的自然营地。这项举措不 仅给村民房屋和村集体土地带来租赁收入,也提升了村庄品 质,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26 执笔: 新华社中 国经济 信息社 经济分 析师 刘 昕 编辑: 新华社中 国经济 信息社 毛 娜 编审: 新华社中 国经济 信息社 杨光 刘 驭 主 编: 邱华民 联系电 话:(010 )6307199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