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0年02月24日 生物制品 新冠疫情后,血制品行业供给、需求、价格如何演变?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江琦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10002 电话:021-20315150 Email:jiangqir.qlzq 分析师:赵磊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8070007 Email:zhaoleir.qlzq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318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5151144.43 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 3882762.94 Table_QuotePic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EG 评级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18 2019E 2020E 2021E 华兰生物 40.70 0.81 0.91 1.23 1.48 50.11 44.51 33.16 27.57 1.64 买入 天坛生物 35.36 0.49 0.59 0.74 0.92 72.55 60.20 47.63 38.46 2.40 增持 备注:数据截止2020.02.23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血制品作为突发疫情重要的战略药品需求获得巨大提振,与此同时短期采浆暂停也影响供给。此文我们尝试通过假设模拟、数据测算,推演血制品行业需求、供给、价格三大核心问题走向。 新冠疫情影响下,血制品行业需求如何演变?(1)静丙和人血白蛋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期需求增量约保守 5.8%-乐观 12.7%。我们测算预计疫情将直接带来保守51.9万瓶-乐观114.2万瓶静丙需求。且重症患者每多使用 5 瓶/人,带来需求弹性约 7 万瓶。以静丙 2019 年实际销售量约 900 万瓶为基数,整体需求增量约保守 5.8%-乐观 12.7%。(2)长期来看,血制品需求的增长更多来自可能出现的临床认知提升,等待观察。血制品行业历史年复合增速稳定在 10-15%左右。我们预计 2018年全国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约 170-200亿元,静丙市场规模约 90-100亿元。目前国内静丙使用量和海外仍有很大差距,2017 年国内静丙人均消费水平仅10-15g/1000人、绝对额仅美国的1/10。根本原因在于适应症和医保政策,美国静丙适应症以免疫性疾病为主,而国内更多以重症感染治疗、支持性治疗为主。新冠疫情后静丙免疫替代和调节功能的学术认知、在重症治疗领域的广泛作用等,有赖于生产厂家进一步的学术推广工作,等待观察。 2020年及未来三年血制品供给如何?血制品是政策强监管行业,新批浆站数和产品价格决定每年的采浆量,2019年全国采浆量约 9200吨(6.5%+)。(1)我们测算,假设采浆力度不变,预计新冠疫情影响下 2020年采浆量或将下降至 8285-8379吨,同比下滑 9%-10%;若考虑后续加大采浆力度,则2020年采浆量或将达到8651-8750吨,同比仅下滑5%-6%甚至和2019年持平。(2)长期看,采浆量取决于新开浆站和供需关系,预计波动后行业回归平稳期。各省“十三五”规划中对新批浆站偏向保守,2017年后各血制品公司新批浆站相对较少。长期来看,受限于单采血浆站增量有限,采浆量增速在5%-8%之间。 血制品历史价格变动如何?2020年可能的价格变化?(1)回顾 2009-2020年,除 2015年放开限价后一轮涨幅明显,近 3年来中标价相对稳定。2015年 5 月发改委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取消限价。2015-2017 年血制品价中标价涨幅明显。2017年后由于供需关系、竞争格局等因素,行业新进入者无、医院用量稳定,中标价基本保持稳定、微幅下降。(2)短期销售费用有望降低、出厂价有望提升 10%-20%,长期价格趋势取决于招采政策、供需格局。血制品出厂价和中标价之间有一定的价格加成作为经销商的推广费用及税票费用等。我们认为,短期供小于求、厂家话语权强化,出厂价或有10%-20%左右的提价空间。长期价格趋势取决于招采政策、供需格局。 投资建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公司有望长期受益。回顾血制品行业发展历史,政策变化和供需变化对行业短期均有较大冲击,但是具备长远的采浆持续增长能力、强悍的运营和管理能力的血制品公司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长期仍然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良好的竞争格局、稳健的行业需求,重点推荐华兰生物、天坛生物。 风险提示:血制品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疫情估算模型的预测假设出现偏差的风险,血制品学术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 3 0 . 0 0 %- 2 0 . 0 0 %- 1 0 . 0 0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3 0 . 0 0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20-01医药生物 (申万 ) 沪深 3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新冠疫情影响下,血制品行业需求如何演变? . - 4 - 静丙和人血白蛋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期需求提振明显 . - 4 - 短期看,我们测算预计疫情将直接带来保守51.9万瓶-乐观114.2万瓶静丙需求 . - 5 - 长期来看,血制品需求的增长更多来自可能出现的临床认知提升,等待观察- 6 - 2020年及未来三年血制品供给如何? . - 8 - 政策强监管行业,新批浆站数和产品价格决定每年的采浆量 . - 8 - 假设采浆力度不变,新冠疫情或将导致2020年采浆量同比下滑9%-10% . - 9 - 长期看,采浆量取决于新开浆站和供需关系,预计波动后行业回归平稳期- 10 - 血制品历史价格变动如何?2020年可能的价格变化?. - 10 - 2015年放开限价后一轮涨幅明显,近3年来中标价相对稳定 . - 10 - 短期出厂价有望提升10%-20%,长期价格趋势取决于招采政策、供需格局- 12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公司有望长期受益 . - 12 - 需求稳健,经营优秀的龙头公司长期受益 . - 12 - 风险提示 . - 14 - 血制品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 - 14 - 疫情估算模型的预测假设出现偏差的风险 . - 14 - 血制品学术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 14 - 行业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 14 - 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 - 14 - 图表目录 图表1:全国累计确诊、现有疑似、现有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 - 4 - 图表2:全国累计治愈、累计死亡病例数(单位:个) . - 4 - 图表3:湖北省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 - 4 - 图表4:全国(非湖北省)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 - 4 - 图表5:各地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对血制品特别是静丙提出较大需求 . - 5 - 图表6:新冠疫情静丙需求量测算核心假设(仅供参考) . - 5 - 图表7:新冠疫情静丙消耗量弹性分析(假设国内最终新冠疫情患者数约8万例)- 6 - 图表8:新冠疫情静丙消耗量弹性分析(假设国内最终新冠疫情患者数约8.85万例) . - 6 - 图表9:2013年-2019Q3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销售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7 - 图表10:2013年-2019Q3样本医院静丙销售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 - 7 - 图表11:全球前10大国家人白消耗量(g/1000人) . - 7 - 图表12:全球前10大国家静丙消耗量(g/1000人) . - 7 - 图表13:2006-2019年血制品行业采浆量情况(单位:吨) . - 8 - 图表14:2020年全国采浆量测算(单位:吨) . - 9 - 9Y9UrUsUnWiZnV8ZyXoOnPaQaO9PtRqQtRrRjMoOmOfQnPmR7NtRqRNZpOpMMYrRrR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15:2005-2017年美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 10 - 图表16:2005-2018年中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 10 - 图表17:2009-2020年基立福人血白蛋白10g规格中标价变化(单位:元) - 11 - 图表18:2009-2020年天坛生物人血白蛋白10g规格中标价变化(单位:元)- 11 - 图表19:2009-2020年华兰生物人血白蛋白10g规格中标价变化(单位:元)- 11 - 图表20:2009-2020年主要血制品公司静丙2.5g规格中标价变化(单位:元)- 12 - 图表21:A股主要血制品公司2018年收入、利润及静丙收入占比情况(单位:百万元) . - 13 - 图表22:血制品上市公司浆站经营指标对比. - 13 - 图表23:血制品上市公司生产效率指标对比. - 13 - 图表24:血制品上市公司可比估值一览 . - 1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深度研究 新冠疫情影响下,血制品行业需求如何演变? 静丙和人血白蛋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期需求提振明显 2019年末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截止2月19日24时确诊7.47万例。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蔓延至全国。截至2020年2月23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77262例(含港澳台112例),现有疑似3434例,现有确诊49824例;累计治愈24734例,累计死亡2592 例。现有重症病例 9915 例,重症患者比例为 19.86%。其中湖北省累计确诊 64287 例,当日新增确诊 398 例;累计治愈 16738 例,累计死亡 2495 例;当日新增治愈 1439 例,新增死亡 149 例。全国(非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23日,累计确诊12975例,累计治愈7996例,累计死亡97例。 图表 1:全国累计确诊、现有疑似、现有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图表2:全国累计治愈、累计死亡病例数(单位:个) 来源: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2020.02.23) 来源: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2020.02.23) 图表3:湖北省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图表4:全国(非湖北省)确诊病例数(单位:个) 来源:湖北省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2020.02.23) 来源: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2020.02.23) 血制品在突发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行业增速中枢有望上移。静丙和人血白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注射静丙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免疫调节功能,人血白蛋白有助于治疗低蛋白血症。以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7 7 , 2 6 2 3 , 4 3 4 4 9 , 8 2 4 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4 0 0 0 05 0 0 0 06 0 0 0 07 0 0 0 08 0 0 0 09 0 0 0 01/211/231/251/271/291/312/22/42/62/82/102/122/142/162/182/202/22累计确诊 现有疑似 现有确诊2 4 , 7 3 4 2 , 5 9 2 05 0 0 01 0 0 0 01 5 0 0 02 0 0 0 02 5 0 0 03 0 0 0 01/211/231/251/271/291/312/22/42/62/82/102/122/142/162/182/202/22累计治愈 累计死亡64287398 02 0 0 04 0 0 06 0 0 08 0 0 01 0 0 0 01 2 0 0 01 4 0 0 01 6 0 0 0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4 0 0 0 05 0 0 0 06 0 0 0 07 0 0 0 01 / 2 1 1 / 2 8 2 / 4 2 / 1 1 2 / 1 8累计确诊 新增确诊 (右 )1112975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 0 01 0 0 002 0 0 04 0 0 06 0 0 08 0 0 01 0 0 0 01 2 0 0 01 4 0 0 01 / 2 1 / 2 8 2 / 4 2 / 1 1 2 / 1 8新增确诊 (右 ) 累计确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行业深度研究 议方案(V2.0)为例,提出重症患者依据病情可酌情早期使用 IVIG 0.25g/kg/d,疗程 3-5 天。疫情至今行业库存基本完全销售,我们预计一季度受益于疫情带来的终端需求快速提升,行业增速中枢有望上移。此外,中生集团、卫光生物等积极开展恢复期血浆治疗等研发。 图表5:各地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对血制品特别是静丙提出较大需求 来源:各省卫健委,医院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短期看,我们测算预计疫情将直接带来保守51.9万瓶-乐观114.2万瓶静丙需求 前文提到,静丙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在重症感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此次新冠病毒肺炎临床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那么,此次新冠疫情将直接消耗多少静丙呢?我们进行测算,核心假设:(1)基于 SEIR 流行病传播模型和医学预印本 MedRxiv 期刊发表的多篇预测文章测算,国内新冠患者最终人数约 80000-88500 例左右;(2)重症患者人数及使用静丙情况: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72314 例病例分析,重症患者占比约 18.50%;参考各地卫健委相关指导文件及草根调研,重症患者使用静丙比例90%-100%,使用静丙数量在 30-60 瓶。( 3)同(2)依据,轻/中症患者比例约 80.90%,草根调研及结合Lancet文章总结金银潭医院99位患者中27%使用静丙进行治疗,轻/中症患者使用静丙比例10%-20%,数量在10-20瓶。 图表6:新冠疫情静丙需求量测算核心假设(仅供参考) 来源:Lancet,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中泰证券研究所 地区 相关文件北京北京协和医院关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诊疗建议方案( V 2 . 0 ) 中提出,重症患者依据病情可酌情早期使用 I V I G 0 . 2 5 g / k g / d ,疗程 3 - 5 天。上海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中将静注免疫球蛋白列为免疫调节品种;上海莱士收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能力应急征用通知,紧急征用其药品生产能力。湖北省湖北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中提出,若发生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选择使用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L a n ce t发表文章总结金银潭医院 99 位患者治疗情况, 其中 27% ( 27 例)使用静丙治疗。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在病情进展期建议使用,有条件可用 I g M 型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p H 4 )被列入储备药物清单;多家定点医院增加静丙备货。假设条件 数据 参考依据新冠患者最终人数(例) 8 0 0 0 0 - 8 8 5 0 0截至 2020 年 2 月 20 日 24 时,全国累计确诊 75567 例(含港澳台 102 例),现有疑似 5206 例。基于 S E I R 流行病传播模型和医学预印本 M e d R x i v 期刊发表的多篇预测文章,并参考中泰金工团队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报告重症患者比例 1 8 . 5 0 %基于疾控中心 2 月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72314 例病例分析重症患者使用静丙比例 9 0 % - 1 0 0 % 参考各地卫健委相关指导文件及草根调研重症患者使用静丙数量(瓶) 3 0 - 6 0 瓶北京协和医院关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诊疗建议方案( V 2 . 0 )中提出,重症患者依据病情可酌情早期使用 I V I G 0 . 2 5 g / k g / d ,疗程 3 - 5 天。结合草根调研数据轻/ 中症 患者 比例 8 0 . 9 0 %基于疾控中心 2 月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72314 例病例分析轻 /中症患者使用静丙比例 1 0 % - 2 0 %L a n ce t发表文章总结金银潭医院 99 位患者治疗情况其中 27% ( 27 例)使用静丙治疗,结合重症患者使用比例推算轻 /中症患者使用静丙数量(瓶) 1 0 - 2 0 瓶 草根调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行业深度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新冠患者最终人数的估算模型对输入参数较为敏感、计算结果由于参数输入不同有较大差异,政策实施对疫情控制影响较大,模拟结果可能因改变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而变化较大。本文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模拟测算、测算结果仅供参考,可能与实际有较大差异。 需求敏感性分析:以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假设,我们预计新冠疫情直接带来的静丙使用量在保守 51.9 万瓶-乐观 114.2 万瓶之间,且重症患者每多使用5瓶/人,带来需求弹性约7万瓶;轻症患者每多使用5瓶/人,带来需求弹性约 5 万瓶;患者例数每向上浮动 1000 例,带来需求弹性约保守0.5万瓶-乐观1万瓶。以静丙2019年实际销售量约900万瓶(折合2.5g)为基数,整体需求增量约保守5.8%-乐观12.7%。 (1)以最终国内患者数在8万例,重症患者数1.48万例,其中使用静丙(95%占比)1.406 万例,患者平均使用静丙数量在保守 30-乐观 60万瓶;轻中症患者数 6.472 万例,其中使用静丙(15%占比)9708例,患者平均使用静丙数量在保守10-乐观20万瓶进行测算,静丙使用量在保守51.9-乐观103.8万瓶之间,中值77.8万瓶。 (2)以最终国内患者数在8.85万例,重症患者数1.637万例,其中使用静丙(95%占比)1.555万例,患者平均使用静丙数量在保守30-乐观60 万瓶;轻中症患者数 7.16 万例,其中使用静丙(15%占比)1.047万例,患者平均使用静丙数量在保守10-乐观20万瓶进行测算,静丙使用量在保守57.1-乐观114.2万瓶之间,中值85.7万瓶。 图表7:新冠疫情静丙消耗量弹性分析(假设国内最终新冠疫情患者数约8万例) 来源:Lancet,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8:新冠疫情静丙消耗量弹性分析(假设国内最终新冠疫情患者数约8.85万例) 来源:Lancet,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中泰证券研究所 长期来看,血制品需求的增长更多来自可能出现的临床认知提升,等待观察 无可替代、无新进入者的刚需行业,历史年复合增速稳定在 10-15%左右。2001年5月起国家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自2001年起未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血制品行业基本没有新进入者。从临床角度而言,血制品主要产品除凝血因子外均无法重组生产,临床需求确切且不可替代。近年来,行业增速相对稳定在10%左右。以收入30 35 40 45 50 55 6010 5 1 . 9 5 8 . 9 6 5 . 9 7 3 . 0 8 0 . 0 8 7 . 0 9 4 . 115 5 6 . 7 6 3 . 8 7 0 . 8 7 7 . 8 8 4 . 9 9 1 . 9 9 8 . 920 6 1 . 6 6 8 . 6 7 5 . 7 8 2 . 7 8 9 . 7 9 6 . 7 1 0 3 . 8重症病人用量 /人 /瓶轻中症病人用量 /人/瓶测算静丙用量(万瓶)30 35 40 45 50 55 6010 5 7 . 1 6 4 . 9 7 2 . 7 8 0 . 4 8 8 . 2 9 6 . 0 1 0 3 . 815 6 2 . 4 7 0 . 1 7 7 . 9 8 5 . 7 9 3 . 5 1 0 1 . 2 1 0 9 . 020 6 7 . 6 7 5 . 4 8 3 . 1 9 0 . 9 9 8 . 7 1 0 6 . 5 1 1 4 . 2重症病人用量 /人 /瓶轻中症病人用量 /人/瓶测算静丙用量(万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行业深度研究 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种人血白蛋白和静丙为例,2018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33.93亿元(1.9%+),2013-2018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1%。2018年静丙实现收入18.42亿元(27%+),2013-2018年CAGR约17%。按照样本医院放大 5 倍左右且考虑院外市场,我们认为 2018 年全国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约170-200亿元,静丙市场规模约90-100亿元。 图表9:2013年-2019Q3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销售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10:2013年-2019Q3样本医院静丙销售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来源:Wind医药数据库,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医药数据库,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冠疫情影响辐射全国,长期可能出现对静丙的临床认知提升带来的渗透率提升,等待观察。血制品三大品种中人血白蛋白属于需求稳定、竞争充分的产品,未来稳定小幅增长。静丙属于弹性需求,相对充分竞争品种,虽然竞争较多但已开发和使用的适应症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国内人均用量很低,未来需求看适应症推广情况。目前国内静丙使用量和海外仍有很大差距,2017年美国静丙的人均消费水平超过150g/1000人,国内仅 10-15g/1000 人、绝对额仅 1/10 左右。根本原因在于适应症和医保政策,美国静丙适应症以免疫性疾病(包括神经性自身免疫病、原发/获得性免疫缺陷及其他)为主,单人使用频次高、时间长;而国内更多以重症感染治疗、支持性治疗为主,更多的是单人单次治疗后就结束。新冠疫情后静丙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学术认知、在重症治疗领域的广泛作用等,有赖于生产厂家进一步的学术推广工作,等待观察。 图表11:全球前10大国家人白消耗量(g/1000人) 图表12:全球前10大国家静丙消耗量(g/1000人) 来源:Grifols,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Grifols,中泰证券研究所 1 9 . 9 22 4 . 1 32 7 . 0 43 1 . 2 33 3 . 2 9 3 3 . 9 33 1 . 6 50%5%10%15%20%25%0510152025303540销售额 YOY8 . 4 410 . 371 1 . 2 51 3 . 4 41 4 . 518. 421 4 . 2 90%5%10%15%20%25%30%02468101214161820销售额 YO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 行业深度研究 2020年及未来三年血制品供给如何? 政策强监管行业,新批浆站数和产品价格决定每年的采浆量 血制品行业政策监管严格,供给主要由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新开情况决定;此外,血制品价格也影响供给。 2004-2010 年单采血浆站关闭潮:2001 年 5 月起国家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自 2001 年起未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2004 年,原卫生部发文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设置单采血浆站;原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单采血浆站,转制为由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和管理;2004 年 12 月 31 日前,不能完成转制或没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收购的单采血浆站,将被注销单采血浆许可证;单采血浆站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供浆关系。2008 年 3 月 1 日,国家正式施行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对单采血浆站的执业监管更为严苛。以贵州省为例,2011年底全省关闭了16家单采血浆站。 图表13:2006-2019年血制品行业采浆量情况(单位:吨) 来源:卫健委,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2012-2016年单采血浆站新开增多:2012年初,针对血液制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卫生部发文鼓励各地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要求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的企业,其注册的血液制品应当不少于 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少于5个品种),且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制品。按此标准,中国具有新建浆站资格的血液制品生产企只有8家企业。2012年起各公司开始陆续新批大量浆站,以 2014 年-2016 年最多,当年全部新批浆站分别为 6 个、10个、10个。 2015年的血制品价格放开导致供给增加:2010年起限价,2015年放开限价。2016年受价格放开叠加历史新开浆站成熟,当年采浆量迅速上升至7170吨左右(22%+)。 50002500313138654180385842854979520758467172808186359200- 5 0 . 0 0 %2 5 . 2 4 %2 3 . 4 4 %8 . 1 5 %- 7 . 7 0 %1 1 . 0 7 %1 6 . 2 0 %4 . 5 8 %1 2 . 2 7 %2 2 . 6 8 %1 2 . 6 7 %7%6 . 5 4 %-60%-50%-40%-30%-20%-10%0%10%20%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 行业深度研究 2017年至今:受采浆量大幅增加、两票制影响导致销售承压,加上新开浆站较少,采浆量逐步回落至5%-10%增速。2019年全国采浆量约9200吨,同比增长6.5%左右。 假设采浆力度不变,新冠疫情或将导致2020年采浆量同比下滑9%-10% 2020 年 2 月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采取人员流动管制措施,采浆活动暂停。各地采浆站原计划基本在1月31日(大年初七)左右正式上班,受疫情影响基本延迟,目前恢复采浆时间暂不确定,取决于各地疫情管控情况、交通恢复情况等。 那么,此次新冠疫情将对 2020 年全年采浆量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进行测算,核心假设:(1)预计 2 月份除湖北外各地疫情管控有效,3 月起各单采血浆站陆续恢复采浆,3 月采浆量为正常水平的 50%,4 月开始恢复正常。湖北省疫情在3-5月(以N为代号)得到控制,N+1月恢复至50%,N+2月恢复正常。(2)2019年全国单采血浆站约240个左右,湖北省单采血浆站约14个,湖北省2019年采浆量500-550吨、占全国比重 6%。( 3)除春节假期所在的 1 月外,各月采浆量相对均衡。假设 1 月采浆量占全年比重 6%,其余月度占全年比 8.55%。(4)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2019年血制品批签发报告:行业表现稳健,大品种批签发稳定增长,考虑近年来新开浆站较少,在新冠疫情发生前我们预计2020 年行业采浆量相对平稳,增速保持在 5%-8%之间,绝对额约9660-9936吨。以5%增速进行测算。 我们测算,预计新冠疫情影响下 2020 年采浆量或将下降至 8285-8379吨,同比下滑9%-10%;若考虑后续加大采浆力度,每月采浆量同比增长10%(原假设5%),则2020年采浆量或将达到8651-8750吨,同比仅下滑5%-6%甚至和2019年持平。 图表14:2020年全国采浆量测算(单位:吨) 来源: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 湖北以外地区3 月控制 4 月控制 5 月控制 2 月控制 3 月控制 4 月控制 5 月控制1 月 3 3 . 1 3 3 . 1 3 3 . 1 5 4 6 . 5 5 7 9 . 6 5 7 9 . 6 5 7 9 . 62 月 0 0 0 0 0 . 0 0 . 0 0 . 03 月 0 0 0 3 8 9 . 4 3 8 9 . 4 3 8 9 . 4 3 8 9 . 44 月 2 3 . 6 0 0 7 7 8 . 8 8 0 2 . 4 7 7 8 . 8 7 7 8 . 85 月 4 7 . 1 2 3 . 6 0 7 7 8 . 8 8 2 5 . 9 8 0 2 . 4 7 7 8 . 86 月 4 7 . 1 4 7 . 1 2 3 . 6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0 2 . 47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8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9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10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11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12 月 4 7 . 1 4 7 . 1 4 7 . 1 7 7 8 . 8 8 2 5 . 9 8 2 5 . 9 8 2 5 . 9全年 3 8 6 . 6 3 3 9 . 4 2 9 2 . 3 7 9 4 5 . 1 8 3 7 8 . 8 8 3 3 1 . 7 8 2 8 4 . 5- 1 3 . 2 6 % - 1 3 . 7 5 % - 1 4 . 2 4 %- 8 . 9 3 % - 9 . 4 4 % - 9 . 9 5 %湖北 全国合计与 2020 年原 9660 吨采浆量预测相比月份与 2019 年原 9200 吨采浆量预测相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 行业深度研究 长期看,采浆量取决于新开浆站和供需关系,预计波动后行业回归平稳期 上文提到,血制品行业政策监管严格,供给主要由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新开情况决定;此外,血制品价格也影响供给。目前的 25 家血液制品企业浆站数相对集中,浆站数排名前五企业占有浆站数超过50%。各省“十三五”规划中对新批浆站偏向保守,2017年后各血制品公司新批浆站相对较少,全行业每年单采血浆站增量在 10 个以内。我们预计,新冠疫情后短期带来一定波动;长期来看,行业逐步回归平稳期,受限于单采血浆站增量有限,采浆量增速维持在5%-8%之间。若长期静丙临床认知提升带来需求的提升逐步,则采浆量增速有望小幅上移。 图表15:2005-2017年美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图表16:2005-2018年中国单采血浆站数目(单位:个) 来源:PPTA,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PPTA,各公告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血制品历史价格变动如何?2020年可能的价格变化? 2015年放开限价后一轮涨幅明显,近3年来中标价相对稳定 近三年来血制品中标价格相对稳定。血制品为处方药,销售渠道包括医院和药店等。通常血制品生产企业生产之后进行批签发,获得批签发合格之后供货给经销商后由经销商销售至医院,也有少部分由企业直接销售至医院。血制品的下游客户医院具有较强的议价权,招标采购、挂网采购等是最主要的途径。2010年3月,血制品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药品目录;2015年5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取消限价。2015-2017年血制品价中标价涨幅明显。2017年后由于供需关系、竞争格局等因素,行业新进入者无、医院用量稳定,降价幅度相对较小,中标价基本保持稳定、微幅下降。以人血白蛋白为例,我们选取了进口企业基立福和国产企业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作为参考,可以发现2009-2020年间除放开限价有过一轮明显的涨价以外,近三年来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人血白蛋白10g规格:近三年来进口基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