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 研究报告 目录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 5 (一)全球经济负向走势渐趋显现,国内经济韧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契机 . 5 (二)产业整体运行较去年同期出现“陡坡式”下降,但年尾下行态势逐步趋稳 . 6 (三)传统领域整体“需求蛰伏”,新兴领域行业应用“大幅铺开” . 9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13 (一)发展阻力一:“价格遇冷”,出厂者价格指数出现近 五年来“凹点式”下降 . 13 (二)发展阻力二:“市场收缩”:增速维持正增长,但增幅持续走低,未来受外需疲软影响增长难以持续 . 14 (三)发展阻力三:“支出高企”,成本、费用“跳跃式”攀升 15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16 (一)构筑系统思维,推动形成“整机主导 +多元合力”的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局面 . 16 (二)促“软硬”兼修,强化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攻关 . 17 (三)推动整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一流大型企业 . 17 (四)注重人才培优,促进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内核 18 (五)强化“免疫预防”,构建产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 . 18 【内容提要】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负向走势显现,国内宏观经济稳定性和韧性持续增强,新动能新消费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契机 。产业整体运行较去年同期出现 “ 陡坡式 ” 下降,但下行 “ 惯性 ” 逐步趋稳,基本面数据呈现企稳或改善的“ 降中趋稳、触底反弹 ” 潜在态势;行业收入、利润增速双双下降,但利润环比增速逐步边际 “ 回血 ” 。传统领域整体需求承压低迷,年末有望恢复 “ 稳 ” 的基础;新兴领域行业应用大幅铺开,逐步集聚建构 “ 进 ” 的动能。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态势下,行业面临三大发展阻力: “ 价格遇冷 ” 、 “ 市场收缩 ” 、 “ 支出高企 ” 。建议构筑系统思维,推动形成 “ 整机主导 +多元合力 ” 的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局面;促 “ 软硬 ” 兼修,强化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 软件攻关;推动整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一流大型企业;注重人才培优,促进和弘扬 “ 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 ” 内核,强化 “ 免疫预防 ” ,构建产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 2019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持续增大的外部压力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出口等基本面数据增速放缓。但同时,随着中美政治经济关系进入质变期,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加强,全球经济贸易分工合作的共识和基础开始动摇。在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多变化的形势下,应加快构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安全体系,攻坚电子信息领域基础核心技术,塑造产业竞 争优势和发展新路径。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球经济负向走势渐趋显现,国内经济韧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契机 回首 2019:全球经济负向走势显现,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不振。 2019 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趋于放缓,诸多国际机构下调增速预期,三大不确定性因素不仅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外部需求和动能形成一定抑制作用。一是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不仅给主要经济体带来伤害,也通过产业链的传导逐渐给关联性经济体造成影响。二是新兴经济体面临新一轮衰退的风险,诸多新兴经济体近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启动降息。三是全球宏观政策重回宽松期,诸多国家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调整,将进一步推升新债务泡沫水平。受整体负面趋势影响,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逐渐萎靡,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主要产品出货量增速放缓。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中量大面广的核心产品增长有限,品牌厂商和配套厂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海外市场环境。 展望 2020: 国内宏观经济稳定性和韧性持续增强,新动能新消费 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契机。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渐趋弱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挑战,国内宏观经济成功抵御各类下行风险的冲击, 经济的发展韧性有所强化,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为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和支撑。从创新驱动看,新产业新产品呈 现较快增长趋势,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7 ,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上半年有所提升,预计 2020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25.1 和 21.4 ,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关联性领域提供前向、后向和旁侧支撑。从内需增长看,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5 ,服务型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持续提升,预计 2020年仍将稳步推进,消费升级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新契机。 (二)产业整体运行较去年同期出现“陡坡式”下降,但年尾下行态势逐步趋稳 回首 2019:在产业整体受到下行风险冲击形势下,也应看到基本面 数据企稳或改善的 “ 降中趋稳、触底反弹 ” 潜在态势。 1-10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 8.8 ,增速较去年降低 4.6个百分点,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仅为 “ 十三五 ” 期间前三年平均增速 ( 12.3 )的 2/3。但比较好的苗头是,从月度增速看, 3月、 6月、 9月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10.2 、 10.4 、 11.4 ,呈现季末增速逐步回暖态势。 再看 2019:从行业经营情况看,收入、利润增速双双下降,但利润 环比增速逐步边际改善。从收入增速看,与前两年数据相比,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增速稳中趋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9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 8.07万亿元,同比增长 5.4 ,分别较2018年同期 ( 9.6 )、 2017年同期 ( 13.6 )降低 4.2个、 8.2个百分点。 从利润增速看,同期五年来首次下降,环比有所提升。 1-9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3436.7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6 ,是自 2013年以来的次低值。比较好的苗头是, 9月利润增速摆脱自 2月份以来的负增长趋势,比一、二季度有明显修复。 展望 2020:预计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增速维持 10 以内。短期来看, 中美贸易摩擦的局势将日益明朗化,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将趋于稳定,且四季度为消费电子产品传统旺季,当前电子元器件产量回暖、库存下降趋势已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四季度行业呈现 “ 稳中有升 ” 趋势的概率较大,全年行业收入、投资、利润等主要指标增速将有所改善,预计此趋势将延续至 2020年。但整体而言,电子信息产业尚不存在大幅回升的条件,原因有二:需求端方面,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弱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提振;供给端方面, 5G、超高清视频领域尚处于投资布局阶段,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市场环境尚不成熟,新技术新 领域还无法及时填补传统产业衰退留出的产业空间。综合以上考虑,年 尾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利润将会持续修复,但展望 2020年,如果没有 强劲的消费刺激拉动增长,行业要达到 10 以上的基本预期增长目标,还 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三)传统领域整体“需求蛰伏”,新兴领域行业应用“大幅铺开” 1、传统领域:整体需求承压低迷,年末有望恢复 “ 稳 ” 的基础 回首 2019: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元器件 “ 需求蛰伏 ” 。手机市场进 入存量时代。由于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且因 5G网络和设备即将推出而对购机持观望态度,我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连续出现下滑。据 Canalys统计,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连续 9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据统计局数据, 2019年 1-9月,移动电话销量达 12.51亿部,同比下降 0.79 。 彩电 销售持续承压低迷。据奥维云网( AVC)数据,国内三季度彩电零售量 ( 1034万台)环比一季度下降 13.98 ,零售额规模( 277亿元)环比一季度下降 20.63 。据海关总署数据, 1-9月国内彩电出口量 7118万台,同比增长 2.6 ,比 2018年同期 ( 19.7 )下降 17.1个百分点 。 上游配套元器件 厂商链条反应。手机,汽车,电视等终端电子产品销量下降,上游配套的元器件企业订单也普遍减少。 展望 2020:上游元器件增速 “ 修复效应 ” 逐月强化,主要消费电子 产品有望企稳回升。四季度由于国内双十一、国外黑五、圣诞节等节日密集,为消费电子产品传统旺季,有望拉高行业需求。从上游电子元器件看, 10月集成电路产量增长 23.5 ,较 1-9月份呈现明显上扬趋势。从库存看, 9月行业存货和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分别为 1.6 和 0.4 ,较 8月 ( 2.2 、 0.6 )出现显著下降。根据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库存等先行指标的变化,预计年末主要消费电子产品有望企稳回升,但除非出现强有力的需求拉动,预计 2020年主要消费电子产品的回升力度比较有限。 2、新兴领域:行业应用大幅铺开,逐步集聚建构 “ 进 ” 的动能 5G商用稳步循序推进,提振产业发展动能。据 113家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情况,整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745.63亿元,同比增长 2.73 , 剔除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后,整体实现收入 3850亿元,同比增长 3.85 。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46亿元,同比增长 93.59 ,增速相比 2018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主要因中兴通讯解禁后经营情况向好。剔除中兴及联通的影响后,实现净利润 156.6亿元,同比提升 0.08 。今年由于 5G终端设备配套产品较少,组网方式 SA技术路线并不成熟,且产能处于逐月爬升过程中, 5G基站交付量较少, 5G占行业投资比重较低,预期 2020年随着国内及海 外时机成熟, 5G部署将加速。 超高清视频领域消费继续爬坡,行业应用加速落地。 2019年, 4K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