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中国教师培训 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 政策背景 . 1 一、教师培训政策演进脉络 . 2 1. 国家层 面 的教 师 培训政策 . 2 2. “ 国培 计 划 ” 政 策 . 3 3. “ 教育 信 息化 ” 政策 . 4 二、政策导向及趋势 . 4 1. 政策关 注 热点 . 4 2. 政策关 注 点的 变 化趋势 . 7 第二章 践行中的教师培训 . 11 一、教师培训项目体系及案例 . 11 1. 教师培 训 项目 体 系 . 11 2. 教师培 训 项目 典 型案例 . 12 二、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教师培训创新模式 . 14 1. 信息技 术 支撑 下 的全流 程 混合 式培 训模式 . 14 2. 任务驱 动 的翻 转 式混合 培 训模式 . 15 3. 区域整 合 的 “ 四 位一体 ” 混合 式培 训模式 . 16 4. 基于问 题 解决 的 区域 NAEA 混合 培 训模式 . 17 5. 基于互 动 直播 技 术的 “ 送 培送 教 ” 混合式 培 训模式 . 18 6. 自主选 学 模式 . 19 7. 基于直 播 的主 题 教研模式 . 20 第三章 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发展报告 . 23 一、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特征 . 23 1. 人口学 特 征 . 23 2. 培训项 目 主题 特 征 . 25 二、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满意度 . 25 1. 培训设 计 的满 意 度 . 25 2. 培训支 持 的满 意 度 . 26 三、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成效 . 27 1. 不同维 度 的总 体 培训成效 . 27 2. 知识成效 . 27 3. 技能成效 . 29 4. 能力成效 . 30 5. 教育观 念 成效 . 31 6. 教育信 息 化能 力 成效 . 32 第四章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发展报告 . 35 一、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特征 . 35 1. 人口学 特 征 . 35 2. 培训项 目 主题 特 征 . 41 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满意度 . 42 1. 培训设 计 的满 意 度 . 42 2. 培训支 持 的满 意 度 . 43 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成效 . 44 1. 不同维 度 的总 体 培训成效 . 44 2. 知识成效 . 45 3. 技能成效 . 49 4. 能力成效 . 50 5. 教育观 念 成效 . 51 6. 教育信 息 化成效 . 53 第五章 职业教育领域教师培训发展报告 . 55 一、职业教育领域教师培训政策解读 . 55 二、职业教育领域教师培训的特征 . 56 1. 职业教 育 教师 培 训的人 口 学特征 . 56 2. 职业教 育 阶段 教 师培训 的 项目 特 征 . 58 三、职业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满意度 . 58 1. 培训设 计 的满 意 度 . 58 2. 培训支 持 的满 意 度 . 59 四、职业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成效 . 60 1. 不同维 度 的总 体 培训成效 . 60 2. 知识成效 . 61 3. 技能成效 . 63 4. 能力成效 . 64 5. 教育观 念 成效 . 65 6. 教育信 息 化成效 . 66 第六章 教师专业化方面教师培训成效的现状 . 69 一、东、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成效现状及差异 . 69 1. 知识成效 . 69 2. 技能成效 . 70 3. 能力成效 . 72 4. 教育观 念 成效 . 73 二、城乡教师培训成效现状及差异 . 75 1. 知识成效 . 75 2. 技能成效 . 77 3. 能力成效 . 79 4. 教育观 念 成效 . 80 三、不同培训模式的成效 . 82 1. 知识成效 . 82 2. 技能成效 . 83 3. 能力成效 . 83 4. 教育观 念 成效 . 84 四、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成效 . 85 1. 促进教 师 专业 化 方面的 总 体成效 . 85 2. 专业化 成 效的 教 育阶段 /领 域 特征 . 85 3. 专业化 成 效的 区 域特征 -东 中 西部 地 区 . 86 4. 专业化 成 效的 区 域特征 -城 乡 地区 . 86 5. 专业化 成 效的 模 式特征 . 87 五、总结:教师培训项目的满意度 . 87 第七章 教育信息化方面教师培训成效的现状 . 89 一、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主题培训成效 . 89 二、城乡教育信息化主题培训成效 . 89 三、不同培训模式的教育信息化主题培训成效 . 90 四、总结:促进教师信息化方面的成效 . 94 1. 促进教 师 信息 化 方面的 总 体成效 . 94 2. 教育信 息 化成 效 的教育 阶 段 /领域 特 征 . 95 3. 教育信 息 化的 区 域特征 -东 中 西部 地 区 . 95 4. 教育信 息 化成 效 的区域 特 征 -城乡 地 区 . 96 5. 教育信 息 化成 效 的模式 特 征 . 96 第八章 教师培训的特点与趋势 . 98 一、突出服务大局,示范引领新时代教师发展 . 98 二、突出扶贫攻坚,集中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 . 98 三、突出分层分 类 ,遵循成长规律系统设计项目 . 99 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 . 99 五、突出模式创新,发挥培训品牌示范效应 . 99 六、突出应用导向,生成高质量培训成果 . 100 七、突出管理效能,切实落实 “ 精细实 ” 服务 . 100 八、突出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支持服务体系 . 100 第一章 政策背景 一、教师培训政策演进脉络二、政策导向及趋势 第一章 政策背景 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实践具有导向、服务等功能,一个阶段的教师教育政策反映了该阶段教师教育实践的现状,并对教师教育提出方向性要求。对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进的脉络、政策导向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我国教育培训工作的 发展历程,能够掌握教师培训工作的未来趋势。 一、教师培训政策演进脉络 1. 国家层面的教师培训政策 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师队伍建设被置于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战略地位,教师培训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国家密集出台了 一系列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教师继续教育实践的开展。 纵观我国教师培训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历程,可以将其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探索期、初始期、发展期、深化期和变革期。 图 1-1 2010-2018 国家教师培训政策梳理 在探索期和初始期的阶段,国家初步实施了纲领性、导向性的教师培训政策; 在发展期和深化期,国家更为频繁地颁布教师培训相关专项政策,分层细化、对 象明确;目前,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的推动,教师培训政策也步入改革期,国家 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见,国家对教师培训在政策上的关注和支持愈 发显著。随着阶段的演变,教师培训政策呈现出分层更细化、目标更明确、要求 更高层、方式更多元的特征。 2. “ 国培计划 ” 政策 “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 简称 “ 国培计划, ” 由教育部和财政部于 2010 年全面实施,包括 “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 ” 和 “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项目 ”两项内容 。 “ 国培 ” 计划相关政策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国培 1.0( 2010- 2014) 、国培 2.0( 2015-2018) 、国培 3.0( 2019-)。 在国培 1.0 阶段,呈现出 “ 全面实施 ” 的特征,覆盖了教师培养的各个层级, 从职前培养到职后新手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层级的培训;同时,在关注基 础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同时兼顾了特殊教育等教师的培训。在国培 2.0 阶段,突 出了 “ 乡村教师 ” 群体,并且逐渐分层明确、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国培 3.0 阶段,加速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利用政策配合与推动教师培训的全面改革。 图 1-2 2010-2018 国培政策变化特点 3. “ 教育信息化 ” 政策 “ 教育信息化 ” 首次出现在我国的中央政府文件中,是在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在 “ 教 师 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 ” 相关政策的实施上,呈现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特征。在 我国教育信息化由起步、应用阶段转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教师信 息 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加高水平的要求,由要求教师具备基础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深化至要求具备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和创新的能力。 图 1-3 2010-2018 教育信息化政策梳理 二、政策导向及趋势 1. 政策关注热点 在本报告中,我们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颁布与实施的教师培训相 关政策,以便计量和总结出政策的关注热点及其发展趋势。并从培训对象、培训 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四个角度,分析和呈现我国教师培训政策的关注点及 其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