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 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 4 (一) 外部形势:发展与竞争双轮驱动,软件成为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 . 4 (二) 整体形势:软件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进入结构优化、快速迭 代的关键期. 5 (三)细分形势:新兴技术加快创新应用,融合创新向深层次拓展 . 6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8 (一)软件业价值失衡导致产业大而不强 . 8 (二)核心技术缺失制约软件高质量发展 . 9 (三)面向重要行业的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供给不足 . 9 (四)软件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落后 . 10 (五)人才结构失衡的影响日益凸显 . 11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11 (一)引导市场加大对软件产业投入力度 . 11 (二)集中力量突破软件高质量发展瓶颈 . 12 (三)鼓励面向重要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 12 (四)积极推动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市场拓展 . 13 (五)加快产业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 . 13 【内容提要】 2019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速 15.2% 。展望2020年,基础软件、高端软件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成为重点方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将持续深化。同时,软件业价值失衡导致产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制约软件高质量发展、面向重要行业的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供给不足、软件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落后、人才结构失衡的影响日益凸显等问题突出。为此,赛迪智库建议引导市场加大对软件产业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突破软件高质量发 展瓶颈、鼓励面向重要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加快产业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 【关键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发展形势 展望才培养引进。 2019年,在国内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 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增速 达 15.2 ,比去年同期提高 0.2个百分点。 2020年,产业发展既与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进程加速的巨大市场空间,又面临着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的重大压力和挑战,预计 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保持平稳 发展态势,产业发展进 入结构优化、快速迭代的关键期。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 外部形势:发展与竞争双轮驱动,软件成为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 2019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新一代的信 息基础设施、分布式的计算能力、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等共同驱动软件技术持续保持高速创新演进态势。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回暖态势明显,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新动能,为软件产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产业变革、经济复苏与大国博弈深度交织,美国政府对我国加强遏制和封锁,打击重点从 “ 贸易战 ” 转向 “ 科技战 ” ,连续制裁了中兴、华为等多家高技术企业, “ 断供 ”来自美企业的关键数字技术和产品,限制相关产品和服务对美输出,以期阻断我利用国际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源头。 展望 2020年,在全球软件业处在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 发期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 创新红利、数据红利、模式红利将进一步释放,软件将成为引领未来智能变革方向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国际贸易约束趋紧,软件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赶超的关键领域。预计 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高端工业软件等领域的自主创新, 缩小与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将加速产业向 “ 一带一路 ” 深度布局,通过相互扩大开放和资源整合利用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驱动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发展。 (二)整体形势:软件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进 入结构优化、快速迭代的关键期 2019年,在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 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之擎,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 长,整体发展持续稳中向好。2019年前三季度,软件业务收入 5.19万亿 元,同比增长15.2 ,增速同比提高 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小幅回升,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6518亿元,同比增长 10.8 ,增速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展望 2020年,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 “ 十三五 ” 发展规划以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2018-2020年) 等国家政策贯彻落实进入加速冲刺的最后一年,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将持续深化,软件产业的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竞争格局将不断演进,软件将向云化、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生态化趋势发展。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经济社会 中的渗透力不断增强,软件服务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体系构造产业生 态,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不断优化。预计 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产业的需求更加旺盛,产业发展将以协同发展、融合创新、快速迭代为 主要特征。新产业政策的预研、制定和发布将为产业发展和生态构建带来新的政策红利。 (三)细分形势:新兴技术加快创新应用,融合创新向深层次拓展 细分领域: 2019年,对基础软件、面向重点行业的高端软件的需求处于爆发增长的起点。工业软件前三季度产品实现收入 1277亿元,同比 增长 19.8 ,高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速。大数据云计算保持快速 发展态势,随着 “ 百万企业上云 ” 和制造业 “ 双创 ” 平台培育行动计划的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产业进入起步加速阶段,向全面商业化发展,其应用场景面向工业、安防、家居、医疗、物流、交通等行业迅速扩张。区块链产业形态不断成熟,包括人民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 34家银行正在进行区块链应用探索。阿里、腾 讯、华为等均加大了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金融、供应链、溯源、硬件、公益慈善四个领域区块链应用占比超过 60 。 展望 2020年,我国基础软件、高端软件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件 市场空间广阔。伴随着制造业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增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依托专项支持和重点企业研发,工业研发设计软件将被优先重点发展,工业生产控制软件持续创新和迭代优化。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更加深入, 企业上云、设备上云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将成为主线,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智能制造的赋能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区块链将成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 2020年,软件与工业、金融、医疗、交通、智慧城市等各行 业领域的融合将引发多领域、多维度、深层次变革,与制造业融合将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也智慧城市融合将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软件业价值失衡导致产业大而不强 软件价值失衡主要体现在重硬轻软和软件价值评估失衡。一方面,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政策多聚焦硬件层面,强调硬件投入规模和设备价值,忽视软件的价值,造成政策扶持上 “ 重硬轻软 ” 的事实。另一方面,软件价值认证体系不健全,价值评估机构权威性不足,导致大众认可度偏低。此外,我国软件产品受品牌、盗版和市场影响力等 因素制约,定价普遍低于国外同类软件,如办公软件金山 WPS售价仅为微软 office的十分之一左右。软件价值失衡、市场认可度不够等因素制约了国内软件企业规模壮大和研发投入扩大。 (二)核心技术缺失制约软件高质量发展 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我国软件大多聚焦于应用创新而非核心技术的掌握,国内企业面临存在技术储备和技术来源不足、核心技术依赖性较强等突出问题。一方面,重要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核心技术产品和关键服务依赖国外,底层软件、高端芯片、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开源技术 创新生态建设推进缓慢,在全球开源软件领域贡献度和影响力与全球领先社区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处在应用跟随阶段。 (三)面向重要行业的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供给不足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领域长期处于跟 随式发展阶段,对国外产品的供给依赖较强,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与产业话语权较为薄弱。在基础软件领域,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的占有 率不足 5 ,国产数据库产品市场份额近年来虽有增长,但仍未超过 。 在工业软件领域,我国仍有 80 的设计软件、 50 的制造软件、95 的服务 软件需要依赖国外产品,国产工业软件大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 水平,短期内无法撼动国外工业软件的市场地位。 (四)软件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落后 与国内软件产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发展态势想对比,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软件出口近年来则增速缓慢,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