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制品专题研究报告: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 2020年03月15日 生物制品 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 江琦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10002 电话:021-20315150 Email:jiangqir.qlzq 分析师 赵磊 电话: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8070007 Email:zhaoleir.qlzq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318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4922734.29 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 3724229.63 Table_QuotePic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EG 评级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18 2019E 2020E 2021E 智飞生物 60.87 0.91 1.51 2.14 2.80 67.10 40.37 28.41 21.71 1.11 买入 康泰生物 107.00 0.68 0.90 1.26 2.13 158.46 119.50 84.74 50.33 2.21 买入 华兰生物 40.07 0.81 0.91 1.23 1.48 49.34 43.82 32.65 27.14 1.62 买入 康希诺生物-B 79.45 -0.90 -1.05 -0.50 0.17 - - - - - 未覆盖 备注:截止2020.03.13,其中康希诺生物-B为港股(港币)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2019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无论未来新冠病毒是昙花一现,是类似埃博拉病毒局部间歇发生,还是类似季节性流感长期与人类共存,疫苗都是我们有利的储备武器。此篇我们通过回答 6个问题,带您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概况。 国内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包括中生集团、昆明所、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北京科兴、辽宁成大、康泰生物、康希诺生物、沃森生物、复星医药等多家企业,以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5 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预计最快4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 海外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包括Moderna、CureVac、Inovio 等创新型公司及赛诺菲、GSK 和强生等大型制药企业,技术路线以 mRNA和 DNA疫苗为主、也包括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其中mRNA和 DNA疫苗研发速度相对较快,Moderna、CureVac、Inovio等公司已基本完成研发和动物试验阶段,计划在 3 月底和 4 月份开始进行临床试验。Moderna的 mRNA-1273是目前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不同技术路线的在研新冠病毒疫苗有什么差别?目前新冠病毒疫苗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减毒/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四大类。(1)传统的灭活和减毒疫苗:优点是免疫力持久、产量相对较高,缺点研发速度慢、筛选难度高、未知不良反应以及高风险,如脊灰灭活苗和脊灰减毒苗。(2)重组蛋白疫苗:将可以表达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方式转入原核生物等表达系统中,在其表达抗原蛋白后进行提取纯化进而用于接种,如重组乙肝疫苗。优点在于生产工艺非常成熟,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很好;缺点是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且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重组蛋白疫苗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疫苗开发技术,多个大型疫苗企业采用这个技术路线进行开发。(3)病毒载体疫苗:利用非致病性微生物搭载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直接递送至人体内。病毒载体疫苗具有相关的突发传染病疫苗的成功经验,代表性品种如埃博拉病毒疫苗。(4)核酸疫苗: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与相关载体重组,直接递送至人体内,包括 DNA 疫苗、mRNA 疫苗。核酸疫苗临床前研究周期相对较短、产业化难度低,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上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尚无产品获批上市,安全性仍有一定争议。 常规疫苗的研发流程和周期是怎样的?通常而言,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大概- 4 0 . 0 0 %- 3 0 . 0 0 %- 2 0 . 0 0 %- 1 0 . 0 0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医药生物 (申万 ) 沪深 3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专题研究报告 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申报上市及获批等阶段,按照科学规律和法规要求研发周期在 8年以上。 新冠病毒疫苗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应急使用?疫苗作为健康人接种的预防性产品而言,本身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遵循疫苗研发的客观科学规律和周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预计最快 4 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WHO预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 18个月内准备就绪。目前进度最快的Moderna公司的mRNA-1273预计有望在 2021年6月完成临床期全部试验。 新发传染性疾病疫苗国产成功案例?我国在近年来全球抗击新发病原体传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埃博拉病毒疫苗 Ad5-EBOV最具代表性。该产品是由军事科学院和康希诺生物共同研发的病毒载体疫苗,主要技术工艺是在腺病毒载体中加入表达埃博拉病毒表面糖蛋白 EBOV-GP 基因。2015年1月申报临床,2017年10月获批上市用于应急使用及国家储备。 投资建议:如果新冠病毒疫苗能够成功研发并顺利实现产业化,将为民众提供新型冠状病毒免疫选择,同时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贡献力量,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生物-B 等。长期来看,2020 年起重磅爆款国产 13 价肺炎疫苗、2 价 HPV 疫苗逐步上市,疫苗认知度持续提升,推动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推荐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变化的风险,政策扰动风险。 cVcZvYtVlUmViYcVNArRsQ8ObPbRtRoOsQoOiNnNnOlOmNrP6MrRyQNZrQvMuOpNoR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专题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海内外多机构推进疫苗研发 . - 4 -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逐步蔓延,疫苗研发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 - 4 - 国内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 - 5 - 海外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 - 6 - 不同技术路线的在研新冠病毒疫苗有什么差别? . - 7 - 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 . - 8 - 常规疫苗的研发流程和周期是怎样的? . - 8 - 新冠病毒疫苗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应急使用? . - 9 - 新发传染性疾病疫苗国产成功案例: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 . - 10 - 投资建议 . - 11 - 刚需行业,2020年国产大品种进入放量期 . - 11 - 风险提示 . - 11 - 研发失败的风险 . - 11 - 新冠肺炎疫情变化的风险 . - 12 - 政策扰动风险 . - 12 - 图表目录 图表1:湖北确诊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2:全国(非湖北)确诊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3:全球部分重点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表4:以美国为例,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 - 5 - 图表5: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部分在研发企业及进展 . - 6 - 图表6:海外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部分研发企业及进展 . - 7 - 图表7:不同疫苗研发技术对比 . - 8 - 图表8:常规疫苗研发流程 . - 9 - 图表9: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临床试验方案 . - 10 - 图表10:DNA疫苗INO-4800加速开发时间表 . - 10 - 图表11: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研发历程 . - 11 - 图表12:A股疫苗相关业务公司估值一览 . - 11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专题研究报告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海内外多机构推进疫苗研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逐步蔓延,疫苗研发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步控制,但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数开始爬坡。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20年3月14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81048例(含港澳台204例),现有确诊10734例;其中湖北省累计确诊67794例,现有确诊10431例。从全球部分重点地区情况来看,目前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国、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数分别为8086、1500、21157、12729、2839、212 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疫情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14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7时),中国境外累计确诊61518例,新增确诊数维持高位。 图表1:湖北确诊情况 图表2:全国(非湖北)确诊情况 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3:全球部分重点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趋势 来源:国家卫健委,各地官媒,丁香园,公开资料整理,中泰证券研究所 疫苗在传染病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重要性进一步凸67794104314 02 0 0 04 0 0 06 0 0 08 0 0 01 0 0 0 01 2 0 0 01 4 0 0 01 6 0 0 0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4 0 0 0 05 0 0 0 06 0 0 0 07 0 0 0 08 0 0 0 01 / 2 1 1 / 2 8 2 / 4 2 / 1 1 2 / 1 8 2 / 2 5 3 / 3 3 / 1 0累计确诊 现有确诊 新增确诊 (右 )13050303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 0 01 0 0 002 0 0 04 0 0 06 0 0 08 0 0 01 0 0 0 01 2 0 0 01 4 0 0 01 / 2 1 1 / 8 2 / 4 2 / 1 1 2 / 1 8 2 / 2 5 3 / 3 3 / 1 0累计确诊 现有确诊 新增确诊 (右 )67794808615001272928392115705 0 0 01 0 0 0 01 5 0 0 02 0 0 0 02 5 0 0 0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4 0 0 0 05 0 0 0 06 0 0 0 07 0 0 0 08 0 0 0 01/211/231/251/271/291/312/22/42/62/82/102/122/142/162/182/202/222/242/262/283/13/33/53/73/93/113/13湖北 韩国 日本 伊朗 新加坡 美国 意大利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专题研究报告 显。疫苗是人类与传染性疾病斗争的重要武器,接种疫苗使得多数传染病发病率急剧下降。以美国 2006 年数据为例,天花、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发病数较 20 世纪年平均发病数大幅降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传染病及病原体不断出现,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冠状病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新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病通常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无治疗特效药,疫苗仍然是人类用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2019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无论未来新冠病毒是昙花一现,是类似埃博拉病毒局部间歇发生,还是类似季节性流感长期与人类共存,疫苗都是我们有利的储备武器。 图表4:以美国为例,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来源:美国CDC,WHO,中泰证券研究所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各药企和科研院所针对此次疫情积极开展相关治疗性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工作。基于新冠病毒致病机理,其外壳上的棘突糖蛋白 S(Spike protein,S 蛋白)可以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2(ACE2)等进入细胞,ACE2被证明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受体。此次疫苗研发也将S蛋白作为主要靶点。其中进展较快的部分企业已完成早期研究,计划开展临床试验。 国内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官网显示,协会单位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争分夺秒开展疫苗研发。目前,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等正在或计划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 根据 2020 年 3 月 6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国内企业正以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我们整理了相关公告和新闻报道,目前国内新冠病毒疫苗处于临床前阶段,部分候选疫苗病原体 对应疾病 疫苗首次上市时间 20 世纪平均发病数 2006 年发病数 发病数下降比例天花病毒 天花 1796 48164 0 100%白喉杆菌 白喉 - 175885 0 100%百日咳博德特氏菌 百日咳 1926 147271 23145 8 4 . 1 0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 1917 1314 22 9 8 . 3 0 %脊髓灰质炎病毒 小儿麻痹症 1952 16316 0 100%麻疹病毒 麻疹 1964 503282 55 大于 9 9 . 9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 1967 152209 5790 9 6 . 2 0 %风疹病毒 风疹 1969 47745 13 大于 9 9 .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专题研究报告 正在进行动物试验,预计最快4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 图表5: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部分在研发企业及进展 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新闻等,中泰证券研究所(仅供参考,最新情况以公司公告为准) 海外有哪些企业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以 mRNA 疫苗和 DNA 疫苗技术路线为主,首个产品 Moderna 的mRNA-1273已获批进入临床。海外 mRNA和DNA 疫苗研发速度相对较快,Moderna、CureVac、Inovio 等公司的疫苗产品已基本完成研发和动物试验阶段,计划在 3 月底和 4 月份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其中Moderna的mRNA-1273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重组蛋白疫苗各企业依然处于研发过程中。 Moderna:公司产品为 mRNA-1273,为新型脂质纳米粒(LNP)包裹的 mRNA 疫苗,针对编码预融合稳定形式的 Spike 蛋白(S 蛋白)。目前,该疫苗已经开始进行临床 I 期招募(NCT04283461),此临床试验旨在评估3种剂量的mRNA-1273疫苗接种计划对健康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以28天的时间间隔接种两次。 CureVac:该mRNA疫苗的开发基于CureVac的mRNA疫苗开发平台,已宣布与非盈利挪威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CEPI)合作开发。根据研发进度,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临床试验。 Inovio Pharmaceuticals:公司产品为INO-4800,将与艾棣维欣和康泰生物合作进行该疫苗的研发。公司计划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临床I期试验,同时也获得了CEPI 900万美元资助。 除上述几种常规的注射疫苗外,鼻喷疫苗和口服疫苗的研发也在进行中。Altimmune 旨在提供全身免疫的单剂量鼻腔疫苗已经完成设计和合成,公司 合作单位 疫苗技术路线 进展智飞生物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 完成设计,正在进行动物试验康泰生物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DNA 疫苗康希诺生物 -腺病毒载体疫苗、m R N A 疫苗临床前成大生物 清华大学药学院 多肽疫苗冠昊生物参股公司 Z Y T h e r a p e u t i csI n c.m R N A 疫苗步长制药及旗下浙江天元生物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未披露贝达药业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通用 DC 疫苗华兰生物 未披露沃森生物 未披露斯微生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m R N A 疫苗浙江普康生物 杭州医学院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正在进行动物试验,腺病毒疫苗即将开展动物试验武汉博沃生物 G e o V a x L a b s M V A - V L P 病毒载体疫苗北京科兴生物 未披露罗益(无锡)生物 未披露复星医药 B i o N T e ch m R N A 疫苗 临床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专题研究报告 并准备开始进行动物试验,公司预计有望在8月份进入临床试验。口服疫苗方面,Vaxart公司基于专有VAAST 平台设计口服片剂重组疫苗,目前正在进行候选疫苗的筛选和评估工作。 图表6:海外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部分研发企业及进展 来源:各公司官网,公开报道,中泰证券研究所(仅供参考,最新情况以公司公告为准) 不同技术路线的在研新冠病毒疫苗有什么差别?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减毒/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四大类。 传统的灭活和减毒疫苗:免疫力持久、产量相对较高,但研发速度慢、筛选难度高、未知不良反应以及高风险从而未被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企业和机构所选用,目前仅有印度血清研究所和Codagenix公司合作选择该技术路线。 重组蛋白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一种):是将可以表达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方式转入原核生物等表达系统中,在其表达抗原蛋白后进行提取纯化进而用于接种。优点在于生产工艺非常成熟,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很好;缺点是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且公司 合作单位 疫苗技术路线 进展M o d e r n a N I A I D / C E P Im R N A 疫苗, m R N A -1273获批临床C u r e V a c C E P I m R N A 疫苗I n o vi o P h a r m a ce u t i ca l s 艾棣维欣 /康泰生物 DNA 疫苗, I N O - 4 8 0 0 预计 4 月在美国开展临床前试验L i n e a R x ( A p p l i e d D N AS ci e n ce s )T a k i s B i o t e ch DNA 疫苗预计 3 月底将在老鼠开展 4 个所研发疫苗的动物试验Z yd u s C a d l i aDNA 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减弱活性荨麻疹病毒)S a n o f i B R A D A 重组蛋白疫苗 疫苗筛选中强生 B R A D AA d V a c 腺病毒载体疫苗等G S K 三叶草生物制药 重组蛋白疫苗N o va va x 重组蛋白疫苗 春季末启动临床期V a x i l B i o 重组蛋白疫苗A l t i m m u n e腺病毒载体疫苗(鼻喷)已完成候选疫苗的设计和合成,准备进行动物实验和生产,临床试验最早可能在 8 月份开始V a x a r t腺病毒 5 型 ( A d 5 ) 载体疫苗(口服)E x p r e s2 i o n C E P I 病毒载体疫苗G e n e r e x B i o t e ch n o l o g y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I i - K e y 肽疫苗 预计 6 月开始临床试验i B i o 北京 C C P h a r m i n g 夏季晚期进行动物试验B a yl o r C o l l e g e o f M e d i ci n e N e w Y o r k B l o o d C e n t e rI m m u n o P r e ci se A n t i b o d i e s子公司 T a l e mT h e r a p e u t i cs未披露T o n i x P h a r m a ce u t i ca l s S o u t h e r n R e se a r ch病毒载体疫苗(马痘病毒活疫苗)C o d a g e n i x印度血清研究所 ( S e r u mI n st i t u t e o f I n d i a P vt . L t d . )减毒活病毒A r ct u r u s T h e r a p e u t i cs杜克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D u k e - N U S )m R N A 疫苗B i o N T e ch 复星医药 m R N A 疫苗 临床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 专题研究报告 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重组蛋白疫苗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疫苗开发技术,多个大型疫苗企业采用这个技术路线进行开发。 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利用非致病性微生物搭载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直接递送至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生产病毒抗原并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载体疫苗具有相关的突发传染病疫苗的成功经验,目前的代表性品种是埃博拉病毒疫苗。 DNA疫苗、mRNA疫苗(核酸疫苗):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与相关载体重组,直接递送至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生产病毒抗原并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NA 疫苗和 mRNA 疫苗在递送方式相对简单,且不会因为载体而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但目前DNA疫苗和mRNA疫苗尚无用于人体的疫苗产品获批上市,因此对于该类疫苗的认知尚不够充分,安全性仍有一定争议。作为新型疫苗研发技术,核酸疫苗临床前研究周期相对较短、产业化难度低,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上有一定优势。 图表7:不同疫苗研发技术对比 来源:CNKI、智飞生物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冠病毒疫苗离我们有多远? 常规疫苗的研发流程和周期是怎样的? 通常而言,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大概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人体临床试验、申报上市及获批等阶段,按照科学规律和法规要求研发周期在8年以上。 临床前研究:包括对疫苗的技术路线、工艺研究及处方研究等,并进行小规模制备用于动物实验。利用实验动物试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5-10年。 人体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完成后,经申报及监管部门批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通常需要经历-期,期观察疫苗在少数人群的安全性,期观察疫苗在较大规模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期观察疫苗在更大规模人群中的有效性。通常需要 3-8 年,存在因为达不到预设目的或预期要求在临床试验期间被叫停甚至被终止,研发失败的风险。 分类 类别 代表品种 原理 优点 缺点灭活疫苗百日咳、乙脑、脊灰灭活苗等灭活病原体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安全;保存方便,工艺简单免疫效果一般低于减毒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需要添加佐剂减毒疫苗脊灰减毒苗、水痘疫苗等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弱毒株培养后制备诱导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较强和持续长期的的免疫力;接种方式多样仍保留有一定的毒力,可能出现病毒毒力回复;通常采用真空冻干工艺,对保存和运输的要求较高亚单位疫苗A 群脑膜炎多糖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提取或合成细菌、病毒外壳的特殊结构,即抗原决定簇制成的疫苗可以去除病毒颗粒中一些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安全性和稳定性好体积较小,免疫原性差,有些甚至是半抗原,需要与蛋白载体偶联后使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乙肝疫苗、H P V 疫苗将编码目标抗原的基因和载体质粒重组后转入受体中使之表达,提取表达的蛋白制成疫苗,包括病毒样颗粒疫苗( V L P )安全性好,稳定性高 生产工艺复杂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埃博拉病毒疫苗使用非致病性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插入特点病原体抗原决定簇基因,如腺病毒载体疫苗、痘病毒载体疫苗等相对安全,可同时携带几种病原体基因进而同时免疫接种者对病毒载体产生免疫反应核酸疫苗 暂无上市品种将病原体抗原的基因与相关载体直接重组,注射入人体,如DNA 疫苗、 m R N A 疫苗制备简单快速,免疫力持久 安全性尚有争议传统疫苗新型疫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 专题研究报告 申请并获批上市销售:在临床试验完成之后,企业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上市申请,监管部门将对其数据资料、生产现场、生产全过程、产品等进行审评、检查、抽样、检验,符合要求情况下获批上市。该过程需要1-2年。 图表8:常规疫苗研发流程 来源: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冠病毒疫苗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应急使用? 疫苗作为健康人接种的预防性产品而言,本身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遵循疫苗研发的客观科学规律和周期。根据 2020 年 3月 6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预计最快4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11 日在日内瓦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 目前进度最快的 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mRNA-1273在相关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从 1 月 13 日确定 mRNA 序列到 3 月 11 日快速获批进入临床,仅仅历时2个月左右。参考目前公布的临床试验方案,预计有望在2020年6月完成全部受试者接种,2021年6月完成整体临床试验。 临床前研究 确定菌 毒 株或抗原决定 簇基因、工 艺 研究 、处方研究 、质量研究 动物试验 5 - 10 年临床试验 申报临床 临床试验 - 期(已有 同类产品上 市 则只需要 期和 期) 3 - 8 年获批上市 监管部 门 将对其数据、 资料 、生产现 场 、生产全过程 、产品等进行 审评 、检查、 抽 样、检验 1 - 2 年销售 批签发 ( 1 - 2个月) 上市后 系 统研究和严格 管理 接种点接 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9: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临床试验方案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参考Inovio Pharmaceuticals公司发布的DNA疫苗INO-4800加速开发时间表,预计INO-4800最快有望在2020年底进入应急使用,生产100万剂产量的疫苗。 图表10:DNA疫苗INO-4800加速开发时间表 来源:Inovio Pharmaceuticals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发传染性疾病疫苗国产成功案例:埃博拉病毒疫苗 Ad5-EBOV 我国在近年来全球抗击新发病原体传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埃博拉病毒疫苗 Ad5-EBOV 最具代表性。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共同研发的病毒载体疫苗,主要技术工艺是在腺病毒载体中加入表达埃博拉病毒表面糖蛋白 EBOV-GP 基因。该疫苗 2015 年 1 月申报临床,4 月和8月分别推进临床期和临床期研究,2017年5月完成所有临床试验申报生产,2017 年 10 月获批上市用于应急使用及国家储备。在监管部门和研发单位的多方努力下,Ad5-EBOV从进入临床到获批上市仅仅花费2年时间。 试验名称试验编号试验药物试验阶段试验人数试验分组 分组 1 分组 2 分组 3剂量( m cg 微克) 2 5 m cg 1 0 0 m cg 2 5 0 m cg接种方式及程序人数 15 15 15随访时间终点指标试验开始时间试验预计结束时间不良事件 /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 SAE )发生情况,血清抗体效价等2020 年 3 月 19 日2021 年 6 月 1 日上臂注射,两剂,间隔 28 天12 个月试验设计用于预防 S A R S - C o v - 2 感染的新冠病毒疫苗 m R N A - 1 2 7 3 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N C T 0 4 2 8 3 4 6 1m R N A 疫苗 m R N A - 1 2 7 3临床期45 名 18 至 55 岁的健康志愿者时间 研发进度及计划2019 年 12 月 31 日I n o vi o 的科学家们了解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 S A R S - C o V - 2 ) , 此病毒导致中国爆发新冠肺炎2020 年 1 月 10 日I n o vi o 利用其专有的 DNA 药物平台技术在获得基因序列后 3 小时内设计出 DNA 疫苗I N O - 4 8 0 02020 年 1 月 10 日至 1 月 23 日 生产 I N O - 4 8 0 0 并开始临床前测试2020 年 1 月 23 日至 2 月 29 日 临床前研究的动物模型产生免疫反应,开始着手设计人体临床试验2020 年 3 月继续开展临床前研究并确定人体临床试验方案;为美国、中国和韩国的临床试验准备 3000 剂人体试验疫苗;完善大规模生产计划2020 年 4 月计划在美国招募 30 名健康的志愿者,开始人体临床试验;之后在中国和韩国开始人体临床试验2020 年秋季 公布 /发表人体临床试验结果2020 年底 生产 100 万剂 I N O - 4 8 0 0 新冠肺炎 DNA 疫苗, 用于进一步临床试验或应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